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羊痘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致死率高,严重制约了养羊业的发展。作者从病原形态学、流行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疫苗5个方面,综述了羊痘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山羊痘和绵羊痘统称为羊痘,前面对该病已有详细介绍,预防此病的根本办法是用疫苗免疫接种,山羊痘疫苗可同时预防山羊痘和绵羊痘两种疾病,我国主要采用山羊痘活疫苗预防此病。  相似文献   

3.
从羊痘的流行特点、羊痘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热点蛋白研究、羊痘的诊断和检测、疫苗研究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以期为羊痘病毒的研究及预防控制羊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羊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痘被世界卫生组织(OIE)列为重大传染病,在中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全身性皮肤损伤、痘疹和淋巴结病变为特征。羊痘是所有动物痘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据文献报道,在中国和美国等国家都出现过人感染羊痘病毒的病例,有本病的国家和地区的易感动物及有关产品被世界各国列为严格限制进出口的对象,因此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以及养羊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文章就发病情况、疫苗研制、诊断和防控等方面对羊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羊痘病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羊痘病毒能引起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的结节性疹块病.作者着重综述山羊痘和绵羊痘.羊痘病毒的基因组较大,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的基因组非常相似,但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交叉感染.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和全身性丘疹或结节为特征,结合其临床症状实验室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病毒粒子的典型形态即可做出快速诊断.病毒培养和分离虽有较高的特异性,但耗时长;因羊痘病毒和副痘病毒有相似的血清型,一些血清学的诊断方法如琼脂扩散试验(AGID)、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抗体的ELISA等,因会出现抗体交叉反应而无法区分这2种病毒的感染;又因羊痘感染后主要引起细胞介导免疫,动物接触病原后仅产生低水平的中和抗体,故而病毒中和试验敏感性也不高.近年来,用于ELISA检测抗原的方法已经建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Western印迹试验利用羊痘病毒的P32抗原与待检血清反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价格昂贵、操作难.PCR可用来检查活体或组织培养品中羊痘病毒基因组;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多重PCR技术,不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强,且大量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治疗羊痘病毒无特效药,做好疫苗接种等防制措施很关键;目前采用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来控制本病,所有被鉴定的羊痘病毒毒株都有一个相同的主要中和位点,可以交叉保护.灭活苗的免疫保护期短.以羊痘病毒基因组作为其他反刍动物病原基因的载体,生产新一代羊痘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具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6.
羊痘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羊痘病毒能引起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的结节性疹块病。羊痘病毒基因组较大,可容纳较大的外源基因。重组病毒载体是当今病毒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以动物病毒为基础设计的基因克隆及表达载体主要有取代型的重组病毒载体和重组的病毒-质粒载体。作者综述了羊痘病毒载体构建策略和羊痘病毒活载体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羊痘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羊痘病毒基因组庞大,约有150 kb,包括中间编码区和两端相同的反向末端重复序列;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基因组彼此十分相似,约有96%的核苷酸完全相同.p32蛋白是目前世界各地分离鉴定的所有羊痘病毒株共有的且特异性很强的结构蛋白,在诊断和预防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虽然羊疸从临床症状和宿主特异性上很客易做出诊断,但进一步的实验室确诊还是必要的,现已有多种检测方法和诊断试剂.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疫苗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文章从病原学、诊断和预防控制等方面对羊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羊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羊痘病毒能引起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的结节性疹块病。羊痘是以发热、全身性的皮肤损伤、痘疹和淋巴结病变为特征。羊痘病毒是所有动物痘病毒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严重影响养羊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预防控制等方面对羊痘做一综述。虽然此病从临床症状和宿主特异性上很容易做出诊断,但进一步的实验室确诊还是必要的,现已有多种检测方法和诊断试剂。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使用疫苗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9.
山羊痘病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殊的丘疹。2 0 0 1年,玉环县及附近县市的本地山羊、南江黄羊暴发山羊痘病,给广大养羊户造成了较大损失。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药治疗该病。我县使用内蒙古生物药品厂生产的山羊痘疫苗,免疫效果良好,山羊痘病的发病率降至0 96% ,病死率为0。而在未注射疫苗的2 0 0 1年,山羊痘病的发病率为3 1% ,病死率为2 0 %。经统计分析,差异极显著(P <0 0 1) ,表明此种疫苗对山羊痘病有极显著的免疫效果。山羊痘弱毒疫苗接种效果好@胡齐苗$浙江省玉环县畜牧兽医站!浙江玉环31…  相似文献   

10.
羊痘又名羊“天花”,是所有动物痘病最为严重的一种,严重影响国际贸易和养羊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羊痘的诊断和预防疫苗方面做一综述。现在已有了一组针对羊痘的简单而高效检测方法和诊断试剂用于实验室诊断,但各有千秋。目前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使用高效疫苗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利用羊痘病毒基因组做载体构建重组疫苗来同时预防小反刍兽的其他疾病,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山羊痘和绵羊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羊痘和绵羊痘统称羊痘,是分别由山羊瘟病毒和绵羊痘病毒感染引起的山羊与绵羊的病毒性传染病,皆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羊痘主要流行于亚洲和非洲,在我国青海、甘肃、湖南、内蒙等地区也有该病流行.建立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和研制特效预防性疫苗将为该病的防控奠定良好的基础.论文将从羊痘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和疫...  相似文献   

12.
山羊痘病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预防接种是最好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羊痘病毒     
羊痘为我国法定的一类传染病,目前针对羊痘病毒尚无特效药。研究人员对羊痘病毒基因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一系列针对羊痘病毒的检测方法。文章就近年来对羊痘病毒及其基因结构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行总结,为防治羊痘病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索小反刍兽疫疫苗和羊痘疫苗相互之间免疫效果的影响,选择90只参试羊采用单独免疫小反刍兽疫疫苗和羊痘疫苗以及两种疫苗联合免疫方式,并于免疫前及免疫后第7、14、21、28、90、210 d采集血液样本,通过阻断ELISA和间接ELISA检测其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两种疫苗单独免疫的抗体合格率到免疫后210 d时均在75%以上,达到国家规定标准(70%)。两种疫苗联合分点免疫情况下,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效果比单独免疫效果好,其抗体阳性率在免疫后第7、14 d时极显著高于单独免疫(P<0.01),21 d时显著高于单独免疫(P<0.05);羊痘疫苗免疫效果比单独免疫效果较差,其抗体阳性率在免疫后第7、14、21 d时极显著低于单独免疫(P<0.01),28 d时显著低于单独免疫(P<0.05),到免疫后210 d时抗体合格率仅为63.3%,未达到国家标准。研究表明,羊痘疫苗与小反刍兽疫疫苗联合免疫时,羊痘疫苗可以促进小反刍兽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而小反刍兽疫疫苗却抑制了羊痘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痘是以发热、全身性的皮肤损伤、痘疹和淋巴结病变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高、病死率高、分布广泛的烈性羊病毒病,是所有动物痘病毒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严重影响养羊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对羊痘的研究主要涉及病原学、诊断技术和基因工程疫苗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羊痘病毒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国内外已对羊痘病毒及对羊痘的预防控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羊痘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分离及体外培养、体外检测已有了较快的发展,而其致病机制和基因组结构、分子表位、结构蛋白及非结构蛋白等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尚待逐渐进入更加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结构基因如p32的各类载体的构建、表达和对非结构基因如TK基因的研究及其缺失载体的构建、IRT的功能研究等等。全面而深入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基础的研究,将为发展更为有效的检测诊断方法,并为安全有效的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及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羊痘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羊痘在民间俗称“羊天花”。羊痘是所有动物痘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是严重危害养羊业发展的一种疾病。近几年,由于畜产品流通加快、交易频繁等因素导致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发生了几次羊痘病。  相似文献   

18.
羊痘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临床羊痘病例进行总结和研究,结合临床经验,对羊痘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羊痘的诊治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88年3~8月间,在张家口地区进行了以山羊痘疫苗免疫绵羊,防制绵羊痘的实际应用。对109个疫点及其受威胁区的337061只绵羊,注射了山羊痘疫苗,取得了良好效果。对改良细毛羊、纯种细毛羊及哺乳羔羊,都很安全,无不良反应;注苗羊获得保护,免疫效果确实,疫情于注苗后5~10日被控制。  相似文献   

20.
羊痘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羊痘的流行情况,阐述了羊痘的实验室诊断与免疫现状,分析了羊痘防控工作面临的挑战,如羊养殖方式落后、羊痘的基础免疫和调运监管难度大、企业与科研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难度大等,以期为我国羊痘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