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本试验选用12个品种参试,比较了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期、抗逆性以及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对照品种扬两优6号平均亩产650.70 kg,居第5位;比扬两优6号增产的有甬优4149、春优11、甬优4949、JY12,甬优4949比扬两优6号(对照)增产4.45%;其余参试品种均比扬两优6号减产,其中粳两优5057、武运1152、扬粳306(常)、盐稻12号(常)、南粳9108(常)相比扬两优6号减产极显著,常优12-11相比扬两优6号减产显著,甬优4351比扬两优6号减产不显著。参试品种甬优4949表现为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  相似文献   

2.
2007年广东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广东省春植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共有7个新品种参试,广东省10个试验点承担该年度试验.结果表明,在7个参试品种中,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的复试品种有汕油199、粤油40、汕油188和湛油26,比对照种增产的初试品种有湛红2号、粤油86,上述品种比对照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初试品种仲恺花4号比对照种减产,减产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春植各试点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参试品种叶斑病平均发病级数为2.1~2.8,参试品种均表现为高抗;锈病平均发病级数为2.1~2.6级.均表现高抗:采用人工菌液接种法对参试品种进行青枯病抗性水平鉴定,结果显示:粤油40、汕油188、粤油86和仲恺花4号为中抗,汕油199、湛红2号、湛油26和汕油523为中感.油份和蛋白质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种汕油523含油率为56.2%,参试品种含油率均低于对照种,介于52.6%~55.5%之间;对照种汕油523蛋白质含量为23.5%,参试品种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种,介于24.1%~25-4%之间.建议已完成两年区试品种汕油199、粤油40、汕油188和湛油26申请品种审定,初试品种湛红2号、粤油86参加复试.初试品种仲恺花4号比对照种减产显著,建议不再参加复试.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合明溪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适应性广、商品价值高的菜用大豆新品种,为广大农民提供科学种植参考依据,明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了菜用大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衢春豆2号产量比对照毛豆3号增产极显著、生育期适中、抗性及商品性表现好,建议明年续试;闽豆16产量比对照毛豆3号增产显著、生育期适中、抗性及商品性表现好,建议明年续试;苏成闽1号、闽豆15产量比对照毛豆3号减产极显著、且抗性及商品性表现一般,建议终止试验;其余参试品种产量与对照毛豆3号增减产不显著,建议明年续试。  相似文献   

4.
单季杂交晚粳稻组合联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8812"项目19个参加省联合品种比较试验的杂交粳稻单季晚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不同组合在诸暨的种植表现。试验结果表明新组合平均产量10 689 kg·hm-2,产量幅度7 200.0~13 000.0 kg·hm-2,产量和日产超过2个对照品种的有中嘉优6号、浙优2315、春优117等3个组合。中嘉优6号、浙优2315、春优117、浙优2316等4个组合产量比对照甬优9号增7.02%,比嘉优2号增14.02%,均达极显著水平;中嘉优6号、浙优2315等2个组合,日产比对照甬优9号增4.48%,比嘉优2号增14.97%,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由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指导,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主持实施。共有10个新品种参试,设汕油523为对照种,全省共10个试验点承担本年度试验。10个参试品种有7个品种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3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汕油诱1号、仲恺花44、汕油辐1号、仲恺花99、粤油18、粤油390比对照种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湛油53增产不显著,仲恺花332、粤油410两个品种减产未达显著水平,花育33号比对照种减产达到极显著水平。推荐粤油390、汕油辐1号、汕油诱1号和仲恺花99共4个品种参加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由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指导,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主持实施.共有10个新品种参试,设汕油523为对照种,全省共10个试验点承担本年度试验.10个参试品种有7个品种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3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汕油诱1号、仲恺花44、汕油辐1号、仲恺花99、粤油18、粤油390比对照种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湛油53增产不显著,仲恺花332、粤油410两个品种减产未达显著水平,花育33号比对照种减产达到极显著水平.推荐粤油390、汕油辐1号、汕油诱1号和仲恺花99共4个品种参加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在河北省坝上地区对引进的8个苦荞麦品种进行了适应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西荞1号、黔苦3号、川荞1号、苦荞04-46和黔苦5号5个品种生育期适中,抗逆性较强,丰产性状好,比对照黑丰1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晋荞麦2号和西荞2号较对照增产不显著;六苦2081比对照减产23.14%,较对照减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引进04-3、04-4、03-11、228等春大豆新品系,进行了以鄂豆4号(CK1)和湘春豆18号(CK2)为对照的地区适应性鉴定,结果表明,04-3产量为132.5 kg/667 m2,比CK1增产14.3%,达显著水平,比CK2增产11.9%,不显著。其它品系均较CK1增产,但不显著。04-3抗逆性强,株高、生育期适中,适于湘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阳春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阳春种植的甜加糯鲜食玉米新品种。【方法】以粤彩糯2号为对照,对引进的京 科糯928及粤白甜糯系列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京科糯928,粤白甜糯5号、粤白甜糯6号、粤白甜 糯7号、粤白甜糯8号、粤白甜糯9号 6个参试新品种在熟期、株型、抗性、产量及品质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品 种粤彩糯2号。其中,2019年春造6个参试新品种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8.09%、30.26%、15.09、6.14%、18.12%, 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粤白甜糯6号、粤白甜糯7号、粤白甜糯9号及京科糯928等品种的蒸煮品质总得分均显著高 于对照品种。【结论】6个参试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均表现出早熟、矮壮、多抗、高产、优质等特点,适合阳春市 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早熟大豆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用滇86-5号作对照与7个大豆有性杂交系选高代材料和黔豆2号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比对照早熟,产量均高于对照,比对照增产43.33%~116.66%;成8307×88-5027-2、90-5003×黔豆2号、90-12×86-6较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但百粒重低,故建议作粮用大豆推广种植;(89-105×89-50)×86-2、88-5027×吉林22的生育期短,单株粒数和粒重相对适中,百粒重较高,建议作鲜食大豆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合广西种植的小豆新品系,为广西发展小豆生产提供优良品种。【方法】以小豆大粒品种京农6号为对照(CK),对13个小豆新品系进行两年引种试验,综合评价各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抗性等。【结果】13个参试品系均表现早中熟,生育天数78.0~83.5 d;株高28.58~46.98 cm,主茎节数11.5~14.1节,主茎分枝1.0~2.0个,单株荚数20.5~31.2个,荚长7.3~9.8 cm,单荚粒数6.1~7.7粒,百粒重12.96~18.19 g。各参试品系两年干籽粒平均产量为1348.60~1992.79 kg/ha,有6个品系干籽粒产量高于CK,其中冀红0007-5、冀红0004-10和品红05203比CK增产10.00%以上;有7个品系干籽粒平均产量低于CK,其中保200424、唐红2009-73、苏小豆12-1、龙28-324和唐红0809-1较CK减产超过10.00%。所有品系均为直立株型,不裂荚;豆粒除保红200624为黄色外,其余均为红色;粒形除龙27-096为长圆柱形外,其余均为短圆柱形;两年试验中各品系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抗倒伏性及抗花叶病毒病性。【结论】小豆新品系冀红0007-5、冀红0004-10、冀红0001-15和同红2号产量较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且抗性较好,适合在广西南宁及周边生态环境相似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美国菜用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自美国东北部麻萨诸塞州的12个菜用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结荚特性和产量性状进行系统观察,并与当地品种豫豆29号比较,结果表明:引进品种在新乡地区种植后比当地品种表现出早结荚、早鼓粒、早成熟等性状,可以在新乡地区种植.引进品种M-1、M-4、M-9、M-20、M-24的生育期为89~106 d,比对照品种短11~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肥料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H优7601为参试品种,以湖南金叶众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肥料为参试材料,研究不同肥料对水稻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众望”牌肥料能明显改善水稻农艺性状,延长生育期增加水稻产量。在水稻产量方面,以掺混肥效果最佳,达7720.8kg/hm2,其次是有机无机复混肥,达7498.80kg/hm2,复合肥处理下的产量相对较低为7459.20kg/hm2,比CK增产25.2%-29.%;经济效益方面,比常规施肥相比,净增加值最大为掺混肥,达1607.37元/hm2,其次是复合肥,达到1237.14元/hm2,常规处理下的增加值最低为46.29元/hm2。[结论]“众望”牌不同品种肥料在水稻上应用能显著提高水稻产质量,不同品种肥效表现为掺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复合肥>常规施肥>CK。  相似文献   

14.
以高粱品种平杂8号和平杂6号为对照,对引进的14个粒用高粱新品种(系)在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和露地宽窄行种植2种模式下进行了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鉴定。结果表明,供试高粱品种(系)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比露地宽窄行种植提前成熟11~16 d,株高、穗粒重、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均高于露地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时,以吉杂123折合产量最高,为14 363.70 kg/hm~2,较平杂8号(CK1)、平杂6号(CK2)分别增产25.65%、18.35%;吉杂133折合产量次之,为13 908.89 kg/hm~2,较平杂8号(CK1)、平杂6号(CK2)分别增产21.67%、14.61%。在露地宽窄行种植条件下,以吉杂127折合产量最高,为8 154.81 kg/hm~2,较平杂8号(CK1)、平杂6号(CK2)分别增产44.91%、24.92%;JN2折合产量次之,为8 144.44 kg/hm~2,较平杂8号(CK1)、平杂6号(CK2)分别增产44.73%、24.76%;吉杂133、吉杂123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7 695.56、7 546.67 kg/hm~2,较平杂8号(CK1)和平杂6号(CK2)分别增产36.75%、34.11%和17.88%、15.60%。可见,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时表现最好的品种(系)有吉杂123、吉杂133,折合产量均达13 900 kg/hm~2以上,露地种植表现最好的品种(系)有吉杂127、JN2、吉杂133和吉杂123。  相似文献   

15.
江西红壤旱地黑芝麻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在红壤旱地适宜种植的优良黑芝麻品种,对10个黑芝麻品种(系)的生长势、抗逆性、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92011年的平均产量以赣芝7号最高,达1189.95 kg/hm2,其次为08-6,分别比对照金黄麻增产29.64%和22.17%,青3-3和赵公鞭最低,分别比对照减产6.52%和6.30%;生育期差别不大,最长的品种为青3-3,最短的为金黄麻;单株蒴果数以08-6最多,金黄麻最少;每蒴粒数以中芝9号最多,08-6最少;千粒重以赣芝7号最高,ZGBA最小;抗病(逆)性较强的有青3-3、金黄麻、赣芝7号,较差的为中芝9号、ZGBA、赵公鞭、油墩黑。初步认为适合在江西红壤旱地种植的黑芝麻品种(系)为赣芝7号、中芝9号、08-6、赣芝5号。  相似文献   

16.
以通过杂交选育的6个巨胚稻恢复系品系FgeR1、FgeR2、FgeR3、FgeR4、FgeR5和FgeR6及辐照诱变获得的巨胚稻恢复系明恢86geR(Mge86R)为材料,非巨胚稻明恢86(M86)为对照,分析其农艺、产量、糙米及胚性状。结果表明,通过辐照诱变获得的巨胚稻Mge86R主要农艺性状与M86较为相似,而通过杂交选育的巨胚稻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与M86差异较大;7个巨胚稻恢复系产量构成因素存在一定差异,理论产量也有高有低,其中FgeR3、FgeR4和FgeR5产量水平与M86相当;巨胚稻恢复系绝对胚重和相对胚重都大大提高,巨胚稻绝对胚重是M86的2.05-2.73倍,相对胚重是M86的1.92-2.97倍。  相似文献   

17.
广西主要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低氮胁迫和正常施氮条件下玉米植株的生理指标、产量性状与耐低氮的关系进行研究,为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进行有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96份广西主要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通过两年一点两个水平的田间试验,鉴定玉米自交系在低氮和正常氮水平下的产量、吐丝期穗位叶SPAD值、低氮农学利用效率(LNAE)、株高、穗粒数、百粒重和ASI值等性状指标,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遗传力等,对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进行有效评价.[结果]在低氮和正常施氮条件下,各性状遗传变异较大;铁7922、9046、金黄55、P1201-1-1-6、89-1、D黄212、Su137-3P798-1-3-1-3、M017和越F1-1等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较高,应充分利用.低氮条件下,各遗传力较高,正常氮下则较低;穗粒数与产量相关性最高,达0.76.[结论]低氮条件下选育自交系的效率更高;低氮农学效率(LNAE)可作为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选择与产量相关性较高的性状,能提高选择材料效率.  相似文献   

18.
Augmented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tes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heterosis of 80 hybrid combinations from TGMS line 402S and its original parent Xiangyou 91S, and the combining ability of 40 testcrossing lines. The results of identification test showed that among 47 combinations yielding over the control Xiangyou 15, 17 ones with 402S and 3 ones with Xiangyou 91S overyidded more than 20%, reaching the significant level of 1% ; and arrrmg 51 combinations yielding over their corresponding higher yield parents, 18 ones with 402S and 9 ones with Xiangyou 91S overyielded at 5 % or 1% significant level. The test for the GCA effect of all parents indicated that 402S possessed a stronger combining ability than Xiangyou 91S on yield, siliquae of main inflorescence, total siliquae per plant, seed yield of single plant and 1000- seed weight. 10 testcrossing lines with high GCA were picked out for next testcrosses. Amnng 8 agronomic traits, total siliquae per plant and seed yield of single plant were regarded as the key selecting indexes accccding to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yield and the agronomic traits on heterosis and on the GCA effect of all parents.  相似文献   

19.
高品质陆地棉农艺性状与皮棉产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24份高品质陆地棉品系分别为A001、A016、A018、A106、A107、A111、A112、A113、A201B、A203B、A210、A301、A402B、A405B、A407、A408、A413、A705,A708、A709、A9—1、P2、P4。  相似文献   

20.
在2004年初步试验的基础上,选用了广西常用的感温和感光型杂交水稻组合和恢复系及两个常规稻共16份材料在2005年继续进行短日照处理,以观察短日照处理对一些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短日照处理明显缩短了感光型材料的生育期,减少了主茎叶片数和平均每穗总粒数。短日照处理降低了感光型材料的单株产量,但遮光提高了感温型材料的单株产量。在本试验中,无论是感温型还是感光型材料,短日处理对它们的株高、穗长、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小区产量都没有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