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夏棉密矮早栽培的优点1、棉花早熟丰产稳产。运用密矮早栽培法,夏棉亩产皮棉50~75公斤。比麦套春棉增产10公斤左右。霜前皮棉产量比常规密度的增产10~15公斤,霜前花率90%以上。2、纤维品质好。1986~1988年经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纤维室测试,麦克隆值4.5,比  相似文献   

2.
麦套夏棉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套夏棉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刘金海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河南安阳455112小麦夏棉两熟是黄淮棉区两熟栽培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冀鲁豫三省两熟面积的44.8%。但迟熟和霜前花率低是较普遍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特提出麦套夏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1推广范围麦套夏棉,要...  相似文献   

3.
麦套春棉覆膜栽培.棉株性状次于单作春棉覆膜栽培。而优于单作春棉露地栽培;生育期晚于单作春棉覆膜栽培,而早于单作春棉露地栽培。因此。麦套春棉覆膜栽培能够超过单作春棉露地栽培的产量。麦棉共生期.降雨量少,小麦浇水次数多.麦套春棉覆膜栽培的棉株性状.与单作春棉覆膜栽培的相差较大。与单作春棉露地栽培的相差较小;降雨量多、小麦浇水次数少其差异则反之。麦棉共生期。作物层和耕层土壤热量不足.是影响棉苗生长发育诸因子中的首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麦套春棉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技术对策高东玉,王海珍(山东省聊城地区农科所252058)在麦套春棉两熟栽培中,棉花往往出现迟发晚熟,霜后花多,品质差,综合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为此,我们采用边示范推广,边总结提高的技术方法,重点围绕提高麦棉产量,促进棉...  相似文献   

5.
两膜棉能促进麦套春棉增产张乃安,郭翠英河南通许县棉办452270麦套春棉常因小麦的影响,棉苗生长迟缓,伏前桃和伏桃减少,秋桃比例加大,致使产量不高,品质欠佳。通过多年生产调查,采用两膜棉是解决麦套春棉迟发减产的重要途径。1两膜育苗能促早发我县有麦套地...  相似文献   

6.
麦套夏棉是山东省麦棉两熟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温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展夏棉既可缓解粮棉争地的矛盾,又可弥补春棉面积的不足,是保证粮棉双丰收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本省产棉区夏棉生长期短,晚熟、霜前花率低的问题突出,且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  相似文献   

7.
麦后直播棉是棉花生产发展的方向。以泗抗1号为对照,选用不同熟性的常规品种在长江下游棉区进行大田麦后直播试验;并与移栽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品种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干物质累积与分配、产量和品质性状,筛选适宜长江下游麦后直播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与移栽方式相比,直播棉花生育进程推迟,果枝、果节和成铃减少,铃重降低,霜前花率低。泗抗1号直播条件下营养与生殖生长协调,产量稳定但高产难。中棉所60直播条件下营养与生殖生长不够协调,产量低。中ZM6302生育进程快于泗抗1号和中棉所60,霜前花率和子棉产量也与这两品种相当。中棉所50生育进程快,霜前花率大幅度高于其他品种。因此,中ZM6302和中棉所50是该区较适宜的麦后直播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8.
我县1982年种植中棉所10号11,000亩,平均单产皮棉123.3斤,霜前花率80%左右。通过大面积生产示范,初步明确栽培技术上几个关键问题。1、栽培方式。主要有三种:(1)麦前育苗麦后移栽。能争得下种时间,提高霜  相似文献   

9.
聊城市是老棉区,棉田面积在13万公顷左右,其中大部分是麦套棉,少部分是纯春棉,还有一些蒜套棉、菜套棉等。棉花播种基本上全是地膜覆盖,这对保证棉花一播全苗起到较有利的作用,但其栽培管理过程中仍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影响棉花的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0.
从中熟棉花品种的选育谈后代选择方法①罗云佳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随着麦棉两熟面积的发展,采用春棉品种作为麦棉两熟套种使用,尽管采取了如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等措施,但由于生长期长、晚熟、霜前花率低、纤维品质差等原因难以达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1.
麦套春棉迟发晚熟悉的改进技术赵兰智山东定陶县棉办2741001改晚播种晚育苗为适时早播种早育苗为使麦套棉早熟高产,必须在适期内早播种早育苗,春棉可在4月5~25日育苗,夏棉可在4月底5月初育苗,然后用弓棚或地膜覆盖苗床。2改麦套棉小苗移栽为大苗移栽去...  相似文献   

12.
新塔棉4号于2022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定。新塔棉4号全生育期129 d左右,果枝为Ⅱ式,单株结铃6.45个,铃重5.85 g,衣分42.10%,霜前花率96.60%。抗枯萎病,感黄萎病,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标准;2018―2019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 708.3 kg、2 409.7 kg和2 330.4 kg。基于新塔棉4号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偏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麦后种植条件下,移栽方式、播期、密度对鄂杂棉10号的霜前花率、皮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麦后种植条件下,采用地膜移栽、合理密植能有效提高霜前花率;采用地膜移栽、提早播期是提高皮棉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汶上县是山东省推行麦套春棉较早,推广面积较大,生产水平较高的县份之一。四年平均麦棉套种小麦亩产254.7公斤,棉花亩产76.5公斤,霜前花82.2%。其中1989年  相似文献   

15.
张海芝 《中国棉花》2016,43(6):19-20
研究了不同垄作集肥方式对棉田土壤生态环境及棉田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栽培能提高0~20cm土层的土壤温度,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和通气性,改善棉田生态环境,减轻病虫害发生。适宜的垄高为15cm。垄作棉花早生快发,稳长增蕾铃,与平作散施肥对比,株铃数、铃重增加,霜前花率提高,极显著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6.
祁杰  董合忠 《中国棉花》2023,(10):39-41
目前黄河流域棉区主要采用春棉品种、一年一熟、早春播种、地膜覆盖、精细管理、人工多次收花的栽培模式在中低产田种植棉花,虽然棉花产量较高,但用工多、投入大,吐絮分散,难以集中采收,且残膜污染严重。在多年试验基础上,用无膜晚播短季棉替代早春覆膜春棉,改精细管理、分次收花为轻简管理、集中收获,建立了短季棉无膜轻简栽培技术,省工节本,纯收益高于覆膜春棉,推广应用前景好。简要总结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集中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栽培技术要点,为黄河流域棉区发展短季棉无膜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陆地棉品种问杂种F1代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并对皮棉产量、纤堆长度和霜前花率等3个目标性状进行了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铃重与皮棉产量遗传相关最密切,对皮棉产量的直接遗传正效应也最大;纤堆长度与霜前花率遗传正相关最密切,而对纤维长度的直接遗传正效应最大的则是皮棉产量;霜前花率与单铃重遗传正相关最密切,对霜前花率直接遗传正效应最大的是衣指。通过研究提出高产、优质、早熟性的杂种F1代选育的主攻方向是以抗病性为前提.首抓铃重,次抓衣指。  相似文献   

18.
麦套春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①李保英陈治平刘鹏云申春玲河南安阳市农业局455001杨新爱常文周河南安阳县人民政府棉花办1培肥地力麦播前结合整地每公顷施厩肥30~45吨,磷肥375~450kg;棉花播前结合整地,每公顷施厩肥1.5吨,饼肥600~750...  相似文献   

19.
常规用于衡量棉花早熟高产的指标有:生育期、霜前产量,霜前花率。由于这些指标衡量品种或栽培措施的优劣,不但不方便,并且容易出现偏差或错误。例如某品种在试验中霜前产量高,但生育期长,霜前花率也低。这个品种虽然能在生产上获得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中棉所9712是202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转单价抗虫基因杂交棉品种,在2018―2019年河南省杂交春棉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07.5 d,株高112.8 cm,单株结铃18.6个,铃重6.8 g,籽指11.2 g,衣分39.7%,霜前花率94.8%;2年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84.6 kg、113.4 kg和107.7 kg,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品种标准。主要介绍了杂交棉中棉所971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