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旱地小麦是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挖掘我市北方地区旱地小麦丰产潜力,本文依托山东旱地小麦开发的生产实际,从理与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了旱地小麦丰产栽培的可行性,提出了旱地小麦深耕蓄水、土壤培肥与配套技术落实相结合的丰产栽培对策与措施,并就如何组织大规模旱地小麦开发提出了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2.
新安县旱地小麦高产开发技术总结高文军邓军贾焕西姬守伟王毅宋小英(新安县旱地小麦高产开发技术小组,洛阳471003)新安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全县小麦播种面积近40万亩,旱地小麦就有近30万亩。旱地小麦生产状况,对整个小麦生产和农村经济都有非常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旱地小麦生产中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我国北方旱地小麦的生产现状和生态特征,深入探讨了我国旱地小麦的生产潜力和主攻方向,提出了重新认识干旱坡耕地改造、生态环境改造、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等旱地小麦生产新措施。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旱地小麦育种进展与育种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西是北方麦区典型的干旱省份,旱地小麦面积比例较大,旱地小麦生产对全省小麦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选育抗旱性、丰产性、稳产适应性等方面具有突破性的小麦品种,归纳了山西小麦生产发展概况,总结了山西旱地小麦育种在团队建设、育种方法、育种成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生产条件下旱地小麦育种存在的问题,指出应从育种目标、种质材料创新和育种方法等方面进行突破的育种策略和探讨建议。  相似文献   

5.
晋城市地娃山西省东南部.小麦年播种面积6.3万hm2左右,其中,旱地小麦占95%以上,小麦产量受降雨等自然因素影响很大。针对晋城市小麦生产中的突出矛盾和栽培特点.对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积极探索,即:围绕“水”是旱地小麦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山西旱地小麦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系统论述了山西旱地小麦在山西小麦生产中的地位、现状及其与降雨的相关性,回顾了山西旱地小麦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山西旱地小麦再上新台阶的5项战略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频繁的旱灾是制约洛阳旱地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为此,通过采用塑料管填土种植、无色塑料棚控制小麦生育期内的土壤底墒水及各次模拟降水的特殊栽培技术,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对旱地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小麦生育期间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对其产量影响极大,且在降水相同条件下,底墒水增加,小麦产量亦随之提高。因此,在丘陵旱地小麦生产中应特别注重蓄水保墒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地小麦生产一般指的是在无水浇条件下,只靠自然降水,从事的小麦生产。旱作小麦历史悠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已逐步形成了一套与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旱地小麦抗旱保墒、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栽培技术体系。本文将主要探讨旱地小麦育种。  相似文献   

9.
我国旱地小麦生产面积666.7万 hm2,平均单产120kg/666.7m2左右,约为全国平均产量的48.2%,可见,旱地小麦区是我国小麦生产的“拖腿田”,也是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
  1北方旱地小麦的生态特征
  我国北方旱地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具有以下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技推广》2010,(6):14-14
<正>为调查了解西北旱地小麦生产的现状和问题,深入探讨西北地区旱地小麦增产的潜力和途径,5月21~25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开展西北旱地小麦生产考察活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农技推广部门的代表和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参加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是陕西省主要口粮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 600万亩以上,其中旱地小麦面积700万亩左右,干旱是制约旱区小麦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时旱地也是提升小麦生产能力的最大潜力区,旱地丰则全年丰是本省小麦生产的重要特点。该技术规程主要针对本省旱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集成创新"精选良种、适时播种、抗旱保墒、  相似文献   

12.
受自然降水和灌溉条件的限制,洛阳市旱地小麦播种面积占到麦播面积的6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地力的提高,洛阳市旱地小麦的产量逐步向水浇地小麦靠近。因此,加深对现有生产水平上旱地小麦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旱地小麦产量已成为当前洛阳市在小麦栽培和育种上的迫切需要。本试验通过简单分析洛阳市旱地小麦品种洛旱19号在4种播种方式下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并对相关系数进行比较,以期对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和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岐山县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岐山县地处陕西关中西部,常年种植小麦43万亩,其中旱地小麦10多万亩。“九五”以来,本县农业科技人员针对旱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水分利用效率偏低、产量年际间波动较大等问题,研究探索旱地小麦综合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2004~2006年,全县旱地小麦连续三年获得丰产;  相似文献   

14.
渭北旱塬是陕西省的第二大粮仓,以盛产优质小麦著称。旱地小麦的丰欠,直接影响着全省小麦生产全局。为了选育抗旱、高产、优质、广适等方面有突破的小麦品种,研究了陕西省旱地小麦育种的现状,分析了渭北旱塬东西气候差异及其对小麦品种适应性的要求以及当前生产条件下陕西省旱地小麦育种存在的问题,指出增强广适性品种选育力度,同时注重分别适应东西部生态条件的小麦品种选育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种衣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农哈哈)拌种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旱地小麦品种晋麦79号为材料,采用大田对比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提高了旱地小麦的总茎数、单株分蘖以及生物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对拔节期和孕穗期株高影响较大,而对产量三因素影响较小;植物生长调节剂(农哈哈)处理提高了旱地小麦成穗数和产量以及旱地小麦生物量和籽粒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小麦灌浆期穗部干物质质量。建议扩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旱地小麦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关中旱地小麦节水补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陕西旱地小麦面积占全省小麦总播种面积的40%以上,且主要分布在渭北旱塬和秦岭北麓,单产水平低而不稳是制约陕西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的一大瓶颈。为进一步解决关中旱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托陕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由省农技总站牵头,从2015年秋播开始,在10个旱地小麦主产县(区)组织实施了省级农业科技创新转化重点项目——关中旱地小麦旱作节水补灌技术集成研究与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制约本地小麦生产发展存在的整地播种粗放的问题,开展了以不同播种机械为载体的旱地小麦免耕播种技术试验研究,探索旱地小麦不同免耕播种方式与产量、收益的关系,以提高小麦规范化播种水平,挖掘旱地小麦生产潜力。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常规播种的小麦田抗旱性最好,采用机械沟播的小麦田亩收益最好。机械沟播具有省工、省时的特点,其植株农艺性状结构合理、成产三因素协调,亩增效显著。旱地小麦沟播技术较好地挖掘了小麦精简、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增产潜力,是孟津旱地小麦生产持续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旱地小麦地膜栽培增产机理分析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伟 《甘肃农业》2004,(4):56-56
近年来,北方旱灾频繁,旱情越来越严重,已严重影响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张掖市的山区、半山区旱灾也颇为严重,旱地小麦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劣。长此下去,将影响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因此研究旱地小麦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旱地小麦覆膜栽培增产机理针对近  相似文献   

19.
旱地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旱地小麦生产面积666.7万hm2,平均单产120kg/666.7m2左右,约为全国平均产量的48.2%,可见,旱地小麦区是我国小麦生产的"拖腿田",也是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1北方旱地小麦的生态特征我国北方旱地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具有以下生态特征。1.1干旱缺水据国家气象局统计,北方季节性干旱频率黄河以南为70%~80%,黄河以北大于90%,可谓十年九旱。北方  相似文献   

20.
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连续的干旱造成地面水资源减少。严重影响了小麦生产的发展。提高旱地小麦单产将成为提高小麦总产的重要途径。缺水是影响旱地小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蓄水保墒的耕作技术.迅速提高肥力的施肥技术.培育壮苗的播种和群体控制技术,是实现旱地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