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解决红枣收获后的除杂分级作业问题,设计了一种振动筛式红枣多层除杂分级机。运用Auto CAD和Solid Works对整机及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该型红枣除杂分级机的各项结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效率为142kg/h、风选除杂装置的风速为14m/s、振动式除杂分级装置的倾斜角度为11°、振动筛的振动频率为20Hz时,除杂分级作业后的红枣含杂率为1.53%、分级合格率为94.8%、损伤率为3.1%。该机工作效率高,作业质量稳定,可同时完成收获后红枣杂质的去除与红枣尺寸的分级作业。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干制圣女果清洗时的工作参数并提高清洗质量,采用RS-3500B超声波清洗机进行了相关试验。选择未经过人工分拣含水率在10%~25%干制圣女果为原材料,以洗净率和破损率为指标,通过预试验、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分析了超声波功率、清洗时间、清洗液温度的影响。试验发现,影响洗净率和破损率的最主要的因素为超声波功率,其他因素对破损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当超声波频率为28Hz时,最适合干制圣女果的清洗,当清洗时间、清洗液温度和超声波功率分别为3min,50℃和500W时,洗净率和破损率分别为94.8%和0.83%,为圣女果清洗企业的生产提供了最佳工作参数,满足了商品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温低湿的极端干旱气候易造成南疆枣树盛花期出现“焦花”及坐果率低、光合速率下降等问题,在枣园冠层布设弥雾系统,在枣树盛花期以弥雾时间和弥雾次数为变量设置3个处理(M1为每天弥雾3次,每次20min;M2为每天弥雾2次,每次20min;M3为每天弥雾2次,每次40min),CK为对照,不弥雾,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枣树落花率、坐果率和光合速率的影响以及红枣产量品质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弥雾处理能有效增加冠层湿度、降低温度,冠层空气湿度最大可提升158.7%,冠层温度最大可降低38.9%;弥雾处理下的土壤含水率普遍较高,M3处理下土壤含水率最高,相较于CK,土壤含水率提升8.44%;冠层环境的改变会影响枣树的叶片光合速率以及CO2固定量,弥雾处理下的枣树叶片CO2固定量均大于对照处理,有利于作物自身发育和促进果实生长;在弥雾期间M1、M2处理的落花率分别比CK低18.39%、15.09%。弥雾处理能调控冠层微环境,可有效提升枣树叶片的光合速率,促进开花坐果,提升红枣品质,每天弥雾3次、每次20min是获得红枣高产优质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4.
削完耳基的银耳需要去除杂质,将浸泡与清洗过程中存在的大量溶解胶质及杂质进行分离。文章介绍了分段式银耳浸泡清洗机的结构特点,通过银耳浸泡清洗试验,分析浸泡清洗过程中,银耳的吸水率、尺寸、洗净率、胶质溶解及杂质分离的变化规律,探索适合的浸泡清洗工艺。  相似文献   

5.
干旱区提高幼龄红枣保花保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花期喷水与微喷灌技术结合对红枣坐果率、产量、品质的影响,将微喷灌条件下不同喷头架设高度(冠层下、中、上部)、不同喷水时长(20,40,60 min)进行组合试验,得到以下结论:冠层中部喷水60 min的相对湿度比对照显著提高,坐果率比冠层上部喷水、对照显著提高,产量比对照增加80%,各种组合品质没有差异.干旱区对夜开型红枣,在微喷灌的基础上花期每天傍晚树冠中部喷水40~60 min可以显著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6.
红枣干燥是降低浆枣率、提高红枣等级以及增加果农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为此,介绍了国内红枣干燥机械的几种机型及其结构与工作原理;论述了红枣干燥机的发展现状及新技术的应用;探讨了红枣干燥机械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如深入研究红枣的干燥机理,开展太阳能、微波和红外等多种干燥技术的组合干燥工艺的研究,应用微机、自动控制技术进行干燥过程的监测,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干燥过程的数学模拟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新疆南部地区浮尘天气较多、红枣的清洗工作量比较大,以及覆盖在红枣表面的灰尘、泥土等不易被清洗等问题,设计开发了红枣清洗装置。该装置采用自循环水的自动清洗和红枣表面风干的一体化机构,一次完成清洗、水循环和过滤及表面风干等作业。该红枣清洗装置主要由升降系统、水循环系统、水温控制系统和转速控制系统组成。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槽水温T、滚筒转速W和红枣加载量M3因素下,对产地红枣进行清洗作业,红枣的清洗率为93%~97%,破损率为3%~5%;清洗效果符合红枣初加工的要求;装置设计合理,效果良好,为红枣清洗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幼龄红枣节水灌溉方式优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塔里木盆地具有发展红枣种植的独特优势,也是对红枣节水灌溉技术需求大的地区.采用干旱区最常用的滴灌、低压软管灌、微喷灌、沟灌4种灌水技术进行田间试验,从红枣的叶温、地温、坐果率、产量、品质、气候特点和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滴灌在叶温、品质、适应气候、田间管理等主要的方面最优,微灌在坐果率和产量方面最优;干旱区幼龄红枣最适宜的灌溉技术是滴灌+花期微喷.  相似文献   

9.
针对新疆枣农对基于矮化密植枣树的小型红枣采收机的需求,提出仿枣树冠型拍振复合采摘与伞形柔性接果协同采收方法,以小型挖掘机动力平台为载体,通过理论测算与红枣种植枝条物理特征,确定转动振动最大角为30°,拍打行程8 cm,依据该关键参数分别设计拍振和伞形接果关键部件,配置拍振与伞形接果液压驱动系统,研创冠型拍振复合小型红枣采收机。试验结果表明:接果料仓最大提升角40°,红枣归集率92%左右;当作业时间为4 s左右,输入转速在120~180 r/min之间,红枣采净率均达到90%以上,且4 s左右作业时间为最佳;当最佳采摘转速在120~160 r/min之间,红枣损伤率总体控制5.4%以内。  相似文献   

10.
气泡清洗方式清洗叶类蔬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小明  王莉 《农机化研究》2007,(12):119-123
以叶类蔬菜为研究对象,以自来水为清洗介质,以气泵为气泡产生源,在自制的由透明玻璃和不锈钢板搭建的试验台上进行模拟试验.研究了给定气泡式清洗槽中的蔬菜损伤率与气泡强度的关系、最大清洗体积比与蔬菜密度的关系、洗净率和浊度与清洗时间的关系、清洗液浊度与清洗量和洗净率的关系等.试验结果表明:叶类蔬菜可以得到有效清洗,清洗损伤率与气泡强度正相关,清洗的理想时间为3min,最大清洗体积比与蔬菜的密度、清洗液浊度、清洗量呈正线性相关,清洗液在浊度允许范围内可以连续使用,洗净率可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红枣以其极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保健功效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红枣种植面积也因此日益扩张。随着红枣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以及红枣产量的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红枣产品的深加工。其中,红枣的去核作业是制约红枣精深加工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2.
新疆红枣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红枣产业在新疆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新疆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新疆普遍推广红枣矮化密植模式下,传统的林果业收获机械采收效果较差,急需适合于新疆红枣种植特点的采收机械。针对新疆红枣种植与收获特点,总结国内外收获机械的发展与应用,对目前的几种红枣收获机械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对红枣的收获机械研究较少,现有收获机械主要以摇振式收获为主;摇振式红枣收获机械采收效果较高,但损伤率高,且不能收获落地红枣,收获效果一般;气吸式收获机械的收获效果较好,但收获效率不高。针对研究现状,提出加强农艺结合,开发低损收获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自走式红枣收获机的采收率,针对南疆矮化密植红枣种植现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可变地隙自走式红枣收获机。介绍了该机的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研制了可变地隙底盘、柔性采摘机构、鱼鳞式柔性导流机构和风力辅助式清选输送机构,实现了对红枣的采摘、输送和清选。开展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整机工作可靠稳定,地隙高度为0.15 m时,采净率>95%,能够满足果农对红枣采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颗粒农产品连续非淹没式水射流振动清洗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颗粒型农产品的洗净率,提出了连续非淹没式水射流振动清洗方案,进行了颗粒运动分析和水射流冲击、颗粒间接触的力学分析,建立了清洗过程的FLUENT-EDEM耦合仿真模型,在振幅、喷头形式和清洗靶距确定的前提下,探讨了振动槽振动频率和初始角、喷嘴入口压力和方向角对洗净率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喷嘴入口压力和方向角对洗净率影响最大,而振动槽振动频率和初始角对洗净率影响较小;在喷嘴方向角为π/3,振动槽振动频率为3 Hz时,清洗效果最佳;仿真与台架试验验证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红枣去核机是红枣无核化加工的主要设备,但目前市面上的设备普遍存在定位偏差和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在讨论红枣去核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去核总体方案,并根据去核机的功能分析其工艺动作,传动系统采用同步带传动、链传动和槽轮机构传动,去核系统采用曲柄滑块传动机构。该机构具有去核时定位准确、工作稳定、上料率和去核率高等特点,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含杂率是小麦机械化收获重要指标之一,但现阶段我国小麦收获过程含杂率在线检测难以实现。为了实现小麦机械化收获过程含杂率在线检测,本文提出基于结合注意力的改进U-Net模型的小麦机收含杂率在线检测方法。以机收小麦样本图像为基础,采用Labelme手工标注图像,并通过随机旋转、缩放、剪切、水平镜像对图像进行增强,构建基础图像数据集;设计了结合注意力的改进U-Net模型分类识别模型,并在torch 1.2.0深度学习框架下实现模型的离线训练;将最优的离线模型移植到Nvidia jetson tx2开发套件上,设计了基于图像信息的含杂率量化模型,从而实现小麦机械化收获含杂率在线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针对不同模型的训练结果,结合注意力的改进U-Net模型籽粒和杂质分割识别F1值分别为76.64%和85.70%,比标准U-Net高10.33个百分点和2.86个百分点,比DeepLabV3提高10.22个百分点和11.62个百分点,比PSPNet提高18.40个百分点和14.67个百分点,结合注意力的改进U-Net模型对小麦籽粒和杂质的识别效果最好;在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中,装置在线检测含杂率均值分别为1...  相似文献   

17.
我国红枣分级技术及红枣分级机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枣分级技术是其产业化过程中进行流通、贮藏保鲜及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分析了我国目前各种红枣分级技术以及红枣分级技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我国目前最典型的4种红枣分级机以及各自的结构和特点;设计了一种可调分级间隙的栅筒式红枣分级机。结果表明:机械式红枣分级机在一段时间内还有广大市场,随着红枣分级技术的发展,基于机器视觉的红枣分级机在特定使用对象方面取代现有的机械式红枣分级机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混合的饱满红枣和干瘪红枣中识别出干瘪红枣,首先分析了颜色空间模型的特性,选择灰度图、RGB颜色空间模型的R分量、L*a*b*颜色空间模型的a*分量,并使用不同的梯度算子作为对比;然后通过形态学运算、逻辑运算去除异常梯度,进行梯度归一化变换;最后采用归一化的梯度直方图作为红枣表面的纹理特征表示方法,并计算其梯度分布不均匀性作为判别准则。利用12通道红枣分选机采集240幅饱满与202幅干瘪红枣图像作为样本图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简单梯度算子对L*a*b*模型的a*分量提取纹理信息效果最好,误判率为0.83%,正确识别率高达99.01%。  相似文献   

19.
目前新疆南疆地区红枣分级大多采用原始的人工分级方法,分级效率低,漏检率高,劳动强度大,影响红枣品质指标的评价。针对这一现状,提出采用机器视觉红枣纹理分级方法,提高红枣采后分级处理能力,加快红枣产业化发展。试验选用300个红枣图片作为学习训练,60个红枣图片作为测试,应用BP神经网络进行红枣纹理分级。结果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分级与人工分级的一致度达到93.33%。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红枣收获机振动收获效率,对激振装置激振频率进行了优化。首先,建立激振装置与枣树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获得激振装置曲柄转动角频率为2.7rad/s,激振频率为16.9Hz;其次,在ADAMS环境下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当曲柄转动角频率为2.7rad/s时,机构运动较平稳、无剧烈振动现象,装置机构运动满足要求;最后,对激振装置工作性能及作业效果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液压马达转速为25.0~26.5r/min时,即激振频率为16.5~17.4Hz,红枣采净率大于90%,红枣损伤率小于8%,装置各项性能均满足要求,可为红枣收获机激振装置激振频率设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