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施肥模型是精准施肥的核心。根据当前橡胶树施肥方法现状和橡胶树精准施肥的业务流程,通过对橡胶树精准施肥的实体关系分析,笔者以胶园土壤和叶片养分含量为基准,在橡胶树叶片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中国橡胶树精准施肥基本模型,实现橡胶树精准施肥宏观调控与微观指导的统一。同时,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笔者增加了成本收益分析模块来拓展精准施肥模型。这样不仅能为橡胶树精准施肥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而且可使精准施肥成本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推动橡胶树精准施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7年,在云南省开展橡胶树施肥时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时间对于胶园土壤全氮含量影响不显著,对于胶园土壤的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和pH值影响显著;对于橡胶树细根生物量影响显著,促进了橡胶树的细根生长;对于橡胶树叶片氮营养元素影响不显著,处理的磷、钾、钙、镁营养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说明施肥时间提高橡胶树叶片营养水平,有利于橡胶树的生长和营养积累;施肥时间对于橡胶树胶乳干含影响不显著,对橡胶树产量有显著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橡胶树专用肥多为低浓度肥料,养分含量低,运输成本和施肥劳力成本高等问题,研制了橡胶树新型高浓度专用肥,并采用生产型对比法进行肥料效应试验.连续3年观测橡胶树产量、增粗、树体营养及胶园土壤养分含量等情况,结果表明:施用橡胶树新型高浓度专用肥比常规施肥使开割树产量增加117.9 kg/hm2,平均增幅为8.90%,中小...  相似文献   

4.
《热带农业科学》2006,26(5):F0003-F000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在原来获得成果“橡胶树营养诊断指导施肥”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3S”(GIS、GPS和RS)技术,建立计算机自动决策施肥系统。该系统可根据不同的胶园土壤养分、胶树营养状况及目标产量,自动提出施肥方案;该技术使橡胶树配方施肥单元面积由原来的千平方公里减小到平方公里级,  相似文献   

5.
橡胶树精准施肥技术通过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计算机信息科学等的交叉研究,结合土壤发生学、植物营养学和土地统计学等理论,在土壤肥料效应、胶树营养特性和胶园养分空间变异等研究的基础上,把橡胶树传统施肥技术与3S等现代信息技术有机集成,建立橡胶树精准施肥技术体系。该技术与橡胶树传统施肥技术相比,具有数量精、位置准、决策快、肥效高的特点,革新了橡胶树施肥机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热带农业科学》2006,26(4):F000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在原来获得成果“橡胶树营养诊断指导施肥”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3S”(GIS、GPS和RS)技术,建立计算机自动决策施肥系统。该系统可根据不同的胶园土壤养分、胶树营养状况及目标产量,自动提出施肥方案;该技术使橡胶树配方施肥单元面积由原来的千平方公里减小到平方公里级,使施肥投入的管理单元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施肥的精准程度大大提高,较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提高橡胶树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平欧杂种榛叶片营养诊断和肥料施用量确定的具体方法,包括诊断叶片的采集、叶片样品的检测分析、叶片营养和园地土壤养分诊断指标、榛树营养状况和施肥诊断、施肥量的确定等方面内容,旨在为配方施肥提供借鉴,进而为推进平欧杂种榛科学化栽培奠定技术基础,实现榛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应用树体营养诊断技术,了解果树生长过程中营养元素的盈亏状况,是指导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目前主要采用叶片分析及土壤分析的营养诊断技术,叶片分析的优点在于能表明已被根系吸收并分布在植株中的养分总量,并能较准确地反映树体养分的丰缺状况。因此,叶片分析可判断植株的养分状况,为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新型肥料课题组研制的橡胶树专用缓释配方肥正式投入生产,标志着橡胶研究所新型肥料研发与应用步入一个新台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树专用缓释配方肥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与胶树营养诊断结果制定不同区域施肥配方,通过设定控释氮、控释钾养分比例,兼具缓控释肥与配方肥的优点。能够有效  相似文献   

10.
剑麻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分析了剑麻叶片养分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单位面积剑麻纤维产量与叶片养分含量的回归关系;制定了包括采样、养分指标和施肥西方等的剑麻丰产田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技术体系。采用该技术,东方红农业公司不但降低了肥料投入,而且增产剑麻24.25%。  相似文献   

11.
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白由路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477-3492
文中回顾了1840年以来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的重大成就和有影响的事件,并针对目前有歧义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植物营养生理与生物学方面对植物营养必需元素、营养元素的吸收与转运、营养元素的转移与再利用、菌根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植物营养与植物抗病性,化学诊断中的植物有效养分提取、养分测定和目前进行的光谱诊断等进行了回顾。论述了施肥模型、精准施肥技术和灌溉施肥技术的发展。分析了施肥模型中养分分级模型、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养分平衡模型和DRIS方法。综述了施肥对温室气体排放、肥料对环境污染等。介绍了目前主流的肥料品种和国际肥料资源概况。论文还对未来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提高肥料利用率是解决肥料问题的关键;解决蔬菜施肥过量需要理论与技术的支撑;养分高效基因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在正常养分条件下进行;施肥新技术是提高肥效的重要措施;同时还需要立足当前可用肥料资源发展肥料产业。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发展与人们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息息相关,肥料的施用既是保证食物安全的需要,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用最少肥料,获得最多的食物是今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金正大缓控释肥在晚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金正大缓控释肥在湘北环湖平丘区水稻生产上增产、增收的效果,2011年在益阳市赫山区毕架山乡中档村进行了晚稻缓控释肥与有机肥、常规化肥定位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缓控释肥前期肥效释放较快,土壤中速效N、速效K含量分别为227.33和180 mg/kg,显著高于有机肥和无肥处理,为水稻前期分蘖生长提供更充足的营养物质,且能起到改善土壤营养的作用;湘晚籼17号在不同施肥处理下产量表现为缓控释肥>有机肥>常规施肥>无肥对照。  相似文献   

13.
黄竹叶片营养与土壤肥力及产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合理施肥及集约经营管理黄竹林提供参考,对赣县大田乡不同配方施肥黄竹林的叶片养分含量与土壤肥力及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可明显提高竹林土壤的供肥能力,快速补充竹叶养分,增加竹林产量,而不同配方肥中又以矿渣肥2效果最好。影响竹叶N素含量的主要肥力因子及其影响顺序为:全N>速效N>有机质>全P。影响竹叶P素含量的肥力因子及其影响顺序为:速效K>全N>速效P>全K。影响竹叶中K含量的肥力因子及其影响顺序为:全N>全P>全K>速效N。黄竹竹叶N元素含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黄竹竹叶中N元素含量的临界值为20.46 g/kg,最适值为22.94 g/kg,可用于黄竹营养诊断。  相似文献   

14.
高效施肥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白由路 《中国农业科学》2018,51(11):2116-2125
长期以来,施肥目的是为了提高作物产量,保证人类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化学肥料的发明大大缓解了人口增长与粮食需求的矛盾。但是,随着与之相伴的农产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问题逐渐揭示并被广泛关注,如何在提高肥料效益、保证粮食产量与减少肥料施用、保证环境安全问题上找到平衡点,成了施肥技术必须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高效施肥。文中阐述了高效施肥的内涵,认为高效施肥需要从粮食高效、生产高效、资源高效和环境高效四个方面加以理解。高效施肥可定义为,在作物营养供应的各个环节上,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以充分保证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资源浪费、维护生态环境。文中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成熟的几种高效施肥技术,即测土施肥、精准施肥、灌溉施肥和轻简施肥等。在测土施肥方面,介绍了美国和欧洲目前的应用情况,同时也介绍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测土施肥以来的进展;在精准施肥方面,介绍了精准施肥技术的理论、核心技术、发展过程及其实现的技术途径等,分析了精准农业的经济效益及其在世界的应用情况;在灌溉施肥方面,介绍了灌溉施肥的优点、灌溉施肥的方式与研究历程,重点介绍了表面灌溉施肥技术、滴灌施肥技术和微喷施肥技术等。作者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高效施肥会向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轻简化方向发展,特别在高效施肥技术、数字化养分管理系统、养分高效利用基因筛选等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同时还要注意营养链一体化管理、作物营养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连续施肥对土壤供肥和水稻吸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10a不施肥的土壤仍保持一定的基本肥力.水稻从土壤吸收的养分三要素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稻茬、稻根自然归还土壤,这是水稻土保持一定养分水平的物质基础.随着生育期的进展,水稻植株的吸肥总量不断提高.施用化肥不但可提高植株三要素的含量,而且也提高植株吸肥总量,化肥配合增施有机肥(如猪粪或稻草)又有进一步增加植株吸肥强度和吸肥容量的效果.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含量随着水稻生育期的进展而逐渐减少.增施化肥有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作用,如再配施有机肥则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施肥10a对土壤三要素产投比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水肥一体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施肥技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述,通过减少施肥,减少养分淋失,提高水肥利用率,提高磷、钾等固定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率。【方法】 顾近50年来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提高水分和肥料利用率、有利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等诸多优点,不仅能大幅降低肥料用量,减少养分如氮素的淋失损失,增强磷、钾等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提高其利用效率,而且还对土壤理化性质有较好的改良作用,保持土壤疏松状态,提高土壤孔隙度,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保持良好的通气性能,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发育。水溶肥发展处于非常活跃时期,水溶肥开发趋向于高溶解度、高含量、液态化、全营养的方向发展。综述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对化肥减施增效具有重要意义。【结果】 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面临问题:(1)缺乏根据土壤肥力、作物种类、生长时段等为依据个性化订制肥料的发展;(2)水溶肥理化性状与作物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设施不匹配;(3)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对水肥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的展望:应该充分利用水肥一体化装备的便利条件,加强作物营养管理的科学运筹,加强磷钾肥以追施方式施用技术发展,大力推广加注式比例式施肥技术,以提高施肥的精确性。【结论】 加强科学运筹作物营养管理,实施作物生长期动态调控营养管理,推广磷肥以追施的方式施用,使用智能变量施肥管理系统,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显著降低化肥用量。  相似文献   

17.
土壤无机氮残留与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土壤氮素有效性、氮肥减量施用等紧密关联,日益成为生态、环境、土壤和植物营养等学科十分关注的热点之一.氮肥(化肥和有机肥)是耕作土壤无机氮残留的主要来源,并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合理施肥等,可以调控土壤中残留无机氮含量.今后,可在最佳经济施氮量的确定和植物性硝化抑制剂等方面作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拓宽高产施肥的传统观念,将土壤和肥料施入的养分视为自然资源,提出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策略:在施肥技术上,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为目标,以积极发展有机肥为基础,对氮重在作物营养分期逐步调控,尽可能提高施肥量的准确性;对磷钾重在土壤养分消长趋势监控,施肥量可保持相对稳定。在研究方法上,以氮为重点,适当减少试验因素,增加因素水平。在化肥资源开发上,挖掘国内生产潜力,限制氮肥进口,适当增加磷钾肥进口。  相似文献   

19.
数字图像技术在草莓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草莓氮素营养诊断的可行性,通过6个水平的氮肥田间试验,采用数码相机获取草莓冠层图像,分析了不同供氮水平下草莓冠层图像色彩参数与施氮量、土壤无机氮和植株氮素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数字图像技术应用于监测草莓的氮素供应状况是可行的.其中,不同氮素处理下G/B值与G/(R+G+B)值的决定系数较高,G/(R+G+B)值与土壤无机氮、叶片硝酸盐及植株全氮之间的决定系数最高,利用G/(R+G+B)值的范围得出草莓开花期与结果期的氮肥推荐用量,从而反馈草莓氮素营养状况,进行氮素营养诊断.  相似文献   

20.
基于ComGIS的精准农业变量施肥处方推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组件式GIS技术开发了精准农业变量施肥处方推荐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以土壤采样测试分析数据作为土壤背景养分,并根据已有的历史产量及其他信息分析确定所要达到的目标产量,通过集成施肥模型和专家知识实现智能决策,生成田间定位施肥处方。该系统可以与智能农机进行数据交换,将生成的处方安装到变量施肥机上,能够很好地指挥田间作业控制器进行变量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