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猪转移因子-新必妥是从猪体免疫器官中提取的能够转移免疫致敏信息的低分子肽-核苷酸复合物,它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是较好的免疫增强剂.我们进行了新必妥增强猪瘟免疫效果的试验,分别选取16头21日龄仔猪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注射猪瘟疫苗免疫2头份/头和猪用转移因子新必妥3ml;对照组只注射猪瘟疫苗免疫2头份/头.在免疫后的7、14、21、28天采血检测抗体,研究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免疫后7~28 d试验组的免疫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猪转移因子-新必妥对仔猪体液免疫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评估猪瘟活疫苗、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疫苗和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三种疫苗联合免疫的效果.试验选取7日龄健康仔猪500头,分为A组(联合免疫组)和B组(单苗免疫组).A组在21日龄,每头仔猪免疫1 mL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疫苗、2mL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和1头份猪瘟活疫苗,在55日龄每头仔猪免疫1头份猪瘟活疫苗...  相似文献   

3.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在猪圆环病毒2型(PCV-2)阳性猪场免疫猪圆环病毒疫苗对猪场实际临床生产中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遂将某规模化猪场的一栋存在PCV-2感染的150头产房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头,试验组在14日龄免疫某进口PCV-2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对照组不免疫,并分别在PCV-2疫苗免疫前和猪瘟疫苗二免后30天每组随机采血18头仔猪检测猪瘟抗体。结果显示:PCV-2疫苗免疫前两组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猪瘟疫苗二免后30天,试验组的猪瘟抗体平均值和猪瘟抗体离散度均显著好于对照组。表明,PCV-2的感染会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从而抑制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在PCV-2阳性猪场免疫猪圆环病毒疫苗能够显著增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添加剂对猪瘟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断奶仔猪投服不同剂量的中草药添加剂,研究其对接种猪瘟疫苗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注射猪瘟疫苗的同时混饲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断奶仔猪在接种疫苗同时饲喂1%的中草药添加剂,在第15,45 d,试验组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猪瘟血清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因此,猪在接种猪瘟疫苗的同时服用中草药添加剂,能显著增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免疫增强剂对猪瘟疫苗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5,(7):881-884
为了查明免疫增强剂是否能够提高猪瘟疫苗的细胞免疫效果,采用猪用转移因子、黄芪多糖注射液和猪瘟疫苗专用稀释液直接稀释猪瘟兔化高效细胞弱毒苗的方法进行了猪瘟疫苗免疫试验,并比较免疫后不同时间段内猪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综合评价3种不同猪瘟疫苗稀释液对猪瘟疫苗细胞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用转移因子和黄芪多糖能不同程度地提高IFN-γ和TNF-α细胞因子的含量,降低IL-4细胞因子的含量,且猪用转移因子作用较强。因此,转移因子和黄芪多糖均可以提高猪瘟疫苗的细胞免疫效果,且猪用转移因子有较强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范学凤 《新农村》2000,(10):16-16
1.仔猪超前免疫即仔猪出生后立即注射猪瘟疫苗,剂量为每猪1头份,注射预防针后2小时才可哺食初奶。初奶前免疫注射可避开乳源免疫力的干扰,激发初生仔猪在几天后能产生足够的主动免疫力,保证乳猪不发猪瘟病。2.仔猪加强免疫仔猪40~50日龄补打1次预防针,剂量为每猪2~3头份。注射的关键是要掌握好剂量,加大疫苗剂量,以便有足够的疫苗病毒进入免疫系统而迅速引起记忆性免  相似文献   

7.
(1)后备种猪在配种前分别注射猪瘟牛睾丸细胞苗丸5头份/头,根据情况再免疫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猪乙型脑炎、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疫苗。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猪O型口蹄疫(FMD)、猪瘟(HC)、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疫苗不同剂量的免疫效果,在黔东南州的宏大、万富、兴旺三个养殖场各选择35日龄仔猪120头,每个场分成6个组,每组20头,在免疫后的21天、28天、35天、42天、49天、56天、63天采血检测抗体,猪O型口蹄疫、猪瘟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用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猪O型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免疫剂量,可增强免疫效果,适当增加猪瘟疫苗免疫剂量,并不能增强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1、母猪免疫 对母猪进行免疫注射,一是防止母猪自身传染病的发生,防止母猪流产和死胎,二是仔猪从母体可获得母源抗体,有利仔猪的健康生长。母猪在配种前注射乙脑疫苗和细小病毒病疫苗;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疫苗,防止四大传染病的发生。每头母猪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猪丹毒、猪肺疫疫苗1头  相似文献   

10.
随机选择3个猪场, 从9头母猪生下的仔猪中挑选81头仔猪。随机分成9组,每组又分为3个小组,每小组3头,分别免疫猪瘟组织苗(A)、猪瘟细胞苗(B)和猪瘟脾淋苗(C),各疫苗分别采用1头份、2头份和3头份3个剂量。于25日龄首免疫前后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应用ELISA和IHA两种方法分别对采集的540份血清检测猪瘟抗体。不同类型的猪瘟疫苗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猪瘟脾淋苗免疫效果较好,但不同疫苗之间的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不同免疫剂量的试验结果显示:3种疫苗以3头份的剂量免疫后抗体反应略高于1头份和2头份,二免后都能获得较高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仔猪45~50日龄阉割(去势)与注射猪瘟疫苗同步进行试验表明,阉割给予仔猪的创伤刺激及割去睾丸或卵巢所引起的内分泌机能变化,并不影响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保护率达100%。由于注苗与阉割同步进行只捉1次猪,减少了应激,有助于猪生长发育,还可节省人力物力;但因仔猪产生抗体的机能尚未成熟,有必要在阉割注苗后的3~4个月再进行1次3~4头份的猪瘟疫苗预防注射。  相似文献   

12.
猪支原体肺炎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道永  林毅 《西南农业学报》2000,13(C00):118-120
用无支原本肺炎病猪场的哺乳仔猪11窝共计107头,分为4组,1组26头猪,按疫苗生产厂的免疫方法,于15日龄胸腔注射弱毒疫苗2头份;2组26头猪,在15日龄时胸腔注射弱毒疫苗1头份,2周后肌肉注射灭活疫苗1头份;3组27头猪,按疫苗生产厂免疫方法于15日龄和30日龄肌肉注射灭活疫苗各头份;4组28头,不注射猪支原体肺炎疫苗以作对照。在接种疫苗后,分别于120天、180天、240在进行同居感染和攻毒  相似文献   

13.
仙人掌提取物是一种新型中草药提取物,为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的免疫促进及其生产性能的作用,试验选用2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96头,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试验期为42 d。在免疫前及免疫后第14、21、28、35和42天从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间接方法测定猪瘟抗体,于第14天称重。采用在整个保育期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仙人掌提取物和猪瘟疫苗颈部接种断奶仔猪,研究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与不同剂量仙人掌提取物处理后对断奶仔猪免疫机能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仙人掌提取物按400mg·kg-1剂量添加与猪瘟疫苗使用,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猪瘟抗体水平,促进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时发现不同剂量的仙人掌提取物组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有母源抗体存在的情况下,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对仔猪免疫效果的差异,于2006年9月在珠三角某大型猪场进行免疫对比试验,抽取80头体重相当的健康仔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头,分别给试验组注射猪伪狂犬灭活疫苗,对照组注射弱毒疫苗,观察2组仔猪的抗体水平、生长情况及发病情况。结果显示:免疫后20d(60日龄)和50d(90日龄)测定试验组仔猪抗伪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均为100%,而对照组抗体水平则由75%降至67.5%;2组仔猪在90日龄时的均重虽然相差不远,但试验组体重的变异系数为3.49%,对照组则为10.72%;对照组累计发病次数比试验组多。由此表明,仔猪注射伪狂犬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比弱毒疫苗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猪瘟(CSF)常规免疫的仔猪CSF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试验分A、B两组,A组首免注射4头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B组首免注射2头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二免两组均注射2头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疫苗后10d,开始产生抗体,20~30d抗体达到峰值,二免后抗体峰值维持40d以上。首免4头份的仔猪比首免2头份的仔猪CSF抗体峰值出现的早,维持的时间长。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与金霉素对生长猪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75~80日龄体重相近仔猪150头,随机均分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样本,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与金霉素影响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免疫内分泌机制。以中草药添加剂(1%)和盒霉素(25mg/kg)分别添加饲喂组Ⅰ,Ⅱ猪群,组Ⅲ为对照,各组仔猪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头。分别于开始用药当天(d0)、35d(d35)时逐一称重,并各组前腔静脉采血10头,统计各组猪群生产性能,测定血清猪瘟抗体水平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Insulin)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等与生长有关的内分泌激素。结果显示中草药组仔猪在净增重、日增重和增重率及料肉比方面都显著优于金霉素组和对照组猪群,而后2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束时,中药组猪群血清猪瘟抗体水平、IGF—Ⅰ、Insulin和T4水平显著高于金霉素组和对照组仔猪。表明该中草药添加刑可通过增强仔猪免疫功能.并显著提高仔猪血清IGF—Ⅰ和胰岛素的水平、减缓T4的下降,从而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表现出1种整体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人工合成的三肽囊素与胸腺九肽对伪狂犬和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选择40头体重相近的1月龄仔猪随机分为4组,接种伪狂犬疫苗1头份/头,同时,第I组注射10μg/kg的三肽囊素,第II组注射5μg/kg的胸腺九肽,第III组注射10μg/kg的三肽囊素和5μg/kg的胸腺九肽,第IV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周后接种猪O型口蹄疫疫苗2头份/头,同时各试验组注射与前次等量的三肽囊素(10μg/kg)或胸腺九肽(5μg/kg),在伪狂犬疫苗注射后第1、2、3、4、6、7、8、9周采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伪狂犬及口蹄疫抗体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三肽囊素与胸腺九肽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可提高伪狂犬及口蹄疫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以及抗体的维持时间,说明三肽囊素与胸腺九肽可增强猪伪狂犬和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圆环疫苗免疫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2 598头14日龄仔猪分为3组,分别免疫1头份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疫苗、0.5头份PCV2疫苗和生理盐水,通过对比仔猪生长性能指标对疫苗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疫苗剂量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和死亡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70日龄时1头份疫苗免疫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处理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探讨香菇多糖对猪瘟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为新型猪瘟疫苗免疫增强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剂量的香菇多糖作为猪瘟疫苗的稀释液免疫断奶仔猪,分别于免疫当天、免疫接种后第7、14、21、28d无菌操作采集血样,运用ELISA检测血清猪瘟抗体水平。【结果】香菇多糖可显著提高血清中的猪瘟抗体水平,第4组(0.1875mg香菇多糖)于免疫后14d和28d,猪瘟抗体阻断率平均值分别比猪瘟疫苗专用稀释液稀释组提高13.6%和12.2%;免疫合格率为100%。【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将香菇多糖作为猪瘟疫苗稀释液稀释,可特异性提高猪体的免疫应答,香菇多糖具有显著增强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村散养猪口蹄疫免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制定在农村散养条件下猪口蹄疫控制的疫苗免疫策略。[方法]研究猪口蹄疫O型和亚洲I型母源抗体、口蹄疫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和猪瘟与口蹄疫免疫干扰。[结果]结果表明,仔猪口蹄疫O型母源抗体能保护15日龄内仔猪,而亚I抗体不能保护仔猪。2 ml免疫剂量组的O型和亚I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1ml免疫剂量组,1次免疫接种不能形成免疫反应的抗体平台期,抗体效价迅速下降;2次免疫接种后60 d达到峰值,O型和I型抗体滴度维持长达60 d以上;猪瘟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免疫相互不发生干扰。[结论]结合农村散养实际情况,为提高免疫保护力,建议实行30日龄同时首免口蹄疫和猪瘟,间隔28 d进行二免,每次免疫剂量口蹄疫为2 ml/头,猪瘟为2头份/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