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钙水平饲粮添加维生素D_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胫骨质量和血浆钙磷代谢的影响。采用3×3因子设计,即3个钙水平(3.0%、3.5%和4.0%)和3个维生素D_3添加水平(0、2 500和5 000 IU/kg)。选取60周龄罗曼粉壳蛋鸡810只,随机分为9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6周。结果表明:1)与未添加维生素D_3组相比,添加维生素D_3组蛋鸡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极显著升高(P0.01),料蛋比、破蛋率和软壳蛋率极显著降低(P0.01)。随着饲粮钙水平和维生素D_3添加水平的不断提高,鸡蛋的平均蛋重增加,脏蛋率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2)与未添加维生素D_3组相比,添加维生素D_3组蛋壳强度、蛋壳重和蛋壳比重极显著升高(P0.01),蛋壳厚度显著提高(P0.05),蛋黄重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粮钙水平的升高,蛋壳强度呈现升高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不同钙水平饲粮添加维生素D_3对蛋鸡胫骨强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与未添加维生素D_3组相比,添加维生素D_3组胫骨强度极显著升高(P0.01);随着饲粮钙水平的升高,胫骨钙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粮钙水平为4.0%时,胫骨强度显著高于饲粮钙水平为3.0%和3.5%时(P0.05)。4)与未添加维生素D_3组相比,添加维生素D_3组蛋鸡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血浆钙和磷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随着饲粮钙水平的升高,血浆钙和磷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与3.0%钙组相比,4.0%钙组血浆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P 0.05)。结果显示,产蛋后期适当提高饲粮钙水平有利于蛋鸡生产性能,但维生素D_3缺乏会降低生产性能,甚至引起停产;饲粮添加2 500 IU/kg维生素D_3既能满足产蛋后期蛋鸡对维生素D_3的需求,同时又不造成资源的浪费,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比较在蛋鸡日粮中添加1,25-二羟基维生素D_3、锌及锰复合物与普通维生素D_3对鸡蛋维生素D_3含量的影响。1,25-二羟基维生素D_3是维生素D_3的最活性形式,可直接驱动对钙、磷的吸收代谢及其他功能。在饲料中同时添加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和维生素D_3,1,25二羟基维生素D_3直接发挥作用,可减少机体维生素D_3转化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_3的比例,从而向蛋黄转移更多维生素D_3。结果表明,试验组饲料添加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后可明显提高鸡蛋蛋黄VD_3含量,提高幅度达53%。  相似文献   

3.
《养猪》2021,(1)
25-羟基维生素D_3是维生素D_3在血液循环中的主要形式,被称为活性维生素D_3,在生猪饲粮中添加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性能,改善机体骨骼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文章就25-羟基维生素D_3的生物学效价,对生猪钙、磷代谢及骨骼形成的影响及其在生猪生产中的研究应用效果进行综述,分析25-羟基维生素D_3的营养功能及优势,以期为25-羟基维生素D_3在生猪生产上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程洪花 《中国猪业》2008,3(11):42-42
1病因 由于饲料单一或配合比例不当,致使钙、磷和维生素D缺乏;饲料不足或营养不全;产后气血亏损;早春气候寒冷,母猪缺乏运动;或钙、磷比例不合适,形成体内钙、磷缺乏而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症。特别是高产母猪发病更多;  相似文献   

5.
程洪花 《中国猪业》2008,3(9):31-31
由于饲料单纯或配合比例不当,致使钙、磷和维生素D缺乏;饲料不足或营养不全;产后气血亏损;早春气候寒冷,母猪缺乏运动;或钙、磷比例不合适,形成体内钙、磷缺乏而引起该病。特别是高产母猪发病更多。  相似文献   

6.
1.营养措施。与蛋壳质量关系密切的是钙、磷和锰。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当钙缺乏时,鸡易产薄壳或软壳蛋。产蛋鸡日粮中钙磷比例以4:1或钙更多一些为宜,磷过多会破坏钙磷代谢平衡。实践中,钙在日粮中的含量为3.25%~3.5%,有效磷含量不超过0.35%。夏季高温季节,日粮中的钙应适当增加。若全以贝壳粉的形式加钙,往往影响采食量,因此产蛋鸡日粮以添加颗粒状的贝壳砂为好。日粮中锰的含量约为25ppm,缺乏锰时,蛋壳强度变低。维生素D_3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_3可造成与缺钙同样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旨在探讨饲粮钙和维生素D_3水平在钙磷比固定为1.4/1时对冬毛期蓝狐生产性能、胫骨发育及脏器指数的影响。135只120日龄的蓝狐公狐随机分成9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9组饲粮分别包含3个钙水平0%、0.4%和0.8%,3个维生素D_3水平1 000、2 000和4 000IU·kg~(-1)。基础日粮中钙与维生素D_3水平分别为0.8%与327IU·kg~(-1)。9种饲粮的钙与维生素D_3水平分别为0.8%与1 327IU·kg~(-1)、0.8%与2 327IU·kg~(-1)、0.8%与4 327IU·kg~(-1)、1.2%与1 327IU·kg~(-1)、1.2%与2 327IU·kg~(-1)、1.2%与4 327IU·kg~(-1)、1.6%与1 327IU·kg~(-1)、1.6%与2 327IU·kg~(-1)、1.6%与4 327IU·kg~(-1)。试验期为87d,分别测定蓝狐生长性能指标、胫骨的各组分含量及脏器质量,计算胫骨发育指标及脏器指数。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钙添加水平的增加,蓝狐末重和体长显著降低(P0.05),饲粮钙添加水平为0%时,蓝狐末重和体长最大。维生素D_3水平对蓝狐末重、体长和皮长均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饲粮钙添加水平的增加,蓝狐胫骨钙含量显著提高(P0.05),饲粮钙添加水平为0.8%时,蓝狐胫骨钙含量最高。维生素D_3水平对蓝狐胫骨灰分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3)饲粮钙的添加显著降低了心脏和肝脏指数(P0.05)。综合以上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蓝狐饲粮中添加0%钙、1 000IU·kg~(-1)维生素D_3,饲粮中总钙含量为0.8%,总维生素D_3含量为1 327IU·kg~(-1)时,能够改善蓝狐的生产性能、增加蓝狐的体长、调节胫骨发育和脏器指数。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对动物利用钙、磷的关系甚大。纵然饲料日粮中钙、磷充足,钙、磷比例配合适当,然而缺乏足够的维生素D,钙、磷也不能很好地在骨髓中沉积和利用。日光或中波紫外线照射可使畜禽皮肤中的J—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_2、D_3。已有试验证明,紫外线的照射可以解决笼养鸡和  相似文献   

9.
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家禽的腿异常。大多数异常可能是由于几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几年来,营养在预防和(或)引起家禽腿异常中的作用,已成为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维生素 D_3作为一种养分,在鸡胚发育、正常孵化后骨的生长和发育及钙磷代谢中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维生素D_3缺乏能引起佝偻病。但是对于维生素 D_3过量或笼养密度对腿异常发生率影响的研究不多。因为常规家禽生产都是集约饲养,鸡拥挤并且饲喂添加养分大大超过需要量的日粮,所以应当特别注意。为此作者研究了笼养密度和过量维生素 D_3对肉用仔鸡腿异常发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25-羟基胆钙化醇,又称25-羟基维生素D_3,早年由美国科学家研究开发,于1995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经美国FDA批准可以在畜禽饲料中使用。我国于2013年农业部公告第2045号《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批准允许在饲料中添加使用。维生素D3进入动物机体内后,必须先经肝脏转化为25-羟基维生素D_3,然后经肾脏代谢后转化为1α,25-羟基维生素D_3,才能激化小肠的钙磷转运系统,促进  相似文献   

11.
《饲料工业》2017,(13):61-64
钙、磷是毛皮动物代谢需要的重要元素,维生素D在调节毛皮动物钙、磷吸收、调节其骨骼钙、磷的沉积和溶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总结了毛皮动物钙、磷及维生素D基本功能,概述其过量和缺乏引起的症状,分析了目前毛皮动物饲料生产中钙、磷和维生素D添加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毛皮动物饲料中钙、磷及维生素D适宜的添加水平,并提出了毛皮动物钙、磷及维生素D营养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1~21日龄鸡日粮中添加含量相同的普通维生素D_3和纳米维生素D_3对其生产性能和胫骨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维生素D_3对1-21日龄肉鸡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胫骨长度、直径、重量、强度、灰分比例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而对胫骨灰分钙比例、磷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应用指数模型分析得出,纳米维生素D_3的生物学效价分别为普通维生素D_3的1.74倍(日增重)、1.19倍(胫骨强度)、1.13倍(胫骨灰分比例)。  相似文献   

13.
6母猪产后瘫痪怎么办? 有的母猪在产后1~3天发生瘫痪.其原因是母猪怀孕期间,胎儿的发育消耗了母体大量钙、磷等矿物质,再加上大量分泌乳汁又消耗大量营养.如果饲料单一,钙、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D缺乏,就会从母体自身中动用大量钙、磷造乳,致使母猪瘫痪.还有助产器械使用不当,使骨盆神经受伤,或者圈内阴冷潮湿,受贼风侵袭,也易引起瘫痪.  相似文献   

14.
肉鸡的腿疾     
一、佝偻病:由于饲料中缺乏钙、磷和维生素D_3或比例失调,骨骼无法钙化而使骨质变软。肉仔鸡发病一般因饲料中漏加维生素D_3,或霉菌毒素中毒,干扰维生素D_3的吸收而造成,或长期滥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结合钙质造成。病理学上,缺钙和缺维生素D_3的特征均为长骨终端平板的宽度增大,因而难以区别。缺磷一般长骨终端平板的宽度正常。临诊上,骨骼钙化不良和其它类型的骨软化病是难  相似文献   

15.
1营养缺乏或营养失调造成的跛行营养缺乏症或营养失调主要是由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或钙、磷不足以及锰、铜等矿物质的缺乏引起的,另外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等缺乏也会引起跛行。其中多半是由于钙磷比例失调所引起,会导致严重的佝偻病、软骨症和骨质疏松症,多发生于刚断乳的仔猪,妊娠后期母猪或生长迅速的育肥猪。维生素D缺乏时,除发生与钙、磷比例失调相同的症状外,常出现四肢跛行,严重时出现关节肿大,步态不稳,强直性痉挛、麻痹、瘫痪等。防治:饲料中要供给充足的矿物质,尤其保持钙、磷比例平衡,钙磷比…  相似文献   

16.
(一)营养缺乏或营养失调造成的跛行营养缺乏或营养失调主要是由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或钙、磷不足以及锰、铜等矿物质的缺乏引起的,另外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等缺乏也会引起跛行。多发生于刚断乳的仔猪、妊娠后期母猪或生长迅速的育肥猪。  相似文献   

17.
母猪产后瘫痪是以产后四肢运动障碍或者运动能力减弱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钙磷不足或者比例失调引起的一种疾病,一般发生在产后几天内出现。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的因素有很多种,母猪生产能力高,产仔数量多、泌乳能力强,母猪分娩和哺乳过程中身体中大量钙元素消耗,并没有及时得到补充引起发病,此外,母猪日粮营养不平衡,钙磷元素严重不足,钙磷比例失调,影响到钙磷元素的正常吸收。还有在母猪饲养过程中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导致钙磷元素吸收障碍,影响到母猪的利用价值和仔猪的健康生长,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母猪产后瘫痪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防控该种疾病发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维生素D_3(维生素D_3和25羟基D_3)对荷斯坦泌乳奶牛产奶性能、血液指标及钙磷代谢的影响。选取产奶量、胎次、乳成分和泌乳天数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 000 IU/(头·d)的维生素D_3,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 mg/(头·d)的25羟基D_3。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乳蛋白、乳钙和乳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乳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其他乳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液骨钙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骨吸收标志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血液甲状旁腺激素、钙、磷和镁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乳钙排出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粪钙排出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钙、磷沉积量和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维生素D_3和25羟基D_3可显著提高奶牛钙、磷表观消化率和沉积量,显著提高乳蛋白、乳钙和乳锌含量,显著降低乳体细胞数,改善乳品质,从而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1 营养缺乏或营养失调造成的跛行营养缺乏症或营养失调主要是由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或钙、磷不足以及锰、铜等矿物质的缺乏引起的,另外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等缺乏也会引起跛行.其中多半是由于钙磷比例失调所引起,会导致严重的佝偻病、软骨症和骨质疏松症.多发生于刚断乳的仔猪,妊娠后期母猪或生长迅速的育肥猪.维生素D缺乏时,除发生与钙、磷比例失调相同的症状外,常出现四肢跛行,严重时出现关节肿大,步态不稳,强直性痉挛、麻痹、瘫痪等.  相似文献   

20.
刘红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3):73-73,75
1母猪产后不食的主要原因分析1.1缺乏维生素B1维生素B1可兴奋胃肠道,使其胃肠蠕动和分泌功能加强,如果长期粗放的饲喂,日粮中缺乏钙磷、维生素B1,使胃肠蠕动减弱,分泌功能下降,引起消化障碍,食欲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