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姬松茸选育菌株的部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新选育4株姬松茸菌株的若干菌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差异性为0.05和0.01的两种水平下,AbML11菌丝长速与AbML2、AbMD3、AbML7、AbM9菌丝长速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AbML7长速最慢,长势最弱;4个菌株的最适温度均为28℃,其中AbML2、AbMD3耐受温度最高达36℃。在转管过程中,AbML11菌丝长速与长势稳定性最佳,其次AbML2、AbM9、AbMD3,AbML7最差;与出发菌株比较,AbML2、AbML11具有较强的抗青霉能力,AbMD3、AbML7抗霉力较差;在菌丝桔抗试验中,5个菌株之间均产生桔抗,说明菌株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性;RAPD图谱分析表明,当遗传相似系数达62%时,可以将5个菌株分成:AbML2、AbMD3,AbML7、AbM9和AbML11两类。由此可见,新选育的4株姬松茸菌性有别于AbM9,AbML11若干性状优于AbM9。  相似文献   

2.
离子束选育姬松茸新菌株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工酶、ISSR分子标记技术等方法对3个离子束选育获得的姬松茸菌株(AbML2,AbML7和AbML11)和一株孢子分离株(AbMD3)与出发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AbML11、AbML7在酯酶同工酶、多酚氧化酶谱带数量上与AbM9有较大的差别,有特征带出现;ISSR聚类分析看出,在相似系数大约为0.64水平上,可将供试菌株分为两大类,AbML2、AbMD3、AbML7、AbM9归为一类,菌株AbML11单独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3.
以姬松茸ZJJSR001菌株和AbML11菌株为材料,比较了菌株ZJJSR001不同潮次子实体及AbML11子实体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姬松茸菌株ZJJSR001子实体除蛋白质、粗蛋白、粗纤维的含量与菌株AbML11无明显区别外,其余营养物质含量均高于菌株AbML11;同时,菌株ZJJSR001不同潮次子实体的营养物种含量无明显差异。综合比较结果,可知姬松茸ZJJSR001菌株营养价值高且含量稳定,是可以作为规模化栽培的姬松茸菌株。  相似文献   

4.
采用离子束注入选育的姬松茸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为试验材料,将试管斜面置于4℃保存1个、2个、3个、5个、7个月后,分别转管培养,观察不同菌株姬松茸菌丝的萌发时间、成活率、菌丝长速、长势等。实验结果表明AbML11菌株在萌发快、成活率高、菌丝长速、长势也优于出发菌株和其它菌株;AbML11菌株活力旺盛、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对本实验室保藏的4个姬松茸品种进行了菌丝发酵,以酪蛋白、PNPP和ABTS为底物测定了菌丝体细胞内的蛋白酶、磷酸酶和漆酶的活性。数据结果显示,被测定的4个姬松茸品种均具有磷酸酶的活性,其中姬松茸(巴西)的活性最高为48.1 U·g-1;蛋白酶和漆酶活性的检测中发现,只有姬松茸7号和姬松茸11号具有活性,其中姬松茸7号具有较高的蛋白酶活性(95.2 U·g-)1,姬松茸11号具有较高的漆酶活性(58.6 U·g-)1。姬松茸7号和姬松茸11号同时具有3种酶的活性,可以作为深加工的优势材料。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对福建省6个姬松茸(Agaricus blazei)菌株(N-2、姬A、姬松茸2号、姬松茸11号、A3、A8)在废菌渣栽培过程中的试管菌丝生长状况、栽培料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产量和子实体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姬松茸菌株A8的前3潮子实体平均产量最高,为8.75 kg·m~(-2),与其它菌株的产量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生物转化率为48.6%,菌丝生长状况和子实体农艺性状良好,是适合在莆田市进行废菌渣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胞外酶活变化与栽培性状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黑木耳10个菌株胞外酶活性及与栽培性状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胞外漆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大致相似,酶活与栽培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3(7号菌株除外),酶活性相对较高的菌株(3、4、8号),栽培中产量相对较高。纤维素酶活性高峰时间出现较漆酶、多酚氧化酶早,且酶活性高峰出现早的菌株菌丝长速较快。蛋白酶活与栽培产量呈一定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00(6号菌株除外),蛋白酶活最低的3号菌株,栽培产量最高;而活性较高的5、9号菌株栽培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8.
平菇栽培过程中胞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新831、黑平王和黑平5号为试材,研究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木聚糖酶、漆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平菇栽培过程中,几种胞外酶活性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在菌丝生长阶段酶活性较低,在子实体成熟期都出现酶活高峰;漆酶和过氧化物酶在菌丝满袋期酶活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降,一、二潮菇间期出现次高峰.  相似文献   

9.
姬松茸60Co-γ射线辐照诱变育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变尖端菌丝,在辐照剂量为800Gy,剂量率8.3Gy·min-1的条件下,通过菌丝生长速度、拮抗试验、品比栽培试验选育出一株姬松茸优良菌株JB-6.新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期及产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菌株.  相似文献   

10.
姬松茸制种料与产量相关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研究了采用五种不同制种料培养姬松茸(Agaricus biazei Murvill)菌种的生物学效率(产量)与菌丝生长速度、平均单朵重,子实体始菇期,子实体个数及污染串的关系。结果表明,生物学效率与菌丝生长速度、平均单朵重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与子实体始菇期、子实体个数。污染率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五种制种料以稻草最好,稻草种发菌快,封面快,不易污染杂菌,成活率达100%,出菇早,生物学效率达40.67%,其次为木屑种及棉籽壳种。  相似文献   

11.
以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菌株JL01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代料栽培期间9种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在菌丝生长阶段较低,菌核形成及菌核成熟阶段较高;漆酶、愈创术酚氧化酶、邻苯二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菌丝生长阶段高于菌核形成阶段;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在菌丝生长时期及菌核成熟时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开设诱导孔的方式诱导鹿角灵芝(Ganoderma amboinense)形成原基的方法,结果表明:鹿角灵芝在菌丝完全发满菌包或发满菌包至3/5以上时可以通过在菌包肩部下方1~2cm处开2个诱导孔诱导原基形成,这种诱导方法较常规方法可使菌丝未发满的菌包提前20~30d形成原基;还可将原基形成率从52%提高至82%~94%,增产55%~186%;使用诱导孔处理未完全发满菌丝的菌包还可加速菌丝发满菌包、加强菌丝长势,增强子实体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3.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又名鸡腿蘑,学名毛头鬼伞,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鬼伞科,鬼伞属。鸡腿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能的健康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但由于我国南方常年气温偏高,鸡腿菇采后不到一天(25℃以上10h以内)子实体  相似文献   

14.
侧耳属菌株的菌丝生长特征与其种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51株侧耳属(Pleurotus)菌株的菌丝体形态学、细胞学和生理生化特征,比较了它们与菌株的产量性状、质量性状和抗性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平皿中菌丝生长速度与子实体品质之间呈较密切的负相关。菌丝体胞外CMC酶、TTC-脱氢酶活性与菌株的产量性状呈正相关。POD同工酶谱间的异同可反映菌株间抗性水平的差异。根据菌落形态和菌丝体细胞结构的变化,色素分泌及无性孢子产生,结合EST、POD同工酶谱带变化,可初步进行种性变异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杂交、G8、本地、三明、广1号五个灵芝菌株生物学性状比较和拮抗试验,筛选出优质菌株,即G8和本地。其特点是母种和原种茵丝生长速度较快,茵丝洁白浓密,边缘整齐;在栽培过程中生长良好,孢子粉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生物学性状优于其它菌株,是适合梅州生产推广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6.
香菇生长过程中几种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本文研究了在常规栽培条件下,香菇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培养料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培养料成分的不同只影响酶活性的相对大小,而不影响酶活性变化的规律性,大部分酶随着每一潮子实体的成熟出现一个活性峰值,营养生长阶段,酶活性呈总体上升趋势,生殖生长阶段则呈下降趋势。部分酶活性在后期丧失。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引进的9个双孢蘑菇菌株和当地主栽品种As2796的菌丝生长特性、生育期、子实体形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的比较,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菌株双13、991和Ag23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出菇早,商品性好,生物学效率高,分别达到52.5%、51.8%和48.6%,较对照As2796增产10.0%、8.4%、1.7%。初步认为3个菌株适合在高海拔地区夏季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草菇漆酶基因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漆酶基因的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11个漆酶编码基因(lac1-11)在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菇漆酶在针头期、纽扣期、蛋形期、伸长期和成熟期均发生转录;表达趋势分为三类:lac1、lac5、lac7和lac8表达量针头期最高;lac3、lac6和 lac11从针头期至蛋形期逐渐升高,自伸长期表达量有明显下降;lac2、lac4、lac9和 lac10在纽扣期最高,随后表达量逐渐降低,其中lac9与lac10在成熟期又有了小幅度的提高。这些结果说明草菇不同的漆酶在子实体发育中可能起到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滋补品,虫草中含有的多糖、虫草酸、虫草素及各类氨基酸等具有扩张气管、镇静、抗各类细菌、降血压的功效。1988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广东某自然保护区采集到了6种虫草野生株,从中筛选到一株可以感染家蚕的虫草菌,经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