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闽清县地处闽江下游,属中亚热带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茶叶栽培历史悠久。几年来该县共改造低产茶园2980亩,占总面积的1/5左右。平均亩产从改前的38公斤,上升到87公斤。年增茶叶146吨,1996年生产名优茶21.5吨。全年茶叶总产值增加226.5万元。初步改变了长期低产、低效的状况,开创了茶叶生产新局面。(一)推行“四改四结合”的方法,改造低产茶园1.改土改园与改树相结合。改土改园重点抓住深翻土层,整修梯坎,畦内侧修建“竹节沟”及重施有机肥。达到改善土壤环境和保土、保水、保肥的目的。深翻时每亩施入腐熟饼肥200公斤,尿素…  相似文献   

2.
最近福建省农业厅在安溪县召开了低产茶园改造现场专业会议。全省九个区(市)和茶叶主产县分管茶叶生产的负责同志和技术人员共七十余人,对现场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安溪县改造低产园的各项技术措施,是加速发展我省当前茶叶生产的有效途径。这个县只用五年的时间(1980—1985年),从改造低产园上下工夫,全县茶叶总产翻了一番,突破了产茶五千吨大关。从全省各地提供的资料来看,不论是老茶区或且新茶区,凡是花力气实施低产茶园的改造工程,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整个茶叶的生产发展。因而,目前强调科学地、有  相似文献   

3.
金井茶场系我省长沙县金井乡乡办茶场。该场建于1958年,现年产茶205吨,茶叶产值135万元以上。该场从1975年以来,从改造低产茶园,新扩和改种换植良种茶园,狠抓茶园培管,为茶树塑造一个丰产、优质的生态环境入手,获得了显著效果。特别是近两年,我省茶叶生产进入“低谷”,相当  相似文献   

4.
汪春园 《中国茶叶》1993,15(5):28-29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属江北茶区,是安徽省的重点产茶县和名优茶主要产区之一。该县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所产的岳西翠兰、岳西翠春、兰花茶和石佛炒青等名优绿茶,品质超群,闻名遐迩,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茶园基础薄弱和粗放经营,制约了茶园单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现在岳西县已将以名优茶开发为龙头的茶叶产业列为全县发展山区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了充分发挥茶叶质量上的优势,尽快改变茶园低产低效的状况,必须在改造低产茶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路,因地制宜地建设起多种类型的高产优质高效茶园,使茶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5.
改造低产茶园,是发展茶叶生产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就建阳县这个茶叶低产茶区来说,低产茶园改造成效的大小,将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建阳县茶园现状 建阳县现有正式投产茶园47365亩,1985年生产各类毛茶1464.1吨,平均亩产仅30.5公斤,低于全国35公斤的平均水平。若与1975年日本平均单产138.5公斤相比,相差三倍多,在投产茶园中,亩产25公斤以下的有19416亩。占全县投产面积的41%;30——49.5公斤的有23205亩,占投产面积的49%;两项合计,产量低于50公斤的茶园有42621亩,占投产总面积  相似文献   

6.
当前,广东茶叶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在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近年来,我省茶叶生产在稳步的基础上保持较快发展,面积稳步扩大,产量不断增加,产品结构优化,名优特茶增多,产销两旺,茶叶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13年底,全省茶叶种植面积66.36万亩,总产量6.9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7%和10.6%.各茶类产量:乌龙茶3.33万吨,绿茶2.84万吨,红茶0.2万吨,黄茶8吨,其他茶类0.6万吨.从今年我省春茶的生产情况来看,整体产量增加,品质稳定,价格“高降低涨”,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三明市现有茶园面积19.4万亩,1995年茶叶总产量9564吨,总产值8685万元,平均亩产49.3公斤,亩产值448元,其社会平均值是低效益的。现有茶园面积中,绝大部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开辟的。受到以生产为导向、从生产到市场思想的指导,忽视“质重于量”的原则,没有市场竞争意识,所以大部份的茶山是低水平的,这就导致我市茶叶生产存在大面积低产、低质、低效的现状。有鉴于此,今后我市茶叶生产的发展之路,必须抓好三点:一是茶园建设要走稳产、高产基地化之路。新建茶园和改造低产茶园,既要有任务,更应该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要…  相似文献   

8.
1989年3月28日至4月1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茶叶技术推广工作座谈会”,会上,各地代表介绍了当前的茶叶产销形势,交流了近几年来茶叶技术推广工作的经验,分析了茶叶生产和茶叶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讨论了今后茶叶技术推广工作的重点和措施,初步制订了今后三年茶叶技术推广工作的规划。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要求,对今后茶叶技术推广工作必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成绩与问题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大面积推广了改造低产茶园的综合技术。1983~1987年全国共改造低产茶园  相似文献   

9.
象山是浙东沿海的一个半岛县,是新茶区。1983年至1985年的茶叶滞销,使刚尝到种茶甜头的广大茶农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大批茶园荒芜,近万亩幼龄茶园失管,1985年茶叶产量仅750吨,产值204万元,分别比1982年降低31.8%和44.4%。1986年到1988年生产有所恢复,但是1989年后又出现了茶类结构性滞销。面对困难和变化多端的市场,我们及时调整了茶类结构,大力  相似文献   

10.
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赞助,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安徽省农业厅合办的“低产茶园改造技术”培训班于1989年11月14~21月在安徽宣城举办,来自全国各产茶省基层的茶场技术员及茶农60多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的内容涉及低产茶园的生态建设与综合改造,低产茶园的土壤特点与施肥技术,低产茶园的换种改植,茶树优  相似文献   

11.
汪光荣 《茶叶》1999,25(1):26-29
武义县在红壤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红壤普遍存在的“酸,瘦,粘”等影响茶树生长的障碍因子,因地制宜地贯彻“资源利用为基础,改造提高为重点,治理开发为途径,增加效益为目标”的茶叶生产方针,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和新茶园建设,经过5年努力,明显提高了小流域茶叶生产水平,不仅使茶农增加了收入,而且改良了红壤,改善了生态环境,保证了红壤开发项目目标的实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由农牧渔业部技术推广总站和中国茶叶学会联合召开的“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叶质量”协作、研讨会,于1984年11月6—11日在湖北省宜昌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教育、技术推广和生产主管部门的代表共86人。会上共收到典型材料和学术论文43篇,有11位茶叶技术推广项目示范县(区)的代表,汇报了一年来茶叶技术推广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执行情况;有9位专家,就如何进行低产茶园改造,提高茶叶质量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还有更多的代表,围绕上述问题,在分组讨论中,交流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制约宜章县茶叶生产的因素,主要是低产茶园面积大、名优茶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生产程度低、生产成本高及社会化服务程度低等几个方面。认为抓好茶园建设,逐步实现茶园良种化;调整茶类结构,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优质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大力推进茶叶生产机械化;强化社会化服务,逐步实现茶叶产业化是宜章县茶叶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产茶园的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坪  黄婺 《中国茶叶》1991,(4):18-19
浙江省目前茶园总面积为250.7万亩,其中70年代发展的茶园占50%以上,1990年产茶11.2万吨,亩产干茶49.1kg 总产值约6亿元,上交国家税收约1.8亿元。茶叶收成的好坏,于国、于民都有重要影响。一、中产茶园改造的意义近几年来,由于承包责任制不够完善,茶叶市场大起大落,导致茶叶生产滑坡,茶园树势衰退,中、低产茶园面积比重扩大。特别是中产茶园,全省为170多万亩,主要是70年代期间发展的,现正当壮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经我省有关部门茶叶科技人员努力,在茶树品种引进和选育、茶叶高产优质栽培、茶园土壤肥料、茶树病虫害防治及生态茶园建设、红碎茶创制、名优特茶类加工、茶机研制与应用、茶叶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推广,取得了丰硕成果。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由于形势发展,目前我省茶叶生产存在品种老化、成本高、市场不规范、效益差、体制等问题。展望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向导,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名牌战略,加速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探索运用高新技术等提高茶叶品质,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 一、茶叶科技成果与推广应用 本世纪我省茶叶科技的进步,主要是1949年以后才真正得到发展和壮大。几十年来,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对老茶园改造、新茶园开垦、茶树品种选育、扦插育苗、土壤肥料、高产优质栽培、病害虫防治、名优特茶类加工、茶机研制与应用、茶叶深加工及生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技术推广,取得了一大批实用型成果,获省、部、厅级以上的成果将50多项。为推进我省茶业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茶叶科技主要成就概述如下: 1.茶叶科研教育体系的形成:我省茶叶历史源远流长,本世纪茶叶科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30年中山大学农学院率先开设茶叶专业课,培养茶叶专业人才,19  相似文献   

16.
在上一期的“茶叶专业户园地”专栏中,本刊就当前的茶叶市场形势走访了汪莘野副研究员。目前的茶叶市场疲软,虽给茶叶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这只是暂时的,从长远利益出发,用经济的眼光来看,这也正是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和换种改植的大好时机。为了帮助广大专业户搞好低产茶园的改造和换种工作,本刊记者就低产茶园改造的技术问题走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育种研究室主任桶亚军副研究员—— 问:什么样的茶园需要改造? 答:总的来说,需要改造的是产量低、效益差的茶园,具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树龄偏大的老茶园,这类茶园的特征是茶树骨干枝衰老或干枯,育芽力显著减弱,新芽伸展无力,正常芽叶少,对夹叶多,采摘期短,开花结实多;二是因管理不善造成茶树未老先衰的  相似文献   

17.
低产茶园改造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树树势的衰老,导致茶叶单产低,经济效益衰退。因此,改造低产茶园,使其复壮树势,提高茶叶产量,延长有效经济年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湖北蒲圻羊楼洞茶场十年来改造低产茶园的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8.
试论宜章县茶叶生产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制约宜章县茶叶生产的因素,主要是低产无面积大,名优茶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生产程度低、生产成本高及社会化服务程度低等几个方面,认为抓好茶园建设,逐步实现茶园良种化;调整茶类结构,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优质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大力推进茶叶生产机械化;强化社会化服务,逐步实现茶叶产业化是宜章县茶叶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茶叶是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然而大面积的低产茶园是阻碍当今茶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2012年全县茶园采摘面积8.36万亩,产量4320t,平均亩产干茶只有41.66kg(采摘一芽二三叶加工绿茶或红茶)。然而县茶叶工作站在小湾东镇银山茶场和公郎镇罗伯克茶场进行的低产茶园树冠改造试验,分别取得了1.53亩茶园亩产383kg、1.74亩亩产423kg的高产记录,全县平均亩产与低改试验茶园亩产差距达10倍左右。目前全县亩产50kg以上的茶园仅1.8万亩左右,亩产100kg以上的不足0.5万亩,绝大部分都是低产茶园。如果亩产平均达到100kg,总产量将达到8360吨,说明茶园低改增产潜力非常大。南涧县低产茶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稀植茶园,是由于采用"稀大丛"种植方式或因栽后缺株断行所造成,每亩仅有茶树300~500株,这类茶园有2万多亩,茶树高度一般在100cm以上,树幅80~100cm,具有高产型树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台州地区广大茶农和茶叶工作者对"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有明确认识.从五十年代中期以来,良种茶树的面积不断拓展.现有茶园面积11万亩中良种茶园有3.5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0%以上.实践证明,良种茶园面积的扩大,对于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开发名优茶叶,优化茶类结构,缓和茶叶产销严峻形势,及推动机械化采茶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