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非鱼以其独特的生物优势,已发展成为目前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为了解决成鱼养殖过程中繁殖过频、商品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的突出问题,专家们作过多种探索,目前比较可行的是单性养殖法。单性罗非鱼的获取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雄性激素处理法,即在幼鱼的饲料中添加雄性激素,以外源激素促其性转变,雄性率可达80%以上;其二是种间杂交法,即利用尼罗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杂交获取全雄鱼种。理论上可获得100%的雄性,实际雄性率可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作为食用鱼极其广泛地养殖在世界温水地区。该属鱼养殖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繁殖过多.导致群体过密而阻碍生长。已经证明有三种方法在产生生长较快的雄性罗非鱼以及阻止共繁殖方面是有效的。这方些法是:单性养殖、杂交和性转换。  相似文献   

3.
广西发展罗非鱼产业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养殖罗非鱼始于20世纪60年代引进的莫桑比克罗非鱼,真正大面积发展,是在80年代引进生长性能远优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尼罗罗非鱼以后。进入90年代,随着尼罗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杂交生产单性罗非鱼的推广,罗非鱼养殖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现已成为广西淡水养殖的主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推广养殖的一种淡水和半咸水鱼类 ,目前有 85个国家和地区养殖 ,年产量保持在 1 2 0万吨左右 ,成为世界上热销的品种之一。我国是罗非鱼养殖的主要国家 ,目前养殖罗非鱼最多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山东等地 ,主要有 4种 :尼罗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红罗非鱼和单性罗非鱼。 2 0 0 2年 ,我国出口罗非鱼数量达到 3.2万吨 ,其中广东省 2万吨 ,福建省 0 .5万吨 ,主要出口到美国、韩国等地罗非鱼养殖与出口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的养殖目前已跃居世界淡水养殖业的第二位。由于罗非鱼雌雄个体生长差异很大,因此养殖者可以通过人工控制鱼体性别的途径获得生长速度快的单性鱼,来加快商品鱼的生长速度、增加鱼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这项工作已经在国内做了近20年了。国内目前生产单性鱼的方法:南方主要是利用纯种雄性奥利亚罗非鱼和纯种雌性尼罗罗非鱼来交生产全雄奥尼鱼;而北方则主要采用性激素诱导尼罗罗非鱼,使之转化成单性鱼。前者由于国内先后引进数批不同品系的尼罗罗非鱼,只有极少数单位拥有较纯的原种尼罗罗非鱼,又由于绝大多数单位的罗非鱼因人为等…  相似文献   

6.
<正> 前言罗非鱼的孵化和鱼苗哺育是在雌鱼口腔中进行,阻滞了雌鱼的生长,影响了单位产量。加之罗非鱼繁殖力强,导致成鱼个体小,降低了作为商品鱼的经济价值。因此,国内外相继开展了罗非鱼单性养殖研究。 Clemen等(1968)、Shelton等(1981)、  相似文献   

7.
单性罗非鱼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浦县在2005年~2006年实施渔业科技入户过程中,单性罗非鱼是主推品种之一,全县2005年罗非鱼放养面积3.8万亩,产量2.28万吨,产值达1.37亿元;2006年在放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罗非鱼总产量2.35万吨,产值1.51亿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我县两年科技入户中推广的单性罗非鱼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善 《福建水产》1995,(2):79-80
限制罗非鱼养殖的主要问题是无控制的繁殖,幼体太多,妨碍了种群生长。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全雄性养殖(单性养殖),单性养殖是通过杂交和在性腺分化时鉴别雌雄鱼苗。然而这些方法产生的效果不完全令人满意,因为要得到杂交育种的纯色亲鱼群体是困难的,人工鉴别雌雄鱼苗也很困难。  相似文献   

9.
<正> 2 水产动物性别控制技术的实践和展望 2.1 单性苗种实践罗非鱼某些组合的种间杂交,其杂种的雄性比率达90%以上,甚至100%。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有效控制了养殖群体的过剩繁殖,增加商品鱼的规格和养殖产量1.5倍以上,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性激素诱导反转的单性群体的养殖,在全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鲤鱼、虹鳟等许多鱼类有明显增产效果。中科院水产所采用杂交方法,使方正银鲫雌鱼与兴国红鲤雄鱼授精获得了具有生长优势的雌核发育后代“异育银鲫”,其生长  相似文献   

10.
在繁华的水族中,最近在水产科技工作者的诱导下,一个罗非鱼的“雄性王国”宣告成立了。罗非鱼的繁殖力很强,一般一年能繁殖四次之多,难以控制养殖密度。同时,雌罗非鱼由于繁殖力强,生长十分缓慢。为了提高罗非鱼的养殖产量,能否在一定水面中获得单性鱼呢?水产科技工作者在这项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罗非鱼优质高产健康养殖模式,促进罗非鱼养殖业的发展,2007年,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农技信息中心开展了科技入户工作,在海涂91丘养殖大户王建龙的44亩池塘中,实施了单性罗非鱼池塘优质高产健康养  相似文献   

12.
总论     
011938以罗非鱼为例的鱼类雄性单性生产:应用,问题及前景=Monosex male pro-duetion in finfish as exemPlified by tilaPia:applications,problems,and prospeets[刊,英]旧eardmore JA,Mair GC,Lewis Rl//构uae.一2001,197(i/4)一283一301 在水产养殖中,很需要对其中不少种类的鱼采用单性养殖的方法。单性养殖有如下一些好处:达到较高的生长率,抑制生殖活动,减少性行为和领域行为,减少收获时的个体差异,减少由于外来种逃逸所造成的环境风险。作为一个类群,鱼类有性决定系统,对于环境生物学研究有相当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然而,一各种类…  相似文献   

13.
郑朝辉  吕锋  王春霞 《河北渔业》2002,(2):34-34,47
<正> 罗非鱼属热带性中小型鱼类,具有食性广、饵料要求较低,生长快、生产周期短、适应力强、鱼病少、群体产量高等优点。同时由于罗非鱼市场容量大,售价适中,适合大众消费,且养殖成本低,效益高,目前是我国最受欢迎的养殖品种之一。单性罗非工即台湾全雄罗非鱼,是选择体型大的奥利亚雄性原种与尼罗罗非鱼雌性原种进行交配,以最  相似文献   

14.
泰国官方公布的数字远未反映罗非鱼养殖的真实情况,罗非鱼年产量可能已远远超过20万吨(Belton,2005).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泰国引进单性罗非鱼种苗,并迅速发展鱼苗商业化生产.在市场上,规格较大(>400g)的全雄性罗非鱼零售价格较高,规格较小的杂性罗非鱼零售价格较低.最近Charoen Pokphand(CP)公司发起红罗非鱼(Oreochromis spp.)网箱精养,该品种属于新优产品,在生产和销售方面与单性、杂性尼罗罗非鱼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5.
奥尼鱼苗种雄性率的鉴定与生长测定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非鱼雄性个体生长快、个体大,养殖全雄罗非鱼可有效控制其密度,减少生殖耗能,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效益。近几年,尼罗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的杂交种——单性奥尼鱼,已成为东莞市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苗种年需求量约4000万尾。由于种苗生产企业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方面的差异,市面上销售的奥尼鱼的  相似文献   

16.
池塘规模化养殖罗非鱼效益显著,值得推广。本文报道了罗非鱼规模化养殖的技术和方法。从2004年5月19日放养8—9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27万尾,经过7个月养殖试验测定共存活24.84万尾,成活率92%,平均体重0.75kg/尾,最大体重0.81kg/尾。  相似文献   

17.
刘寒文 《淡水渔业》1998,28(6):29-30
古巴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常年水湿在24~30℃之间,非常适合罗非鱼的养殖。众所诸知,罗非鱼的全雄单性养殖,可以大大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实现这个目的。目前,国内已普遍采用罗非鱼种间杂交的方法,其杂种后代可获得95%以...  相似文献   

18.
<正>罗非鱼"粤闽1号"采用了GMT等育种技术,获得了不需要雄性激素处理的全雄罗非鱼,具有生长快、出肉率高等特点,已在云南、广东、福建、海南和广西等省进行了中试,取得了显著效果。由于罗非鱼性成熟早、繁殖周期短、繁殖力强,在生产养殖中雌、雄鱼混养易使成鱼规格不整齐,从而影响经济效益。且罗非鱼的生长过程中雄鱼比雌鱼生长快40%~50%,在相同条件下,若进行单性(雄性)养殖,可极大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商品鱼的规格。目前罗非鱼产业对不经转  相似文献   

19.
三、单性种苗 由于某些鱼类雌雄个体的生长速率极不一样,所以养殖单性群体可以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例如,雌性罗非鱼的个体比较小,这是由于它性成熟早,大约6个月左右体重达200克时就开始产卵,且它属1年多次产卵型,在适合的水温下,1个月左右产卵一次。所以养殖全雄罗非鱼,  相似文献   

20.
在水产养殖业中,鱼类雌雄个体的生长速度是有差异的,雄鱼的生长速度比雌鱼快得多,而且有些种类相差很大,如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因此,如何通过性别控制的方法获得生长快速的单性鱼,供应给养殖户进行养殖,是很有理论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践与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