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1992-2018年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别计算绿度、湿度、热度、干度等4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合成遥感生态指数(RSEI),研究分析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及变化特征,并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绿度和湿度对区域生态环境起到正面作用,且湿度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大。研究区整体生态质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008年RSEI值达到最低,后来逐渐有所改善,但是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曹辰  杨国林      锁旭宏  刘涛      安旭伟  胡栋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2):200-207
以阜新市为研究区域,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选取阜新市2007、2013年和2019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对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4个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提取,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将多重影响因素耦合为遥感生态指数RSEI,从而对阜新地区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2007-2019年,阜新市RSEI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0.671增加到2019年的0.687,生态环境指数上升2.32%;研究区域内大部分RSEI等级为中和良的地区,面积占比提高到90.58%;总体来看,生态环境整体向好发展。对于阜新市与RSEI指数相关度最高的是干度分量,因此应重点关注干度分量中建筑指数和土壤指数协同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定量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可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和田市2000、2005、2010、2015和2019年的Landsat系列影像数据,提取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评价指标,基于ENVI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
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鉴于遥感可以实现大面积同步观测的优点,以遥感为手段评价区域生态环境,探究生态环境时空差异性,对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通过构建基于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干度(NDSI)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价了1984年到2018年研究区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RSEI能较好的反映济南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时空差异;1984—2018年济南市RSEI由0.619 8上升至0.808 0,增幅为30.36%;环境质量等级由以中等和良为主变为以良和优为主,变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济南南部丘陵地区,占总面积82.229%,这与济南市积极推进环境保护、鼓励植树造林有关;1984—2018年济南市中心城区RSEI由0.588 2上升至0.729 6,增幅为24.04%;但其中心位置生态环境质量变差趋势明显,城市扩张、建设用地增加、绿化面积缩减是影响环境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森林火灾严重影响生态系统及景观风貌,利用遥感技术定量评价受灾区生态环境质量恢复程度对促进灾后重建工作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凉山州2000、2010、2020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并提取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和干度(NDBSI)4个生态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耦合上述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模型(RSEI)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同时使用地理探测器对凉山州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凉山州生态环境质量呈“先降后升”趋势,RSEI均值从0.53(2000年)下降到0.51(2010年),后上升至0.55(2020年),生态等级为一般及以上的面积占比为68.12%;2)凉山州生态环境质量呈差和较差的区域多集中于西部的盐源县,南部的会理县、会东县,中部的越西、喜德、昭觉、美姑、普格、布拖、金波、西昌8县等;3)生态环境质量最佳区域多集中于海拔3 831~4 624 m、坡度39°~51°和正北坡向等地;4)单因子探测结果为干度指标>绿度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定量分析海南岛生态环境质量,基于耦合绿度、湿度、干度、热度4项指标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index,RSEI),考虑土地利用强度、人口聚集度与坡度对海岛生态系统的影响,增加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地形3项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改进遥感生态指数(Improved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IRSEI)模型。利用RSEI与IRSEI分别对海南岛2000—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分析IRSEI的合理性以及两者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 index,EI)的相似性。结果表明:与RSEI相比,IRSEI与EI指数更接近,且具有很好的合理性,IRSEI突出土地利用、人口分布与地形地貌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对海南岛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2000—2020年间海南岛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但整体来说,IRSEI均值从0.721上升至0.766,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优、良的土地各年份占比均超过89%,等级为差、较差的土地占比极少,二者之和在各年份所占比例均低于1.48%;海南岛中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高于东部、北部以及环岛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优良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区域覆盖面积为12 278.00 km2,占比47.5%,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的区域覆盖面积为3 124.07 km2,占比12.1%;改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退化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环岛沿海城市带。研究构建了适用于海南岛的生态质量评估体系,为海南省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是当今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自2000年以来,自治区陆续开展了森林分类经营、退耕还林、特色林果产业等重大林业工程,保护和改善阿克苏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关系南疆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南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战略意义。【方法】本文以阿克苏市1992、2000、2016年3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基础,分别提取了不同时期阿克苏市及各乡镇生态环境质量指数RSEI,分析、探讨了阿克苏市及各个乡镇生态环境质量的地带性分布特征。【结果】①阿克苏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差,1992-2000年呈下降趋势,随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加大,2000-2016年呈上升趋势。1992-2016年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表现为正向发展趋势。②阿克苏市生态环境质量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研究区中部偏北区域(托普鲁克乡、拜什吐格曼乡、喀勒塔勒镇)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而西北部(库木巴什乡和阿依库勒镇)与东部荒漠、沙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③1992、2000和2016年3个时期,研究区7个乡镇生态环境质量也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结论】自治区大力开展林业工程对阿克苏市的生态环境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在阿克苏地区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可据此为依据发现本地所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增强该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使阿克苏市生态环境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并改善阿克苏地区的生态安全和资源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是当今人们所共同面对的、需要优先研究并且重大解决的问题。现如今计算机领域技术不断发展,"3S"技术的快速提升,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机会。【方法】本研究以阿克苏市1992、2000和2016年3个时期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利用ENVI 5.1、Arcgis 10.0等软件进行数据的后期处理,综合计算了阿克苏市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结果】在大区域尺度上:1992-2000年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略微下降,随后在2000-2016年间生态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在小区域尺度上:依干其乡、拜什吐格曼乡、市直属(荒漠、沙漠区域)的环境明显向好的方向发展。【结论】1992-2000年间阿克苏地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略微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为-0.08,之后在2000-2016年间阿克苏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上升,上升幅度为+0.11。总体而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阿克苏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遥感影像技术在区域生态质量评测方面具有诸多优于传统方法的优势。基于2006、2013、2017、2020年的Landsat8-OLI影像数据,利用ENVI5.3软件数据处理模块,借助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计算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和干度(NDSI) 4个生态指标,对江苏扬州市2006—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2006—2020年,扬州市RSEI均值从0.549 (2006年)提升到0.555 (2013年),再上升到0.585 (2017年),最后升到0.612 (2020年),整体生态水平等级稳步上升。在空间分布上,扬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农村区域优于城市建成区,市域范围内,生态等级较好的区域占比逐年上升,生态重心逐渐北移,至2020年,生态质量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扬州市域的北部,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相对较弱的区域主要位于扬州市域南部片区,特别是扬州市区、沿江开发区以及仪征市、江都区等城市建成区的扩大,对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产生负面影响。研究期内,扬州市各生态等级的时空波动较明显。总之,扬州市生态水平总体较优,但生态等级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以1990、2000、2010和2020年的Landsat-5/TM和Lansat-8/OLI遥感影像为研究数据,选取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热度(LST)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模型,对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30年来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Wet和NDVI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正向影响,且Wet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的正影响的贡献率最大。LST和NDBSI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负向影响,且NDBSI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的负影响的贡献率最大。(2)30年来,乌鲁木齐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3)通过对RSEI变化分析可知,从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来看,“一般”“良”和“优”等级的面积比例增加,“较差”等级变化平稳,“差”等级的面积比例明显降低。由此可见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基础较差,但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且进程缓慢。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南流江流域2000—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对2000—2019年南流江流域Landsat影像进行优化重构,并耦合植被绿度、湿度、地表温度、土壤干度等生态环境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对南流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9年南流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逐年好转的态势,RSEI均值从2000年的0.543 4增长至2019年的0.636 4;南流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面积变化主要以中等生态风险等级向良生态等级转移为主,其中流域上游的中生态等级面积占比减少29.90个百分点,下游的良生态等级面积占比增加28.11个百分点。研究表明,使用GEE平台重构年度无云影像,可以对常年多云覆盖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长时序的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以1988年、1996年、2003年、2010年、2018年的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环境评价模型,分析了福建省武夷山保护区30 a生境质量状况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RSEI指数能较好反映研究区的生境质量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湿度特征向量均大于绿度指标,说明湿度在此次评价模型中相比于绿度贡献率更大。30 a内保护区RSEI指数均值由0.706 4下降到0.704 8,生境质量状况有略微下滑,主要原因是2010年的长时间强降水,区内山洪侵蚀,大面积山体冲刷对生境造成的严重破坏。1988—2018年生境质量稳定区域占86.78%,生境质量提高区域占据6.58%,且提高区域集中在河道两侧与居住点附近,这与保护区的建立与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密切相关;但30 a内,生境质量下降区域较多分布于核心区与外围保护区的相邻区域,因此需要在核心区的外围划定缓冲区来更好的保护核心区,同时也需要对生境质量中等级以下区域重点监测与修复。  相似文献   

13.
人类生活质量与城市生态状况与密切相关,生态状况评价研究能为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为了解东莞市的生态状况,以2016年东莞市Landsat8卫星影像为信息源,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法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对比分析2016年东莞市的生态状况。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法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生态评价结果差异不显著,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能有效地反映东莞市的生态状况;东莞市2016年RSEI指数为0.584,总体生态环境状况趋于良好,生态状况处于"中等"的面积比重最大,为54.35%,"良好"等级的面积次之,为43.43%;东莞市生态状况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东南部和中南部的山区片和丘陵片生态环境状况较好,市区片和水乡片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长江上游石漠化地区影响着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在国家大力推行石漠化综合防治下,石漠化形势有明显缓解,但目前缺乏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无法实时、定量地进行生态评价。  方法  以长江上游典型石漠化地区云南省会泽县2002、2010、2018年Landsat 5、Landsat 7、Landsat 8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划分研究区石漠化等级,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  结果  ① 2002—2018年,会泽县石漠化状况整体明显改善,石漠化面积减少583.33 km2。②石漠化与生态环境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2 为0.688~0.873),表明RSEI法评价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效果较好。③ 2002、2010、2018年研究区遥感生态指数均值分别为0.458、0.490、0.488,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表现为中等水平,16 a间生态环境质量优化面积占全县面积的27.42%,生态变差的地区面积占15.09%。④干度指标对遥感生态指数的贡献度不断增加,第一主成分载荷值由?0.029变为?0.622,是制约会泽县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的重要因素。  结论  2002—2018年,会泽县石漠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呈中等水平,干度是制约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的重要因素。今后应着重石漠化严重地区的保护。表8参28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城郊型森林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大型绿色斑块,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调节作用,其本身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也值得关注。本文以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为例,通过2009年、2014年及2018年的Landsat系列影像提取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近十年来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2009~2018年间,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RSEI值依次为0.1889、0.2516、0.2281,其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先变差,后变好的"U"型趋势;(2)根据游客活动空间分布,将森林公园环境划分为综合环境区域与自然环境区域,综合环境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与景区建设、游客活动和森林砍伐相关;(3)由于山形地势与人工干扰的原因,人文景点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均大于自然景点,其中人文景点的影响范围约240 m,自然景点约60~180 m。  相似文献   

16.
应用Simpson和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物种优势度指数和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对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的植被群落多样性及土壤含水量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荒漠过渡带共有植物12科31属37种。灌木以红砂-珍珠猪毛菜为优势群落,草本以三芒草-苔草群落为优势群落,具有物种组成简单、多样性较低的特点。2)群落在植物生活型上以旱生、超旱生或盐生的小灌木和1年生草本植物占主导地位。3)灌木群落具有较高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而草本群落具有较高的均匀度指数。各群落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4)除干沙层外,每个样地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含水量依次增大,植被丰富度随土层持水量增大而增加,植被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灌木根系主要分布在20~40 cm土层,草本根系主要分布在浅层0~20 cm。表明土壤水分对群落物种组成、 植被群落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植被恢复建设中优先考虑土壤水分承载力。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变化遥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生态状况,基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2006年和2016年的Landsat卫星影像,对比、分析EI法与RSEI法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的评价,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生态状况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EI法与RSEI法评价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结果差异不明显,RSEI法能有效反映城市群的生态状况。2006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主要受湿度指标影响,2016年生态状况主要受绿度指标影响。2006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以良为主,2016年以良和优为主。2006-2016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不断改善,有向优、良转变的趋势,生态状况改善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群边缘、植被盖度较高或高海拔的地区,占总面积的48.71%;生态状况变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群中部发展较快的、密集居民区和工业基地等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占总面积的6.42%。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利用2000年的Landsat 5和2014年的Landsat 8卫星遥感数据提取反映生态环境的植被覆盖度、土壤指数、坡度等因素,在Envi5.1和Arcgis10.2支持下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评价了陇西县2000-2014年近15a的生态环境变化。结果表明:生态环境质量"差"级面积减少了31.23%,"较差"级面积增加了24.85%,生态环境质量"优"级面积减少了4.30%,"良"级面积增加了8.52%,"中"级面积增加了2.17%;南部和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呈现恶化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显著变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民勤县荒漠-绿洲交错带梭梭种群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等研究来揭示种群数量动态特征;并选取6种常用聚集度指标判断梭梭种群在交错带不同区域、不同龄级分布格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民勤县荒漠-绿洲交错带梭梭种群以中幼林为主体,为增长型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种群数量在Ⅰ~Ⅴ龄级内波动较大,个体死亡现象较多,在Ⅵ~Ⅹ龄级内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在Ⅹ龄级以后,个体死亡现象又开始升高,呈现衰退趋势,种群期望寿命在Ⅳ~Ⅵ龄级较高。种群分布格局总体呈现聚集分布,从绿洲边缘向沙漠边缘延伸方向,其种群分布格局无明显变化规律;随着龄级的增大,种群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趋向均匀分布,期间有少量随机分布出现。  相似文献   

20.
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群落多样性指数(D)、均匀度(J)、生态优势度(C)等指标,对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不同生境的天然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荒漠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D=0.603~1.628)和均匀度(J=0.411~0.629)都较低,而生态优势度(C=0.564~0.854)较高,说明荒漠植物群落组成种类少,结构单一,表现出较大的脆弱性;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D和J随生境渐好而递增,C随生境渐好而递减,可作为环境评价指标;环境改善有助于群落演替进程的加速;人工植被各演替阶段植物组成变化较大,演替最终趋向天然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