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瓜菜》2015,(3):5-8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和番茄溃疡病是两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病害,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是国内外番茄抗病育种的重要目标。为了提高抗病育种的效率,研究建立了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3a基因和抗番茄溃疡病QTL的多重PCR反应体系。该体系利用同一PCR反应,对分别与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Ty-3a基因和抗番茄溃疡病的一个QTL位点Rcm5.1紧密连锁的标记进行了扩增、筛选,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吻合。其中与Ty-3a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Ty-3F/Ty-3R为共显性标记,基因型为Ty-3a/Ty-3a的材料均产生630 bp的特异性片段,基因型为ty-3/ty-3的材料均产生320 bp的特异性条带,基因型为Ty-3a/ty-3的材料产生630 bp和320 bp的特异性片段;与番茄溃疡病QTL位点Rcm5.1连锁的标记TG318F/TG318R为显性标记,只有抗病材料产生580 bp的特异性片段,感病材料不产生特异性条带。经反复验证结果准确、稳定,可用于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对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Ty-3a基因和番茄溃疡病QTL的同时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2.
以番茄为试材,只利用1次PCR反应体系,同时对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yellow leaf curl virus)的Ty-1、Ty-2基因、番茄根结线虫病(Root-knot nematode)的Mi基因和番茄叶霉病(Leaf mold)的Cf-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扩增的特异性片段和单引物扩增的片段吻合,即对与Ty-1基因、Ty-2基因、Mi基因和Cf-5基因紧密连锁的片段特异性扩增,所获得的片段大小分别是395、900、750和960 bp.经TaqI酶切后所获得的特异性片段大小与前人试验所得大小基本相同,初步证明了四重PCR检测的准确性.该体系可对Ty-1、Ty-2、Mi和Cf-5 4个抗病基因进行同时筛选,在苗期辅助选择.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时间、人力、物力,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番茄抗病基因Ty-1的CAPS标记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番茄抗病基因Ty-1的分子标记,利用特异引物对3份抗病纯合材料(基因型Ty-1/Ty-1)和3份感病纯合材料(基因型ty-1/ty-1)进行PCR扩增,抗病、感病材料均产生400 bp的PCR扩增片段,感病和杂合抗病材料的酶切产物存在Rsa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350、50 bp以及400、350、50 bp的片段,而抗病纯合材料的扩增产物无此酶切位点,酶切后仍为400 bp的片段。该标记能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及杂合抗病材料,是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Ty-1紧密连锁的共显性标记。利用该标记对33份番茄F1进行检测,有20份材料含有抗病基因Ty-1,13份材料不含抗病基因Ty-1。利用该标记对国内的24份番茄自交系进行检测,24份材料均不含抗病基因Ty-1。经反复验证,结果准确可靠,该标记可以用于对番茄抗病基因Ty-1的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4.
以抗病杂合体(Ty-2/ty-2)、抗病纯合体(Ty-2/Ty-2)和感病纯合体(ty-2/ty-2)番茄为试材,以提取植物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根据与抗病基因Ty-2紧密连锁的RFLP标记设计特异引物,采用DNA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筛选获得了2个与抗病基因Ty-2紧密连锁的、且稳定可靠的SCAR标记,分别命名为T0302-1和T0302-2。结果表明:T0302-1和T0302-2两个标记均为共显性分子标记,可用于番茄抗病育种的辅助选择中。该研究旨在筛选获得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Ty-2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番茄抗病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金凤媚  薛俊  宋建  王姝  张越 《北方园艺》2017,(11):115-118
以含有斑萎病毒和黄化曲叶病毒抗病基因和感病基因的番茄为试材,采用多重PCR方法,建立番茄抗斑萎病毒Sw?5和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Ty?3a基因同时扩增的体系,以期为番茄分子标记抗病育种提供更省时、省力、经济的方法。结果表明:多重PCR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完全一致,与Sw?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在抗病基因型中可扩增出574bp的条带,感病基因型中扩增出464bp的条带;与Ty?3a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在抗病基因型中可扩增出630bp的条带,感病基因型中扩增出320bp的条带,多重PCR体系可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对2个抗病基因进行筛选鉴定及苗期早期辅助选育。  相似文献   

6.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 TY-1的 PCR 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特异引物对3份抗病纯合材料(基因型Ty-1/Ty-1)和4份感病纯合材料(基因型ty-1/ty-1)进行PCR扩增,抗、感材料均产生398bp的PCR扩增片段,抗病和杂合抗病材料的酶切产物存在Taq I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303和98bp以及398、303和98bp的片段,而纯合感病材料的扩增产物无此酶切位点,酶切后仍为398bp的片段。该标记能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及抗病杂合材料,是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Ty-1紧密连锁的共显性标记。利用该标记对13份番茄杂交种进行检测,有8份杂交种含有Ty-1抗病基因,3份材料不含Ty-1抗病基因。利用这条标记对国内的13份番茄自交系进行检测,13份材料均不含Ty-1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7.
根据已经克隆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抗性基因Ty-1/Ty-3 和与基因Ty-4 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抗感材料中的序列差异,开发出简单可靠的InDel 标记,建立了多重PCR 体系。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TYLCV、斑点病、疮痂病和溃疡病中一个病害的多个抗性基因或不同病害的抗性基因聚合到一个材料中,培育出育种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8.
利用KASP 分子标记技术辅助筛选多抗番茄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大部分地区春秋两季阴雨天气较多、降雨量偏高,利于晚疫病产生的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及其 孢子囊的存活及传播。利用田间抗性鉴定与KASP 分子标记技术,对16 份番茄材料进行晚疫病抗性检测,筛选聚合多抗材料。 结果表明:10 份材料田间对晚疫病表现高抗或抗病;3 份材料含晚疫病纯合体抗性基因Ph-3,2 份材料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病纯合体抗性基因Ty-1,4 份材料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纯合体抗性基因Ty-3,10 份材料含黄萎病纯合体抗性基因Ve-2, LF-15、LF-35、LF-41 等3 份材料同时含有4 种抗性基因,其中LF-35 含有的4 种抗性基因皆为纯合体。  相似文献   

9.
为了将日本番茄资源中优良基因快速转育到我国番茄新品种中,对笔者从日本引进18份大果番茄材料进行观测与评价。通过田间种植从番茄生长类型、果色、果型及单果重等进行总体评价,再利用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标记Ty-1,Ty-2,Ty-3进行材料检测,结果显示其中携带Ty-1的基因材料3份,携带Ty-2材料1份,携带Ty-3材料1份。通过筛选与转育聚合优良基因可培育出适应广西种植的优良新优品种。  相似文献   

10.
采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侵染克隆接种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从TYLCV在番茄叶片内复制繁殖的角度,系统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下单个和多个抗性基因叠加对病毒复制的影响,以期为合理进行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抗TYLCV的番茄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结果显示,(1)春季温室栽培环境下,含Ty-1/ Ty-3的番茄材料能抑制病毒复制,接种后28 d其体内病毒含量仅是感病材料病毒含量的千分之一;秋季温室栽培环境下,这种抑制作用降低,病毒含量与感病材料相当。精确控温种植的含Ty-1/Ty-3的近等基因系番茄材料中病毒的含量变化趋势与此相同。(2)含Ty-2的番茄材料在春秋两季栽培环境下,均表现出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接种后28 d其体内病毒含量仅为感病材料病毒含量的万分之一。(3)同时含有2个基因(Ty-1和Ty-2)和多个基因(Ty-1、Ty-2和Ty-3)的番茄材料在抑制病毒复制方面不存在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1.
我国番茄黄化曲叶病发生规律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番茄黄化曲叶病在我国快速蔓延,给多个地区的番茄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并且病情还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番茄黄化曲叶病在我国各地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针对目前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类型、抗病性鉴定方法、抗性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目前我国番茄黄化曲叶病的基本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126份番茄材料的抗性基因分子标记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56份大、中果型番茄进行烟草花叶病毒病抗性基因Tm-2a、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Ty-1、Ty-2、Ty-3、叶霉病抗性基因Cf-9、晚疫病抗性基因Ph-3、枯萎病抗性基因I-2和根结线虫病抗性基因Mi-1 8个抗性基因的检测,对70份小果型番茄进行Tm-2a、Ty-1、Cf-9、I-2、Mi-1 5个抗性基因的检测。共获得含烟草花叶病毒病抗性基因Tm-2a的材料71份;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3个抗性基因方面,含纯合抗性基因Ty-1的材料7份,杂合16份;含杂合抗性基因Ty-2的材料1份;含纯合抗性基因Ty-3的材料5份,杂合7份。真菌性病害方面,含叶霉病抗性基因Cf-9的材料101份;含纯合晚疫病抗性基因Ph-3的材料1份,杂合6份;含枯萎病抗性基因I-2的材料68份;含根结线虫病抗性基因Mi-1的材料45份。供试番茄材料中,DHG-27同时含有7个抗性基因;含有6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5份,分别为:DHG-11、DHG-20、DHG-34、ZHG-8、HG-4;含有5个抗性基因的有HG-3、XHG-352份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以26份樱桃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抗性鉴定与分子标记技术,对樱桃番茄抗晚疫病材料进行检测,研究了不同材料对晚疫病的抗性,以期为抗晚疫病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6份田间抗晚疫病材料中,8份含抗晚疫病Ph-3纯合基因,6份含抗晚疫病Ph-3杂合基因,其中TL32、TL101不仅对晚疫病有良好抗性,还含有抗黄化曲叶病毒病Ty-2基因。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番茄新品种瓯秀806的特征特性和栽培学习性,瓯秀806为无限生长型大红果品种,果实外观性状好,耐贮运,田间表现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为Ty-3a,适宜我国喜食红果地区种植,尤其适合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严重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番茄重要病害之一。在ty-5基因编码序列分析的基础上,设计ty-5基因的功能标记,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自交系t33-14、感病自交系t2301、t33-14 × t2301的F2株系和不同来源的26份番茄材料进行基因型鉴定,并进行表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功能标记TySNP能准确地区分育种亲本以及杂交后代群体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材料纯合基因型、感病材料纯合基因型以及感病杂合基因型,且不同的基因型跟表型能较好对应吻合,可对杂交后代进行有效选择。因此,功能标记TySNP可用于番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为定向改良番茄品种对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提供分子辅助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16.
农1305是采用夏季保护地田间高温胁迫鉴定和分子标记方法选育的,以自交系TB123为母本、以N-13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抗病耐热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较强。在夏季保护地中能正常生长发育,植株茎秆粗壮,不易徒长,田间长势整齐一致,叶色较深,叶片肥厚,始花节位为第8片叶左右,花穗间隔3片叶,高温逆境下坐果能力强。果实粉红色,圆形,单果质量250 g左右。果面光滑,果硬,耐贮运,花蒂小,畸裂果率低,果色艳丽,商品性好。每667 m2产量5 700kg左右。含有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Ty-1、Ty-3a基因和抗灰叶斑病的Sm基因,综合抗性强。适于我国北方各地晚春及夏季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122h-6番茄 122h-6是最新育成的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番茄品种,是以有限生长型的抗TYLCV(Ty-1、Ty-3)大果实亲本材料112-33为母本、无限生长类型的中等果实亲本材料092-74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特征特性:无限生长型,生长势较强,中熟.幼果无绿果肩,成熟果红色.果实圆形,果面光滑,大小均匀一致,果实硬度好,耐贮运.商品果率高,品质优,口味酸甜适中.单果质量250g左右.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含有Ty-1和Ty-3抗病基因,在田间自然发病的条件下表现出对TYLCV较高的抗性,还抗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叶霉病和枯萎病,丰产性好,适合日光温室和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8.
金陵可玉是以JS-CT-9320为母本,以JSTY-CT-102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樱桃番茄一代杂种,含有抗性基因Ty-2。植株为有限生长类型,果实圆形,单果质量25g左右,成熟果粉红色,果实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0%左右,口感好。每667m2产量可达5000kg以上。适宜江苏及周边地区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利用PCR技术同时鉴定番茄抗根结线虫和抗斑萎病毒基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同一PCR反应体系,对分别与番茄抗根结线虫的 基因和抗斑萎病毒(1w V)的Sw一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进行了同时扩增筛选,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完全吻合,其中与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1标记为共显性标记,抗感试材均产生750 bp的特异片段,纯合和杂合抗病基因型试材存在 I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570 bp、160 bp和750 bp、570 bp、160 bp的不同特异性片段,而感病基因型试材无 I酶切位点;与Sw一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2标记为显性标记,只有抗病试材扩增出400 bD的特异性片段。经反复验证,结果稳定准确可靠,可用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对两个抗病基因进行同时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开发一种新的设计共显性SNP标记的方法,以提高SNP标记检验的效率,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基因Ty-1的SNP标记开发中,提高了种质资源鉴定和育种分离世代材料筛选的效率。通过对抗病基因Ty-1和等位感病基因ty-1的cDNA序列进行比对,挑选了两个稳定扩增的多元非同义突变位点,分别用来设计Ty-1ty-1的SNP标记NL3和NL2,将两个标记进行混合得到双重SNP标记NL2-3。通过用NL2-3检验已知的抗病和感病番茄材料,验证了其多态性和稳定性。并用NL2-3对抗感病材料的F3代杂交分离群体和普通自交系进行了Ty-1的筛选,并经过田间观察进一步验证了该标记的可靠性。此方法开发得到的双重SNP标记只需要进行一次PCR反应和一次凝胶电泳就可以区分纯合抗、杂合抗、纯合感3种基因型,提高了育种选择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