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水稻机插育秧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植机械化是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机械栽插是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推技术,育秧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与手工插秧相比,机械插秧从群体和个体的角度对秧苗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大提高了育秧难度,这也是制约我国机械插秧推广应用的主要技术原因。本文基于对大量基层农技人员相关报道的梳理,在总结我国水稻机插秧推广应用中出现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机插育秧与手插育秧的区别,及影响水稻机插秧苗群体和个体素质的几个主要因素,提出了机插育秧技术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插简易操作育秧技术是一项操作简单,农民容易接受的一种育秧技术。2012-2014年浦城县引进机插秧简易操作育秧技术,效果很好,可节约成本480元/667m2。介绍了浦城县水稻机插露天简易操作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插及基质育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机插秧的质量和产量,育秧基质的选择则是机插育秧技术的核心之一。本文综述了机插育秧技术要点及存在问题、育秧基质的分类、理化性质和选择要点,并对育秧基质在机插育苗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旨在提高和完善机插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4.
李振宏 《北方水稻》2012,42(4):42-46
与传统手工插秧相比,水稻机插秧具有省工省时、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等特点。详尽阐述了机插水稻育秧技术、大田移栽技术、大田管理技术、水稻插秧机使用保养技术等,这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紧密合理衔接,构成了江苏淮北地区水稻机插秧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守强 《北方水稻》2011,41(4):45-46
机插秧是水稻轻型简化栽培的方式之一,也是水稻集约化栽培的发展趋势。水稻机插的成败关键是要育出符合机械要求的秧苗。作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在认真研究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机插育秧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机插水稻的稀泥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泥育秧技术是一种新的机插水稻育秧技术,它具有培育的秧苗质量好,规格标准均匀,秧土中不含石子等杂质;能提高插秧质量和作业效率,降低设备故障;有利增产;且技术简单,用工省,成本低。2011开始在福建各地多点示范,效果良好。介绍了机插水稻的稀泥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7.
北方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种植是我国现代化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我国北方水稻的生产特点,介绍了北方稻区的机插秧育秧技术、机插技术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和现状,探讨并提出北方稻区机插秧技术的对策及发展趋势,以促进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8.
如何育秧是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水稻育秧播种密度大、秧龄弹性小、标准化要求高。生产中常用的机插秧育秧方式有双膜育秧、软盘育秧和工厂化育秧。而双膜旱育秧因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是目前生产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机插秧育秧方式。其基  相似文献   

9.
水稻无载体培育机插秧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无载体培育机插秧苗技术在育秧过程中不需使用任何育秧载体材料,培育好的水稻秧苗用专用切秧装置进行切秧处理后,形成标准规格的秧片,配套用于插秧机实现机械插秧。与目前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有载体(塑料秧盘、打孔地膜、塑料编织布)育秧机插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育秧场地建设、种子选择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壮秧指标、机插、大田管理、地力培肥、水稻专用育秧基质使用等方面介绍了西湖区双季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为西湖区推广和普及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提供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育苗伴侣"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模式下机插秧育秧中的适宜用法与用量,以杂交稻组合德优4727为材料,对不同用量"育苗伴侣"在机插秧育秧中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育旱管育秧模式下,采用30 g/盘的用量,采取与营养土混匀装盘方式,40 d秧龄时,秧苗生长整齐,成苗率高,对叶龄的影响较小,极显著提高秧苗鲜质量、秧苗干质量、充实度、根数、根鲜质量、根干质量,从而使秧苗生长矮健,满足插秧机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2.
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育插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机插秧技术秧龄适应期短、栽插后秧苗植伤大等技术问题,突破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水稻发展的瓶颈,本项目开发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了水稻钵体苗栽培高产优质的农艺技术优势和机插秧高效精准机械化作业优势,集成创新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精准对位播种、秧期综合管理和高速机械栽插等关键技术。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突出了水稻钵苗的技术特点,创新了育秧盘结构,在低播量条件下所育秧苗上毯下钵,素质高,有效延长了秧苗适宜机插时间,减少了栽插时秧苗的根系损伤,栽插后几乎无缓苗期;2ZBL-400型水稻育秧生产线解决了低播量和精准对位育秧播种的难题;应用秧期综合管理技术培育合格秧苗是实现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关键,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技术模式;水稻大钵体毯状苗在机插时要求插秧机进行按钵取苗,对现有插秧机的横向和纵向送秧机构进行简单的改进设计就可以满足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技术要求。该技术已经在全国水稻主产区进行了广泛试验和示范推广,具有缓解茬口紧张、降低生产风险、促进农药减施、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该技术有效缓解了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机插秧造成的水稻生育期不足难题,为水稻机械化作业开拓了一条新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机械插秧具有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便于合理密植、提高基本苗,适合带土、带药、带肥移栽,促使禾苗早生快发,促进水稻增产增收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迅速推广。试验以岳优9113为例,从播种育秧—机械插秧—田间管理各环节,阐述烟后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豫南“籼改粳”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豫南稻区"籼改粳"的基本情况和在理论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高温、稻瘟病和纹枯病、三代三化螟危害是豫南粳稻产量低、品质差的三大障碍因子,而播期早是产生障碍的根源,推迟粳稻播期是"籼改粳"的关键技术;豫南"籼稻-小麦"轮作存在制度缺陷,推迟粳稻播期可以得到修复,因秧龄过长而减产、机插秧以及抛秧难以利用等问题得到解决;增产提质、机械化、轻简化、规模化生产是"籼改粳"的必然选择;"东粳西移"是解决豫南粳稻品种利用的有效途径;机插秧、抛秧有利于实现粳稻推迟播种,而"泥质法"育秧解决了高温条件下育秧的问题,提高了机插秧、抛秧的秧苗素质;粳稻晚播稻瘟病、纹枯病和三化螟已不再是豫南"籼改粳"的毁灭性病虫害,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稻蓟马、稻曲病上升为主要病虫害;水稻两段栽培技术是根据水稻高产稳产生长发育规律,分别从群体、形态和机能构建三个方面进行栽培设计,按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进行定向培育的一种栽培方法,不仅高产稳产,而且减肥减药。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农业和有机栽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常规香稻品种19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有机栽培条件下不同机械种植方式(DD,旱插秧机旱插秧;DW,水插秧机旱插秧;D,机械旱直播;CK,常规水插秧)对香稻品种产量、品质及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DD处理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无明显差异,D处理水稻产量显著下降;DD、DW和D处理的水稻香气合成关键基因BADH2表达受到抑制,从而明显提高了稻米香气,其中,DD处理香气物质(2-乙酰-1-吡咯啉)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旱插秧机旱插秧适宜作为有机栽培条件下机械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6.
北方超级稻精确定量栽培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成岩  崔月峰  孙国才 《北方水稻》2011,41(3):23-24,30
以超级稻沈农265为试验品种,通过手插秧、机插秧方式,应用氮肥运筹手段对其实施精确定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种植方式相比,超级稻精确定量栽培通过减少单位面积穗数、增加每穗总粒数和提高结实率进而增加产量,达到节本、增效的效果,手插秧每667 m2增加的纯效益达到23.9%,机插秧每667 m2增加的纯效益达到33...  相似文献   

17.
推广水稻机械育插秧是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粮食产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清流县多年来对水稻露天机插育秧及栽培技术的实践与应用,从“规范化实施、简便化操作、科学化管理”等3个方面,总结归纳成一套方便生产一线开展培训推广的实用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辽粳101为材料,对沸石、珍珠岩、蛭石、营养土四种育秧基质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沸石基质培育的秧苗叶龄、株高适宜,叶绿素含量高,不定根数多,最长根长大,地上干重和根干重大,符合机插秧对秧苗的要求,沸石基质是理想的育秧基质。  相似文献   

19.
水稻钵体机插栽培技术应用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磊 《北方水稻》2012,42(5):43-44
钵体育苗机插技术是把单钵体苗通过独特的育秧盘结构设计,使育出的钵体苗连在一起,实现钵苗机插,寻求育秧、栽插、管理相配套的更高栽培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处理的株高、平方米穗数、结实率等都高于常规对照,增长幅度达到5.3%,增加效益170.1元/667 m2,实现了省工、节本、增效的目标,进一步提高了水稻机插栽培水平。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水稻机械化栽培现状与技术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辽宁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辽宁省当前水稻大棚育苗、机械插秧、机械管理、机械收获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机械化栽培技术,以促进辽宁省水稻生产早日实现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