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欧洲山杨优良种质保存新途径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或分化试管苗作为保存材料,效果很好;在低温下保存时,保存期长,保存率高;欧洲山杨3-1和欧洲山杨3-2保存温度为2~4℃,而欧洲山杨3-3为4℃;在MS培养基中增加激素含量(0.1~0.2mg/L)保存种质效果好,保存期可延长6个月。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长快、材质优、抗性强的山杨优良品系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获得细胞愈伤组织,再以锈孢子菌为活体病原菌进行接种,经多代反复筛选,获得出P215-3、P306-9、P318-1三个抗锈病细胞系,并诱导其形成植株。经3个世代(细胞团)、3个地区连续3年抗性鉴定,确认以上3个山杨抗锈病优良新种质表现出稳定的抗性,发病指数平均为2.9%,其中P318-1为2.5%,而对照P203发病指数平均为16.6%。  相似文献   

3.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松油醇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将SO4^2-/SnO2固体超强酸用于催化合成松油醇,显示出很高的催化活性;获得了SO4^2-/SnO2制备及松油醇合成的较好工艺条件:硫酸浓度为1.0mol/L,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3h,催化剂用量为松节油重量的8%,一氯乙酸与松节油的摩尔比为1.0 ̄1.4: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 ̄12h。SO4^2-/SnO2还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和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木质素含量为0.23%的山杨漂白浆和1.05%的速生杨未漂浆稀酸低温多相水解降解反应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过程与棉浆、桦木和针叶材浆具有相类似的特点,即纤维素多相水解降解过程分为两个明显阶段(快速降解和缓慢降解),而最终降至极限聚合度(山杨漂白浆为180;速生杨未漂浆为206)。两个阶段的纤维素水解降解动力学以其不同反应速度为特征,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反应速度常数:山杨漂白浆为K=2.5×10 ̄(-4)/min;速生杨未漂浆为K=1.6×10 ̄(-4)/min,前者明显地高于后者。随着水解时间的增加,水解残渣得率下降,最终结果达到83%~84%。测定了各水解试样的木质素含量,结果表明,水解前期(10~40min)木质素变化较大,山杨漂白浆下降48%,速生杨未漂浆下降38%;水解后期,木质素含量变化不大。木质素的存在对于多相(固-液)水解降解反应起着阻碍作用并降低其反应速度常数。木质素含量越高水解液渗透至纤维素大分子链之β-D-葡糖键的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5.
营造山杨防火林带的探讨¥新疆林业科学研究所@梁瀛@张新平营造山杨防火林带的探讨新疆林业科学研究所梁瀛张新平1山杨的特征1.1生物学特征。新疆的山杨,系欧洲山杨(Pop-ulustremulaL.),为落叶乔木,高10~25m,在阿勒泰山和天山各地广为分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杉木人工林根圈土壤两种磷酸酶活性、8种磷组分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根圈酸性、中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根圈外高1.44、0.66酚mg/g(37℃,12h),R/S值分别为1.91和2.01;(2)根圈全P、DA-P、Al-P、Fe-P、H2SO4-P分别比根圈外高203.45,2.21,3.05,10.93,10.33mg/kg,R/S值分别为1.61,4.68,3.61,1.97,2.46,Ca-P比根圈外低2.34,R/S值为0.72,I-P和O-P无显著差异;(3)根圈酸性磷酸酶活性与DA-P和H2SO4-P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4和0.579,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全P、I-P和O-P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4,0.773和0.686。  相似文献   

7.
虎舌红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1植物名称虎舌红ArdisiamamillataHance犤1犦。2材料类别成年植株的茎段。3培养条件①MS+6-BA3mg·L-1(单位下同)+IBA1;②MS+6-BA2+IBA0.5;③MS+6-BA1+IBA0.2;④MS;⑤MS+IBA0.5;⑥MS+IBA1.0;⑦1/2MS。上述培养基①~⑥加蔗糖30g·L-1,⑦加蔗糖20g·L-1。各种培养基pH5.8,加6.5%的琼脂粉固化,培养温度25℃~28℃,每天光照12~13h,光照强度1500~2000Lx犤2犦。4生长与分化情况1)无菌材料的获得从母株上采集当年抽出的新枝,去叶片…  相似文献   

8.
1植物名称:四季海棠(Begoniafibrous)。2材料类别:刚展平的嫩叶。3培养条件培养基:(单位:mg/L)(1)MS+BA3+2.4-D1,(2)MS+BA2+NAA0.2,(3)MS+BA1+NAA0.5,(4)MS+BA1+NAA0.1,(5)MS+BA1+2.4-D0.05,(6)MS+BA2+2.4-D0.05,(7)MS+BA0.4+NAA0.1,(8)1/2MS+NAA0.5,(9)1/2MS+BA0.01。其中蔗糖浓度除培养(8)为2%,其余均为3%,琼脂为0.8%~1.0%,pH值为5.7~5.8,培养温度为20±4…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木质素含量为0.23%的山杨漂白浆和1.05%的速生杨末漂浆稀酸低温多相水解降解反应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过程与棉浆、桦木和针叶材浆具有相类似的特点,即纤维素多相水解降解过程分为两个明显阶段(快速降解和缓解降解),而最终降到极限聚合度(山杨漂白浆为180;速生杨未漂浆为206)。两个阶段的纤维素水解降解动力学以其不同反应速度为特征。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反应速度常数:山杨漂白浆为K=2.5×1  相似文献   

10.
分别在白桦幼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林缘和林内设置样地20块、样方160个,研究边缘效应与增产机制和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边缘效应可使白桦林树高增产19%~41%,胸径增产8%~11%;其中,幼林高效应4.48,径效应1.07,中龄林高效应2.81,径效应-1.18,成林高效应1.11,径效应-0.19。②边缘效应表现显著的树种有红松、白桦、山杨和黑桦。③边缘效应可增加植物多样性1.3~1.6倍。④通过定义容他量和容他面积,说明了白桦林从幼龄到成龄是一个由自稳态经扩大领域态到自解体态的过程;其中处于扩大领域态的白桦中龄林的容乔量为0.2种/m2、容灌量为0.2种/m2、容草量为0.9种/m2、容红量为0.27株/m2。  相似文献   

11.
大叶山杨是吉林市林科所从长白山地区的山杨种群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变种,该树种上具有生长迅速、成材早、耐寒、耐瘠簿、适宜地山地生长等优良特性。阜新地区为了丰富山地造要的树种资源,进行了引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年生播种苗和2年生移植苗均表现出原产地原种的优良特性,1年生苗高和地径分别比省标高出80%和53%,苗木合格率达94%;1年生苗总干重大于标准40.3%,根茎的干重比达1.56,比一般苗木高出42  相似文献   

12.
三江平原垦区防护林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末期,三江平原垦区防护林体系建成以来,比60年代平均年风速降低14.93%;年平均气温上升42.4%,平均增加0.9℃;年平均≥10℃积温上升2.1%,平均增加50.9℃;无霜期增加7.4%,延长9.5天,年平均蒸发量减少3.7%,绝对值减少45.3mm;年平均降水增加6.1%,绝对值增加32.9mm;空气湿度平均增加32.9mm;空气湿度平均增加3.2%。林网内垂直高度1-5m范围内,水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白桦林下红松树冠下的光场和温场特征,选择白桦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各定位3-4株1-8年生的红松幼苗或幼树,应用点温计和数字式照度计测定幼苗冠下光照和温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红松幼苗树冠下光场在直角坐标系中呈抛物线型;(2)红松幼苗树冠边缘叫有较高的光照刺激;(3)更新红松树冠下地面温场20-80cm范围内为垃匀分布,各时刻温场波度在0.4℃-2.8℃的幅度内;(4)温场和光场的连  相似文献   

14.
在承德山杨适生区引进三倍体山杨组羁,通过嫁接、奶敏及嫩枝扦插繁育出一批苗木营造了试验林,并同5个优良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倍体山杨与对照5个品质山杨无性系高、径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值三倍体山杨〉平泉优〉江南优〉青山新16〉青山新15〉方正15。三倍体山杨年平均高生长量2.98m,地径3.12cm。材质结构细密,木材密度0.4726g/cm^3,纤维素含量高,纤维长,长宽比高,是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磴口河套地区4a灌溉试验表明:(1)采用目前生产上的15000-22500m^3/(hm^2.a)灌溉量,使土壤表层的含盐量由灌溉前的0.5g/kg上升到1.0g/kg以上。(2)按合理灌水定额公式计算,年灌溉量以7500m^3/hm^2为宜;最佳含水率下限19.99%;在灌水期地下水位为1.97-3.02m,变幅1m左右(3)年灌水次数应控制在8-12次。  相似文献   

16.
普拉索芦荟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取普拉索芦菩嫩茎作外植体,培养于附加不同种类和激素浓度的MS或改良的MS培养基上,在附加 6-BA1.5 mg/L时,丛生芽诱导效果最佳,萌发数量最多;在附加 6-BA1.0mg/L+NAA0.3mg/L时,丛生芽生长最好,芽长且健壮,;在附加I AA0.2 mg/L时,生根效果最佳;当苗高 3 cm以上,根长达2 cm以上时,开盖 3 d移入温室(10~16℃),炼苗 3 d后,移栽于蛙石;河沙;腐质土为0.5:1:1.5的混合基质的土壤中,成活率达91.3%。  相似文献   

17.
研究山杨高得率乐废水在实验室用活性污泥法连续处理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两种废水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可得到良好的净化效率。CTMP废水在全部水力仪时间内,COD负荷量在2.18-12.9kg/m^3.d时,CODcr,BOD5去除率分别为65.9%-81.0%和95.5%-98.1%;APMP废水在HRT为10-46h,COD负荷量为3.47-16.12kg/m^3.d时,CODcr,BOD5去除率  相似文献   

18.
山杨采种及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山杨采种、育苗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当年采种母树的最佳期为放叶前的5月1日~5月5日。山杨蒴果成熟的标志是果皮变成米黄色,种子浅棕色,10℃以上积温为353.3~368℃,物候项特征是紫丁香将要开花。山杨适宜的播种地是排水良好、前茬是针叶树的土壤。出苗后的管理重点是防暴雨、冰雹和病虫害。  相似文献   

19.
枣镰翅小卷蛾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9-1993年在山西太谷枣区对枣镰翅小卷蛾的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调查,编制了1-3代5年的生命表及平均生命表。分析得出,第1代的卵和1-2龄幼虫是其世代及年度的薄弱环节;1-2代,2-3代,3代-翌年1代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45、2.7和0.21,在年份间种群由上升到平衡;第1代的风雨致死,第2代的4-5龄幼虫及蛹的虫寄生,越冬代(即第3代)的打枣致死、蛹期天敌取食及冬季消亡对种群的控制作用较大;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关键因子是作者提出的新方法,文中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步骤,关键因子:第1代为4-5龄幼虫天敌取食,第2代为蛹期虫寄生,越冬代为4-5龄菌寄生和蛹冬季消亡。  相似文献   

20.
叶子花组织培养中培养条件与玻璃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植物名称叶子花(Bougainvilleaglabra)又名保巾、保荆、九重葛、三角花等。2材料类别顶芽和带腋芽的茎段。3培养条件3.1灭菌时间(1)5min(2)10min(3)15min3.2诱导分化培养基(1)MS+BA2mg/L(单位下同)(2)MS+BA0.5(3)MS+BA0.2每种培养基均附加3%蔗糖,0.7%琼脂,pH5.83.3培养温度(1)15℃(2)25℃(3)35℃3.4光照条件(1)3000lx(2)1500lx(3)阴暗4培养条件对玻璃化的影响4.1灭菌时间与玻璃化的关系以芽尖和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殖体,除去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