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10年中国玉米单产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种质资源狭窄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引进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是拓宽温带玉米种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引进到温带以后会出现成熟期延迟、营养生长优于生殖生长等现象。针对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这些特点,诱变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对目前经常应用的几种诱变方法在改良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比较。对将来大规模地运用诱变方法改良外来种质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已经成为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利用热带、亚热带资源拓宽本地区玉米种质基础是改变我国育种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简要评述了热带、亚热带资源的遗传特性及杂优模式,当前热带、亚热带资源导入温带种质的研究进展及在温带地区的利用方法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概述了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特点及其在温带利用情况、光周期反应、适应性改良方法及杂种优势模式研究。提出了热带种质在温带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带材料改良温带玉米种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温带地区玉米育种资源狭窄对生产所造成的危害问题,回顾了热带亚热带种质的特点及在温带种质改良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及限制因素,介绍了热带种质在温带育种应用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以及在种质创新与自交系的选育中所进行的有益尝试和取得的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5.
热带、亚热带外来玉米种质的利用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我国近几年平均每年种植玉米2450万公顷,平均产量为每公顷4.96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7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增产率呈下降趋势,玉米生产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国内种质资源匮乏,缺乏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分析热带、亚热带外来玉米种质在我国玉米 种中的作用后,指出利用玉米起源中心的热带、亚热带种质可以拓宽温带种质的玉米遗传基础,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产生出超强优势的杂交玉米  相似文献   

6.
贵州玉米种质改良及杂交种的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的玉米种植面积常年在73.3万hm^2左右,由于生态复杂多样,旱坡地所占比例大,土壤肥力低和耕作栽培粗放,单产水平较低。贵州玉米种质资源丰富,地方种质、外来温带种质和热带、亚热带种质在贵州利用较多。贵州利用这些种质已育出了一大批杂交种在生产上利用。  相似文献   

7.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针对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研究滞后与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分析了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我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及创新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可以拓宽温带种质的遗传基础,有利于形成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提高玉米育种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拓展辽宁省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为目标,科学合理的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选育出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交系和杂交种,建立了一套热带、亚热带种质创新利用的技术体系,并确立在温带种质中导入热带种质比例应小于12.5%;为辽宁省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以及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研究滞后与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分析了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我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及创新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可以拓宽温带种质的遗传基础,有利于形成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提高玉米育种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贫乏、遗传基础狭窄早已引起玉米育种界的关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抗逆性强、叶片持绿性好 ,是拓宽温带玉米种质基础 ,提高抗逆性和生产潜力等不可多得的异源种质。采用现代玉米育种手段和途径 ,把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导入温带育种材料中 ,经过改良、创新 ,构建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 ,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的农业科技及其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组织,其总的研究发展方向由加拿大政府掌握.把科技政策、研究发展方向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自上而下提出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掌握综合防治方法,把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农产品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朱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58-3559,3561
对秦汉时期中国与印度的交流进行考证,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研究了当时中印的交通状况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发展与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论述世界家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特点及其对农业人才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农业教育应当处理好专与博关系、两络与教师关系、外在知识系统性与内在思维创造性关系,指出了在学校管理中,应当逐步克服传统弊端,哿横向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5.
王有俊 《农业与技术》2003,23(4):176-179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分析认为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是工作人员缺乏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掌握、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人员的科学技术素质。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保障人身安全,战胜灾害(包括煤矿灾害).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从发病猪的肺脏分离到1株细菌,经形态学检查、生化实验、卫星生长现象、溶血试验、动物实验证明该分离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用该分离菌研制出自家灭活苗,预防效果良好,用康复猪制备自家血清同时配合敏感抗菌素使用,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推动之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网络文化的兴起,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而各高校要对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认知,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因势利导,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