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臭椿、苦楝的生物活性物质,对天牛有很强的驱避作用,它对天牛成虫取食、交尾活动影响很大。通过林分模拟试验,得到进一步证实,并从供试的活性物质8种标样中,筛选出驱避效果最佳的2种挥发性物质:β-蒎烯和β-丁香烯。  相似文献   

2.
臭椿和苦楝的生物活性物质 ,对天牛有很强的驱避作用 ,它对天牛成虫取食 ,交尾活动影响很大。通过林分模拟试验 ,得到进一步证实 ,并从供试的 8种活性物质标样中 ,筛选出驱避效果最佳的 2种挥发性物质 :β -蒎烯和β -丁香烯  相似文献   

3.
几种抗虫树种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虫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曹兵  徐万仁 《林业科技》1998,23(6):27-29
臭椿、苦楝抑制天牛幼虫生长发育和成虫行为,体内含有的10种高活性物质对天牛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和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复叶槭Acer negundo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选择寄主的影响,采用触角电位仪(GC-EAD)测定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复叶槭在1 d中出现频数和相对含量都较高的10种挥发物1-戊烯-3-醇、β-蒎烯、乙酸-3-己烯酯、莰烯、环戊烯、己醛、D-柠檬烯、庚烯、3-戊醇和烯丙醇4个浓度的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触角对10种挥发物均有EAG反应,特别是对2 mol/L和0.2 mol/L 2个浓度反应明显;雌、雄成虫触角对挥发物的EAG反应差异显著。用Y型嗅觉仪测定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对挥发物4种浓度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0.2,2 mol/L的庚烯和乙酸-3-己烯酯对雌雄成虫具有驱避作用,且驱避率与引诱率之间差异显著;2 mol/Lβ-蒎烯对雌雄天牛具有引诱作用,且引诱率与驱避率之间差异显著;2 mol/L的3-戊醇对雌雄天牛的驱引作用相当,引诱率和驱避率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XAD2吸附法和GC/MS法,对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 Dode)球果、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球果、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球果中所含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其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从黄杉球果中检测到的柏木醇和异长叶烯在华山松球果和云南松球果所含的挥发性物质中没有。华山松球果和云南松球果所含的挥发性物质中的β-水芹烯在黄杉球果中未检测到。由此推测,在黄杉实小卷蛾(Retinia psedotsugaicola Liu et Wu)选择寄主植物及其危害的器官时,黄杉球果中所含的柏木醇和异长叶烯2种挥发性物质中任意一种或两种同时对该虫起引诱作用,而另两种球果中所含的β-水芹烯挥发性物质则对该虫起有驱避作用。研究结果为黄杉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XAD2吸附法和GC/MS法,对急尖长苞冷杉球果、枝条及小果垂枝柏球果中所含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其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从急尖长苞冷杉球果中共检测到13种挥发性物质,其由10种单萜、1种酚、2种醇组成。并以ɑ-蒎烯、月桂烯、β-蒎烯和β-水芹烯4种化合物为优势组分,其中又以β-水芹烯的含量最高,且该成分在急尖长苞冷杉枝条和小果垂枝柏球果所含的挥发性物质中没有。急尖长苞冷杉枝条所含的挥发性物质由6种单萜、1种酚组成,且其酚的含量最高。小果垂枝柏球果所含的挥发性物质成分相对简单,由5种单萜组成,其优势成分为香桧烯和柠檬烯,而柠檬烯在急尖长苞冷杉球果所含的挥发性物质中未检测到。由此推测,在冷杉顶小卷蛾选择寄主植物及其危害的器官时,急尖长苞冷杉球果中所含的大量β-水芹烯挥发性物质对该虫起有引诱作用,而另两种器官所含的柠檬烯挥发性物质则对该虫起有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GC-MS联用技术和计算机检索对昆明林区的健康云南松、衰弱云南松和松褐天牛产卵刻槽云南松的韧皮部挥发性物质及松褐天牛的幼虫和成虫的粪便、松褐天牛雌、雄虫的后肠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云南松健康木和衰弱木的韧皮部以及松褐天牛产卵刻槽韧皮部的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与健康木相比较,衰弱木和松褐天牛产卵刻槽韧皮部的挥发性物质中,α-蒎烯的相对含量减少,而β-月桂烯和3-蒈烯的相对含量增加;此外,衰弱木韧皮部的β-蒎烯的量也相对增加,并且发现含量很高的柠檬烯。松褐天牛产卵刻槽韧皮部、幼虫粪便、雌虫后肠均含有1-甲基-2-异丙烯基-环丁烷乙醇,表明该化合物与松褐天牛产卵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α-蒎烯(1)为原料,合成了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3)及其甲酸酯(4)、乙酸酯(5)和丙酸酯(6),并用IR、MS、^1H NMR及^13C NMR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按照国家标;隹GB 17322.10—1998测定了这4个化合物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3对白纹伊蚊没有驱避活性,与之结构及其类似的对盖烯二醇等已被以往的研究证明具有驱避活性,因此极性官能团和手性碳原子位置可能是影响驱避活性的重要因素;衍生物6对白纹伊蚊没有驱避活性,这可能与其羰基部分太大有关,在目前的萜类驱避剂中尚极少见丙酸酯类;衍生物5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质量分数为20%时,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时间接近4h;衍生物4的驱避效果最好。质量分数为20%时,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时间可以达到7~8h,与避蚊胺(DETA)的驱避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9.
悬铃木修剪去毛技术研究取得初步成功;樟树能驱避桑天牛和云斑天牛。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毛虫对兴安落叶松9种挥发性物质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弄清兴安落叶松挥发性物质及其变化对落叶松毛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将兴安落叶松苗进行剪叶损伤和落叶松毛虫幼虫取食25%针叶、50%针叶处理.以健康苗为对照,研究落叶松毛虫成虫对不同状况寄主的产卵选择情况.同时,研究落叶松毛虫雌雄成虫对兴安落叶松R型α-蒎烯、s型α-蒎烯、S型β-蒎烯、叶醇、月桂烯、3-蒈烯,β-罗勒烯、水芹烯和莰烯等9种挥发物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已交尾雌虫优先在健康植株上产卵,其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86.1%~89.5%;在不同程度损伤中,优先在轻度损伤的植株上产卵;机械伤苗上的产卵量要大于虫伤苗上的产卵量;将落叶松毛虫成虫触角剪去后,发现92.4%的卵被产在地面和笼网上,只有7.6%的卵产在苗上.在健康植株与损伤植株中,幼虫偏嗜健康植株,这与成虫偏嗜选择健康植株产卵是一致的.雌成虫对于β-罗勒烯、月桂烯和3-蒈烯,雄成虫对于莰烯和0.01,0.1,0.2,0.5μL·μL-1的叶醇均表现出负趋性,β-蒎烯、S型α-蒎烯在低含量时对雌雄成虫均具有诱引作用,高含量时则表现出驱避作用.R型α-蒎烯、水芹烯、莰烯和3-蒈烯对幼虫有诱引作用,月桂烯则具有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EAD和“Y”型嗅觉仪测定光肩星天牛对5种槭树的40种挥发物及挥发物混合物的嗅觉电生理及嗅觉行为反应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糖槭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为酯类、烯类、酸类和醇类,复叶槭为酯类、醛类和烷烃类,五角槭为酯类和醛类,华北五角槭为酯类、烯类和醇类,而挪威槭为酯类、醛类和醇类。光肩星天牛雌成虫对5种槭树的21种挥发物存在明显的的EAD反应,而雄成虫则对12种挥发物存在明显的EAD反应;其中雌雄成虫对11种挥发物均存明显的EAD反应。进一步嗅觉行为测定发现,光肩星天牛雌成虫对11种挥发物存在正趋向反应,雄成虫对7种挥发物存在显著的正趋向反应,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其中7种挥发物对雌雄均表现出引诱作用。雌成虫对8种挥发物存在负趋向反应,雄成虫对10种挥发物存在显著的负趋向反应,具明显的驱避作用,其中4种挥发物对雌雄成虫均表现出驱避作用。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对5种槭树挥发物混合物的嗅觉反应都表现为正趋向反应,引诱率大小依次为糖槭、复叶槭、五角槭、挪威槭和华北五角槭。  相似文献   

12.
植物次生性物质对植食性昆虫的抗虫作用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次生物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抗虫物质,它对植食性昆虫具有驱避、抑食、毒害作用。此外还对昆虫的天敌具有引诱作用。在植物次生物质的分析手段方面,主要包括色谱法和波谱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二者常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色谱-波谱联用技术在植物次生物质分离分析过程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由松节油开发绿色杀虫化学品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松节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大、价格最便宜的精油,其主要组分是α-蒎烯和β-蒎烯,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性能特点、来源于天然和资源丰富的优势,使其在开发绿色杀虫化学品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本文综述和展望由松节油开发的杀虫增效剂、萜类驱避剂和保幼激素类似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开发前景,介绍由笔者合成的新型杀虫增效剂和新型萜类驱避剂.  相似文献   

14.
<正> 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是宁夏严重发生的蛀干害虫。近年来研究表明,这两种天牛对树种有明显的选择性,对臭椿和针叶树有明显的拒避现象。为了进一步证实和研究其忌避作用的原因,我们对臭椿、云杉、桧柏和侧柏等树种进行了观察和内含物提取分析研究。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从各树种中提取出的挥发性物质,对天牛的取食和产卵行为有一定影响,从而探明了臭椿等树种对天牛有拒避作用的原  相似文献   

15.
对几种结构模式的抗天牛防护林进行了试验研究 ,得出 :树种混交是营造黄河护岸林的关键性措施 ;杨树的生长量最大 ,是主要造林树种 ;糖槭对天牛有较强的诱惑作用 ;臭椿是抗天牛树种 ,但是对天牛的驱避作用不明显 ,与杨树混交时应采取团状或行间混交  相似文献   

16.
使用7种药剂及筛选出的对雌虫有活性的挥发物成分,喷施到健康落叶松苗上,观察成虫的趋向行为、嗅觉和产卵反应。结果表明:对雌成虫,S-α-蒎烯0.004mol·L-1、S-β-蒎烯0.0004mol·L-1和3-蒈烯0.04mol·L-1有诱引作用(P<0.05);对S-α-蒎烯0.04mol·L-1和月桂烯0.8mol·L-1有显著驱避作用(P<0.01);吡虫啉3000倍液和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000倍液对鞘蛾有明显驱避作用(P<0.01或P<0.05)。与对照平均每雌产卵量15.79-16.73枚相比,喷施挥发物和7种药剂均能够显著降低鞘蛾在落叶松苗上的产卵量;其中,鞘蛾在喷施水芹烯0.0004mol·L-1和月桂烯0.8mol·L-1的落叶松苗上的平均每雌产卵量最少,分别为5.63枚和5.21枚,喷施阿维菌素和吡虫啉枝时平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3.13枚和3.33枚。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严重危害我省杨树的天牛主要是星天牛、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云斑白条天牛等。其防治措施如下: 1.在造林设计上,可用主栽树种、辅栽树种、引诱树、驱避村及隔离林带等不同功能的林分合理搭配,确保主栽树种速生、丰产、优质。 2.利用出孔成虫大多有补充营养的习性防治。  相似文献   

18.
挪威云杉幼树韧皮部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GC-MS测定挪威云杉幼树主干上部与下部韧皮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挪威云杉幼树的韧皮部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茨烯、β-蒎烯、月桂烯、3-蒈烯、柠檬烯、β-水芹烯7种单萜化合物。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3-蒈烯、β-水芹烯的含量在上部韧皮与下部韧皮有明显差异,其中上部韧皮部α-蒎烯、β-蒎烯和β-水芹烯的含量明显高于下部主干韧皮部,这为解释松树皮象的取食习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挪威云杉幼树韧皮部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GC-MS测定挪威云杉幼树主干上部与下部韧皮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挪威云杉幼树的韧皮部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茨烯、β-蒎烯、月桂烯、3-蒈烯、柠檬烯、β-水芹烯7种单萜化合物。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3-蒈烯、β-水芹烯的含量在上部韧皮与下部韧皮有明显差异,其中上部韧皮部α-蒎烯、β-蒎烯和β-水芹烯的含量明显高于下部主干韧皮部,这为解释松树皮象的取食习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杨干象对12种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12种植物挥发物中筛选出对杨干象成虫具有显著驱避、引诱作用的挥发性物质,并为生产制备驱避引诱剂提供依据,为有效控制杨干象种群奠定基础。【方法】利用EAG技术对12种植物挥发物质进行触角电生理反应,筛选出与对照差异显著的植物挥发物,再进行浓度梯度筛选。进而,进行Y型嗅觉仪和风洞生物测定。【结果】糠醛、苯甲酸、丁香酚、橙花醇、香茅醇、香柏油6种植物挥发物在1mol·L-1浓度下均能引起雌雄成虫较强的EAG反应(P0.05);行为反应测试表明:Y型嗅觉仪生测中1mol·L-1寄主植物挥发物糠醛对杨干象雌虫有明显引诱作用(P0.01),引诱率达71.59%;1mol·L-1非寄主植物挥发物橙花醇对杨干象雌虫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P0.01),驱避率高达81.5%。风洞生测中1mol·L-1寄主植物挥发物苯甲酸对杨干象雌虫具有明显驱避作用,驱避率达74.68%。1 mol·L-1非寄主植物挥发物香柏油对杨干象雄虫具有驱避作用(P0.01),驱避率达78.75%。【结论】在所选择的挥发物中,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对杨干象成虫的行为影响略高于寄主植物;杨干象雌虫较雄虫对植物源挥发物更敏感;Y型嗅觉仪和风洞生测都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