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昆 《中国猪业》2013,8(9):65-65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某养殖场)最近本场有20多头育肥猪,精神状态不好,食欲减退,其中有4头耳朵发紫,是不是发生了蓝耳病?答蓝耳病是当今养猪业的头号猪病,一直困扰着许多养殖场(户)。在一些地区,一些猪场有时会出现猪耳朵发紫、发蓝的现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蓝耳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猪耳朵蓝紫不一定就是蓝耳病,而真正的蓝耳病并不一定都有蓝紫耳朵现象。  相似文献   

2.
贾振岭  于庆池 《猪业科学》2009,26(5):112-112
猪蓝耳病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烦心事.一些地区的猪时有耳朵发蓝、发紫现象出现,这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不是"蓝耳病"发作.  相似文献   

3.
<正>(一)蓝耳病的症状猪蓝耳病主要侵害猪的繁殖和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断奶前后高死亡率、育肥猪呼吸道疾病三大症状。发病初期类似感冒、发热、嗜睡、食欲不振、倦怠、咳嗽、呼吸困难、耳朵发蓝等,因此俗称"蓝耳病"。其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4.
《养猪》2005,(3):i002-i003
笔者存近半年时间走遍了半个中国.参加养猪或猪病技术研讨会30余次,在与养猪场户交流中.发现猪病诊治存在一些误区。在华北某省讲课时.听到在养猪户中流行这样一种诊断猪病观念:耳朵蓝(紫)是蓝耳病、身上红是附红细胞体病、弓背就是弓形体病等一些诊治误区。本期重点谈谈在猪病诊治过程出现的5个常见失误。  相似文献   

5.
猪蓝耳病又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该病是1987年新发现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母猪呈现发热、流产、木乃伊胎、死产、弱仔等症状,仔猪表现为异常呼吸症状和高死亡率。因发病猪一般表现出耳朵发蓝,故简称蓝耳病。受感染的种猪场的母猪流产、早产、死胎率可达20%~30%,新生仔猪的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在流行过程中存活的仔猪常常发育不良,且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猪只一旦感染了本病,  相似文献   

6.
<正>猪无名高热病,系指猪的高烧难退(一般多在41℃以上),发病率、死亡率高,传播迅速,耳朵和身体多处皮肤容易发红,甚至发蓝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俗称蓝耳病)。该病在川渝地区的流行,初见于约十二年前。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世纪50年代消灭了牛瘟是值得骄傲的,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口蹄疫、猪瘟、羊布氏杆菌病、牛结核和新城疫等老疫病长期持续流行,又出现了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不同动物多种亚型的口蹄疫等,且流行面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8.
<正>猪无名高热病,系指猪的高烧难退(一般多在41℃以上),发病率、死亡率高,传播迅速,耳朵和身体多处皮肤容易发红,甚至发蓝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俗称蓝耳病)。该病在川渝地区的流行,初见于约十二年前。当时,由于不同疫群发现的病原微生  相似文献   

9.
正1猪蓝耳病疫苗预防的难点分析猪蓝耳病是近年来才定义下来的一种高致死性猪病,它不仅本身能引起猪群大批死亡,还能引起一系列的继发性猪瘟病。由此可以看出猪蓝耳病对于猪的养殖来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威胁,那么猪蓝耳病疫苗预防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不同的专家对于猪蓝耳病疫苗预防的意见不一,使得猪蓝耳病预防变得更加的困难。1.1毒株相关性我国的猪蓝耳病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这种猪病是从2006年才被我国许多专家确定的,  相似文献   

10.
<正>四川达州畜牧业比较发达,以养猪为主猪蓝耳病是猪的高致病性疾病,又称为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猪常见的疾病之一,就有很高的致死率。本文就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猪蓝耳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流行性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型三种,该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阻碍繁殖,同时耳朵部位呈现蓝紫色,因而叫做猪蓝耳病。1流行特点该病并没有严格的季节限制,一年四季都有该  相似文献   

11.
对猪蓝耳病的认识与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遂如 《养猪》2011,(1):89-91
猪蓝耳病(PRRS)于1987年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发生,现已遍及全球。我国于1996年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首次分离到蓝耳病病毒(PRRSV),从而证实了本病在我国的存在。十几年来,蓝耳病多次在我国猪群中暴发流行,特别是2006年又出现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株,致使蓝耳病在猪群中持续流行,猪长期带毒,疫情越来越严重,给防控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如何看待当前蓝耳病在猪群中的发生与流行?多年来,大家对本病都有认识,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对蓝耳病的再认识,不一定对,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前几年,全国生猪高热病危害特别严重,经过专家、教授的研究发现,生猪高热病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病,而是多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病原就是蓝耳病病毒。现在,通过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已经使生猪高热病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下面作者通过总结这几年的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经验,分析猪群发生蓝耳病的原因及具体防治措施,以期广大养殖户提高认识,促进科学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自2006年以来,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为主要病原的"猪高热病"及猪圆环病毒病席卷全国规模猪场,使规模猪场损失惨重。本文介绍了笔者在规模猪场防控猪蓝耳病及其并发、继发病的一个成功案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大家都知道养殖业是一个传统行业,是"万岁"产业,那么对于一个养殖场什么是"传统",怎么才能"万岁",这是个大问题,因此,笔者想就养殖场的生物安全体系来谈一谈。生物安全体系最重要的是免疫,说到免疫就要谈到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瘟、猪伪狂病等的免疫,其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的免疫,这两个苗是最基础的苗。说到蓝耳病一般会有三种典型的负面观点:第一种是"千万不能用,否则就像谁谁那个场一样问题接踵而来";第二种是"我的场很好不必做蓝耳病等疫苗,有问题了我再做";第三种是"我就用某某毒株,万万不能换"。其实  相似文献   

15.
以蓝耳病为主要病原引发高热病的问题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至今养猪人仍谈其色变、心有余悸,很多猪场不知道去如何应对它。3月28日在郑州召开的2011年河南省第十五届猪病防控高层论坛大会上,代广军研究员指出猪蓝耳病目前已成为全球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之一,也是全球猪病控制上的一大难题,原因是猪蓝耳病大规模发生和流行过后,抗体水平在猪场会呈现忽高忽低的不稳定状态,如果管理出现失误或环境条件发生大的变化,猪群就会遭受大的应激而诱发猪病发生。为了帮助广大养殖者做好蓝耳病的防控,代研究员在大会上详细的讲解了目前蓝耳病病毒的不稳定性给猪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猪蓝耳病,又称为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于上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是传染性极高的一种猪病。其临床症状为,高烧不退,皮肤红肿,呼吸困难,母猪易流产、早产或产下死胎,另外,猪的耳朵有时会变蓝,所以被称为"猪蓝耳病",此种猪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都极高,一旦病发,对养猪业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探究发病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是应对此病的关键。1猪蓝耳病频发的原因1.1流行病学特点猪蓝耳病病毒(PRRSV)在猪群之间的  相似文献   

17.
正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出现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表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病死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对种母猪危害比较明显,主要表现高热、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不孕或孕后早产、皮肤发绀、耳朵发蓝,由此而称为蓝耳病。病理变化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梗死灶,显  相似文献   

18.
<正>猪蓝耳病也被称之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等,因为猪在感染该种疾病后,有的会出现耳朵发绀变蓝的现象,常常被称之为蓝耳病。该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会传染给人。猪蓝耳病是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呈现出极强的地方流行性,各年龄阶段的猪都可能会感染此病,但最为易感的还是妊娠母猪和1个月龄以内的仔猪,患病猪和带病毒猪都是最为主要的传染源,而接触感染、空气传播以及精液传播、胎盘传播等  相似文献   

19.
一起肥育猪沙门氏菌病被误诊为蓝耳病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2015,(5)
2015年7月江苏省南京市周边某猪场发生一起肥育猪沙门氏菌病被误诊为蓝耳病的病例,通过对发病肥育猪进行分子生物学诊断和细菌的分离鉴定,最终确诊为猪沙门氏菌病。对所有猪只肌肉注射中敏药物头孢吡肟20 mg/kg体重,每天2次,连用3 d;同时在饮水中添加2倍剂量的高质量黄芪多糖和电解质多维;停喂剩菜剩饭等,最终成功控制了死亡,后续再无新发病例。同时反映出基层散养户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只要猪耳朵出现发绀就怀疑是蓝耳病;猪沙门氏菌病作为老病和二类传染病不被重视,这对基层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相似文献   

20.
养猪密集区蓝耳病的防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有的农场建在低密度养殖区,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阻止病原入侵和保持蓝耳病阴性.但是很多农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猪场之间距离很短,猪场周边的公路天天有装猪车经过,这很难让人看到使猪场远离疾病的希望.尤其是蓝耳病病毒,其传播距离可达几千米.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采取措施使猪群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