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国审豫豆8号     
<正> GS豫豆8号系我所1980—1988年经8年12个世代选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大豆新品种。原名郑长叶豆,198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0年12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GS豫豆8号。同年被列入农业部“八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GS豫豆8号经1983—1990年152次省级和国家级区试、生产试验,均表现高产稳产,平均亩产162.4公斤,比对照种跃进5号增产21.2%,比豫豆2号增产13%,多居各  相似文献   

2.
<正>驻豆9715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7年用豫豆10号×科系7号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05年6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驻豆9715。  相似文献   

3.
大豆新品种豫豆13号的选育崔润芝,田保明,李延军(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豫豆13号(原名郑506)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1993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一、品系来源豫豆13号...  相似文献   

4.
驻豆12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室以驻豆5021为母本,豫豆8号为父本选育的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2011—201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311.85kg/hm~2,比对照豫豆22增产8.77%;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661.75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5.63%,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5.24%,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稳产性好。2014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4001。  相似文献   

5.
“濮豆6018”大豆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豫审豆2004003号),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豆2005004号)。  相似文献   

6.
1品种来源 豫豆23号原代号郑交8739-47,是河南农科院经作所于1987年以鹿851作母本,郑86506(豫豆13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1997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豫豆23号.  相似文献   

7.
<正> 豫豆10号,原名郑8431,是新选育的高产稳产抗病大豆新品种。1985-1989年相继完成了省、国家级区试和良种示范。198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豫豆10号,并推荐在全省推广。现对其产量表现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为合理栽培和利用该品种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分析数据来自1985-1987年河南省大豆区试和1987-1988年黄淮夏大豆区试资料。利用多年多点联合方差分析,偏相关和通径分析,对豫豆10号的高产稳产性进行  相似文献   

8.
豫豆 2 5号 (原名郑 1 0 0 )是河南省农科院以豫豆 1 3号 (蛋白质含量 45 .1 % )为母本 ,郑 85 5 5 8- 0 - 3(蛋白质含量 5 2 .0 %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连续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高蛋白优质夏大豆新品种。系谱号郑 871 0 0 - 0 - 4- 0 - 5 - 0 ,1 998年 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豫豆 2 5号 ,为“优质高蛋白大豆豫豆 2 5号和郑 92 1 1 6生产技术”项目的核心品种。该品种遗传基础丰富 ,适应性广。其 3年省区试 5 3点平均产量 2 4 0 1 .5kg/hm2 ,比高产对照豫豆 8号增产 7.2 % ,蛋白质含量 46.3% ,是一个丰产、优质…  相似文献   

9.
郑豆0689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以豫豆29为父本、自主选育品系QTL069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择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抗夏大豆新品种。郑豆0689在2012—2013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264.15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豆22号增产5.47%;在2014年河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3 277.50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豆22号增产15.96%,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其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2.16%,脂肪含量平均为20.08%,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该品种籽粒商品性好,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并于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5004。  相似文献   

10.
“周豆11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豫豆24号”为受体、“豫豆11号”为供体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育成的高油、高产与多抗大豆新品种,2003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豫豆16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豆16号原名郑双交8607,系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1986年以豫豆10号作母本,豫豆8号作父本采用双列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4月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一、豫豆16号的特征特性 植物学特征:豫豆16号属有限结荚习性,植株直立,株高85cm上下,分枝2~3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品种来源豫豆10号原名郑8431,系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相对性状差异大、优良性状突出的品系郑77249和海交17—0,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1981年选配组合,1984年决选品系,1985—1989年相继完成了省、国家级区试和良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1989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豆10号。二、产量表现1、河南省区域试验:1985—1987年58  相似文献   

13.
辛豆12是以高油大豆品种平豆1号为母本、高蛋白大豆品种豫豆22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的蛋脂双优大豆新品种。在2011—2012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中,辛豆12平均产量3 350.18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平均增产10.25%(P0.01);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生产试验中辛豆12平均产量2 497.20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平均增产10.36%(P0.01)。中抗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该品种蛋白质(干基)含量为44.67%,脂肪(干基)含量为19.71%,蛋脂含量合计为64.38%,高于国家优质大豆标准(蛋脂总量63%)。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豆2014003)。  相似文献   

14.
驻豆9715是由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科系7号为父本,豫豆10号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黄淮区表现高产、稳产、抗病、广适,一般产量在2 550~3 000 kg/hm2,目前已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及湖北西北部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1 豫玉22号 该品种组合为综3×87-3,系河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育成.199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16.
大豆新品种濮豆1802是濮阳市农业科学院以郑97196为母本,汾豆53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系统选育而成。2011-2012年濮豆1802参加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355.2 kg/hm2,较对照豫豆22增产13.67%;2013年参加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31.4 kg/hm2,比对照豫豆22增产9.97%。2014年5月濮豆1802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抗逆。该品种适宜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正> 豫豆8号(原名郑长叶豆)系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高产、稳产尖叶型大豆新品种。1988年通过省品种审定,199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命名为“国审豫豆8号”(简称GS豫豆8号)。同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重点推广品种。GS豫豆8号先后经过河南省区试、国家级区试及生产试验152次,均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早熟、品质优等特点。一般亩产162.4公斤,比对照种跃进5号增产21.2%;比豫  相似文献   

18.
<正> 豫薯6号系南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食用型红薯新品种,经河南省红薯良种联合区试及国家北方片甘薯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1990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薯5号。现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简介如下。一、选育经过豫薯5号系用野生种红薯作母本,南阳  相似文献   

19.
<正> 豫棉2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无毒棉新品种。原名豫无302。1986年4月上旬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全身不含色素腺体,无毒。棉副产品可直接用于发展养殖业,准于在全省棉区大力推广种植。一、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豫棉2号是1977年在海南岛以  相似文献   

20.
新乐1号(原名超黑蜜2号)是河南省新乡市种子公司西甜瓜育种室培育的中熟、优质、高产无籽西瓜新品系,2005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审定编号豫审西瓜200500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