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明 谷雨     
《农家参谋》2016,(4):2-3
正【农历】二○一六年二月廿七/星期一清明时节,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清明含有明洁之意。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的由来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候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相似文献   

2.
清明当节过     
严旗  程立铭 《百姓》2008,(4):6-9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相似文献   

3.
清明节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使清明成为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相似文献   

5.
<正>"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这个小长假的三天,不是小雨就是中雨,根本无法感受那"天气清朗,四野明净"的美好时候,倒是让我想起了"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尿素市场也是风雨梨花寒食过,依然、持续处于"俏江难"的尴尬局面。粗略统计了一下,超过50万吨产能的尿素厂家,三月份有13家以上停了车,开工率维持在60%左右,这是最近三年来三月份开工率最低的一年。2013年三月份尿素企业开工率超过80%,2014年三月份尿素企业开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08,(6):26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此时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民间更是有踏青、寒食、扫墓的习俗和“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时谚语。  相似文献   

7.
正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春天,明媚怡人。汉代,人们在正月初七"人日"到郊外踏青,正月十五元宵节去观灯、舞龙,三月初一寒食节去踏鞠。在唐代,则有盛世空前的拔河活动,"常以正月望日为之"(《封氏闻见记》)。唐、宋的寒食、清明节期间,则"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明清时,元宵观灯、清明荡千、郊游踏青、舞龙舞狮、放风筝、博棋弈……节令活动令人目不暇接。春天,是中国古代民俗节令活动最丰富多彩的季节。  相似文献   

8.
清明     
《新农业》2017,(6)
正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相似文献   

9.
<正>4月有"清明"、"谷雨"两个节气。今年清明时间为公历4月5日,"清明"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气温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今年的谷雨节为公历4月20日,"谷雨"的意思是从这一  相似文献   

10.
清明诗句     
《寒食》(唐)韩罖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  相似文献   

11.
清明时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与一般的节气不同,清明还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时节,春和景明,万物都在显露出勃勃生机,柳条摇曳着曼妙的舞姿,小鸟舒展了婉转的歌喉。  相似文献   

12.
正十里长街皆春色,万水千山尽朝晖。三月的北京,已透出春的气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分别于2018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京开幕。就此,今年全国"两会"时间全面开启。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们齐聚北京,为祖国的发展建言献策,而农业始终是代表们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如耀眼的新绿撩开四季的韶光,我们已迈出新的步伐。2018年3月5日,就此,全国"两会"拉开序幕,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两会"期间三农再次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13.
清明话春游     
三月清明,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草木萌动,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春游的传统习惯。  相似文献   

14.
11月     
正【农历】二○一六年十月初八/星期一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也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立冬的由来每年公历11月7日或8日,节令交立冬,"立"是开始,"冬"是节令,这天太阳到达黄经225度,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虽然减少,但还不到最冷的时候。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正>四月,万物盎然;四月,中原风暖;四月,绿城欢闹;四月,"群贤"毕至。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品牌创建大会于4月17日至18日在郑州的召开,为今年作为农业品牌推进年的含义做了注解,同时也体现了河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近年来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品牌创建方面的显著成绩与实践经验。为期两天的会议,多场含金量极高的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河南上百家知名农产品品牌,为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带来了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清明节     
《新农业》2008,(12)
清明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4月5日前后,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当天为清明节。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  相似文献   

17.
正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节气。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  相似文献   

18.
正导语自2004年以来,每年5月科技活动周期间,"科技列车"都要开往相关地区,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科技列车"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2届。2016年5月14日,"科技列车"开往内蒙古赤峰市,为当地带去了"双创"活力。每年的5月份,正是万物复苏,春风拂面的美好时节,作为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点示范品牌  相似文献   

19.
11月有"立冬"与"小雪"两个节气.今年立冬时间为公历11月7日,小雪时间为11月22日.我国古时民间认为,"立冬"是冬季的开始,有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清明(4月5日)节气的含义是景象清澈明洁,天晴气爽,气候温暖,万物欣欣向荣.黄河中下游地区毛桃盛开,垂柳展叶,到处是一派桃红柳绿的春天气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长江下游的典型气候特征,而对于广大的北方地区,这时的雨水量有所增加,但仍是"春雨贵如油".从温度而言,黄河中下游是"清明断雪".可在东北北部以及青藏高原,则不仅不断雪,而且还处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期.相反,在岭南一带则正是"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不过,总的来说,清明时节我国从南到北的大部地区都已进入温暖的春季,雨量也继续自南向北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