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新津梨花溪211户的问卷调查为基础,从参与种类、参与时间、参与人数、投入资金四方面评价出当地农户对乡村旅游的参与度,再以是否经营"农家乐"为界将农户乡村旅游分为两组,并对其进行t检验,证实分组成立。进而对两组分别运用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其参与的因素,得出旅游收入是共同影响两组参与的共同因素,此外交通管制、农户态度等因素对经营农家乐的农户影响较大;举行节庆活动、路面状况等因素对未经营农家乐的农户影响较大。对此现象,提出增加旅游项目拓宽收入渠道、完善配套设施解决交通问题、进行统一培训增强农户能力等促进农户参与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家乐旅游是一种结合农村、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农家乐旅游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有机结合,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新形式,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对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3.
伴随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生活节奏变快。农家乐取用农村特色风光和乡间庭院资源,构建独具农家情怀特点和田园乐趣的经营模式。以提供乡间特色野味和农家小吃为主导,开展多种娱乐休闲活动。农家乐是乡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提高村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有着积极作用。但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品质提升,农家乐在经营过程中应注重转型升级等系列问题。本文将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家乐乡村旅游如何进行转型升级展开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农家乐既是一种独特的休闲娱乐发展形式,也是乡村旅游的形式之一。乡村休闲旅游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旅游,在当今中国发展迅速,农家乐在中国主要有2种类型,一是城镇休闲娱乐型,二是景区依托型。从农家乐的概念、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社会影响以及影响农家乐发展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生活且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休闲旅游日益受到旅游人士的欢迎和认同,再加上城郊旅游开发的独特优势,使城郊型"农家乐"日渐成为我国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的热点。西峰区位于董志塬腹地,黄土资源品质高,农耕历史悠久,农家乐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笔者在分析西峰区农家乐旅游的消费行为、空间分布、发展类型与开发模式的基础上,从政策、资金、自身优势、游客体验、产品功能、经营模式等方面提出西峰区农家乐旅游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日,由7家专业合作社联合组成的龙袍农家乐专业合作联社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龙袍街道六八农庄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六合区推进新型农业主体构建、引导合作社抱团发展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也是该市第一家农家乐专业合作联社。近年来,龙袍街道乡村旅游逐渐火热,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乡村旅游合作社也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已有8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有2家农家乐合作社。但由于合作社相对分散、独立经营,技  相似文献   

7.
基于上海、武汉、成都三个城市近郊型“农家乐”(乡村旅游)业主的实证调查,运用直接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三地“农家乐”业主开业动机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三地“农家乐”业主开业动机主要基于“赚钱”、“喜欢田园生活”和“事业追求”方面的动机。本文从业主角度探讨了三地“农家乐”业主开业动机,对三地甚至全国“农家乐”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农家乐旅游的起源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其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家庭旅馆之间的异同,农家乐旅游对当地社区的利益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经营集约化、管理规范化、产品特色化、收益多元化、市场国际化和建设生态化将是未来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主要特色的"农家乐"的旅游方式受到游客喜爱,不少村民加入到了经营特色农家乐的行列中。经营农家乐收入固然可观,但收益背后存在的法律风险也不容忽视。本期选取了几个在经营农家乐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以提醒大家树立法律意识,有效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0.
民宿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针对仍延续"农家乐"发展模式的京郊乡村民宿,以车耳营村为案例地,从游客需求出发探讨其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提出可将商务市场作为主要的客源市场,主打商务民宿品牌,借助中关村的科技优势,提升整体民宿氛围。同时提出商务市场极有可能成为京郊民宿继亲子、家庭两大旅游市场之后的另一重大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九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规划引领、政策支持、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打造了一批特色乡村旅游带。2016年全区新增乡村旅游点10个,乡村旅游饭店、农家乐、采摘园、垂钓园等40余家。乡村旅游接待人次250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目前,九台区共有省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6家,其中AAA级以上9家,6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7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全域旅游示范村创建单  相似文献   

12.
安丘市柘乡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位于潍坊市安丘市柘山镇张家宅村,主要依托水果、蔬菜、杂粮种植经营农家乐、农业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合作社先后改扩建50家农家乐民宿及配套设施,能提供家庭旅馆和日租房100多间,床位200多个,可同时接待500人就餐。合作社采取集中管理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注册了“柘乡人家”商标,对农家乐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形象标识、统一品牌营销、统一经营规范、统一服务承诺”的“五统一”管理,提高了市场竞争力,2018年实现乡村旅游收入36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3.
西安农家乐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网络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家乐经营业主和游客的抽样调查,并结合西安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农家乐旅游网站的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探讨了西安构建农家乐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可行性,提出了西安农家乐旅游电子商务网络系统的构建模块和功能定位,及其构建与发展的措施,为区域农家乐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发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沙 《湖北农业科学》2016,(13):3494-3497
对湖北省"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农家乐"乡村旅游正逐渐走向规模化、规范化和成熟化,但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不协调问题也日益凸显。对此提出了发展湖北省"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的对策,以期为湖北省旅游产业快速、有序、和谐发展提供参考,为湖北省"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6,(13)
随着旅游产业生态型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农家乐已经成为我国乡村旅游最热门、最活跃的旅游形式,受到众多游客的欢迎。但我国的农家乐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众多问题。本文就此根据对农家乐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国内农家乐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自兴起以来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和谐做出了极大贡献。在农家乐旅游相关研究中,经营模式研究一直是国内学者的关注重点。为总结呈现该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着力梳理了国内农家乐旅游经营模式的相关文献,在农家乐旅游概念探讨和分析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基础之上,发现现有研究主要有经营主体、经营内容和特色以及农业多功能性等三个较具代表性的农家乐旅游经营模式分类标准。同时通过文献梳理也发现当前依旧存在案例研究不够深入、现有农家乐旅游经营模式适用性有待实践检验等不足,给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弥补研究缺陷、丰富研究成果的可能启示。  相似文献   

17.
<正>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被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称为城乡居民"5+2生活模式"的主要载体。而"农家乐+"则是乡村旅游创业者的一种时尚说法。"农家饭"升级"农家院"槟榔林掩映,竹篱笆环绕,木栈道蜿蜒。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多国政要夫人的造访,让海南省琼海市嘉积  相似文献   

18.
长沙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长沙休闲农业发展迅速,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亮点。一、长沙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展现状长沙现有休闲农庄总数1767家,其中规模以上农庄373家,全年吸引新增投资超9亿元,2017年全市休闲农业企业共接待游客293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59亿元。长沙目前已成为"全国农家乐旅游最火的城市"。二、长沙在推动休闲农业展上的主要做法近年来,长沙市连续出台产业支持、税费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农家乐"旅游已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型业态。本文分析了日本"农家乐"旅游的成功模式,总结了其经验做法,分析了中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城镇背景下加快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以期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当下,乡村旅游盛行,农家乐颇受青睐,不少村民经营起特色农家乐。经营农家乐收入固然可观,但收益背后存在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为了有效防御法律风险,笔者有以下提醒。1.履行安全保障义务,保证安全第一配套设施、人员配备及日常管理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走道、楼梯、出口等部位要保持畅通,严禁堆放物品;保持地面清洁干燥;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