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当前复杂的养殖环境下,要让猪群健康生长,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益,常见猪病的防控成为关键;疫苗免疫是疫病防控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何科学选择适合本场的疫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猪场对于疫苗的选择及免疫程序和效果,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估方法,到底应该选择哪项免疫项目,使用哪家生产的疫苗,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接种疫苗,如何评估接种疫苗后的效果,应用试剂盒检测抗体  相似文献   

2.
正在当前复杂的养殖环境下,要让猪群健康生长,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益,常见猪病的防控成为关键;疫苗免疫是疫病防控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何科学选择适合本场的疫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猪场对于疫苗的选择及免疫程序和效果,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估方法,到底应该选择哪项免疫项目,使用哪家生产的疫苗,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接种疫苗,如何评估接种疫苗后的效果,应用试剂盒检测抗体是否最合适?  相似文献   

3.
赖庆光  郭林 《猪业科学》2018,(3):41-42,44
正目前国内很多猪场如何选择疫苗存在不少困惑,不知道自己猪场需要免疫什么疫苗,选择哪家疫苗企业,如何免疫,采用什么方案来接种,接种后如何评估疫苗效果,疫苗如何保护猪群不发病。所以经常有客户存在主观性,猪场今年使用甲公司疫苗,过半年选择乙公司疫苗,接种就是按照疫苗生产企业推荐免疫程序或者根据自己想法来免疫接种,接种后不少客户就以为万事大吉了,没有免疫效果的检测,没有评估体系,发病后就简单认为疫苗无效,或者不知  相似文献   

4.
猪场养殖过程中猪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疫苗免疫是综合防控的中重要环节,疫苗免疫中疫苗的质量、免疫剂量、饲养管理等因素都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疫苗免疫效果如何,能否起到刺激机体产生有效免疫保护都需要进行免疫效果的评估,积极有效的评估方法对检验猪场的疫苗免疫效果十分重要,文章对疫苗免疫效果评估的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养猪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猪蓝耳病已成为猪场主要疫病防控的病毒性疾病。疫苗免疫是当前防控的最佳手段,但是很多猪场通过疫苗免疫并未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反而加重病原的传播,导致损失更加严重。为了寻找最佳的免疫效果,本文介绍了猪蓝耳病疫苗的基本情况;简述了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的特点:群体免疫接种而非个体,疫苗毒株之间交叉保护;说明了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的效果(降低猪圆环病毒、支原体的感染风险)及提高效果的方法: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疫苗毒株须母仔猪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不同猪圆环病毒疫苗临床免疫效果,本试验以某规模猪场90头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选择了5种PCV-2疫苗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疫苗的临床免疫效果,为该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免疫组在实验室检测、生产数据以及经济效益评估上均显示一定的优势,猪圆环病毒疫苗的免疫对商品猪圆环病毒病的免疫保护及提高生产效益都是有益的。建议通过病毒血症监测,进行圆环病毒疫苗的选择,对感染压力小的猪场可选择灭活苗,在首免日龄、免疫剂量相同的情况下,推荐使用2针的免疫方案。  相似文献   

7.
猪群接种疫苗是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武器,也是预防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据笔者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将提高猪群免疫效果的一些措施详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国信 《猪业科学》2017,34(2):135-136
<正>近年来,猪伪狂犬病呈蔓延发展趋势,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各地监测结果显示,当前猪场伪狂犬病毒感染率依然在增大,而不少猪场为了提早预防,大多将仔猪的首免时间提前,并通过增加免疫次数等方式,来强化防控,但免疫效果仍不理想。对此,专家指出,疫苗并不是接种的越多越好,特别是对于猪伪狂犬病这类疫病,如果疫苗选择随意性大,首免时间随意调整,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为了确保免疫效果最大化,正确选择疫苗,科学掌握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湖南某企业所生产的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在一存栏450头的母猪场选择40头妊娠85天左右的母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母猪),对照组母猪每头接种2m L生理盐水,试验组母猪每头接种1头份(2m L/头份)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接种后对所用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效果和母猪免疫后的生产成绩做了评估。结果显示:两组母猪接种疫苗后均未出现红肿、起包及流产等症状;试验组母猪免疫后两周病毒血症阳性率下降特别明显,而对照组的病毒血症阳性率随着时间的延长,比率在逐渐增加;试验组的母猪其各项生产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母猪。  相似文献   

10.
正在国内疫情压力严峻的局势下,疫苗免疫成为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猪场免疫效果往往不容乐观,市场上疫苗良莠不齐。如何选择适合本场的疫苗以及正确评价疫苗免疫后的效果是猪场急需审视和解决的问题。1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1.1免疫抑制性因素1.1.1免疫抑制性疾病猪场最重要的免疫抑制病病原包含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PCV2)及猪伪狂犬病毒(PRV)等。  相似文献   

11.
在非洲猪瘟常态化的情况下,"内控蓝耳、外御非瘟"是猪场做好疫病防控的重要举措,猪场要根据自身实际状况与蓝耳病病毒特性,利用疫苗和有效药物结合的方法控制蓝耳病的传播。同时,对于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口蹄疫和猪圆环病毒病等疫苗的接种也要高度重视,通过选择适宜的免疫程序、必备的贮藏条件、接种方式及免疫前后科学保健等措施,以提高猪场防控疾病的能力,从而保证猪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生产实践中生长猪接种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选择同一规模猪场、同群母猪在同一个星期内所产的仔猪,保育成功并适应生长舍环境之后,分别进行了8种不同品牌和株型的口蹄疫疫苗免疫试验。通过观察接种后的副反应程度、发病情况及血清抗体监测情况,综合评价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8种不同品牌和株型的口蹄疫疫苗中,有2种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其它6种。  相似文献   

13.
给猪群接种疫苗是防控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猪群免疫后发生不良反应,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导致免疫失败,甚至造成猪只死亡。为此,本文简述了猪群免疫后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选用合格厂家生产的优质疫苗,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提前准备好肾上腺素等过敏性药物,定期对猪群进行抗体检测。供生猪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保育猪不同伪狂犬病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笔者采取4种不同免疫程序进行试验,即4组猪群于35日龄首免和70日龄二免:A组分别免疫接种伪狂犬病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B组分别接种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C组均接种伪狂犬病灭活疫苗;D组分别接种伪狂犬病弱毒疫苗,接种方式和剂量均按照说明书进行。于试验前(25日龄)和试验后(100日龄)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不同组别的猪群伪狂犬病毒g E和g B抗体水平水平,确定阳性率差异。结果显示:免疫程序A和B可以均能有效控制猪群伪狂犬病野毒的进一步流行,降低猪群的死亡率,但免疫程序B无法使猪群伪狂犬病得到净化,而免疫程序C和D均无法抑制伪狂犬病毒野毒的流行。因此,选择免疫程序A对于防控与净化伪狂犬病毒的发生与流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兽医导刊》2013,(4):78
为准确掌握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的免疫效果,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疫苗,根据省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的工作安排,铁岭市疫苗免疫效果跟踪评估工作全面启动。此次免疫效果跟踪评估的疫苗品种有:内蒙金宇集团生产的猪O型口蹄疫疫苗、山东齐鲁药厂生产的猪蓝耳病活疫苗和哈药集团生产的高致病性禽流感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农业部动物疫病的防制有关规定,口蹄疫属于国家一类动物传染病。接种口蹄疫疫苗也是一类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项目。所以在养猪业接种猪的口蹄疫疫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这不但起到预防口蹄疫病的发生,而且是关系到你的猪场是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1免疫前1.1首先要把好疫苗的质量关猪口蹄疫疫苗的生产质量决定免疫的成败。选择有生产资质的正规的产品是关键,则被免猪只得抗体达不到预期要求,势必造成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猪瘟的防控采取以疫苗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而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是评价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方法,也是猪瘟免疫猪群免疫水平监测的重点,只有当免疫猪群抗体水平达到一定滴度才能防止猪瘟野毒株的感染。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免疫程序的修订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此,笔者通过对2010年以来我国猪瘟疫苗免疫后抗体监测文献的整理与汇总,分析出了近几年我国猪瘟疫苗的免疫现状与特点,为我国当前猪瘟的防控提供了有效信息,并为进行针对性防疫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章还对猪瘟疫苗免疫抗体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比较分析了各种抗体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发展前景,为兽医部门及养殖单位选择合理的抗体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朱连德 《猪业科学》2019,36(6):42-43
疫苗免疫已成为猪场疫病防控的主要手段,尽管非洲猪瘟令养猪从业者和兽医的生物安全意识有了很大改变,但猪场对疫苗的期盼和依赖度依然很高,疫苗免疫成为猪场生物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不管是已用疫苗的维持还是新疫苗的应用都需要免疫效果检验结果的支持。猪群接种后必须及时了解免疫是否合格,免疫的时机是否准确,免疫的次数和间隔是否合适,产生的免疫应答抗体是否足以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如果这些问题都不清楚,养猪生产就会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19.
对猪按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猪传染病最经济、方便、有效的方法。但在生猪免疫工作中,经常遇到接种了某种疫苗后,仍发生该传染病。因此,如何加强疫苗生产、运输、保管、使用等环节上的管理,不断提高疫苗的效价、免疫质量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已成为当前防疫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生产实践和调查分析,现就影响生猪免疫效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做好畜禽疫苗免疫工作是防控重大动物疫最有效措施之一。畜禽免疫失败指的是,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发生畜禽虽然已接种了某种疫苗,但在规定的免疫期内仍发生这种传染病或抗体监测时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造成免疫失败的因素很多很复杂,主要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本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等。在生产实践中,要充分分析影响免疫效果的原因,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免疫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