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实现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建立完整的畜牧业生态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使畜牧业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结合我省省情,促进畜牧业高效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按照贵阳市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发展要求,贵阳市生态畜牧业以“一个目标”(保供给、促增收)、“两个确保”(确保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三个提升”(提升畜牧业科技含量,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规模化生产能力)为要求,充分合理利用畜牧业生产的各种自然和经济资源,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进一步提高生态畜牧业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努力实现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青海省化隆县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可以实现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畜牧业生态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使畜牧业的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并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结合青海省化隆县的具体情况,对促进化隆县生态畜牧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逐步推进,畜牧业的发展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在畜牧业新一轮的发展中,必须把“效益畜牧业”这一新概念宣传得家喻户晓.所谓“效益畜牧业”就是发展畜牧业必须讲求效益,即必须以能获取最大利润为畜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草原生态畜牧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草原畜牧业生产的系统工程体系。即处在草原资源环境友好,产业链延伸增值,效益不断提高,进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生产经营状态。为了深入贯彻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改变都兰县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都兰县紧紧抓住国家投资向农牧业倾斜...  相似文献   

6.
青海畜牧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正处在一个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生态畜牧业转变的过渡期。伴随着畜牧业快速转型,生产水平提升相对缓慢、生产结构不尽合理、草畜矛盾日益加剧、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绿色生产技术支撑不足等一些潜在的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出来。通过分析近十年来青海畜牧业的发展轨迹,对标全域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目标,全面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综合研判畜牧业转型升级关键短板,提出不断强化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强化科技兴牧,优化调整畜牧产业结构,着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效益,全面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力促保障畜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坚持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生态畜牧业转型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才让吉 《青海草业》2008,17(4):31-34
畜牧业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产业系统,除受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外,还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经营者必须综合考虑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遵循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按照畜牧业自身特点和规律,合理地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大力发展高原生态型畜牧业。只有大力发展高原生态畜牧业,海南州的畜牧业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浅析生态畜牧业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正面临着自然资源匮乏 ,人口不断增长以及环境逐年恶化等全球性问题。在经济发展中 ,我们既要广泛地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 ,又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了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浪费等畸形发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生态失衡 ,早在 6 0年代国外就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 ,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了时代的主题。顺应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求 ,生态工程应运而生 ,畜牧业生态工程也被纳入了农业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上来。1 生态畜牧业的概念生态畜牧业是运用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共生原理 ,采用系统…  相似文献   

9.
根据生态畜牧业的理念,结合凉山地区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现状,提出凉山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技术措施,推动凉山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畜牧业说到底就是现代畜牧业,有机畜牧业更是现代畜牧业的直接体现.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畜牧业要综合治理措施.长期以来,畜禽养殖缺乏整体的规划布局,可以说是点多面广量大,再加上养殖效益相对较低,治理难度相当大.因此,基层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则是朝着绿色、经济、高效能的全方位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湟中县是全省农牧业大县,近年来在生态畜牧业发展上依托县域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紧紧结合农牧发展战略,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全县经济增长点和推进全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重要举措,全县生态畜牧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生态畜牧业发展概况1.1狠抓措施落实,提升畜牧业生产以"双增"为目标,以建设"一区三园"为重点,以提质增效、增强产业竞争力为主线,深入实施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决策,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向布局园区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品种良种化、经营产业化方向迈进,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都兰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资源大县,草地畜牧业是该县国民经济的主体。分析了都兰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优势以及面临的困境和制约因素,并结合畜牧业生产实际提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根据生态畜牧业的理念,结合凉山地区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现状,提出凉山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技术措施,推动凉山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开启发展新阶段指明了方向.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养殖快速发展,养殖面源污染日益凸显.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牧互动的畜牧经济,构建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健康养殖的生态畜牧业生产体系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达川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概况,提出了生态畜牧业发展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吉林畜牧兽医》2004,(5):56-56
生态畜牧业是遵循现代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与系统科学原理,充分利用食物链理论,运用生态工程方法,通过改变系统的食物链结构,达到调整系统有机态物质和能量流向的目的,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相统一的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畜牧业生产工程。生态养殖技术可以把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匹配组合起来,形成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多种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生态畜牧业通过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效率、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多级转化。目前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模式有猪禽结合型,集约化、多元化的种植、养殖与沼气工…  相似文献   

16.
紧紧围绕海南州畜牧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以草定畜、草畜平衡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畜牧业建设,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草畜平衡为核心、以转变经营方式为关键、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走出一条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协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可持续的生态畜牧业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7.
窝铺山区生态畜牧业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窝铺山区生态畜牧业建设的研究吴庆鹉,杨全明,冷寿慈(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271018)大量的研究证实,家畜是农业生态中的主要消费者,能流和物流的基本通道,因此畜牧业生产对农业系统整体的物质转化效率关系很大。农业系统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人工生态系统,具...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业生产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21世纪的畜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它承前启后,前连种植业,后连加工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同时它也是一个绿色生态型产业。近年来畜牧业一直以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发展与生态两大主题,因此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抓紧无疫区建设,建立生态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建立生态畜牧业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在加快畜牧业发展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还要关注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畜产品数量增长的投入,而且要…  相似文献   

19.
发展生态畜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畜牧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生态与畜牧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为人们不断提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畜产品的畜牧业。其基本内涵是: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生产的协调和统一;畜产品数量稳定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畜牧业持续健康  相似文献   

20.
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农民增收、经济社会发展等提出了新要求。十堰市有广阔的山场资源和丰富的秸秆、畜禽良种资源,发展生态畜牧业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十五”期间,十堰先后实施了以种草养畜、舍饲圈养为重点的畜牧业发展项目,大力推广了栏圈改造、牧草种植、秸秆利用、粪便处理等技术,创新和应用了“草舍畜”、“畜沼草”、“果草畜”等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促进了我市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是,以草地建设为重点,加快草地畜牧业发展;建设养殖小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无公害产品,提高生态畜牧业效益;大力推广技术,转变生产方式;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