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抗花叶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志敏  刘佳  衣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538-17539
对大豆抗花叶病毒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的基础研究集中在抗性遗传、分子标记和抗花叶病毒的生理、生化机制方面,同时在育种方面提出了应加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魏庆信  郑新民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562-5566
建立安全的转基因家畜生产技术体系是保障人体健康和动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和产业化的需要.从食品安全、环境安全以及家畜自身安全等3个方面分析了转基因家畜各生产环节可能影响安全性的诸因素,并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转基因家畜类、转基因鱼类、转基因禽类研究成就。  相似文献   

4.
选择标记基因(Selectable marker genes,SMGs)为目前应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制备转基因家畜所必须.然而一旦完成筛选得到所需要的转化细胞或完成转基因动物的构建之后,SMGs就变成不需要的或多余的,而且这些带有标记基因的家畜还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因此,建立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家畜技术势在必行.目前能够采取的策略一是在筛选转化细胞或构建成功目的基因表达的家畜之后,删除SMGs;二是使用无筛选标记的转基因技术.综述了应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删除SMGs的各种方法,以及应用锌指核酸酶(ZFNs)、TALEN和CRISPR/Cas9等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基于受精卵显微注射的无筛选标记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对于制备无SMGs的转基因家畜而言后者的优势所在,旨在为转基因家畜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概述了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应用进展。采用该技术成功地将外源基因导入了家畜的受精卵并得以整合和表达,而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采用这项新技术不仅能产生转基因家畜,而且能改变家畜的某些可遗传性状和提高生产能力。对于创造新的基因工程个体,进而培育转基因家畜新品系或新群体,具有重要的价值。该技术的发展对于家畜育种及其生产上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利用现有的转基因技术所获得的G0代转基因家畜外源基因的整合和表达状况:在随机整合的情况下,存在大量嵌合体现象,不同的整合位点其表达效应不同;应用基因打靶技术实现定位整合,情况相对简单。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整合类型对G0代转基因家畜进行遴选的方法和程序,以及建立转基因家畜纯合体的两条技术路线:一是利用遴选出的具有遗传稳定性的G0代个体,通过常规繁育获得;二是利用基因打靶技术,获得双等位基因整合(或敲除)的家畜。最后根据家畜育种的理论,提出了建立转基因新品系、进而形成新品种的步骤。  相似文献   

7.
实践表明,繁育抗芜菁花叶病毒病青菜是有效减轻该病毒病危害的有效途径。为此,对芜菁花叶病毒病危害特点、抗芜菁花叶病毒病育种技术及青菜抗芜菁花叶病毒病苗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烟草病毒病抗性种质资源鉴定与创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拥有十分丰富的烟草种质资源。利用烟草病毒病抗性种质培育广谱抗性品种,是防治烟草病毒病危害的有效手段。阐述了中国烟草病毒病抗性种质资源的鉴定现状,从物理化学诱变、细胞工程、转基因技术等3个方面介绍了烟草病毒病抗性种质创新的进展。最后,从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对烟草病毒病抗性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创新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邵榆岚  唐芬芬  白兴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69-11172
转基因抗病毒作为病毒防治的新途径,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越来越重要。文中结合家蚕病毒病转基因防治的研究工作,对目前已形成的转基因抗病毒策略及其在家蚕中的应用研究展开综述,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技术改良家畜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6年8月,全球第一个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药物ATryn批准上市,这标志着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农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黄金时期.作者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状况入手,综述了国内外利用转基因技术应用于改良家畜的研究历史、现状和产业化进展.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提高了转基因效率,同时还为家畜基因敲除和定点整合提供了新的途径;转基因动物在药物生产、疾病模型、干细胞治疗和异种器官移植等方向研发速度正在加快;近年来,在转基因动物育种领域,肉质、生长速度等重要生产性状的转基因改良也取得了突破.另一方面,国际上对转基因动物研究及其利用的生物安全性评估也日臻完善.显然,转基因动物产业正在初露端倪,其必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