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母猪群是猪场的核心,猪场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猪的健康程度和繁殖水平。由于猪没有汗腺,且母猪皮下脂肪厚,夏天应激影响很大,夏季母猪的饲养管理,便成为整个猪场在养殖过程中的生产命脉。合理的营养供给、有效的温度控制和科学的饲养管理能够缓解母猪热应激引起的不良后果,本文就此方面谈些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陈廷俸 《畜牧市场》2008,(8):136-137
小猪怕冷,大猪怕热,炎炎夏季给猪场的生产带来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养猪业向规模化、工厂化的发展,使其问题更为集中和突出,成为人们必须认真研究并着手解决的难题。重庆地区夏季温度很高且持续时间长,母猪的夏季生产问题尤为突出。而母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猪场的发展与效益。  相似文献   

3.
猪场饮水的管理是夏季养猪高效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据不完全调查,我国60%以上的集约化猪场母猪饮水不足,80%以上家庭农场母猪饮水不足。本文针对我国猪场夏季饮水存在的问题,根据猪的饮水特性从供水方式、供水量、水速、水质、水温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以供养猪场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晓林 《中国猪业》2018,13(7):21-23
夏季热应激对猪群各个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猪群食欲减退、生产性能减弱、免疫力降低,最终诱发疾病。尤其是母猪应激更为明显,对猪场影响更大,因此在母猪抵抗热应激方面要给予重视。在养殖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母猪抗应激的预防工作,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在管理过程中逐步解决因热应激引发的一系列母猪繁殖性能疾病,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夏季高温给猪带来的应激较大,降温设备相对原始的一般规模化猪场面临的夏季高温的挑战也就相对较大。一般规模化猪场,本文是指母猪饲养数目在1000~3000头,建筑和设施较传统的猪场。停电、停水、粪便腐败、料槽剩料发霉变质及操作员工流失等任一因素的发生均会对猪产生应激,影响其生产性能,甚至危及生命。因而,做好猪场的夏季应急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养猪》2019,(2)
<正>在夏季猪场生产管理中,猪舍高温是影响猪场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舍内环境温度高于猪的临界温度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反应,如果持续高温则因体热散发障碍导致母猪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或病理反应。单就猪场产房母猪而言,散热障碍将引发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采食量减少、便秘、产程延长、初生胎儿因缺氧造成弱仔或死胎比例增加、泌乳量下  相似文献   

7.
猪的发情周期为18~24d,繁殖母猪发情期进行配种后没有怀孕的现象称为返情,生产母猪的返情现象在国内外各大猪场普遍存在,不同的管理方式,母猪的返情率有高有低.尤其高温高湿的夏季,是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高发期,也是导致母猪出现异常发情及返情率增高的原因.返情率增高会降低配种分娩率,影响猪场生产经济效益.因此,根据夏季母猪返情率高发的原因,提高母猪饲养管理综合水平,采取应对措施,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是提高猪场生产效益的重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后备母猪是种猪群的基础,通过正确的后备母猪管理,猪场将最大程度地保障猪群的长期健康和生产力。PIC技术服务经理PedroMosqueira博士表示:"后备母猪是种猪群的基础,但是在行业内,大家普遍怀疑后备母猪对整个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然而我  相似文献   

9.
在夏季炎热时段母猪群的管理难度达到了高峰,近期发现很多猪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流产以及相关联的临床表现,一般流产时间集中在临产前10~15天左右,流产的胎儿体重在不同规模的猪场表现有差异,个别母猪有体温升高症状。这类母猪"夏季流产综合征"在每年的6~9月份都会发生,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将此类疾病的情况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1疾病是主要原因1.1细小病毒的毒血症大部分自繁自养猪场经产母猪细小病毒疫苗的免疫都会采取普免制,即一年全群"一刀切"式的免疫两次,个别母猪很可能免疫力极低。  相似文献   

10.
夏季高温容易造成母猪胚胎死亡数增加,正常分娩率降低,难产率升高,产仔数和泌乳性能下降,母猪返情率上升.生长育成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高温可使公猪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活力降低,死精率增加,从而降低受胎率和产仔数.另外,夏季相对潮湿、闷热的天气易引起寄生虫性、细菌性和部分病毒性疾病,如弓形体病、猪链球菌病、猪流行性感冒、猪附红细胞体病、母猪繁殖障碍等病,还有利于霉菌毒素的产生,因此夏季猪群管理重点是防暑降温、控制疾病发生和流行、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加强饲养管理.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认为夏季猪场管理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1.
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是否高效,需要从母猪发情,公猪精液质量检测,人工输精后母猪的受胎率、分娩率、产仔数和产后母猪发情效果等方面进行判断。探讨夏季高温对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为猪场制订更加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改善饲养条件,提高人工授精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夏季气温高,对于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猪群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如果夏季各项措施处理不当,会对猪场的正常生产和经济造成严重损失。猪受热应激的临界温度为32-34℃,当猪舍内温度在持续达到或超过临界温度2-3天时,通常可出现明显不适,具体表现为猪只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公猪性欲减退,空怀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异常,妊娠母猪胚胎死亡率高,临产母猪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死亡。科学的管理,合理的饲喂,充足的饮水,改变营养配比,可以部分改善热应激对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要使产能达到最大化,就需要清楚地了解猪的胴体性能、母猪生产性能和瘦肉率。所有这些性状都会对猪场的成本支出、收入和利润产生巨大的影响。Abe Huisman在本文中将分享他对母猪生产性能、母猪群评估及猪场效益最大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6月份之后,随着天气逐渐转热,困扰猪场的问题也将随之出现,猪群夏季管理也由此拉开。夏季各种病菌大量繁殖生长,如消毒不彻底,管理失当,饲喂不善,极易引起猪病发生;夏季母猪发情不理想、配种受胎率低、苍蝇蚊  相似文献   

15.
猪的繁殖性能受到环境、疾病、营养及管理等各方面的影响,其中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夏季高温高湿的影响巨大,并且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报道,热应激对公猪、母猪的繁殖和育肥猪的生长产生负面的影响。热应激会造成公猪性欲下降,精液品质降低;后备母猪初情期延迟,初情率低;断奶母猪发情率低,断配间隔延长;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哺乳能力下降;育肥猪采食量下降,料重比升高,生长缓慢等问题。所以一到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是猪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正>后备母猪是猪场的生产机器,猪场的效益从后备母猪开始。所以,不论您从事的是生产管理、猪场保健还是饲养工作,都请关注好未来"伟大母亲"的健康,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成本最低、实现收益最大化。如何养好后备母猪,笔者将从生产指标设定、选留途径、驯化和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展开叙述。1生产指标设定要想把猪养好,首先要设立一个生产指标,生产指标不统一就难以评估后备猪养得好与不好。  相似文献   

17.
母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 ,直接关系到猪场的效益与发展。小猪怕冷 ,大猪怕热。炎夏母猪的生产常常碰到许多问题 ,尤其是养猪业向规模化、工厂化发展 ,其问题更为集中和突出 ,必须认真研究解决。为此 ,笔者对母猪夏季生产的饲养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办法与措施 ,供同行参考。1 防暑降温1 1 母猪的适宜温度和散热方式1 1 1 母猪的最适温度 怀孕母猪为 2 2~2 5℃ ,哺乳母猪为 1 5℃ ,而仔猪为 2 8℃。1 1 2 散热方式 猪的汗腺不发达 ,不能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 ,主要依靠呼气、鼻镜水蒸发及伸展躯体于地面等有限的方式散发热…  相似文献   

18.
母猪妊娠后,在养猪场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夏季气侯炎热,若防暑降温得力,就能使妊娠猪安全渡夏和产仔,增加猪场窝产活仔数,提高效益,对办好猪场就大有希望。否则,管理不利,出现死胎或流产,失去了饲养母猪的实际意义。现将高温对妊娠母猪的危害及防制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大草原猪中心的Yolande Seddon在2014年的"森特罗利亚猪研究进展论坛"中提到:"对母猪的田间监测有利于肢蹄病的早期诊断,这对于减少经济损失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母猪肢蹄病会影响猪的福利、减少猪的产能和寿命,影响猪场的效率和产能,因此母猪肢蹄病备受养猪生产者的关注。肢蹄病是母猪生产性能降低后被淘汰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母猪肢蹄病是养猪业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但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却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20.
在标准化养猪的众多环节中,后备猪的选择和饲喂保健是猪场建好后养猪开始的第一步,也是养猪环节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它关系到猪场以后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后备猪的选择和饲喂保健包括猪品种的选择、后备母猪的选留、后背母猪的营养标准及饲喂、后背母猪的饲养管理、后背母猪的保健预防五个方面,为猪场以后的生产创造良好的开端,这五个方面都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每个方面都要做好。母猪是猪场的生产机器,生产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