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凯香1号产量与栽插密度、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立了凯香1号高产栽培的优化方案:在稻田施有机肥1500kg/667m^2左右作底肥的基础上,栽插密度为1.41~1.52万穴/667m^2,施纯氮10.97~13.15kg,施纯磷10.71~13.48kg,施纯钾8.45~11.55kg/667m^2。  相似文献   

2.
采用四因子(1/2实施)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准两优1141组合在密度与N、P、K施用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立该品种在凯里市产量700 kg/以上的优化方案,在有机肥1 200 kg/667 m2作底肥和类似肥力的条件下,密度在1.38~1.55万穴/667 m2,施纯N量在10.5~15.8 kg/667 m2,施纯P2O5量在10.4~14.2 kg/667 m2,施K2O量在9.7~15.6 kg/667 m2。从各因素对超级稻准两优1141产量的影响力依次为X2X1X3X4。  相似文献   

3.
2007年在贵阳市郊(海拔1 140 m),对优质杂交香稻黔香优302进行了不同施氮肥量和不同栽插密度的裂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贵阳市郊施蚕豆秆绿肥1 000 kg/667 m2左右作基肥,4月1日播种,秧龄50 d,单株栽插,规格为33.3 cm×19.98cm,基本苗1.0万株/667 m2,施尿素10 kg/667 m2,产量可达到658.13 kg/667 m2。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冈优60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冈优608产量与栽插密度、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立了冈优608高产栽培的优化方案;在有机肥1500kg/667m2的条件下,移栽密度1·48~1·54万穴/667m2,N施用量11·39~12·74kg,P2O5施用量10·45~11·83kg,K2O施用量7·98~10·02kg/667m2。  相似文献   

5.
脱毒甘薯适宜密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利 《耕作与栽培》2007,(1):22-22,53
试验采用单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探讨研究脱毒甘薯在720m海拔区的最佳群体结构,结果表明:以栽插5000/667m2窝产量最高,单产为2678.4kg/667m2,其次栽4000/667m2窝,单产为2537.6kg/667m2,第3是栽6000窝/667m2,单产为2436.8kg/667m2,栽插3000窝/667m2产量最低,单产为2122kg/667m2,经方差分析区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分析讨论认为栽4000~5000窝/667m2是甘薯一号在该地区的最佳密度,可作为指导大面积生产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在马铃薯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技术条件下密度与N、P、K三要素配比对产量的影响,通过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运用DPS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建立了黔东南地区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在黑膜覆打孔栽培技术条件下的产量与密度及N、P、K施用量等农艺措施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得出黔东南地区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技术条件下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最佳技术方案为:密度6302~6540穴/667m2,施纯氮量13.36~14.64kg/667m2,施P2O5量9.15~10.85kg/667m2,施K2O量11.11~13.75 kg/667m2。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不同因子对大豆产量的影响,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钼、密度对大豆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是钾密度氮磷钼,产量大于210.79kg/667m2的最优栽培模式为:密度0.8429万~0.856 1万株/667m2,氮17.345~18.015kg/667m2,磷33.14~34.610kg/667m2,钾19.055~19.620kg/667m2,钼肥1.099~1.173kg/667m2。  相似文献   

8.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以密度和氮、磷、钾肥施用量四因子为研究对象,以苦荞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研究目的,对优质苦荞黔苦2号的高产、高效和栽培技术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优质苦荞黔苦2号产量要达到190kg/667 m2以上,栽培模式为:密度8.44万~8.9万株/667 m2,施纯N 5.28~5.77 kg/667 m2,P2O5 3.48~4.48 kg/667 m2,K2O5.14~6.46kg/667 m2;当纯收益达到170元/667 m2以上时,栽培模式为:密度8.88万~9.48万株/667 m2,施纯N 5.03~5.7kg/667 m2,P2O5 2.14~3.45 kg/667 m2,K2O 1.54~2.84kg/667m2.四因子对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N肥>密度>P肥>K肥;因子间互作效应分析,N肥施用量是影响苦养黔苦2号产量和纯收益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江优919的适宜栽培密度,开展了不同宽窄行的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江优919栽培密度为12688穴/667m2[(36.6cm+16.5cm*19.8cm)]单产最高,达610.21kg/667m2,此密度植株茎蘖数较多,成穗率和结实率高。拟合产量与密度抛物线y=0.000003x2+0.0721x+13692,栽插密度为12017穴/667m2时单产最高。在生产上建议江优919的栽培密度为12000~13000/667m2。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Y两优6号的最佳栽培种植密度,开展6个不同栽培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6号栽插密度在14037穴/667m2[(36cm+23cm)×16.1cm]单产最高,达758kg/667m2,栽插密度在12 555穴/667m2[(36+23)×18.0]与15586穴/667m2[(36+23)×14.5]单产与14 037穴/667m2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其他3处理。在义龙实验区建议Y两优6号的栽插密度在12 555~145 586穴/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在麦玉苕套作模式下甘薯品种“豫薯王“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栽插期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最大,且于5月25日,以3000穴/667m2的密度和4个节段的尖节苗进行栽插,并施用32kg/667m2钾肥的处理组合薯块产量最高,可达1945kg/667m2。  相似文献   

12.
为摸索江优919适宜的栽培密度,开展了不同宽窄行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栽插密度对江优919生育期没影响,与产量影响较大,在栽插密度为10870穴/667m2(宽窄行为36.6cm+16.5cm,株距为23.1cm),水稻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且能获得最高单产,达662.10kg/667m2。  相似文献   

13.
试验在安龙县本地水稻适宜栽插密度1.1万穴/667m2的基础上,探讨适宜的栽插规格和配置,设置了14.85cm×39.6cm、18.15cm×33cm、19.8cm×29.7cm、21.45cm×27.72cm、(39.6cm+26.4cm)×18.15cm五个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宽行窄株栽插方式处理中,以19.8cm×29.7cm规格的产量性状表现最好,单产为889.3kg/667m2,并呈现出随着栽插穴(株)距的减小,单产呈下降的趋势。在相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宽窄行栽插方式(39.6cm+26.4cm)×18.15cml的产量性状最好,单产最高为897.98kg/667m2。  相似文献   

14.
胡建风  唐义  王道琴  李贵玉  赵丽萍  李华 《种子》2007,26(12):114-117
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杂交玉米品种黔兴201的主要栽培因子——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与其产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效应分析,得出各因子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种植密度>N>K2O>P2O5。初步筛选出该品种单产超过800kg/667m2的主要农艺措施:种植密度4732~5355株/667m2、纯氮用量21.55~25.55kg/667m2、P2O5用量20.15~31.85kg/667m2、K2O用量23.60~32.70kg/667m2。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徐稻3号的不同密度,不同播期、不同施氮量进行研究表明,徐稻3号产量高、品质良、抗病性强,在江苏淮北稻区700kg/667 m2以上基本苗4.98~5.21万苗/667 m2,施氮量22.5~30kg/667m2.为提高群体质量和效益,适宜播期为5月1~8日,栽插密度2.2~2.4万穴/667m2,施氮量18~22kg/667m2.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特进行了麦后复种与小麦套种饲用甜菜等项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与示范.在小麦套种甜菜的地块中复种内饲5号甜菜,试验结果表明,1.8m0.9m套种模式,临优1号小麦产量可获得299.1kg/667m2.套种内饲5号甜菜的最佳密度为株距33.3cm,块根产量达到4346.7kg/667m2,茎叶产量为2517.2kg/667m2;复种内饲5号甜菜的最佳栽培密度为株距26.7cm,块根产量为1625.5kg/667m2,茎叶产量为3819.9kg/667m2.套、复种后总产值为1799.2元/667m2,复种的增收率为43.4%,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培措施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正交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栽插密度、施K水平、薯蔓搭架、薯蔓摘心等因素对高淀粉甘署品种YWS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薯蔓搭架处理与施K水平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薯蔓搭架处理对产量的影响作用最大,最佳组合是栽插密度2810株/677m2,施K20kg/667m2,搭架高度1.50m,去除主茎茎尖7个节间。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稻米的品质,充分利用收割的头季水稻做饲料,提升水稻的价值,在贵州省兴义市采用优质稻宜香2115进行了在不同的栽插规格、不同的收割时期对再生产量和收割产量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收割期在2种密度组合种植中,以"4寸×7寸+T 2收割期"组合下,水稻的收割饲料达到2.42kg/m2和0.50kg/m2的鲜重和干重,产量达到284.68kg/667m2,与其他密度和收割期相比总产量高。因此,4寸×7寸的栽培规格下T 2(分蘖高峰期)做饲料收割最适合兴义市优质稻再生和收割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新疆主栽的马铃薯品种紫花白为材料,在高纬度和高海拔条件下,应用生长分析法和发育研究法,采用方差分析、曲线拟合等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在6个不同种植密度下对大田马铃薯生育期、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商品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得出结论,马铃薯的产量与密度方程呈抛物线型。通过高密度栽培以达到丰产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其高产适宜的密度为4 000~5 000株/667 m2,产量可以达到2 501.67~2 587.65 kg/667 m2。利用马铃薯不同种植密度与产量相关关系的拟合曲线可知,马铃薯在当地条件下种植获得最大商品产量为2 175.94 kg/667 m2的密度为4 650株/667 m2。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单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探讨研究泰国架豆在海拔960m地区的最佳群体结构。结果表明:以栽插2800窝/667m2产量最高,单产为1304.4kg/667m2,其次是2500窝/667m2,单产为1204.4kg/667m2,第3是3100窝/667m2,单产为1133kg/667m2,第4是2200窝/667m2,单产为1128.5kg/667m2,栽3400窝/667m2产量最低,单产为1062.6kg/667m2。经方差分析区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讨论认为栽插群体为2500~2800窝/667m2是泰国架豆在该地区的最佳群体结构,可作为大面积生产推广指导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