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公共文化与教育资源的高效供给是保障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基础。研判农村公共文化和教育的供给能力将有助于提升与之相关的政策制定科学性。基于文化艺术和公共教育2大维度构建了指标体系,以海南18个市县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公共文化和教育的供给能力进行了测算和排序,得出农村公共文化与教育供给能力存在"极化"现象,整体供给能力不足,区域差距大等问题。鉴此,政府应积极宣传,建立"学习型"文化服务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乡教育均等化。  相似文献   

2.
公共文化服务既是人类精神生产的重要内容,又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公民文化权利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则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我国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于农村公共文化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很少有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政府责任方面的研究。为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以毕节市竹园乡为例,剖析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政府责任缺失及其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守森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89-519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当前开展农村文化工作最科学、最有效的平台,也是农村公共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准确把握政府公共文化职能,改进政府行政方式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提;制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制定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保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机制创新,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运营体系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动力;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农村文化队伍体系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126-127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有利于民生改善,有利于基本生活保障的系统工程,尤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基础部分,是改善原有农村文化环境,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的基础。但是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保障有很多缺陷,投入量不足、资源分配不均衡、使用效率较低等,本文以瓦房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构建新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体系提出改善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乐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01-16003
分析了我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一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业基本设施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农民存在“行路难”问题、农村医疗保健水平较低、农村公共文化薄弱、农民教育供给短缺;二是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与水平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具体表现在:农民工通过政府渠道就业少、遭到城市安居工移的隔离、难以得到城市社会保障。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失衡以及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导致新生代农民工面临被农村和城市双重边缘化危机。为了切实缓解新生代农民工被城乡双重边缘化问题,提出了完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一是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实现城乡公共物品均衡化;二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三是以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为先导,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6.
刘磊珂  夏蕾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819-3820,382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的拉大,农村诸多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农村医疗卫生就是其中之一。农村医疗卫生是一种在性质上接近于公共产品的农村准公共产品。从多个方面论述我国政府应在农村医疗卫生供给中占主导地位,并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中所存在的问题论述政府应如何承担其在农村医疗卫生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就要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县乡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为了满足农村民众文化需求所提供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以及非公益性的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因此,农村文化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发展农村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带动农村乡风文明的风尚,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基于此,本文从分析研究县乡基层政府服务和发展农村公共文化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县乡政府服务农村公共文化的对策模式,以及县乡基层政府服务农村公共文化的基本经验,并在最后提出了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从讨论城市文化资源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概念入手,以郑州市为例,结合郑州市文化资源特点以及公共空间景观的利用现状,分析郑州市文化资源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特点,探讨文化空间景观营造对策,提升其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魅力。  相似文献   

9.
从讨论城市文化资源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概念入手,以郑州市为例,结合郑州市文化资源特点以及公共空间景观的利用现状,分析郑州市文化资源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特点,探讨文化空间景观营造对策,提升其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魅力。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重构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玉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028-16030
从公共产品的特性、政府责任和农村现实需求等方面,揭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弊端,提出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由依靠农民自身向以政府为主的政策目标过渡,这是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住宅节能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开展,农村住宅建设将成为我国建筑业的巨大市场,节能型农村住宅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村住宅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对我国新农村节能型住宅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乡关系是我国社会结构性的深层问题,在改革实践过程中经历了政策引导、科技引导、投入引导和市场引导等数次深刻变化。当前城乡关系问题突出体现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土地权益和劳动权益保护,农村公共资源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缺失,支撑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治理的人力资源匮乏,农村生产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农村社区建设与城市的趋同化。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将城乡关系基础构筑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的市场环境上,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中的决定作用。未来改革的要点包括尽快实施农村金融改革,实现土地政策三个保护,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新的有效形式,保护农民非农方面权益和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3.
黄文姬  王培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923-5924
根据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单向转移现状,从城乡人力资源双向互动的视角研究分析了城乡人力资源双向互动的特征及综合效益,提出城乡人力资源双向互动的途径以及促进城乡人力资源双向互动的措施,建立市场对接的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80-14081,14083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重塑农村社会的本土特色文化,引进和吸收城市文化,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同时发挥政府引导和村民主体参与作用.在内外力共同推动下,形成农村文化在发展方式、运行机制、服务模式上的文化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农村合作社作为农村市场的新型主体,成为解决我国农村家庭小规模经营与商品经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广东省高州市长坡镇明河香蕉合作社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农村合作社组织规范、健康和持续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肖金香  梅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68-17372
以鄂西南百福司土家族社区为个案,对当前农村人力资源亏空、村落虚空、田园荒芜等凋敝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当前农村凋敝的原因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农业的效益差、农民收入低,而在城市务工收益高见效快。这种比较利益驱使农民弃农厌农,越来越多的农户举家外出,甚至一些村庄出现了举村外出的现象,结果是大量耕地因无人耕种而荒芜,村落社区也因此而日益破败、萧条。二是农村市场发育不良,农产品不能顺利地进入市场。三是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城镇在收入分配上的悬殊使人们不再珍视土地。土地不再是农民的最爱,农业、农村失去了往昔的吸附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发展被忽视,城市化进程滞后. 针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变城市偏向观念及确立城乡一体化意识、切实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支持、统一城乡要素市场、调整产业战略及统筹城乡二三产业等一系列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市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及其对土地资源配置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缺陷对构建农村土地市场的影响,提出了改革的思路,从土地征用、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宅基地流转、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4个方面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农村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城乡人口流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城乡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民社会化,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素质;推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激发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推动了农村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丰富了农村文化产品供给。分析了城乡人口流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不利影响,加剧了传统文化的衰落,使农村公共文化日渐式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文化市场的混乱。提出了规范城乡文化交流,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防范城乡人口流动有可能导致的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不利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