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巨尾桉尾叶桉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巨尾按2个无性系及其亲本之一的尾叶桉1个无性系、尾叶按实生苗造林在桂中的生长情况。对3.5年生林分生长情况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两树种基本能适应桂中肥力低下、干旱的立地条件生长,其中以巨尾桉BH115号无性系表现最好,而未经选优的巨尾桉(无号)无性系表现最差,说明了杂交种巨尾按子代与其亲本之一的尾叶桉子代之间并无绝对的生长优势,应在选优过程中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广西、广东和海南的五个地点桉树无性系进行生长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评价,以筛选出优良无性系。【方法】基于3.5年生桉树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材积、保存率和蓄积量数据。首先联合五个地点数据对各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然后建立线性混合模型进行单地点和多地点方差分析,以无性系、无性系×重复(地点)为随机效应,得出各性状的方差分量以及各无性系的BLUP值,从而计算各性状的遗传参数值。最后综合AMMI模型与BLUP-GGE模型选择优良无性系及适生环境。【结果】1)该研究表明各生长性状中的不同亲本、无性系、地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亲本中,粗皮桉×韦塔桉的各性状表现较好,其年均材积和蓄积量可达到每株0.069 0 m3、26.6 m3·hm-2a-1;不同无性系中,EC245为较为优良的无性系,材积和年均蓄积量可达每株0.090 9 m3、118.46 m3·hm-2a-1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尾巨桉、尾细桉两杂交种无性系列在雷州林业局公司遂溪林场造林的生长情况。对3.5年生林分生长情况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两无性系能适应遂溪林场肥力低下、干旱的立地条件生长,其中以尾巨桉无性系林分生长指标较好,但抗风性能差,尾细桉无性系林分生长指标比尾巨桉无性系林分生长指标稍差,但抗风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桉树无性系生长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桉树人工林造林树种单一以及华南地区台风和病虫害对桉树人工林产量影响严重等问题,开发测试并推出新无性系对解决这些问题尤为重要。本研究对15个桉树新无性系在5种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对生长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做了定性分析。测试无性系的生长表现显示,无性系1409在所有立地中的表现均优良且稳定,无性系1406和1407在多个试验点的表现优良。这3个无性系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表现出较为稳定的生长优势,其广泛的适应性表明其具有潜在的推广价值。来自5种立地条件的无性系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显示,测试无性系在无性系、立地及无性系与立地互作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主要原因在于这5种立地条件的温湿度、降雨量和土壤类型均存在较大差异。该结果也说明了进行无性系多立地条件测试的重要性,尤其是针对华南地区不同的立地类型。测试无性系胸径和树高的重复力都很高(0.972和0.964),表明其虽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存在生长差异,但其生长表现还是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桉树无性系的选优、中试甚至推广决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尾叶桉×细叶桉5个杂种组合的181个无性系扦插生根和生长性状的研究表明:每穗根数、每穗最长根长和生根率3个扦插生根性状,杂种组合间和杂种组合内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0.01显著水平;46个月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3个生长性状,杂种组合间差异不显著,杂种组合内无性系间的差异达0.01显著水平.无性系扦插生根性状和生长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介于0.32(每穗最长根长) ~ 0.94(生根率)之间,表明各性状受中等到高等程度的遗传控制.无性系扦插生根性状平均值与生长性状平均值的表型相关均不显著.无性系各生长性状在13、18、46个月生之间的年年相关均达到0.01显著水平,表明在较早生长期进行无性系选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研究初选出易扦插、速生的尾细桉杂种无性系24个,无性系间单株材积株间变异系数为13.87%~68.55%,无性系内变异可能与母株年龄效应、位置效应和立地环境条件等C-效应因子有关.对桉树杂交育种而言,杂交制种后直接进行育苗、扦插和无性系试验是一条快捷有效的无性系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韶关地区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103个无性系为研究材料,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对尾叶桉7月生树高(H7)、18月生胸径(D18)、18月生材积(V18)和18月生耐寒性指数(C18)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算,同时通过综合指数选择法对18月生尾叶桉无性系进行早期选择.结果 表明:尾叶桉无性系早期生长较好,D18、V18和C18平均值分别为5.4 cm、1.30 m3和0.37;尾叶桉H7、D18、H8和C18在无性系间的方差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方差分量在0.05~1.01之间,剩余方差分量介于0.02~1.76之间,其无性系重复力在0.45~0.94之间,单株重复力在0.14~0.78之间,说明尾叶桉无性系的大部分性状不仅受遗传影响,还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除C18与生长性状相关系数不显著外,生长性状间表型与遗传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达0.8以上.以18月生生长与耐寒性状进行早期选择,综合评选9个优良无性系ZQUA9、ZQUA22、ZQUA44、LDUB94、ZQUC14、ZQUC17、ZQUA34、LDUC1和ZQUD1,入选无性系的H7、D18和C18均值分别比对照(DH3229)高出0.32 m,0.68 cm和0.39,达13.18%、13.01%和136.27%.尾叶桉生长性状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桉树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7个桉树无性系在3个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个桉树无性系在本区表现良好,不同桉树无性系间在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适宜本区发展的桉树无性系首选为尾赤桉201-2,其次为尾巨桉3229和尾圆桉184-1;海拔在300 m以下的适宜种尾赤桉201-2、尾圆桉184-1、尾巨桉3229等,海拔在300~460 m的适合种尾赤桉201-2和巨桉。  相似文献   

8.
以群众杨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F1代木材材性性状的杂种优势,用主成分遗传距离类平均法进行了无性系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抗性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结果表明:(1)杨树木材性状F1代普遍存在杂种优势。(2)18个无性系可聚为明显不同的5类,第一类速生、纤维性状中等;第二类生长中等,密度较小,纤维较好;第三类纤维性状优良且生长良好;第四类亲本P15A生长快,纤维较好;第五类木材密度大,生长中等,纤维较好。(3)根据聚类结果,结合抗性和生长表现选出4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9.
黄世兴 《热带林业》2003,31(2):12-13
本文概述刚果12号桉无性系和实生苗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经过四年的观察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刚果12号桉的生长规律,种植4年桉树的林分,无性系桉每公顷立木蓄积46.5m^3秆,平均年公顷立木蓄积量:无性系为16.1m^3,实生苗桉为11.6m^3,无性系桉和实生苗桉的保存率分别为94%和87%。  相似文献   

10.
不同桉树无性系生长对比试验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个桉树无性系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对比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桉树无性系在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适宜本区发展的无性系为尾巨桉3228和尾巨桉3229,而尾叶桉U6生长较差;从效益分析来看,采用尾巨桉3228和尾巨桉3229造林比尾叶桉U6造林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对12个桉树无性系进行了生长、分枝、通直度、树皮厚度及抗风性进行研究,表明无性系间的性状指标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差异,E11和E7号无性系的单株材积分列第1、2位并显著高于其它10个参试无性系;用聚类分析方法将12个参试无性系分成6类,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选择.以产量、形质指标为选择目标,可选择E7、E11、E2、E8、E3号5个无性系;以抗风性强作为首选指标,则可选择抗风性强、产量中等至较好、形质中等的E12、E5、E1、E10、E6号无性系.  相似文献   

12.
以沙县官庄国有林场22年生的杉木第2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220个无性系进行系统测定,探讨了无性系生长、形质和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形质性状和结实性状在无性系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且无性系的重复力值均较大;从220个无性系中综合筛选出丁74等35个优良无性系,各优良无性系生长量大、结实性状良好,22年生时的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值分别高达17.56 m、33.60 cm和0.803 35 m3,分别大于种子园中调查的220个无性系平均值的20.36%、17.73%和57.32%,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用作高世代种子园建园材料和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甘肃境内收集的40个灰楸无性系幼苗生长性状的观测记录,经差异显著性分析及对各性状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从形态生长和光合生理方面优选了其中的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在供试的40个灰楸无性系中,天古灰04、天灰34、正楸04、麦积山灰3、庄廓灰5等5个无性系在苗高、地径、比叶重等生长性状方面与其它无性系有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第一代改良无性系种子园建园材料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马尾松第一代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群体,在对园内无性系及其子代家系测定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无性系再选择,重建改良代种子园。结果表明,子代生长量与当代无性系产籽量和雌雄球花量,在家系与无性系水平上差异极其显著,且不同程度受遗传控制,具有一定选育潜力。采用综合评定和独立淘汰相结合的方法,能实现性状兼优的无性系再选择。以一代(CK1)为对照,从160个无性系中再选择30个无性系建立的改良代种子园育种效果显著,其遗传增益估值,8年生子代材积提高10.9%,产籽量和雌、雄球花量分别提高49.1%、18.9%、7.6%;以母树林混合种(CK)为对照,2个选择阶段,8年生子代材积累计遗传增益估值18.1%。  相似文献   

15.
杉木无性系生长表现和优良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营造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的10年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进行调查分析得出:试验林总体生长表现较好,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在无性系间存在明显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无性系的重复力均比较大,其中胸径和材积的无性系重复力达0.691和0.757,无性系的生长稳定性较好;通过综合比较,从试验林选择出优良无性系5个,10年生时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23%以上,材积现实增益达30%以上,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6.
杉木耐贫瘠优良无性系苗期初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90年代,我国南方营造了大量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速丰林,但由于忽视了良种的耐贫瘠特性,致使约30%的杉木人工林不能成林,约20%的人工林不能成材;另外每年新增大量的退化地需要治理,也需要大量耐瘠薄的优良品系.因此,杉木良种的抗逆性评定与选择十分重要.杉木无性系在良种培育中具有独有的优势,它能保持母本的的遗传特性,生长一致,林相整齐,便于集约经营,尤其是无性系的木材材性均匀一致,收获期相同,是建立工业用材林的最佳材料[1-2].无性系育种是杉木良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理应引起林业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黑榆不同无性系的遗传变异情况,以河北省深州市栽培的15个黑榆无性系为材料,对黑榆不同无性系的生长、叶片形态和光合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个黑榆无性系间苗期生长性状及光合生理等性状指标差异显著,在15个黑榆无性系中,D7的地径最大,为2.33cm;B19平均苗高最大,为2.57m;叶长、叶宽、叶面积在不同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单叶面积最大相差4.1倍,不同无性系间宽长比在0.58~1.21之间变化,说明黑榆不同无性系间在叶片形态上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而且差异显著。无性系B18、D9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分别为23.54μmol/(m2·s)和23.82μmol/(m2·s);无性系D2蒸腾速率最高,为11.18mmol/(m2·s),无性系D4的蒸腾速率最低,为6.71mmol/(m2·s)。结合生长性状分析不同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发现具有较高净光合速率的无性系,并不具有较大生长量,蒸腾速率反而和较大生长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湿地松种子园的产量,以荆门市彭场林场一代去劣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状况和结实性状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无性系生长和结实性状的差异性,并筛选出高结实无性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胸径、冠幅、球果长度、球果直径、球果径高、单株球果总产量和单个鲜果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sg<0.01),而单果出种量的差异不显著(sg=0.366);选出排名前3位的高结实无性系,结实量较均值提高了2倍多;根据差异分析的结论,为现阶段优良无性系初步筛选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2012和2013年种植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的2片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无性系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保存率达93%以上,不同无性系间树高、地径、冠幅和干形4个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生长与形质性状的重复力较高,为0.8077-0.9354;树高、地径和冠幅3个生长性状之间极显著相关,但干形与生长指标的相关度随林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建议今后开展樟树无性系选择时应兼顾生长和形质两方面的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