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敏德 《中国蔬菜》2005,1(12):58-58
水果型黄瓜一般是上下比较均匀的圆棒形,但生产中常常出现尖嘴、大肚、细腰、弯瓜、短瓜等畸形瓜,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严重降低品质,给菜农造成极大的损失。现将温室内几种常见的畸形瓜形成原因及相应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进入11月上旬,大庆地区日光节能温室内夜间经常出现8℃~10℃的低温,这对黄瓜的座瓜及幼瓜的生长很不利,造成了黄瓜化瓜和出现畸形瓜的现象,是导致秋黄瓜后期产量低,效益低的重要原因.为提高秋黄瓜的产量和效益,我们于1999年在"43型"节能日光温室内栽培秋黄瓜的后期进行了留瓜、摘心秋延后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蔬菜》2013,(12X):30-30
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育成的温室黄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长势强,叶片中等,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膨瓜快。瓜条棒状,特顺直,畸形瓜率低,密刺,瓜色深绿有光泽,腰瓜长35 cm左右,瓜形美观,前期产量高,中后期产量集中,耐低温,耐弱光,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病害,不封顶,不歇秧,产量高,每667 m2产量达20 000 kg以上,经济效益好,适合越冬温室及早春日光温室栽培,亦可做春秋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4.
塑料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化瓜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坤 《蔬菜》1994,(5):10-11
塑料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化瓜原因及防治在我地区,正常情况下,黄瓜每株秧可结瓜30条左右,但由于种种原因有30~50%的雌花不能形成商品瓜而化掉。寻其原因,对症防治,是提高黄瓜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就塑料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化瓜原因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一...  相似文献   

5.
节 气主要农事防治对象防治措施 2l大雪12月7~8日气温一4~7℃ ①冬春茬温室番茄继续定植。 ②越冬温室菜田管理。 温室黄瓜霜霉病(盛),细菌性角斑病、化瓜;番茄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畸形果。 温室白粉虱 22冬至12月2l。23日气温一9~13℃ ①春棚覆盖番茄、青椒、茄子及早春甘蓝开始育苗。 ②秋延黄瓜、蒜苗,青菜、胡萝卜采收。 ③冬翻耕。 春夏菜土、种传病害,甘蓝、菜花苗霜霉病,低温冷害,沤根、化瓜、花打顶、畸形果。 温室白粉虱。 ①晚秋菜收后,清园,深耕,立茬过冬,消灭土层内部病、虫、蛹。 ②灌治越冬覆盖韭田韭蛆。 ③夏菜育苗…  相似文献   

6.
温室栽培瓜果蔬菜放置适量蜜蜂,可提高瓜果类产量,减少化瓜和化果。 据试验,温室黄瓜放蜂后,总产量可较不放蜂的温室提高27%~40%。由于黄瓜雌蕊柱头得到多次受精刺激,有利于坐果,且生命力强,不易化瓜,坐果率提高36%~77%。  相似文献   

7.
杜玉林 《蔬菜》2002,(9):5-6
“世纪辉煌二号”黄瓜是引自日本的少刺型黄瓜杂交一代新品种,适宜温室、大棚和早春拱棚栽培。郯城县去年引进该品种,实践证明该品种在抗病能力、耐低温弱光性能、产量效益等方面均优于当地主栽同类型品种,是温室大棚和早春拱棚生产的理想品种。一、特征特性瓜条呈圆棒形,瓜把短,亮绿色,刺少且小。瓜长20~25cm,粗3cm,单瓜平均重150g左右,种腔小,风味佳。以主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在3~4节位,持续结瓜能力强。耐寒性强,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高抗枯萎病、霜霉病。水肥需求量大,产量高且稳定,适于晚秋茬、越冬茬、早春茬栽…  相似文献   

8.
博耐100是黄瓜育种专家马德华博士培育的杂交一代黄瓜品种,抗病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前期耐低温,后期耐热,适应性强,适宜温室大棚种植。1品种特性植株生长势强,瓜码密,雄花少,连续结瓜能力强,回头瓜多,不歇秧,不早衰,不封头,下面大瓜不影响上面小瓜生长,化瓜、畸形瓜少。植株节间短,少放秧,省时省力,易管理。结瓜早,生长速度快,瓜条长35cm左右,把短,条直,刺密,无黄头,颜色深绿色有光泽,单瓜质量250g左右。叶片小而厚,抗病性强。叶柄短,斜立生长,株形紧凑,适于密植,产量高667m2产量可达15000kg以上。2栽培技术2.1适宜茬口深冬茬10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9.
补光对冬春茬温室黄瓜植株长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津优303"黄瓜为试材,研究了补光对冬春茬温室黄瓜植株长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条件下黄瓜植株株高、茎粗、单瓜重均有所提高,每667m2产量较对照提高12.5%,净增产值8.4%,并明显提高了黄瓜的品质;尤其遇到连续阴天时,补光栽培表现出较强抗病增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不合理施用磷肥问题,采用3年定位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施用不同量磷肥后,温室冬春茬黄瓜的日产量变化、光温响应,及其产瓜高峰期,明确养分需求最大效率期和适宜施磷量。共设3个施磷水平,分别为不施磷P0处理、推荐施磷量P1处理和农民常规磷量P2处理。P1处理磷量参考基础土壤Olsen-P测试值、土壤磷素丰缺指标和目标产量推荐,单季施用P2O5 300 kg · hm-2。P2处理磷量按照调查所得河北省设施黄瓜生产磷肥平均用量设计,单季施用P2O5 675 kg · hm-2。结果表明,(1)3年日产瓜量变化均符合二次曲线特征,产瓜高峰出现在定植后97 ~ 104 d,此时温室早8:00 ≥ 10 ℃的累计气温为1 389.4 ~ 1 849.6 ℃,累计日照时数为629.0 ~ 866.8 h;根据温室内外气温回归关系,估算该时期温室日均气温23 ~ 27 ℃、活动积温约1 650 ~ 2 050 ℃,该阶段即为冬春茬黄瓜养分需求最大效率期。(2)与P2处理相比,P1处理减施磷56%后磷素供应满足了黄瓜产量建成需求,3年产瓜高峰出现时期、高峰期产瓜量和总产量均无显著改变。(3)连续不施磷肥高产黄瓜果实成熟推迟,2009年P0较P2处理产瓜高峰推迟16 d,产瓜高峰形成时已接近拉秧期。综上,在华北平原地区光温条件下,温室冬春茬黄瓜养分需求最大效率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满足该时期养分适量供应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在与供试条件相近的温室,冬春茬黄瓜目标产量170 t · hm-2时,P2O5施用量300 kg · hm-2(较农民常规施磷量减少50%以上)能保证产瓜高峰期不滞后,产量不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9):197-197
目的:秋冬茬和冬春茬是目前中国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的两种重要茬口,对两茬黄瓜产量相关性状的QTLs进行定位,为温室黄瓜产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日光温室进行越冬茬黄瓜生产是立足于不加温或基本不加温(有限度的临时性补温),因此,对温室的建造和管理要求严格。依据黄瓜的生物学零度的概念和黄瓜根系所忍受的最低下限温度,在正常管理下,温室的最低温度不宜低于8℃。1品种选择越冬茬黄瓜都是采用的嫁接苗,其中接穗的品种要求严格,要在低温和弱光下能正常结瓜;同时还要耐高温和耐高湿,在高温和高湿条件下结瓜能力强,结回头瓜多。另外,还要抗病性好,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黄瓜品种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黄瓜品种生育期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片数、果实等植物学性状的比较研究,探索出适合北方寒旱区日光温室栽培的黄瓜品种。结果表明,普通黄瓜品种比水果型黄瓜产量高,光合速率强,其中新津研四号、津研七号及丰满园6号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整齐一致,畸形瓜少,适宜在北方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陕西渭北地区冬季天气恶劣,日光温室冬春一大茬栽培模式黄瓜生产中,易出现“瓜打顶”、“老化”等现象,黄瓜产量、品质也都有所下降,严重影响菜农收入。针对这一问题,从2011年开始,在蒲城县前宜安村开展了一大茬栽培改二茬栽培技术研究,推广面积1000余亩。两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温室黄瓜一年两茬栽培年亩产量可达25000~30000 kg,产值5万~6万元,较越冬一大茬栽培亩增产10000 kg以上,亩增纯收入15000元以上,效益提高5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受到了广大种植户欢迎。  相似文献   

15.
高温胁迫对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品种为材料 ,用调控温室通风量来营造高温 (38/2 5℃ )环境 ,以同期大棚栽培 (30 /2 0℃ )为对照 ,研究了高温胁迫对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高温使黄瓜的产量下降 ,但各品种产量下降幅度不同。高温下黄瓜产量及其变化率可以作为成株期品种耐热性的鉴定指标。高温使黄瓜品质和商品性下降 ,表现为瓜柄变长 ,畸形瓜率增加 ,果皮变硬 ,VC含量下降。各品种高温下产量和品质的表现不完全一致 ,其中 6 31表现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正>黄瓜化瓜是温室大棚生产中长期困扰菜农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总体经济效益。利用蜜蜂传粉可以有效解决大棚黄瓜化瓜难题。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黄瓜化瓜的症状黄瓜化瓜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其表现为刚坐上的  相似文献   

17.
辽西地区平房子镇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中,存在人工难求、人工落秧投入大且降低商品黄瓜产量和品质等问题,而使用黄瓜机械半自动落秧技术,可大幅度地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大量人工,实现棚内精细管理,减少养分损耗,及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黄瓜品质和产量,直接增产30%左右。  相似文献   

18.
在塑料大棚黄瓜栽培中,由于管理不当,化瓜现象十分严重,有时高达50%,直接影响着黄瓜的产量和产值。笔者认为造成黄瓜化瓜与以下因素有关: 1.高温:白天温度高于32℃,夜间高于18℃,光合作用受阻,呼吸消耗骤增,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同时高温造成雌花不能正常发育,出现畸形瓜。在栽培上应加强放风管理,白天在棚温  相似文献   

19.
黄瓜黑星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玉华 《蔬菜》1991,(1):33-33,40
黄瓜黑星病(Clandosporinm Cucumerinum Eu 8Ⅰ Arth)是黄瓜上一种危险性病害。1988年以来在保护地黄瓜上发病较为普遍,传播迅速。发病严重的大棚、温室病瓜率达90%以上,产量损失70%以上。给黄瓜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1989年黑星病列为河南省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20.
温室秋延晚黄瓜栽培,是以深秋和初冬供应市场为主要目标,既要避开露地秋黄瓜的产量高峰,又要衔接温室冬春茬黄瓜,延晚茬黄瓜发芽期、幼苗期、初花期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度过,进入结果期以后光照时数逐渐减少,光照强度不断减弱,温度逐渐下降,与早春茬黄瓜所经历的环境条件大不一样,所以从选择品种到栽培技术措施上与早春茬黄瓜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