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测定抗体消长规律,确定免疫基准线,运用间接ELISA方法对不同日龄的黄羽鸡采集血清样品,分6个批次,每批次46份样本,共计2 208份血清样品进行鸡滑膜支原体(MS)抗体检测。结果发现,0 d时母源抗体滴度在4 268.70-10 200.50之间,阳性率为99.64%,21d时抗体滴度平均值降到1 017.50,阳性率为34.78%;35d抗体平均值继续降到944.19,,阳性率为33.33%,70d时抗体回升,滴度值到达2 333.68,阳性率达71.01%,以后逐渐攀升到315d时达到最高峰,抗体滴度值平均达到16 426.62。首次确定黄羽鸡抗体基准线,即0d、21d、35d、70d、126d、168d、245d、315d抗体基准线平均值分别为7 253.45、1 017.50、944.19、2 333.68、8 240.33、9 852.99、9 814.74、16 426.62。  相似文献   

2.
运用间接ELISA方法对不同日龄(0、21、35、75、126、168、245、315日龄)的黄羽肉鸡采集血清样品,分6个批次,每批次46份样本,共计2 208份血清样品进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抗体检测,测定抗体消长规律,确定免疫基准线。结果显示:在0日龄时母源抗体为主,抗体滴度在2 400~4 000之间,21日龄时母源抗体基本消退,最低降至159.13,35日龄抗体缓慢上升,到168日龄达到最高峰期,一直维持到315日龄。6个批次鸡除在21日龄差异不显著,其余日龄6个批次间差异显著。抗体均匀度在21日龄最高,0日龄其次,35日龄第三,70日龄第四,245日龄第五,其余日龄差异不大,为最后。研究首次确定黄羽肉鸡抗体基准线,即0日龄在3 053~5 100之间,平均3 391.93;21日龄在93~419之间,平均214.11;35日龄在578~1136之间,平均714.63;70日龄在1 982~3 282之间,平均2 193.53;126日龄在4 465~6 252之间,平均4 428.67;168日龄在4 067~6 290之间,平均5 390.46;245日龄在5 082~6 509之间,平均5 079.98;315日龄在5 198~7 477之间,平均5 281.43。  相似文献   

3.
河北一蛋鸡场REV抗体检测异常,选择30只蛋鸡,进行血清REV抗体检测,全血REV病原检测,同时固定鸡只所产种蛋入孵,出雏雏鸡进行肝脏和全血REV病原检测,检测结果种鸡血清抗体滴度平均值在10000左右,病原检测阴性,出雏雏鸡全血及肝脏REV病原检测均为阴性。得出结论该REV抗体滴度阳性鸡群子代0日龄检测为阴性,无垂传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80只300日龄的A品系蛋鸡为试验对象,分5个日龄段按翅号采集蛋清、泄殖腔棉拭子,无菌抗凝血和血清.用ALV p27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蛋清和泄殖腔棉拭子.将无菌抗凝血分离血浆接种DF-1细胞,培养一周后用同样方法检测上清收集液,分析该群鸡只在不同日龄段泄殖腔棉拭子阳性、蛋清样本阳性和病毒分离阳性之间的相关性.用ALV-Ab抗体试剂盒检测各日龄段血清的抗体水平.此外,选取某一日龄段蛋清和泄殖腔拭子样本用4个不同厂家的ALV p27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表明,5个日龄段泄殖腔棉拭子平均阳性率为61%,蛋清样本平均阳性率为72.6%,病毒分离平均阳性率为48.8%.5个日龄段ALV的抗体阳性率一直为零;4个厂家的ELISA试剂盒对同一批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IDEXX试剂盒的敏感度最高.本试验为外源性鸡白血病病毒检测及鸡白血病净化其方法的应用、试剂盒的选择、减少判定的误差、提高净化效果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长汀河田鸡原种场、武平象洞鸡原种场、龙岩山麻鸭原种场共686份蛋清样本及801份泄殖腔棉拭子进行禽白血病p27抗原检测。结果为:龙岩山麻鸭的蛋清样本和泄殖腔棉拭子均未检出ALV核酸;鸡蛋清样本阳性率为12.8%(80/626),明显高于泄殖腔棉拭子阳性率8.9%(66/741);鸡原种场180日龄蛋清样本和泄殖腔棉拭子阳性率均最高,平均阳性率分别为15.0%和11.3%。表明:龙岩市境内地方优良鸡原种场中有禽白血病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湖北省规模化蛋鸡场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在2014年1月至12月从湖北省13个地区选择不同规模化蛋鸡场,随机采集蛋鸡血样2189份,用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试验测定了H9N2亚型禽流感抗体滴度。对样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显示,1月份到5月份样本HI抗体滴度平均值呈上升趋势,1月份检测的样本抗体滴度最低,为9.26log2,5月份检测的样本抗体滴度最高,为12.34log2。13个不同地区样本抗体滴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抗体滴度最低地区的平均值为5.76log2,滴度最高地区为11.58log2。对不同日龄蛋鸡样本检测结果分析显示,随着日龄增长,样本平均抗体滴度值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蛋鸡日龄≤120 d的样本抗体滴度平均值最低,为10.21log2,300日龄以上的蛋鸡样本抗体滴度平均值最高,为11.31log2。检测结果表明,湖北省规模化蛋鸡场H9N2亚型禽流感的平均抗体滴度值水平总体良好,合格率和优秀率较高,但不同地区、不同日龄和不同月份蛋鸡H9N2亚型禽流感抗体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笔者跟踪监测了肉仔鸡母源抗体。结果表明,在2 d时母源抗体水平较高,集中在6log2~9log2,平均抗体滴度为7.10,抗体阳性率为100%;在8d时母源抗体水平集中在4log2~7log2,平均抗体滴度为5.70,抗体阳性率为100%;在17d时母源抗体水平主要集中在2log2~5log2,平均抗体滴度为3.19,抗体阳性率为42.31%;在24 d~37 d的3次检测结果,母源抗体水平均为≤2log2,平均抗体滴度分别为0.47、0.13和0,抗体阳性率均为0%;跟踪检测抗体的下降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该场雏鸡14日龄左右是最佳的AIV H5N1 Re-6免疫日龄。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肉鸡进行IBD活疫苗免疫的最佳日龄,90只肉鸡随机平均分成6组,分别于10、13、17日龄进行IBD活疫苗CH/80和法倍灵免疫接种,剂量为1.5羽份.免疫后10 d、21 d用IDEXX试剂盒检测ELISA抗体滴度.同时设对照组,分别于2、10、17、24、31、38日龄用IDEXX试剂盒检测ELISA抗体滴度.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于38日龄时进行新城疫(ND)抗体检测.抗体检测发现,各试验组免疫接种后10d ELISA阳性率均小于50%,免疫接种后21 d检测发现,A组和B组ELIS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1.4%和78.5%;C、D、E、F组ELISA抗体阳性率均为100%,而且抗体滴度明显高于A、B组;对照组IBD母源抗体逐渐下降,大约每7 d为1个半衰期,至31日龄鸡群IBD抗体均为阴性;试验组和对照组38日龄ND抗体滴度无显著差异(P>O.05).结果表明,试验用鸡于13日龄进行IBD活疫苗免疫接种效果较好,两种IBD活疫苗免疫接种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国北方地区规模奶牛场的Q热流行情况,在7个规模奶牛场采集233份奶牛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Q热抗体检测;采集103份棉拭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Q热病原检测。结果显示:从233份血清中检测到Q热阳性抗体34份,血清学阳性率为14.59%;从103份棉拭子样品中检测到Q热病原核酸12份,病原学阳性率为11.65%;7个规模奶牛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Q热病原感染,阳性率介于3%~33%。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地区规模奶牛场Q热流行较为广泛,应引起养殖场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必要加强Q热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以及新型诊断技术研发,以控制该病在动物间传播,降低人员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
2013年6月~12月对湖北省10个养殖集中区域的规模化蛋鸡养殖场随机采集血样1 631份,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H9亚型禽流感抗体。对不同月份送检样本分析显示,10月份H9亚型禽流感平均抗体滴度最高(9.44log2),8月平均抗体滴度最低(8.71log2)。对不同地区送检样本分析显示,H9亚型禽流感抗体滴度平均值最低的为沙洋(7.94log2),最高的是浠水(9.88log2)。蛋鸡日龄小于等于105d的样本平均抗体滴度值最低(9.08log2),随着日龄的不断上长,抗体平均滴度值不断上升;在蛋鸡日龄在105~200之间,部分鸡群抗体滴度值小于4log2,并且存在抗体滴度离散度大,差异较大的特点。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时间、不同区域和不同日龄的鸡群H9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抗体滴度呈现一定的差异,可能的原因是各地区鸡场存在免疫操作不规范、免疫程序不合理的现象,值得引起警示。  相似文献   

11.
为调查石柱县的肉兔场葡萄球菌感染情况,试验采用微量凝集法(MAT)对采集自石柱县6个肉兔场的150份血样(哺乳母兔30份,20日龄仔兔60份,45~50日龄幼兔60份)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30份哺乳母兔血样均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抗体,其中血清抗体效价为1~2 lb的样本占46.7%,抗体效价为3~5 lb的样本占53.3%;60份20日龄仔兔血清抗体阴性率为31.7%,抗体效价为1~2 lb的样本占63.3%,抗体效价为3~5 lb的样本占5.0%;60份45~50日龄幼兔血清抗体阴性率为15.0%,抗体效价为1~2 lb的样本占71.7%,抗体效价为3~5 lb的样本占13.3%。哺乳母兔抗体效价极显著高于20日龄仔兔和45~50日龄幼兔,45~50日龄幼兔抗体效价显著高于20日龄仔兔,而日龄引起的抗体水平差异与兔场的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山东省青岛市猫疱疹病毒Ⅰ型(FHV-1)的流行情况,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共采集猫眼鼻拭子样本218份,提取样本DNA后利用PCR方法进行FHV-1核酸检测,共检出阳性样本22份,阳性率为10.1%(22/218)。宠物救助站猫的FHV-1阳性率(16.7%)略高于其他来源猫,2~6月龄幼猫的FHV-1阳性率(13.6%)略高于成年猫(7.0%),成年公猫阳性率(7.3%)稍高于成年母猫(6.7%),但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2021年3月采集的60份猫血清进行了FHV-1中和抗体检测,共检出阳性样本40份,抗体阳性率为66.7%。结果表明,青岛市猫群中存在一定的FHV-1流行,抗体保护水平不高,应加快国产FHV-1相关疫苗的研制,及时对猫进行免疫预防。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天津地区种鸡场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流行情况,在全市8个父母代种鸡场采集了血清样本2024份,泄殖腔棉拭子2030份,通过ELISA试剂盒进行了ALV-J、ALV-AB抗体检测及P27抗原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天津地区种鸡场禽白血病AB亚群抗体阳性率4.25%;禽白血病J亚群抗体阳性率11.12%。明显高于ALV-AB抗体阳性水平,P27抗原的阳性率10.74%,表明天津市种鸡场禽白血病感染普遍。  相似文献   

14.
采取河南省3个三黄种鸡场种鸡的泄殖腔棉拭子和蛋清样本,利用ELISA检测ALV-p27;检测血清中ALV-J、ALV-A/B两种抗体,同时采集其血液接种DF-1细胞,培养9 d后检测细胞培养液中ALV-p27。结果表明:3个种鸡场泄殖腔棉拭子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2.36%、8.15%和24.28%;蛋清抗原阳性率分别为7.17%、5.09%和14.44%;ALV-A/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96%、6.52%、33.70%;ALV-J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6%、2.17%、22.83%;DF-1细胞培养液中ALV-p27阳性率分别为8.57%、6.67%、18.52%。试验结果为下一阶段各鸡场开展净化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7,(6):1041-1045
使用污染有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弱毒疫苗是REV感染途径之一,而通常弱毒疫苗中REV的污染剂量较低,难以检测,本研究对不同方法在检测弱毒疫苗中REV低剂量污染进行了比较研究。将定量好的REV以不同剂量分别人为污染一批商品化新城疫病毒(NDV)弱毒疫苗,提取核酸后分别以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检测、常规RT-PCR检测以及PCR产物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检测等不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常规RTPCR检测仅可检测到10TCID50/羽份的REV污染,而另外两种方法均检测到1TCID50/羽份的低剂量REV污染。将人为污染1TCID50/羽份和2TCID50/羽份REV的NDV弱毒疫苗各接种10只SPF鸡,定期针对REV抗体及其核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免疫污染疫苗后7周内REV抗体全部为阴性,而核酸检测均可以检测到一定比例的阳性,提示通过接种SPF鸡检测弱毒疫苗中REV污染时,仅仅通过抗体判定可能会对一些剂量较低的REV污染造成漏检,通过结合对病原的检测有助于降低漏检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河南某斗鸡原种场禽白血病病毒(ALV)感染状况,分别于2017年1、4、9、12月和2018年7月随机或全群采集该场核心鸡群雏鸡胎粪棉拭子40份、泄殖腔棉拭子973份、血清150份以及留种用公鸡精液42份,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雏鸡胎粪棉拭子、泄殖腔棉拭子、精液的ALV-p27抗原和血清样品的ALV-A/B、ALV-J亚型抗体。采集33份泄殖腔棉拭子ALV-p27阳性鸡的血浆,接种DF-1细胞,分离外源性ALV,并对分离株env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初次检测的雏鸡胎粪棉拭子ALV-p27阳性率为0,之后3次检测的成年鸡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4.48%、88%和78.10%;血清ALV-A/B、ALV-J亚型抗体阳性率两次检测结果分别为17.14%、0%和79.31%、24.14%;留种用公鸡精液ALV-p27抗原阳性率9.52%。DF-1细胞培养共分离到6株ALV,其中2株env基因序列与ALV-A亚型SDAU09E2株、ALV-J亚型HPRS103株同源性分别为89.2%、56.4%和89.2%、56.0%。表明该核心鸡群ALV感染率较高,且以A亚型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研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在宁夏地区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实时荧光PCR方法对宁夏地区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吴忠市以及固原市共5个市的部分牛场样品进行IBR抗体检测和病原检测。共采集血清样品1 550份,其中1 317份血清样品阳性,抗体阳性率为85%;鼻拭子653份,病原阳性样品数为13份,阳性率为1.99%。各地区牛群感染IBR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吴忠市牛群IBR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88.2%;固原市最低为63.8%。病原检测结果显示,吴忠市阳性率最高为3.13%,石嘴山市病原阳性率最低为0.81%。不同日龄的牛群均可感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成年牛的感染率最高,阳性率为89.6%;病原检测结果显示,犊牛病原阳性率为2.50%,青年牛病原阳性率为2.14%,成年牛病原阳性率为1.70%。本研究初步掌握了IBR在宁夏地区的流行规律,为宁夏地区科学有效地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芦花鸡传染性肿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某养殖场散养的60日龄芦花鸡随机抽取100只隔离饲养,分别于65、120、190、240日龄翅静脉采血,动态检测禽白血病(AL)AB、J亚型抗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抗体;取泄殖腔棉拭子动态检测禽白血病病毒(ALV)群特异性抗原p27;同时对患瘤病死鸡进行剖检、病理组织学检查、PCR病原检测。结果显示,鸡群在240日龄时出现13.24%的ALV-AB抗体阳性率,未检测到ALV—J抗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抗体在120日龄时出现阳性,且阳性率随日龄增加而升高;p27阳性率为34.21%~66.18%;开产前后鸡群开始出现肿瘤性疾病,一直持续至240日龄,死亡率达32%,120~190日龄为死亡高峰期;剖检病鸡可见内脏器官普遍肿大,肝、脾、肾表面及切面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肿瘤样结节,部分病鸡坐骨神经肿胀;组织学检查,肿瘤组织为浸润性生长的多形态淋巴样细胞构成,符合马立克氏病(MD)的病变特征;PCR检测16份肿瘤病料中有14份为ALV-J阳性(87.5%),13份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阳性(81.25%),2份为REV阳性(12.5%),ALV-J与MDV、REV混合感染率分别为68.8%(11/16)、12.5%(2/16),三重感染率为6.3%(1/16)。该芦花鸡群存在ALV、MDV和REV的共感染。  相似文献   

19.
为调查河北省鹦鹉隐孢子虫的流行情况,本试验对311只原产地在北京和潍坊2个地区的4种鹦鹉采集血液样本,离心取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隐孢子虫抗体的情况。试验结果显示,鹦鹉的隐孢子虫总阳性率是3.22%。在163份雄性鹦鹉血清样本当中,共检测出6份阳性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68%,而在148份雌性鹦鹉血清样本当中,共检测出4份阳性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70%,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在105份小于5月龄鹦鹉血清样本中,检出6份阳性血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71%;在100只6~12月龄鹦鹉血清样本中,检出4份阳性血清,血清抗体阳性率4.00%;在106只13~18月龄鹦鹉血清样本中,检出0份阳性血清,不同年龄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性不明显(P0.05)。本次调查证实鹦鹉可以成为养殖业中隐孢子虫感染的潜在影响因素,对鹦鹉隐孢子虫的预防和控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农户散养生猪在我国养殖业中占较大比例,疫苗免疫是猪场防控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抗体检测是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的直接指标和分析猪场疫病风险的主要依据。2018年5月,在陕西省的57个接种了猪瘟(CSF)、猪伪狂犬病(PR)和O型口蹄疫(FMD-O)疫苗的散养猪场分别采集血液,分离血清。每场采样2份~20份,共收集302份血清,分别检测CSFV、PRV gB和FMDV-O血清抗体。结果显示,送检样品的CSF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8.1%(266/302),PRV gB抗体平均阳性率为99.6%(301/302),FMDV-O抗体平均阳性率为98.3%(297/302)。CSFV抗体100%阳性的猪场有36个,占总数的63.2%;不足100%的猪场中,抗体阳性率最高为83.3%,最低为20%。PRV gB抗体100%阳性的猪场有56个,占总数的98.2%;FMDV-O抗体100%阳性的猪场有52个,占总数的91.2%;不足100%的猪场中,抗体阳性率最高为85.7%,最低为50%。结果表明,检测猪场的3种疫苗免疫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猪场疫病防控意识和疫苗免疫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