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阐述植物景观空间的内涵、空间类型及影响元素,对新乡牧野公园的植物景观空间营造进行初步分析,指出牧野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类型比较丰富,植物景观空间设计较为合理,对类似气候城市中其他绿地的植物景观空间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佳依 《花卉》2020,(6):49-50
植物景观是运用植物题材展开创作的景观,将其融入到城市空间之中,可在有效提升整体空间层次感以及绿化水平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语言空间以及艺术空间,能够为城市发展与民众居住创造出更多有利条件。本文将以辽宁地区植物景观为例,通过对城市空间以及空间中植物景观设计问题的分析,对植物景观在城市空间中的艺术语言展开全面性探讨,期望能够为国内城市空间建设与植物景观营造提供更多理论方面支持。  相似文献   

3.
城市湿地的植物景观,不仅满足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还为游览者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与美的享受。通过分析景观空间的视觉感受,探讨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从景观空间尺度、景观空间色彩两个角度出发,按照湿地植物景观的配置类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以植物为主体构成的景观空间设计是景观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对植物景观空间的研究,定性研究较多,而定量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植物景观空间构成、景观单元特征、空间尺度3个方面,对雨台山公园的植物空间设计进行调研和量化分析,以期对以后的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应晶晶 《现代园艺》2013,(24):84-84
园林植物是园林空间的一个构成要素。本文探究了使用植物的材料营造园林空间植物景观的主要类型和如何使用植物材料来造就空间景观的艺术性,说明了对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向和结构使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公园植物景观空间集景观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于一身,具有独特的景观意义、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由植物所构成的空间形式丰富多样,了解植物空间的类型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营造公园景观。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空间营造仍是设计的重点,但往往被忽视。植物常被认为是造园元素的陪衬,完善工程的最终要素,缺乏对公园空间整体的把握,忽视空间感觉的塑造。所以,对于公园植物景观空间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对植物园林景观的设计,需要对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艺术性和客观性进行平衡把握。空间理论在植物景观造景设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植物景观的探索,其植物空间意象结构是关键的切入点。本研究就对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  相似文献   

8.
代改荣 《现代园艺》2024,(2):102-103+106
合理的生态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不仅能营造舒适的园林绿化空间,还能实现园林植物空间造景目的。当前,部分生态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缺乏科学性,基于园艺体验视角,强调了生态园林植物景观的配置原则,全面分析了生态园林植物景观的功能,从设定目标、调查分析、计算尺寸、优化布局、监测维护等方面,提出生态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方法,以期深化生态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相关认识,促进生态园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使用后评估(POE)法为研究方法,通过观察抚顺丰远玫瑰城居住区水景空间植物景观的配置手法和使用需求并分析使用人群对于植物景观的实际需求和使用情况,以植物景观的品种数量、可观赏性、健康状况、空间布局、植株高度、种植密度、修剪风格、温湿调节等8个因子拟定评估准则,然后对玫瑰城水景空间植物景观进行满意度调查,计算各因素对水景空间植物景观的满意度相关性。最后根据所分析的数据发现植物的可观赏性和植物配置的空间布局对整体水景空间植物景观的影响较之其他因素更加显著。针对两因子中不足之处提出改良意见,为今后抚顺地区自然奈件的水景空间植物景观设计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植物设计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在景观设计前期,结合场地特点、功能要求及甲方需求做好植物空间规划是植物设计的重要前提,植物作为景观设计中唯一有生命的元素对景观空间及景观氛围营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梳理了植物空间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以贵州省贵阳市泉湖公园为例,分析植物空间的营造手法,深入研究了植物空间的组合及景观氛围营造。  相似文献   

11.
以朝阳大凌河风景区植物景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对风景区内植物景观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丰富植物季相景观、增加植物景观层次、营造多样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冬季植物景观特色、增加植物景观科普知识的提升策略,为今后指导大凌河风景区植物景观质量的提升与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沈阳市公园为研究区域,针对公园运动空间旁植物景观进行研究评价。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植物景观评价体系,进而确定植物景观评价因子以及各个因子的权重,对植物景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王红 《花卉》2022,(20)
为契合新时代城市公园景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本文从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出发,分别从植物景观分区、空间营造、植物主题、植物品种选择等方面分析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要点,提出公园植物景观总体设计,以期为城市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依据植物围合空间效果的不同,将植物景观分为3类:封闭式植物景观、半开敞式植物景观和开敞式植物景观,并以唐山地区适宜生长的六种槭树属植物为例,提出了4种典型的槭树属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为今后槭树属植物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前庭位于昆明市红塔东路中段,属于临街的公共环境区域。设计中将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前庭分为整体构图,局部的水体、道路铺装、植物种植、景观设施等。改造方案设计完成了"将该前庭改造成一处公共绿地性质的,具有一定景观效果、空间变化丰富、园林组成要素多样的现代景观"的任务。文章对设计手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根据对该项目的设计经验对公共环境的景观设计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植物作为重要的景观元素,在纪念性空间中占据着大量的篇幅,其在空间塑造、文化表达、情感烘托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当前针对郑州市纪念性空间植物造景的专类研究较少,不够充分,因此,以地下空间中的植物景观作为切入点,从植物构成、空间营造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植物景观空间呈现出一种实体空间形态,它能给人一种印象深刻的体验。情感化的空间具有一种人文和情感的特性,能够体现人与空间之间的爱和尊重。在目前植物空间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据此提出了植物设计的方向与任务。现以情感为基础将植物空间划分为四大类:温馨空间、舒适空间、亲切空间和亲密空间。然后根据植物景观的空间类型和构成要素以及人们心理行为、情感体验等特点,提出了从视、听、触、味、嗅这5个方面进行植物景观空间情感化设计。最后,依据设计方法与原则和植物选种及配置方式来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情感化植物空间。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已经进入了中后期阶段,城市的工作重心也开始逐渐向存量空间转移,而城市绿地植物景观向来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以南昌人民公园为例,归纳总结该公园的植物景观特色和不足,并从植物配置、空间营造、植物文化3个主要方面对该公园植物景观的优化提升做出初步探讨,以期为该类传统城市综合公园的植物景观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法式滨水的别墅区无锡太湖锦绣园为例,通过分析植物设计造景与空间营造手法,认为在别墅区中植物设计应对景观气质、景观功能、景观空间加以融合与烘托,从而突出别墅区内景观的品味与功能。  相似文献   

20.
文安县环城公园以自然的生态理念、丰富的景观形态,在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开放空间中,将生态、文化等景观要素有机地穿插在城市肌理中,创造出文安县独一无二的大尺度滨水都市空间。以"一洼、两岸、四步道、多节点"为景观构架,以点带线,串联起环城水系的各个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