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州西昌市郊某鸡场2008年12月5日购进882肉用型雏鸡2980只,分两栋饲养,个别雏鸡从7日龄表现呼吸症状,17日龄开始死亡,到9月22日,第一栋雏鸡死亡432只死亡率为29%,第二栋雏鸡死亡376只,死亡率为25%。到50日龄时雏鸡死亡达1016只,到80日龄鸡群淘汰时共死亡1341只,死亡率为45%,确诊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2.
北京西郊农场畜禽公司于1986年11月10日购进AA肉用型雏鸡2803只,雏鸡从3日龄表现呼吸症状,10日龄开始死亡,到50日龄时死亡达1100只,到80日龄鸡群淘汰时共死亡1350只,死亡率为47.4%。确定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3.
<正> 某鸡场7月12号在第一栋雏鸡舍平养育雏鸡1611只。到8月1日雏鸡达到21日龄,还剩1200只。这时开始爆发葡萄球菌病,三天时间里有155只雏鸡感染葡萄球菌病,发病率为12.92%,其中90只死亡,死亡率达7.5%。经用青霉素和四环素治疗,未见明显的效果,后改甩浓度为0.46%的红霉素饮水,效果十分显著。此病在三天内得到控制。三天以后,没有发现死于葡萄球菌病的雏鸡,现将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一、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我市养鸡户王某于2005年7月份,购进雏鸡1000只。饲养到20日龄时,由于天气阴雨连绵,鸡群开始发病,5天内发病478只,发病率为47.8%;死亡136只,死亡率28.5%。笔者根据其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雏鸡伤寒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四川某县个体养殖户于1999年9月购进一批刚出壳雏鸡,3日龄开始出现死亡,5日龄死亡达高峰,死亡约10%;而同批的另一养殖户雏鸡死亡率高达近50%。其表现为:不食不饮,脐孔周围红肿,颜色较深,腹部膨大,排黄白色粘稠粪。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可确诊为鸡大肠杆菌性脐炎。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养殖户从某种鸡场一次购进刚出壳雏鸡4000只,一日龄鸡只正常,少有发病。第二天陆续出现鸡只精神萎顿,缩颈闭眼、翅垂,不愿走动,很少采食或废绝,有的尚能饮少量水,有的不饮。脐孔红…  相似文献   

6.
侯宗良 《中国家禽》2004,26(16):24-24
1病史 2002年3月23日,枣庄市薛城区某养殖场购进海兰褐1日龄蛋雏鸡3300只,自配雏鸡日粮,饲料配方为玉米63%、豆粕25%、麸皮2%、浓缩饲料10%。自4月22日(28日龄)开始,鸡群出现零星死亡,剖捡见肾肿,投入抗生素、肾药(活力健、肾宝)治疗无效,死亡数逐渐增加,5月30日一天的死亡数达到48只.到发病第40天共死亡805只.死亡率24.4%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温和型禽流感的流行一直比较严重,不仅发病面积广,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给养鸡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温和型禽流感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雏鸡,其中以10~25日龄雏鸡最易感染,鸡群发病日龄越小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春秋季节发病率最高。1发病情况黄骅市一养鸡户徐某进肉雏鸡12900只,饲养到9日龄时,由于饲养管理不当,10日龄鸡群开始出现呼噜、流涕、甩鼻的症状,发  相似文献   

8.
邯郸县养鸡户王某饲养的500只肉雏鸡,于14日龄暴发了曲霉菌病,死亡率达51%。1 发病情况王某于1997年10月初购进500只 AA 肉雏鸡,11日龄发生零星死亡,次日渐增,到14日龄送检时猛增到死亡180多只,虽及时用常规量拌食土霉素,青、链霉素饮水,也未见好转。2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1鸡群发病情况郑州市南郊某一肉鸡饲养场于2001年3月6日从某一父母代肉鸡场引进艾维茵肉仔鸡苗11000只,在第1日龄、第2日龄发现部分雏鸡比较弱小,乱叫不停,第3日龄开始出现死亡,第5日龄至第8日龄死亡达到高峰,由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到11日龄鸡群基本得到控制,死亡率明显降低,第3日龄至第11日龄,共死亡1309只,死亡率为11.9%。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部分鸡离群呆立、挤堆、精神沉郁,不爱动,羽毛松散,食欲减退,排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污染,剖解主要病变有:2.1蛋黄囊和脐炎表现为蛋黄吸收不…  相似文献   

10.
平顶山市郊一养鸡专业户的鸡舍是由一栋旧房改建而成,采用地面平养方式。2003年3月,该场购进1000只1日龄本地湘黄鸡,35日龄时部分鸡表现精神不振、厌食、眼结膜发黄和排稀粪症状,当即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并开始死亡。到40日龄时发病率达30.O%,死亡率为8.0%。50日龄后发现有  相似文献   

11.
刘吉荣  唐云宪 《中国家禽》2005,27(11):46-46
本次发病雏鸡于2004年3月中旬购自当地一孵化场,共购1034只,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6.6%c.32日龄转群和调整饲养密度,将雏鸡从网上下到同一育雏房的地面平养(育雏舍未经任何消毒),地面铺上一层稻谷壳作为垫料,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个体的增大,呼出的气体和排出的代谢产物增多,地面垫料变得比较潮湿,卫生状况转差。到38日龄时,个别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拉稀粪或粪便带血,冠髯苍白,43日龄时,出现鸡只死亡。并在随后的几天里,鸡群的发病率增多,死亡率增加,在整个疫情期,有临床症状的雏鸡.453只,发病率为45.3%,共死亡雏鸡42只,病死率为9.71%。  相似文献   

12.
养鸡户王某于2004年6月8日购进雏鸡1000只,饲养在25平方米的房间里,平地饲养,18日龄偶见有鸡发病,至24日龄时有530只发病,发病率达52.6%,死亡率达61.3%。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等,确诊为24日龄雏鸡维生素B1缺乏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延边市郊区有 A、B 二个雏鸡饲养场,A 场于5月2日孵出564只雏鸡,从5月4日(3日龄)开始发病死亡,到5月13日(12日龄)为止,共死亡466只,占育雏总数的82.6%。其中6日龄到10日龄的雏鸡死亡率为最高,共死亡419只,占死亡总数  相似文献   

14.
1997年11月,贵阳市南明区某鸡场从湖南桃源引进了桃源雏鸡1000只,饲养至15日龄后,发生了以拉白色稀粪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死亡率为3.7%。经实验室诊断为绿脓杆菌感染,用庆大霉素治疗得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批桃源雏鸡到鸡场后,在第15日龄开始出现拉白色稀粪,当天死亡2只,第二天死亡12只,在以后几天内平均每天死亡8只左右。待病停息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1%和3.7%。2临诊症状及清理变化(1)发病初期雏鸡食欲不振。病程稍长雏鸡出现显著症状是拉白色稀粪,濒死时粪便呈微黄绿色;肛门外围被稀粪污染,…  相似文献   

15.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4年9月,我市一孵化场连续4批种蛋孵化率突然由94%降到73%,弱雏明显增多,但选出的雏鸡精神状态基本正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弱雏则表现瘫痪或站立不稳,跗关节红肿,售出的雏鸡于2日龄出现精神萎靡、喜卧,不采食。有时出现高度神经质,部分雏鸡在奔跑中步态不稳,向前猛冲后跌倒,有的雏鸡被踩踏而死亡,个别雏鸡出现头颈震颤症状,3日龄时死亡率达57%。根据临床症状,初步怀疑是禽脑脊髓炎,并在之后出雏的3批32000只雏鸡中细心观察,仅发现5只雏鸡有典型头颈震颤症状。之后对种鸡场进行了解,种鸡出现场产蛋率由93%下降到63%,但采食、粪便、蛋色及种鸡的精神状态均正常。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 2006年7月6日蓬莱市某肉鸡专业户购进商品代“AA”肉雏鸡24600只,分别放在4栋鸡舍内饲养,4栋鸡舍建造结构完全一致。全套笼养,采用排气扇通风换气,采用锅炉燃煤喷热气取暖,采用电动刮粪板取粪。并分别于7、14、21日龄接种过新城疫、法氏囊、新城疫疫苗。至24日龄肉仔鸡长势一直良好,25日临时突然发病,精神不好、出现呼吸道及肠道症状,本户自用青霉素饮水治疗、3日后症状不但未减,反而出现死亡现象。在山西省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的帮助下,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化验室检验结果确诊该病为鼻型大肠杆菌病。经采取有效综合防治措施,使本病很快得到有效地控制,共死亡淘汰176只,死淘率为0.7%。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情况 2005年10月.山东省胶州市某蛋鸡场引进海兰褐蛋雏鸡9000羽.饲养至10日龄时,部分雏鸡m现精神萎顿、闭眼、羽毛蓬乱等症状.随着日龄的增大.症状更加日月显.表现为站立不起,不爱运动,逐渐表现为采食量和饮水量急剧下降,病鸡消瘦,后期体重为正常鸡的1/3—1/2,排黄色或绿色稀便: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哕音、咳嗽、张口呼吸等),个别严重的出现肿眼,甚至失明;病初不见死亡,发病中后期鸡只表现为极度消瘦,且出现零星死亡。发病率约为60%.死亡率约为23%;死亡高峰处在30-50日龄之间,以后鸡群趋于稳定.但是鸡群个体大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8.
2003年5月 ,某养殖户饲养雏鸡420只 ,在育雏15日龄后陆续出现死亡 ,发病急、传染迅速 ,每天死亡15~20只 ,病程短促 ,应用链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等治疗均未奏效 ,11天内发病339只 ,发病率为81 % ,死亡206只 ,死亡率达61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为新城疫。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场一直以饲养肉用仔鸡为主。5月18日从外地某雏鸡饲养场购入雏鸡420只饲养。育雏采用网上平养 ,饲料为本地一种鸡场提供的育雏料 ,饮水为深井水 ,育雏舍温度、湿度、通风等均严格控制 ,舍内每星期消毒一次。前期雏鸡生长发育良好 ,至15日龄 ,早晨突然…  相似文献   

19.
文登市一肉鸡饲养专业户干1998年4月5日购进"AA"商品肉鸡苗2400只,采用地面搭棚上架问养。为了提高雏鸡的成活率,促进生长,改善调料转化率,该专业户在肉鸡颗粒全价饲料中添加咦乙醇0.25%。雏鸡4日龄前生长状况尚可,到5日龄部分雏鸡出现中毒症状,并且开始死亡,以后死鸡数逐日增多。至8日龄,中毒鸡达1800多只,占鸡群的75%。死t970多只,死亡率达40.5%。急性中毒雏鸡突然死亡;慢性中毒雏鸡精神沉郁.行走不稳,腿爪外伸.有的侧卧,打颤,部分雏鸡是犬坐姿势,伴有呼吸困难症状。剖检死雏24只,活雏6只。死雏咦囊内充满食物,…  相似文献   

20.
王立权 《中国家禽》2005,27(14):33-33
2004年9月,我市一孵化场连续4批种蛋孵化率突然由94%降到73%,弱雏明显增多,但选出的雏鸡精神状态基本正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弱雏则表现瘫痪或站立不稳,附关节红肿,售出的雏鸡于2日龄出现精神萎靡、喜卧,不采食。有时出现高度神经质,部分雏鸡在奔跑中步态不稳,向前猛冲后跌倒,有的雏鸡被踩踏而死亡,个别雏鸡出现头颈震颤症状,3日龄时死亡率达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