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不断推进,生态、交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使乡村生活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以成都市西来古镇为例,深入挖掘其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发展创意农业,将古镇开发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探讨了西来古镇的旅游开发路径,以期为今后古镇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寻求文化欣赏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旅游潮流。我国各地也在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文化旅游项目。但是开发文化旅游项目是一个长期并且复杂的过程,并且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妨碍文化旅游的开发,本文从文化旅游的内涵与作用谈起,谈论我国文化旅游的开发管理现状,紧接着分析在我国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古镇开发热和中国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古镇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的一大热点。古镇不仅仅具备着极为优质的历史科考价值,更以其独特的文化传承和文化魅力,对经济文化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推动作用。文中以棣花古镇的旅游文化开发为主,通过对棣花古镇的旅游文化开发及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分析,发现当前棣花古镇存在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意识滞后、缺乏创新、开发建设不够深入、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以及资源整合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指出应通过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加大特色文化旅游开发、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复合化发展棣花古镇文化旅游等措施,有效促进棣花古镇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更好的建设陕南特色文化小镇。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地区所拥有的独特的文化与良好的生态环境受到旅游业的青睐。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合理的旅游开发能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其逐渐成为我国旅游发展的新趋势。然而在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开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马潇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0):3-5,48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闲暇时间外出旅游.而古镇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并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始逐渐兴起,在休闲旅游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位于山西太行山区的大阳古镇现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有其发展优势,也存在一些问题.该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着重分析了大阳古镇的崛起与发展,对其开发与保护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汝小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5,(11):168-170,226
根据江南古镇旅游发展的现实情况,分析了江南古镇保护与发展的趋势,据此提出了古镇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吴江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从古镇保护、文化旅游、古镇管理体制、多样化发展、营造古镇经济圈等多个角度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户生计是农村脱贫攻坚战中最关键的问题,而依托农村青山绿水的自然禀赋资源,独特的乡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户收入的核心措施。把特色产品变成旅游商品,把农村变成旅游区,对解决农户生计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蜀河古镇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和困境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古镇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发现:1)蜀河古镇旅游产业发展改善了当地人居环境;2)旅游发展对周边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开发不足;3)家庭劳动力缺乏、古镇产业结构单一限制旅游产业对农户生计的正向推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生活强度持续提高,在学习工作之余,休闲慢慢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状态。休闲旅游将休闲和旅游进行有机结合,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休闲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增长动力,同时也可以改善当地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人口众多,休闲旅游的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有效利用休闲旅游资源,做到科学开发、合理保护是发展休闲旅游行业的关键。本文从休闲旅游产品的相关概念着手,在综合分析现有休闲旅游产品市场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提高休闲旅游产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生活观念不断转变,大大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节事旅游作为一门新型的旅游理念和体系近年来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国外节事旅游开发和运作已经形成了健全成熟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并不断在衍生领域和一体化建设与开放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国内节事旅游文化发展而言,目前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需要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进而提出更加完善健全的应用对策。本文对节事旅游文化资本开发和运作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推动国内节事旅游文化发展相关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白云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公园是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主旋律和主要载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森林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通过对白云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休闲农业和乡村农业已逐步进入广大人们的视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但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可以扩大农民的收入,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外出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工作休闲之余的娱乐方式,我国目前的旅游区越来越多,提供人们旅游的地区也越来越多各个地区也在不断打造更加具有风情特色的旅游区,以此来提高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当地农业景观中,大力开展"红色农业旅游"项目,这些项目可以使游客了解到更多的抗战文化,还可以接触到的当地的风土人情,一举多得。但是,目前很多的景点并没有相关的管理这种特色旅游区的经验,并且不合理地对景区进行开发也是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因素,本文将探讨关于红色革命主体文化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景观设计方法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化旅游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的优先选择。陕西省棣花古镇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深入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相关产业。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对比分析四川锦里和陕西棣花文化旅游的发展历程和开发策略,借鉴锦里文化商业街的成功经验,从软件、业态、节庆活动、管理4个方面对陕西棣花古镇的乡村文化旅游规划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了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古镇的发展现状,从当地传统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得到启发: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古镇在修复开发时,应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同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强化民俗文化传承;挖掘不同层次需求,提升旅游产品价值;加强村镇规划设计,集成多产业共开发;打造文化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服务业+传统农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依托,近年来已渐渐成为可极大增进农民福祉、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智慧型产业。尤其是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任务进程中具有厚积薄发的潜力,但对于诸如商洛市棣花古镇这样开发时期较短的乡村旅游景区来说,它无论是从服务品质、整体规划,还是宣传力度、特色产品营销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以棣花古镇景区一游为基础,通过走访一定量的当地商户,对景区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结合SWOT分析方法,从借助自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价格手段联合营销、加强景区软硬件配套设施、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与培训、注入更多文化元素、打造多元化融资渠道等路径为棣花古镇景区更优发展提供相关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景区发展状况的改进以及强化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从量到质的实质性增收。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每天都在提高。旅行已经成为人们适应快节奏生活的一种方式,这是人们的精神需求。如今,宗教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其旅游价值正在得到大力开发。宗教通过宗教雕塑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含义,建筑以及一些仿古服饰,人为扮演等方式表达宗教的思想、感情等。宗教旅游地通过丰富的内涵来吸引游客,因此宗教文化旅游在整个旅游市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宗教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和带动当地的经济,而且能够保护和传承宗教文化。以襄阳为例,襄阳现有关于佛教的文化传承地有广德寺、铁佛寺、承恩寺等,道教的文化传承有真武山,九天玄女风景区等。对襄阳的宗教文化旅游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琴  李俊  张述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18-15520
针对空心古镇现象,指出其是城市化发展及欲望驱使演变的结果,分析了古镇空心化存在的使古镇自然、经济、社会功能整体退化,严重阻碍古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弊端。基于文化再生的内涵及理念,在文化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的应用上,构建了古镇实心化的旅游开发模式,并从古镇场景再现、文化感悟、文化推广的角度具体阐述了这一模式。以重庆市主城区西部的走马古镇为例探讨了古镇旅游开发的实践,强调从格局保护和生态环境恢复整治、古镇保护与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再现走马场景,感悟并推广走马文化,并注重以历史文化遗产为素材构思旅游产品主题,提出古镇实心化开发的模式,实现文化遗产再生。  相似文献   

18.
于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70-19271,19274
在探讨古镇社区参与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古镇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社区参与古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社区参与意识淡薄、商业化现象严重、社区参与层次低、古镇"空心化"等问题,指出从经济参与、政治参与、环境参与、文化参与4个方面全面提高社区参与古镇旅游发展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自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包括乡村古镇游在内的乡村旅游成为各方重点关注对象。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处理好古镇与周边现代化的环境、建筑、街区等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冲突,促进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这是目前我国乡村古镇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乐山市犍为县罗城古镇为例,初步探索乡村古镇与周边环境和谐融合的道路,为古镇保护开发中出现的这类问题提供建设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114-1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清新健康的乡村文化旅游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山西省全域内乡村文化底蕴深厚,民俗古建较多,自然生态良好,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梁村为例,通过分析当地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和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使当地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