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利用2000—2009年连续10年贵州省粳稻区试,69个品种(次)试验资料,采用多元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贵州山区粳稻品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对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结实率〉穗粒数〉有效穗〉千粒重,其中结实率、穗粒数、有效穗与产量的相关和回归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和回归不显著。提出了贵州山区粳稻育种应在适当增加穗粒数和有效穗数的基础上重点提高结实率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2009-2018年贵州省审定的15个粳稻品种的产量相关性状表型特征分析,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明确了各性状对产量影响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粳稻品种产量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始终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子,要提高贵州粳稻育种产量水平,在性状选择上应注重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三者协调,株高和生育期选择要求适中,选育多穗型品种应适当注重提高穗粒数和粒重,选育大穗型品种应考虑提高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以保证足够有效穗数和较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3.
 以14个中韩粳稻品种为材料,在云南省水稻高产环境下进行种植试验,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中国品种其产量潜力明显高于韩国品种,高2t/hm 2,相关分析表明:结实率高的品种可以获得高产。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为正值,其中以穗粒数的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1.6437。对所有中韩粳稻品种而言,穗粒数是产量形成的主导因素,只有在稳定穗粒数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有效穗而大力改进穗部性状,即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可以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高产玉米品种产量构成三因素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采用相关及通径分析法,对宁夏引黄灌区3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及主要产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先玉335、正大12和东单60三个玉米品种在宁夏灌区灌溉条件下都具有产量15 000 kg/hm2以上的生产潜力,其中先玉335的高产潜力更大,产量主效最大,其丰产性较好;3个主要性状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有效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决策系数分析显示,有效穗数、千粒重对产量的综合作用较大,是产量高低的重要决定因素,增加有效穗数对获得高产至关重要,但在保证一定有效穗数的前提下,提高千粒重也是获得高产的重要途径。提出,在宁夏生态条件下,玉米高产栽培中在保证一定有效穗数的前提下,栽培措施上应以提高千粒重、选择中穗型品种、保持一定穗粒数来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贵州生态条件下粳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性,为贵州粳稻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提供参考,对2008—2013年贵州省审定的9个粳稻品种的产量与相关性状的表型特征、相关性和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粳稻品种产量与生育期(r =0.1804)、有效穗数(r =0.8436)、结实率(r=0.3565)呈正相关,与株高(r=-0.609)、穗总粒数(r=-0.3784)、千粒重(r=-0.1261)呈负相关,其中,与有效穗数正向相关达极显著。2)贵州粳稻品种产量超过550 kg/667m2的结构特征:生育期160~165 d,株高90~95 cm,有效穗24万~25万/667m2,穗总粒数140~15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6 g左右。结论:贵州粳稻育种在性状选择上应主攻多穗,适度提高粒重和穗粒数,株高和生育期适中,保证足够有效穗数和较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6.
选用黄淮地区种植的7个粳稻品种,对其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对黄淮地区粳稻品种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位面积(667m2)穗数,其次是穗粒数,一级枝梗数通过穗粒数而影响产量;株高、穗长与产量呈一定的负相关,反映出目前黄淮地区种植的粳稻品种主体上仍属(半)矮杆、小穗型品种,未来超高产或超级粳稻品种培育应注重协调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保证单位面积(667m2)穗数的前提下,朝高杆抗倒、大穗多粒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省近年来主要推广的17份粳稻品种为材料,分析其穗部性状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 17个粳稻品种各穗部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85%~18.41%,其中二次枝梗数、总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是影响最终穗粒数的主要因素。2采用类平均法将17个粳稻品种分为3个类群,这3个类群在产量性状上的差异较大,以第I类群单穴产量最高,表现为每穗实粒数和单穗重高于Ⅱ、Ⅲ类群,而单穴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充实度则相反。3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总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粒数、总粒数、着粒密度与单穴有效穗、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每穗实粒数、单穗重、单穴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二次枝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穗部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阐明氮肥用量对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区粳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选取适宜于该积温区种植的20个粳稻品种/系为材料,对高低2个不同氮肥水平下粳稻的分蘖动态、叶绿素含量、干物重以及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氮肥施用量能够增加参试粳稻的分蘖数,提高分蘖期和抽穗期粳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干物质积累,但与低氮施用量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对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调查分析表明,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实粒数3个性状影响较大,其变异系数均超过10.00%,且产量的变异系数也达9.6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个氮肥用量下第二积温区粳稻穗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趋势基本一致,其中穗长与穗粒数、实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粳稻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特性对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辽06-6和吉玉粳两个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 2006-2008年连续三年在其适应种植区域进行异地多点正常栽培条件下,研究其穗大小、穗粒数、千粒重等遗传特性对产量的影响。经过三年试验结果表明:品种的产量与穗数、粒数、结实率,均达到显著水平,而与穗长和穗粒数未达到显著水平。初步明确了粳稻品种的丰产性好坏主要取决于株型、分蘖力、成穗率、穗粒数和结实率,为育种家选育既高产又稳产的粳稻品种,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水稻高产育种因素,以牡丹江31、牡丹江30等10个粳稻品种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差异,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干物质生产特性。结果表明:在参试的水稻品种中,高产品种牡丹江30拥有最大的穗长和二次枝梗数,每穗颖花数较高,千粒重也比较大,使得牡丹江30在每穴穗数较少、成粒率一般的情况下仍获得了最高的产量。说明穗长、二次枝梗数、颖花数和千粒重是决定牡丹江30高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75个品种两年542个小区的多点试验,研究了攀西地区优质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及其构成特点,结果表明:在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中以穗数和穗粒数变异最大,千粒重变异最小,其中籼稻以穗粒数变异最大,粳稻则以穗数变异最大,籼稻结实率的变异大于粳稻。水稻产量与其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因品种类型和产量水平而异,杂交籼稻应以攻大穗为主.粳稻应以攻穗数为主,常规籼稻在低水平下以攻穗数为主,在高产水平下以攻大穗为主。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对6个杂交晚粳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农艺性状具有较大的差异;聚类分析将6个品种划分为2类;灰色关联分析显示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以及抽穗期、穗长、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是影响杂交粳稻产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粳稻各产量性状间的关系,为粳稻育种和大面积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以江苏省17个粳稻品种(系)(南粳9108、南粳94140、南粳44、武运粳24号、武运粳23号、武运29154、武运粳21-1、扬粳806、扬粳4227、宁9213、宁9210、宁0212、淮稻5号、淮6188、迟815、盐9029、常粳11-5)为材料,对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穗长等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产量各性状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产量与各因素的简单相关关系大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偏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因子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为:穗粒数(d2=0.836)>有效穗数(d1=0.630)>千粒重(d4=0.158)>结实率(d3=0.158);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表明,产量与4个因素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结论]在粳稻的高产栽培过程中,应在适宜穗数的基础上,把促大穗、提高穗粒数作为主攻方向,同时要综合考虑穗粒数和穗数以及千粒重间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以30多年来新疆不同年代广泛种植、有代表性的17个大麦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分析其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研究了新疆大麦品种更替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30年来新疆大麦品种的产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年代的更替新疆大麦品种在性状生育期、穗长、千粒重和有效分蘖数上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在性状穗密度、主穗粒数、主穗粒重及籽粒蛋白质含量上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17个品种的产量与生育期、穗长、千粒重和有效分蘖数相关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5.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94个常规粳稻代表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抽穗期、成熟期各器官干物重、产量及构成因素、根系等性状,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产量水平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 6类,分析影响粳稻品种产量水平的主要根系性状。结果表明:1不同产量类型粳稻品种间平均产量差异极大,供试品种中最高产品种为最低产品种4.23(2008年)~3.91倍(2009年);2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贡献的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每穗粒数、结实率、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年度间表现一致;3高产品种具有单株根系性状大或较大,最长根长较长、成熟期冠根比大的特征;4单株不定根数对单位面积穗数,最长根长、单株根干重、冠根比、单株总/活跃吸收面积对每穗粒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单株根活力对结实率的提高亦有一定的促进效果;5影响粳稻品种产量水平的主要根系性状是单株根干重、成熟期冠根比、单株活跃吸收面积、单株根系α-萘胺根系氧化力、最长根长。  相似文献   

16.
江苏中部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地调查测定江苏中部机插淮稻7号、武育粳3号、镇稻9424和扬粳9538不同产量水平的典型田块的产量及其构成,对各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作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并计算各品种不同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总决定程度.结果表明:前3个机插稻常用的半矮秆粳稻品种的穗数与产量的关系最密切,穗数对产量的总决定程度最高,可见穗数是影响机...  相似文献   

17.
以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育成并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0个常规粳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全生育期、有效穗、穗长、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作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程度大小依次为:有效穗(0.603 4)全生育期(0.334 3)穗长(0.236 7)千粒重(0.206 2)株高(-0.369 3)穗实粒数(-0.319 4);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有效穗(1.445 8)、穂实粒(0.737 5)、穂长(0.556 7)、千粒重(0.401 2)、株高(-0.143 9)、全生育期(-0.215 2)。研究结果对高原粳稻育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疆大麦产量构成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为新疆大麦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新疆2011~2012年度9个大麦品种(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为:穗粒数>穗长>千粒重;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千粒重>穗长>穗粒数;偏相关分析表明,穗长同穗粒数呈极显著相关,穗粒数同产量显著相关,穗长和千粒重同产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结论]新疆大麦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应以选育和选用千粒重大的品种为主,同时要通过合理栽培技术措施,稳定穗粒数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19.
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1950—2015年河南省6个代表地区(安阳、商丘、郑州、南阳、信阳、洛阳)生产上主导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小麦3个产量构成因素中,6个地区有效穗数、千粒重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有效穗数、千粒重、穗粒数;通径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相一致。以郑州地区为例,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为Y=-528.837 0+8.424 6X_1+9.887 2X_2+8.061 7X_3。在河南地区小麦3个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是影响实际产量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千粒重,而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盐碱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三个寒地粳稻品种和不同盐碱度盐碱土进行盆栽试验,探讨了盐碱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土壤盐碱度的增加,水稻生育期延迟、分蘖数下降,每穴有效穗数、成穗率与千粒重呈明显降低趋势,且品种间差异较大;方差分析表明,盐碱胁迫下水稻减产主要是通过降低每穴穗数、成穗率与千粒重来实现的,轻度盐碱胁迫下耐盐碱品种吉玉粳、绥粳5产量降幅较小,而中度和重度盐碱胁迫下产量则极显著下降,而对照品种松粳6各处理间产量差异均极显著。因此,寒地盐碱稻作区水稻生产,应以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成穗率、千粒重为目标,选择盐碱度适宜的盐碱地和耐盐碱性较强的寒地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