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被重视,于是便兴起了建立在人与自然"互利共存"基础上的生态主义思想。对生态主义景观进行了概述,提出了生态主义景观的设计思想与原则,分析了生态主义主要景观设计师及其作品,并阐述了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刘思佳  孟瑾 《现代园艺》2023,(11):143-145+148
工业革命后随着环境的恶化,产生了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础上的生态主义思想。如今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态主义景观再次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生态主义景观的概述,分析生态主义景观的设计思想以及设计原则,梳理国内外主要的生态主义景观设计师及其思想,提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对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武翠翔 《现代园艺》2013,(16):127-128
生态文明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探究了生态都市主义理念下的科技园区景观优化策略。结合生态都市主义理论,提出绿色可持续交通、雨水收集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场所、生态友好的花园办公、AI未来社区生活以及都市农业等景观优化策略,旨在高效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恢复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促进更健康更生态的城市,以实现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辛芳 《现代园艺》2014,(4):160-160
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更详细地说,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虽然我国森林面积在逐年降低,但是有必要采用生态补偿机制来控制森林的衰减,提高森林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6.
雷文波  贺亚飞 《花卉》2020,(6):285-286
提高当前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教育水平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美丽中国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环境保护教育中的现状,积极探索各种趣味方式和有效途径来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7.
戈兰 《现代园艺》2014,(4):96-9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住生活中原有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已被逐渐弱化。因此在居住生活中需引入生态理念,主要是山、水、植物等自然元素,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南省灵宝市认真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突出"生态循环果业"主题,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核心,以保护环境资源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走持续高效、低碳节能、生态环保的发展之路,形成了"果品生产—食用菌生产—有机肥加工—果品生产"和"果品生产—果品加工—畜牧养殖—果品生产"两大特色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合理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骆建莉  叶蓓蓓 《现代园艺》2014,(16):171-171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前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经营森林和发展林业时坚持可持续、科学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为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生态文明"的"江西范本",保护"一湖清水",全方位展示生态经济、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新形象。通过调研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展示出来,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态性原则是景观设计永恒的主题,要求在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持续性景观。城市公园由于具有公共性、游憩性和生态性,其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必然成为现代公园设计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整体自然观、系统整体化和可持续性发展三个方面,重点探讨了"生态"在公园规划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阐明了生态修复在郊野公园建设中的重要性,利用生态修复规划和措施,保护郊野公园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有机食品是通过不施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为手段,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和产品的污染,在生产中建立一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以促进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果品市场的日益丰富,优质、营养果品逐步受到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观光游是“回归自然、崇尚绿色”一种时尚,建设森林生态观光游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生态环境永续利用森林生态资源,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地方传统文化,实现旅游增收致富,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花椰菜品质,以花椰菜"双减"(减肥减药)栽培新技术为主要目标,针对性地制定栽培管理新技术,为花椰菜肥料减施增效、提升土壤质量、保障菜园地生态微循环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涵义和目的的分析,提出了它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的启迪,最后总结了将这一思想导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途径。有助于学生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花木盆景》2013,(6):2
一、主办和承办单位本次活动由湖北省绿化委员会、湖北省林业厅主办,湖北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湖北省林业厅宣传办公室和花木盆景杂志社承办。二、活动主题和作品范围突出"生态湖北、美丽湖北"主题,通过摄影艺术手法,反映湖北自生态美景,展示"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的美丽图景,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相似文献   

18.
生态城市主义是近两年建立在景观都市主义理念之上发展的一种新概念。生态城市主义更加强调采用设计的方式将生态理念融入社会部门和人居环境中,通过各个部门与设计的互动,使地形、材质、天际线、尺度、人类活动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和谐。生态作为一种能量贯穿各种元素。本论文以生态城市主义在我国的兴起,探索生态城市主义对我国风景园林的启示,为更好的创造低碳、节能、减排社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陈明 《花卉》2019,(18)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也提出了更加可持续化发展的要求,通过将生态规划理念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能够满足园林景观的观赏要求,还能让园林景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满足人们的需要,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本文从生态规划理念入手,阐述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及原则,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常态"是一个新词,是指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新常态时期的林政资源管理,就是要以森林生态建设为目标,强化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简化林政行政审批,统一林政执法工作,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实现森林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