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早熟晚粳“宁粳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粳3号"是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早熟晚粳,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粳44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粳44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早熟晚粳优质水稻品种。为加速南粳44在如皋地区及其他适宜种植地区推广应用,发挥南粳44优质、高产、稳产的特性,特制定其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规范南粳44高产栽培技术,保证其稻谷产量和稻米质量。  相似文献   

3.
"扬粳4038"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早熟晚粳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等优点。笔者介绍了其高产机插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期机插、合理密植与科学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对农业生产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07,(3):26-26
宁粳1号以高产、迟熟中粳品种武运粳8号为母本,以优质软米、早熟晚粳新品系W3668为父本.采用杂交选育的方法选育而成。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中等肥力偏上的地区种植。宁粳1号由盐城市种子公司独占经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结合市场需求,围绕优质、高产、广适的育种目标,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多年来致力于高原粳型软米品种的选育研究。楚粳39号的选育应用填补了云南省无优质粳型软米品种的空白,是通过"楚粳30号/04鉴48"杂交选育而成的粳型常规水稻。该品种株型紧凑、株叶型好,株高适中,剑叶挺直,茎秆粗壮,穗层整齐,落粒性适中,熟相好,米质介于糯米和黏米之间,属粳型软米。楚粳39号是优质米加工企业的优质原料,通过实施基地无公害种植,可生产高原生态型软米及深加工产品。现将其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常优粳6号"是由常熟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杂交晚粳稻,具有品相好、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等特点。为满足江阴市顾山镇种植户对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的需求,特进行了"常优粳6号"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常优粳6号"相比"常优粳5号",产量表现更突出、抗倒性好、口感好,推广种植潜力大。  相似文献   

7.
"南粳46"系中熟晚粳水稻良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好等优点。为促进"南粳46"在吴中区的推广种植,现对"南粳46"的性状特点及主要繁种技术进行总结和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扬粳4038是江苏里下河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早熟晚粳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等优点。该文介绍了扬粳4038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1、特征特性 楚粳24号(原代号"97鉴38")是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用"合系2号"作母本,与父本"楚粳14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扬粳4038是江苏里下河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早熟晚粳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等优点.该文介绍了扬粳4038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璜泾镇在稻麦两熟制的种植条件下,进行了"南粳3908"示范种植,发现该品种高产﹑优质,且熟期比"南粳46"早12 d。为给"南粳3908"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根据"南粳3908"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点,从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灌溉、绿色防控病虫草害等方面,总结了"南粳3908"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结合优质水稻品种松粳10号的特征特性,阐述了松粳10号的栽培技术,为其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期实现松粳10号在生产上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3.
"申粳1221"是上海市农科院最新培育的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为加快"申粳1221"的推广种植,上海市奉贤区根据近年来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总结了"申粳1221"的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范,主要包括适用范围、品种特征特性、田块选择、栽培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周守年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5):26-27,31
晚粳W328为优质、抗病且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新品种,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育成。为在安徽省及其适宜区域推广栽种,充分发挥其优质高产特性,根据试验示范结果特制定晚粳W328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规范其田间管理和栽培技术,以达到其高产和优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宁粳58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兼具高产、优质、抗逆、抗病等优点。文章阐述了宁粳58号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武粳13是由武进稻麦育种场以701/RS21杂交培育而成的一个优质高产早熟粳新品种,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2005年我们通过连续3年的示范,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17.
"宁粳1号"(W001)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以"武运粳8号"和"W3668"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熟、晚粳新品种。通过试种,"宁粳1号"表现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易栽培、米质优、易脱粒的优点,适于直播、机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选出适宜易门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好的水稻品种,加快杂交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开展水稻新品种"楚粳27号"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结果表明"楚粳27号"综合性好,适应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19.
扬辐粳 7号(扬辐粳 4928)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育成的优质常规迟熟中粳新品种。它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是生产无公害优质稻米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理想品种, 2004年 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主要特征特性1. 1  相似文献   

20.
铁粳11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特优质、高产、高效水稻新品种,2011和2014年分别通过辽宁省和国家审定,米质达到国家1级优质稻谷标准,获2015年全国优质食味粳米"特等奖"。文中简要介绍了铁粳11的特性和关键生产技术,对其A级绿色稻米生产所需的产地、肥料和农药等提出了特殊要求,对有效提高铁粳11稻米的安全性和商品附加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