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树蜂(Sirex noctilio Fabricius)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检疫性蛀干害虫。目前在我国松树蜂潜在寄主范围内,不同树种对松树蜂毒素抗性之间的差异尚不明确。本文以室内栽培的2~3 a生油松、樟子松、红松、湿地松、马尾松及雪松这6种树种为供试寄主,培育3个月后分别接种毒素、毒素真菌混合液并测定每株枝条针叶的RGB值以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形态上油松和樟子松幼苗接种毒素、毒素真菌混合液后一段时间内,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针叶枯黄、脱落的现象,且混合组长势萎蔫,脱落严重,对照组无明显变化。马尾松幼苗只有接种混合液后变化明显,雪松、红松、湿地松接种后长势强劲,长出新芽。从数值化的角度,油松和樟子松幼苗接种毒素、毒素和真菌混合液后,针叶的RGB值减小及叶绿素含量值显著降低。马尾松幼苗只有接种混合液后,RGB值和叶绿素含量才减小。雪松、红松、湿地松接种毒素以及毒素真菌混合液后,RGB值及叶绿素含量均没有明显变化。以上可以看出樟子松和油松对于松树蜂毒素、毒素真菌混合液的抗性较弱,马尾松对松树蜂毒素具有一定的抗性,对毒素真菌混合液的抗性较弱,红松、湿地松、雪松对两者都具有一定的抗性。该结果可为明确松树蜂在我国潜在的寄主范围及寄主选择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5—2016年广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分析了近10多年来广西林业主要害虫的发生概况,初步阐明林区树种改变、种植结构调整、外来树种引种、本土树种扩大种植、外来害虫入侵等因素是导致广西林业害虫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的木材工业发展迅速,七十年代达到高峰,每年消耗木材约7000万立米,有的年度多达11,800万立米,近期由于土木建筑与木材工业有所减少,故木材年消耗量有所下降,约为5000~6000万立米,这些木材的70%靠进口,大体来自三个方面: 1、南洋材:东南亚各国,主要有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印度等。进口的主要树种为柳桉,材种为原木及少量特用板方材。 2、美材: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树种为美松和湿地松、加勒比松,材种为原木。 3、苏联材:主要来自苏联,树种为落叶松、云杉、冷杉、西伯利亚红松及白桦  相似文献   

4.
杨光  吴新华  顾忠盈 《植物检疫》2005,19(2):121-123
境外引种是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改善种质资源的重要途径。据统计,目前我国主要栽培植物约600种,其中有近300种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些外来物种不仅丰富了我国的作物品种,改善了种植结构,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近年来,随着引种需求的不断扩大,许多引种单位不考虑引进物种自身的生态安全性,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导致许多引进物种成为危害我国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外来有害生物。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境外引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李明福 《植物检疫》2007,21(1):45-47
引种隔离检疫评估是外来物种安全引进的基础,特别是针对初次引进的植物种苗,或在大量商业化引种前,提前1~2个生长季,少量引进到隔离检疫圃进行观察试种和检测,在风险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实际评估并确定其风险,为后续引种检验检疫提供目标支持和管理措施。引种隔离检疫评估应成为持续改进我国种苗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1992年6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从美国林业局实验室引进天敌昆虫松鞘蛾长脸茧蜂 Agathis Pumila 1000头。提货后,封存于生防所天敌引种隔离室。后经开箱检疫发现所有的松鞘蛾幼虫均已作茧化蛹,并部分羽化为成虫松鞘蛾 Colecphorelaricella。为防止该害虫扩散,拉回我局进行了销毁处理。1992年7月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又从加拿大林业部安大略林业生物防治研究中心引进松鞘蛾长脸茧蜂8400头。提货后,在生防所天敌引种隔离室开箱检  相似文献   

7.
王明旭 《植物检疫》1994,8(3):172-174
湖南省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的分布及预测王明旭(湖南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长沙410007)湖南省地貌复杂,处于南北过渡性地带,归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林植物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5000种左右,其中木本植物2470余种,用材树种以杉木、马尾松、国外松面...  相似文献   

8.
二连口岸进境木材检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宏 《植物检疫》2001,15(3):169-170
自 1 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 ,进口木材数量增加。由二连口岸进境的木材 ,主要来源于俄罗斯和蒙古两国 ,由于木材种类多 ,树种杂 ,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我国的机率明显加大 ,加强和完善木材检疫工作尤为迫切。1 进境木材概况从俄罗斯进境的木材主要有原木、方材、板材、木质包装等。从蒙古国进境木材主要有板材 (去表皮和不去表皮 )、木质铺垫材料。树种以针叶树种居多 ,约占进境木材总量的95 % ,主要有落叶松、云杉、樟子松、红松、臭松、鱼鳞松等 ;阔叶树约占 5 % ,有桦木、柞木、杨木等。每年进口木材达 6 0 0 0 0m3 之多 ,主要通过…  相似文献   

9.
引进天敌昆虫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天敌昆虫引进20多年来各阶段的引种量、引进重复率、引种国际范围、引种单位、引进种类和引进后的应用情况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年平均引种量虽然逐年有所上升,但每年基本上维持在8~10种次。2次、3次引种重复率逐年降低,至2000年2次引种率大约23%。3次引种率在10%左右。引种目标国由4个到38个,引种单位数量变化相对不大,1986年后年平均基本上维持在10个左右。应用效果分3种类型:(1)建立种群起到控害作用;(2)建立不稳定种群控害效果不明显;(3)未能建立种群。  相似文献   

10.
《植物检疫》1992,6(1):53-54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林木基地。在1987年5月6日发生森林特大火灾之后,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为进一步查清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的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在大兴安岭地区森防站主  相似文献   

11.
大兴安岭林区多年冻土退化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兴安岭是中国东北最大的原始林区 ,也是中国唯一的寒温带针叶林区。长期以来 ,人们忽略了引起大兴安岭森林环境恶化的多年冻土退化问题。本文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引起大兴安岭多年冻土退化的驱动力因素 ,揭示大兴安岭多年冻土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科院生防室“天敌资源引种与天敌引进研究的成效”课题,于1985年11月2日在北京通过技术鉴定。由有关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此项研究进行了充分肯定。本课题自1979年接受任务以来,取得了很大进展。首次建立了我国天敌资源引种的规章制度,开创了我国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国际间天敌引种工作和全国天敌引种的归口任务。建成了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第四次至第六次复查期(1994-2008年)的森林资源数据,利用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估算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分析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近15年间,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此期间森林碳储量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值变化规律为350.052 TgC(第六次复查)>330.468 TgC(第五次复查)>285.431 TgC(第四次复查)。不同复查期的森林碳密度变化规律为第六次复查>第四次复查>第五复查。从林龄方面来看,三次复查期内,森林碳储量变化规律为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幼龄林,碳密度的变化规律为过熟林>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落叶松林和桦木林是大兴安岭林区的主要森林类型,在15年复查期内,落叶松林和桦木林面积、生物量和碳储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落叶松林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14.
1982年上海口岸进口种苗检疫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上海口岸种子进口量大大超过去年,贸易性苗木进口也大幅度增加,而非贸易性苗木,由于国外赠送较少,进口量下降,(具体数字见附表1)。一、进口种苗的特点 1、引进数量大、引种面积广大批引进的种子有林木类和牧草类二大类。林木类有火炬松、湿地松、幅射松、短叶松、斑克松、白松、砂松、晚松、露丝柏、绿干柏、铅笔柏、西蒙德木、银合欢等13个品种,22,475公斤,分别种植于江、浙、川、  相似文献   

15.
吴新华  杨光  顾忠盈 《植物检疫》2007,21(2):103-105
境外引种是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改善种质资源的重要途径。引进植物繁殖材料的用途大体可分成两类:一是科研需要,如作物育种、新品种驯化试种、转基因性状鉴定等。二是用于生产、销售、观赏等用途的商业化引种。从引种结构和品种看,有的属于国外特有品种,有的性状优、品质好,国内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在相当二段时期内,国外引种将是满足国内农林业生产、园林绿化等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携带有害生物种类多、传播扩散机率高,具有很大的检疫风险,历来受到植物检疫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试从加强审批及风险分类管理等环节探讨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监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萧氏松茎象的发生与环境生态因子密切相关.试验表明在萧氏松茎象发生林区地表温度四季变化的趋势均比不发生林区缓和;春季和夏季,发生林区的地表温度均比不发生林区的低;秋季,发生林区的地表温度12时之前比不发生林区高,12时之后比不发生林区低;冬季,发生林区地表温度早晚比不发生林区高,中午比不发生林区低.表明萧氏松茎象发生林区的小气候变化比不发生林区缓和,利于其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童莉 《干旱区研究》1990,7(3):60-65
花草、树木以其自然美的色彩与形态,深深博得人们的喜爱,在今天的生活中,它不仅是美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新疆各族人民很早就把养花、植树作为改善环境、丰富生活的手段,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引进和驯化了许多适宜新疆气候特点的园林植物。近年来,通过采集和鉴定标本,初步搜集了北疆地区多年引种栽培并有一定代表性的露地花卉69种(其中宿根及球根花卉15种),分属30科,53属,观赏园林树种61种,分属18科,32属。  相似文献   

18.
简国林 《江西植保》2007,30(4):171-172
赣南是我国南方集体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由于我市森林资源存在着中幼林和针叶树多的特点,再则近年来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和湿地松粉蚧先后入侵,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呈现上升势头。主要有松毛虫、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萧氏松茎象等346种林业有害生物,年发生面积10万hm2左右。为适应新时期林业有害生物除治和预防工作的需要,我们依据现代林业理论,根据"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积极探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呼伦贝尔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分析其植被生产力时空格局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简化光能利用率模型的水分胁迫系数,基于E0S/MODIS卫星遥感资料,研究呼伦贝尔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大兴安岭林区单位面积NPP为高值区,呼伦贝尔草原西部NPP为低值区,林草交错区和农牧交错区NPP介于林区和草原区之间;2)2000年-2008年4类土地覆被类型单位面积NPP为下降趋势;3)呼伦贝尔西部草原、呼伦贝尔林草交错区单位面积NPP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而大兴安岭林区和岭东农牧交错区主要受生长季气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国外引种检疫审批是防止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随种子进入我国的重要手段途径。2008年之后,牧草产业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而牧草种子是牧草产业发展的基础。本文整理2009-2021年从国外引进牧草种子检疫审批数据,重点分析苜蓿、燕麦、黑麦草的引进情况,从总体趋势、引种单位、原产国、种植地等方面开展分析,并与海关进口数据进行对比,以期为我国从国外引进牧草种子检疫审批研究和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