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以芙蓉李为研究对象,研究乙烯利、脱落酸处理对采后芙蓉李果实质地、色差值、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花色苷含量及出汁率的影响,综合分析加工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明显降低了芙蓉李果肉硬度、果皮强度、果皮破裂深度、果皮脆性、果皮韧性和果肉黏性,加速果实转红,促进花色苷含量积累,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出汁率,加速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而脱落酸处理对芙蓉李果实质地指标影响不明显,可加速贮藏后期果实转红和花色苷含量积累,提高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加速贮藏后期可滴定酸含量下降.由此说明,乙烯利处理可在短期内明显提高芙蓉李果实加工适应性和加工品质,而脱落酸处理无法短期内提高加工适应性,可提高贮藏后期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低温贮藏对“沂蒙山小冬桃”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分别研究了其在室温(25℃)和低温(1℃)贮藏条件下果实质地、色泽、部分营养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室温贮藏)相比,低温贮藏果实的失水率、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果实硬度、叶绿素、维生素C、可滴定酸的含量显著提高;果实细胞排列更加紧密、饱满,果肉结构完整性更好。“沂蒙山小冬桃”低温贮藏能显著推迟果实的后熟,延长贮藏期。【结论】研究明确了“沂蒙山小冬桃”果实在室温和低温贮藏过程中果实采后生理变化规律,为指导冬桃果实贮藏保鲜以及品质调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CO2熏蒸处理对采后杏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赛买提杏(Prunus armeniaca L.)为试材,经CO2熏蒸处理后,贮藏于不同温度下,研究其对杏果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的CO2熏蒸12h显著抑制了杏果实硬度的下降,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的升高,保持较高的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在贮藏过程中较好的保持了杏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以阿克苏贡梨为试材,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二苯胺(DPA)、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处理对贡梨低温(温度-2℃~1℃,湿度90%~95%)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未经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的色角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失重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较好的维持果实的色泽及维生素C含量,同时,3种处理均减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减少果实的失重率且以1-MCP处理最优,但对可滴定酸影响较小。1-MCP处理能够较好的保持阿克苏贡梨果实的品质,并延长了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无花果果实品质与耐贮性,以无花果品种布兰瑞克为试材,进行果实生长发育期追施钾肥对果实品质与贮藏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适量增施钾肥能提高无花果采收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减缓冷藏期间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和维生素C的损失,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的品质,提高了果实的耐贮性。无花果每年每株2次追施1.0 kg氯化钾时,果实贮藏效果最佳。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黄鹏增施钾肥对无花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果园地面覆盖方式对桃果实常温贮藏条件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秦安县浅山半干旱区,以17年生桃品种京陇7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常温贮藏条件下桃果实硬度、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失重率以及腐烂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全园覆麦草15 cm处理的桃果实常温下贮藏8 d后果实硬度、Vc含量减幅最小,同时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腐烂率降幅最大;垄黑膜保墒集雨覆盖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较小,而对照处理(清耕)果实失重率最小。综合分析认为,全园地面覆麦草15 cm的处理更有利于桃果实常温贮藏。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牛肉红朱橘的贮藏特性,将不同产地果实采收后常温条件下贮藏60 d,对贮藏过程中果实的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可滴定酸、糖酸比、固酸比等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腐烂率和失重率在贮藏过程中持续上升.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总体表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VC含量在贮藏期间较平缓,总体表现先升高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评价黄龙病对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采自海南琼中县同一果园的健康绿橙植株和具有柑橘黄龙病典型症状植株上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单果重、果形指数、果皮厚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果汁率、可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探讨黄龙病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同一生产果园中健康绿橙和黄龙病绿橙果实在外观、内在品质等多个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感病绿橙果实品质严重下降。与健康植株果实相比,感染黄龙病的植株果实单果重明显变轻,果实变小,果实变硬,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可食率和出汁率显著减少,而可滴定酸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估黄龙病对绿橙产业造成的损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热激与壳聚糖处理对青种枇杷的贮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延长白沙枇杷的市场销售期提供技术资料。[方法]研究不同贮藏方式(A:热处理+低温贮藏;B:1.5%壳聚糖处理+低温贮藏:C:热处理+1.5%壳聚糖处理+低温贮藏;D:低温贮藏;E:常温贮藏)下青种白沙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失重、褐变等的变化。[结果]贮藏1-5 d时,各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所上升,之后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贮藏30 d时,A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最高(13.5%、31.24),明显高于D处理(10.5%、27.26);D处理果实失重最小,贮藏30 d失重5.19%,E处理果实失重率最高(11.82%);A处理果实贮藏38 d时无腐烂果出现;C处理果实贮藏40褐变指数仅为2.5%。[结论]热激和壳聚糖处理可抑制白沙枇杷果实褐变和腐烂,使其保持青种果实的风味。  相似文献   

10.
冷藏温度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冷藏温度贮藏蓝莓,以蓝莓的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果皮的色差及维生素C的含量等为参考指标,研究冷藏下蓝莓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1℃~3℃低温冷藏蓝莓,经60 d长期检测,低温显著抑制了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和Vc含量的下降,较好的保持了果实原有色泽,显著抑制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维持了果实原有风味,保持了果实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氮对菠萝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尿素为氮源,采用滴灌的形式,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每667 m2分别施0、5、15、25 kg)对巴厘(Ananas comosus cv.Comtede Paris)采收及贮藏期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Vc)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适量增施氮肥能提高菠萝采收时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Vc含量;减缓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提高果实可滴定酸、Vc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菠萝每667 m2施氮15 kg时,能有效改善菠萝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外源钙采前处理对德庆贡柑采后常温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和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贡柑采后贮藏过程中,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态势以磷酸钙处理和腐植酸钙处理的变化波幅较对照和硝酸钙处理小.有利于果实品质保持;贡柑果实常温贮藏21 d后,各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等内含物含量均没有显著差异,好蒂率和好果率则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中腐植酸钙处理的好蒂率和好果率较其他钙源处理和对照高约10个百分点.表明腐植酸钙是贡柑品质保持的优选外源钙.  相似文献   

13.
采前套袋及气调袋贮藏对拉萨‘新红星’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拉萨地区‘新红星’苹果未套袋果实和套袋果实为试材,分别采用室温和室温气调袋2种贮藏方式,研究采前套袋及采后气调袋贮藏对‘新红星’苹果果实质地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采收时分别测定果形指数、单果质量、果实密度及色差等指标,并测定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果实套袋后单果质量增加,果实密度减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维生素C质量分数等明显降低,同时色泽变艳;气调袋贮藏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维生素C质量分数下降缓慢,且未套袋果实略高于套袋果实。采前套袋果实综合品质较佳,气调袋贮藏能够延缓果实衰老进程,尤其是对采前套袋果实。  相似文献   

14.
1-MCP处理对雪桃呼吸、乙烯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500、1000和1500 nL/L)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低温和常温两种贮藏温度下雪桃的呼吸、乙烯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对硬度没有明显影响,但有利于可滴定酸含量的保持;在贮藏前期(0~28 d)明显抑制了低温贮藏雪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但对常温贮藏雪桃无效;对低温贮藏雪桃的呼吸速率没有显著影响,可显著抑制常温贮藏雪桃的呼吸速率,但不同浓度间差异不显著;分别在低温贮藏20 d和常温贮藏5 d后明显抑制了乙烯释放速率;对低温贮藏雪桃的出汁率没有明显影响,但抑制常温贮藏雪桃出汁率的增加;对低温贮藏雪桃的褐变有明显抑制作用;高浓度1-MCP处理有一定的抑制雪桃腐烂的效果。研究表明,1-MCP处理效果与贮藏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杨家全  陈红 《贵州农业科学》2012,(8):198-199,205
为了探讨贮藏对贵州青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艳红桃为对照,分析常温(25℃)及低温(4℃)贮藏期间青桃果实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青桃与艳红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常温贮藏条件下均逐渐升高,低温贮藏则先升后降再升高;常温和低温下贮藏,青桃和艳红桃的硬度均逐渐下降,总糖含量均先降后升高;常温贮藏条件下青桃总酸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艳红桃逐渐下降,低温条件下二者均逐渐下降;在两种贮藏条件下,艳红桃果实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青桃果实维生素C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延长樱桃番茄的常温贮藏货架期,开发安全环保的生物保鲜剂,以果实好果率、失质量率、硬度、色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相对电导率为测定指标,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10,50,100,150,200μL/L)山苍籽精油对樱桃番茄常温贮藏保鲜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苍籽精油处理能显著提高樱桃番茄的好果率,减少失质量率,减缓果实硬度、色差、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抑制相对电导率的升高,其中,150μL/L(A4)山苍籽精油处理效果最好,能较好地保持樱桃番茄常温贮藏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7.
牛至精油对圣女果常温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圣女果(Cherry Tomato)的常温贮藏货架期,开发安全环保的生物保鲜剂,以果实失重率、腐烂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还原性糖含量及细胞膜透率为测定指标,研究了10、50、100、150、200μL/L的牛至精油处理对圣女果常温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不加精油为对照。结果表明,牛至精油处理能减少圣女果的失重率和腐烂率,降低细胞膜透性,抑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以及还原性糖含量的降低,在果蔬保鲜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中以50μL/L精油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3种中草药提取物对2个芒果品种果实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爱文’和‘台农1号’芒果为材料,研究了3种中草药(百部、虎杖和高良姜)混合提取物处理对芒果在常温(28~30℃)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该中草药提取物可降低贮藏期间芒果果实的失重率和病果率,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同时,该中草药提取物能显著延缓芒果果实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TA)含量的降解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积累,从而有效地保持芒果果实品质,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9.
采收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对火龙果的科学合理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白玉龙火龙果为试材,探讨了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下贮藏的生理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的火龙果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逐渐下降,呈现非跃变型果实的特征,早采收的果实呼吸强度大;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增加,而叶绿素含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外观艳丽,风味变好.在贮藏过程中,果实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失重率逐渐上升,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花后25d采收的果实在常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较低,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总糖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低,贮藏效果好,为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20.
贮藏期间大蒜的生理特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大蒜在室温下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以及可滴定酸等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大蒜的水分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等都不断减少;呼吸强度在贮藏1周后有所增强,之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维生素C含量也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减少,贮藏1个月后维生素C含量减少至零;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1周后增加,之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