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气温的降低,大棚草莓怎么管理才能获得高产呢?大棚草莓的生长关键时期在冬季,然而冬季也是气温变化最大的时期。冬季大棚草莓要获得高产,关键要抓好植株管理、温湿度控制、放蜂授粉、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五个关键"。1 植株管理草莓苗木定植到长出花蕾为止,一般要求保留5~6个片叶和一个芽枝,对过多老叶及子芽、腋芽  相似文献   

2.
<正>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自花受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光、喜温。分芽期白天适宜温度25~28℃,夜间12~13℃;开花期白天适宜温度23~25℃,夜间10~12℃;结果期白天适宜温度19~24℃,夜间8~10℃。草莓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果实饱满红润,深受广大市民喜爱。草莓一年四季都能种植,重庆地区草莓适宜定植时间是9月上旬至10月中旬,适宜作阳台栽植栽培。  相似文献   

3.
日本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直至七十年代,广泛地开展了草莓病毒病的研究。日本各地普遍发生草莓病毒病害,是影响草莓生产的主要因素。研究单位在研究病毒防治方法的同时,进行关于无毒种苗的培育生产。在日本,草莓病毒病是蚜虫传毒。主要发生以下四种病毒:草莓皱缩病毒 strawb-erry crinkle virus(SCrV)、草莓淡黄边病毒 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virus(SMYEV)、草莓斑驳病毒 strawber-  相似文献   

4.
对调入北京的草莓种苗根结线虫病的为害症状及病原进行了观察和鉴定,其症状为草莓种苗根部有明显而密集的根结,直径1~3 mm。通过根结长度百分数分级法明确根结指数为55.42;通过雌虫显微形态观察以及ITS序列测定,初步明确病原物为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  相似文献   

5.
<正>1、加强肥水管理。栽后要浇透定根水,连续浇水2次~3次,保持湿润,利于成活,进入雨季,注意排水。定植成活后,每亩用尿素5kg进行提苗,进入旺盛生长期(匍匐茎发生期),追施1次~2次三元复合肥,每亩每次用量控制在5kg~8kg,切忌高氮。2、摘除花序、老叶、病叶。草莓苗定植后,经常摘除母株上花蕾花序,使养分集中,促进母株的营养生长及抽生匍匐茎。并经常摘除老叶、病叶,利于植株通风、透光,促母株和子苗健  相似文献   

6.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是中国甘蔗产区一种主要病害。为保证甘蔗健康种苗生产,应用实验室建立的甘蔗宿根矮化病菌PCR检测技术对甘蔗品种粤糖00-236、新台糖22宿根蔗和其健康种苗各部位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两品种宿根蔗的老根、新根、老叶、新叶、叶脉、蔗汁都检测到RSD;茎尖和腋芽部位均未检测出RSD。因此,采取腋芽或茎尖部位进行甘蔗组培生产健康种苗,可有效地除去甘蔗RSD病菌。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在草莓上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利用RT-PCR方法对不同产地的不同品种草莓种苗进行检测,并对CMV草莓分离物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MV侵染草莓后产生的症状主要为植株不同部位的畸形、变色,但有些无明显症状的植株也可以检测出CMV。共检测了我国7个不同省市的220个草莓种苗样品,其中北京、云南、辽宁、河北、四川和陕西的草莓种苗样品中均可检出CMV,内蒙古的种苗中未检出CMV。检测的6个不同草莓品种均含CMV,但北京和内蒙古的‘红颜'种苗未检出CMV,云南的‘圣诞红'种苗CMV检出率仅为2.6%。利用RT-PCR技术扩增草莓种苗中CMV的特异性核苷酸片段并对PCR产物测序,得到包含部分外壳蛋白基因及3'端非编码区共430 bp的2个草莓分离物序列。获得的2个分离物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0.97%,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2个分离物分属于CMV不同亚组,其中北京草莓分离物Bjcmz归属于亚组IA,河北分离物Hbcmc归属于亚组IB。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在草莓上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利用RT-PCR方法对不同产地的不同品种草莓种苗进行检测,并对CMV草莓分离物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MV侵染草莓后产生的症状主要为植株不同部位的畸形、变色,但有些无明显症状的植株也可以检测出CMV。共检测了我国7个不同省市的220个草莓种苗样品,其中北京、云南、辽宁、河北、四川和陕西的草莓种苗样品中均可检出CMV,内蒙古的种苗中未检出CMV。检测的6个不同草莓品种均含CMV,但北京和内蒙古的‘红颜'种苗未检出CMV,云南的‘圣诞红'种苗CMV检出率仅为2.6%。利用RT-PCR技术扩增草莓种苗中CMV的特异性核苷酸片段并对PCR产物测序,得到包含部分外壳蛋白基因及3'端非编码区共430 bp的2个草莓分离物序列。获得的2个分离物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0.97%,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2个分离物分属于CMV不同亚组,其中北京草莓分离物Bjcmz归属于亚组IA,河北分离物Hbcmc归属于亚组IB。  相似文献   

9.
草莓生产效益高,在我国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种苗管理和植保措施不到位,草莓病毒病发生呈蔓延趋势,为害逐渐加重,造成植株生长不正常,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草莓产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几种主要草莓病毒的分类地位、发病症状、传播方式、检测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为草莓病毒病的科学诊断和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病毒病是引起草莓退化、减产的主要原因。世界上草莓生产较发达的美国、波兰、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国家,对草莓病毒病问题都十分重视。在明确病毒种类及传染途径的基础上,加强病毒鉴定方法、无病毒种苗培育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建立无病毒草莓园,已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我国草莓生产近年来发展很快,各地的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但一些栽培品种如鸡心、鸡冠等,因感染病毒病出现了草莓长势衰退、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滴灌和微喷两种灌溉方式对草莓炭疽病和白粉病发生的影响,设置了不同灌溉量和灌溉时间的试验,并对草莓炭疽病和白粉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最佳的灌溉量为90 m~3/hm~2,最佳灌溉时间为16:00左右。另外,在草莓苗期管理中,使用微喷技术较好,在草莓定植后的管理中,更适合使用滴灌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草莓种苗质量直接影响果实成熟期、产量和品质,是提高草莓生产效益的重要基础。湖北省草莓育苗期从3月下旬至8月下旬,必须经历高温多雨的夏季气候。草莓育苗期易遭受多种病虫为害,常见病害有炭疽病、叶斑病、白粉病、根腐病、病毒病等;常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斜纹夜蛾、蛴螬、小地老虎等。为了培育草莓健壮苗,应掌握如下几点关键措施。1育苗期主要管理技术1.1育苗地选择宜选择土质疏松、排灌方便、不积水的田块  相似文献   

13.
正大棚草莓从8月下旬开始定植,到翌年5月中下旬采收结束,跨越秋冬春三个季节,采果期长达半年。由于生产周期长,异常气候频发,品种抗性较差,连作障碍突出,病害发生严重,加上重治病轻预防,不合理滥用农药等,造成草莓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威胁和制约了我省草莓生产安全。通过对我省草莓主产区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进行调查分析,结合生产实践提出综合防控技术措施。1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草莓保护地栽培面积的增加和无性繁殖种苗的繁殖与调运,草莓病毒病的发生与流行日益严重。为明确侵染我国部分省市草莓种苗的病毒种类,应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进行检测,并利用RT-PCR技术对结果进行验证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来自我国7省市的41株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草莓种苗样品中检测到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 (SMoV)、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和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 (SMYEV)3种。SMoV、SVBV和SMYEV的检出率分别为34.1%、24.4%和2.4%。选取不同产地草莓种苗上检出的不同病毒进行部分序列测定和分析,获得了3个SMoV分离物(四川分离物schhy13、辽宁分离物lnhy23和河北分离物hbhy28)的部分RNA1 3′端非编码区606 bp核苷酸序列,其一致性为98.12%~99.34%。测定并获得了5个SVBV分离物(辽宁分离物lnhy15、lnhy17、lnhy24、河北分离物hbhy28和陕西分离物sh...  相似文献   

15.
草莓施用除草剂必须在草莓的非生长阶段或草莓对除草剂吸收量最低的时候。当收获后,通过水、肥控制可使草莓进入非生长阶段——夏季休眠,此时割掉老叶,行间进行中耕,也可同时施用除草剂。8月中旬,经水肥管理增强了植株的花芽分化,故土壤处理除草剂可在秋季全量施入,或于秋初或春季当草莓对除草剂吸收减少时以少量施入。夏季或冬季休眠  相似文献   

16.
正草莓早期缺硼,幼龄叶片出现皱缩和叶焦,叶片边缘呈黄色,生长点受伤害。随着缺硼加重,老叶的叶脉会失绿或叶片向上卷曲。缺硼植株花小、授粉和结实率低、果实畸形或呈瘤状、果小种子多、果品质量差。防治方法。定期适时浇水,提高土壤可溶性硼含量,以利植株吸收。缺硼的草莓可叶面喷施0.15%硼砂溶液+菜果壮蒂灵2次~3次,增强花粉受精质量,使循环坐果率强,促进果实发育,  相似文献   

17.
正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生长发育中重要的病害,发生普遍,贯穿整个生育期,特别在采果期正值春雨时节,发病越来越严重。草莓灰霉病会直接危害花器和果实,常常造成果实病果率在30%左右,严重的可达6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现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其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措施,为草莓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天津口岸截获草莓线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线虫 Aphelenchoides fragariae (Ritzema-Bas,1891)Christie,1932是危害草莓生产的重要病原之一。早在1980年列入农业部颁发的《进口种苗检疫应注意的危险病虫害表》内。分布:在国外有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民主德国、法国、联邦德国、大不列颠、夏威夷群岛、荷兰、日本、挪威、波兰、瑞典、瑞士、美国、苏联、新西兰和印度等国家。在国内有广东、云南、贵州、吉林、江西等省。  相似文献   

19.
有镇江市丹徒区荣炳镇读者9月来电话说,草莓移栽后至覆盖黑地膜前这1个月左右时间里田间会有大量杂草发生。像2009年,地刚整好,田间已有杂草开始萌发,主要是一种籽很小的阔叶杂草,也有部分禾本科杂草等。他问:草莓移栽前后能用哪些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能不能用施田补,如果能用,施药后几天能移栽草莓;对目前田间已长出的杂草能否用百草枯除掉。  相似文献   

20.
草莓伪轻型黄边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6省13市约18品种草莓样本、分离纯化并研究鉴定,初步证实辽宁、哈尔滨及南京一些栽培田,有草莓伪轻型黄边病毒(SPMYEV)的发生分布。在春香、宝交早生、丹东鸡心,诺宾卡及80-3.1等品种上发病。病样先以小叶嫁接技术,接于草莓UC-4、EMC及"Alpine",约3~5周显症、下部叶片呈现黄色斑块,接UC-5、EMB不太敏感仅于老叶上现轻斑驳或褪绿斑,一种草莓中瘤钉毛蚜(Chaetosiphon sp.)及棉蚜(Aphis gossypii)作半持久性传播本病毒,桃蚜(Myzus persicae)不传播。UC-4对本病毒的繁殖、保存和嫁接鉴别最为适合,提纯病毒电镜观察其粒子线状,大小约630~680×12~13nm,县典型核蛋白吸收光谱,其最大吸收值位于2.63nm处;最小吸收值位于243nm处。A260/280=1.24。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其外壳蛋白分子量约为37,000d。病叶制做超薄切片也观察到线形晶状病毒粒子,分散或聚集于寄主的薄壁组织细胞质中。本病毒系国内首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