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沙藏法 栗果水选后,把风干、虫蛀和不成熟的栗果去掉,与洁净粗砂混合贮藏(3份湿砂、1份栗果),堆积高度不超过70cm,底层与外围要加厚沙层,以减少失水。每隔5-7d翻动1次,做好保水工作。贮存地要搭凉棚,要求通风、凉爽、防晒、防雨。  相似文献   

2.
板栗是干果,怕干、怕水、怕热、怕冻。而且不能晒干后出售,在很多情况下易产生严重霉烂,影响商品价值。 1 栗果贮运中发生霉烂的原因 1.1 栗果不成熟引起霉烂栗果采收时大多用打落的方法,但是不同品种成熟期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糖炒栗子选择饱满、完整、中等干燥的栗果,按大小分成等级。将直径约3毫米的河砂洗净过筛晒干,再用适量饴糖、麻油炒成“熟砂”如有过去用过的陈砂更好。炒制时用一口较大的铁锅,先将准备好的河砂炒热,以不烫手为度,然后倒入与砂子等量重的栗子(即砂和栗子的比例为1:1),再  相似文献   

4.
满红 《烟台果树》2007,(4):53-54
北方地区,核桃幼苗越冬有抽条现象,应于秋季核桃落叶之后起苗假植,供秋季造林、建园或直接出售。秋季用不完的苗木要重新假植,保证在越冬期间不失水、不霉烂,翌年春季再栽。  相似文献   

5.
栗果既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又是医疗食品。它除鲜卖外,多以栗子羹、糖炒、罐头等加工品形式上市,丰富了人民的食品。据测算,我国栗子产量在本世纪末以前将稳步增长,到2000年总产量将翻一番多。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发挥栗果的潜力,使之增益,生产或研制哪些栗制品将更受欢迎,这是迄今为止益未有人做过深入细致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蜜饯栗子     
板栗是脍炙人口的佳品,但目前栗果加工品种单调,仍以炒食、烹调几种传统方法为主,且贮运过程中,因栗果腐败、失水、发芽、虫蛀等损失高达20%—30%,使栗果上市期短而集中。  相似文献   

7.
赵国庆 《北方果树》2019,(3):41-41,53
板栗属干果,普遍认为比水果耐贮藏运输。实际上,栗果内部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在贮藏和运输中的生理变化。板栗与其他干果不同,失水风干即失去生命力、失去鲜食价值。因此,板栗在贮藏中既怕干、怕水、怕热又怕冻,一旦处理不当,大量烂果。从总体上说,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可能与板栗的内部生理机制、外部的温度条件和坚果本身的含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板栗果实不耐贮藏,虽然传统农家里有干制的贮藏方法,能使栗果保存较长时间,但栗果失水多,风味明显下降,商品性较差.因此板栗果实必须进行保鲜贮藏,传统的保鲜贮藏是沙藏、窑洞贮藏,还有缸藏、坛藏,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贮藏量少,贮藏时间短,受外界的温度影响大;保鲜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板栗是干果,不能晒干后出售,售前必须贮藏保鲜.但在贮运过程中,遇干、湿、高温和冷冻,很容易发生霉烂.河北省迁安市盛产板栗,栗农积累了丰富的贮藏经验.现将栗果贮运中发生霉烂的原因及防止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省板栗生产随着种植业的调整,产业化的推广,产量逐年增加.板栗呼吸作用强,易失水风干、酶类活性强,淀粉水解快,极易染病霉烂.具体表现为怕热、怕干、怕闷、怕水、怕冻,且极易生虫和发芽.由于缺乏有效的贮藏保鲜手段,每年板栗的损失率高达30%.为此,深入研究板栗的保鲜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为做好板栗的采收、加工和贮运工作,提高板栗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适时采收。栗果呈栗色为成熟期。成熟后栗蓬开裂,栗果自然脱落,应组织人员每天在树下拣拾。这样的栗果充实、饱满、耐贮藏。 (2) 及时进行砂藏预贮,不可长时期堆积。采收后一个月内,如保管不当,极易霉烂变质。所以做好采收后的降温散热处理,是避免栗果  相似文献   

12.
良乡板栗的几种简易加工制品良乡板栗原是宫庭贡品。栗果比较小,壳薄,涩皮极易去除,且肉质细腻,糯性强,风味香甜,品质极上。其简易加工制品有以下几种。一、风栗子。这是传统的处理方法,限于少量生食。即选充分成熟的栗果采收后放于竹蓝等透气容器内,吊于屋檐等通...  相似文献   

13.
板栗属壳斗科,又名栗子,自古有“干果之王”、‘东方珍珠”、“木本粮食”的美称。它既是果品,亦可代粮食,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药兼用之坚果,据营养学家分析,每100g鲜栗子含蛋白质489,脂肪1.5g,钙15mg,磷91mg,铁17mg,胡萝卜素0.24mg,尼克酸1.2mm,维生素B10.19mg,维生素B20.13mg,维生素C25mg以及大量的糖和淀粉等。我国板栗资源丰富,年产量达10万吨。但板栗不耐贮运,每年因霉烂、生虫、失水、发芽造成的损失达总产量的20%-30%。为此我们根据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14.
提高板栗贮藏效果的若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栗是原产我国的名贵干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不易贮藏。其主要原因是栗果以水和淀粉含量为最多采后有呼吸高峰,自身保鲜能力差。为此掌握科学贮藏技术,才能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1选择耐贮品种板栗不同品种成熟期不同,采后呼吸和失重及霉烂都不相同.耐贮性差异较大。一般早熟种采收较早,气温高,贮运时易发热发汗,造成霉变.且栗实内的淀粉易发生精化,不耐贮藏。晚熟种采收较晚,气温又低,栗果充分成熟,含水量低,品质好,较耐贮藏。据广西植物研究所试验、同用温砂贮藏30天9月25日采收的栗果腐烂率达23.5%,而10月…  相似文献   

15.
<正>栗果在贮藏期间极易生虫、发霉、失水、腐烂、发芽和发生黑斑病,其中霉烂、虫害和失水是造成板栗采后损耗的重要原因。板栗贮藏适宜的温度是1~14℃,温度过高会发霉变质,过低则造成冷害。贮藏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栗实象鼻虫,又叫栗实象甲,是商洛、安康、汉中陕南山区板栗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2005~2008年在丹凤、镇安等地危害率为25%~40%,高的达70%以上。该虫以幼虫蛀食果实,人们在吃栗子时,常发现里面有一条白色小虫子,即为此虫。被害的栗子充满虫粪,不堪食用,也不能作种子,且易霉烂,不便贮藏。1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1抗褐变小包装栗仁质量标准抗褐变小包装栗仁质量抽检时,每批产品抽样数量不低于18袋,样品总数量不低于2k。1.1感官要求外包装密封完好,栗仁具有经预处理后应有的外形,无虫蛀、霉烂、发芽、风干现象。  相似文献   

18.
栗果是备战、备荒的重要物资,又是我国传统的内供外销果品。南方的栗果,历来霉烂严重,不易贮藏保鲜,人们称它为“黑老虎”。黄河以南的许多栗产区,每年栗果的霉变损耗很大,是一种较难贮运的商品。如桂林产区.一九七四年外运梧州口岸的九十二万斤鲜栗,途中损耗达四十四万斤,严重影响内供外销与妨碍板栗生产的发展。 三年来,我所进行了二万多斤的栗果贮藏保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采用简便的土办法,完全可以把鲜果保管好,如贮藏一个月的腐败率,原篓装为23.5%,经改进贮藏方法后,现降低到 2.1%,最低达1.3%轻耗率由原来的 27.7%下降至…  相似文献   

19.
<正>板栗内腐病是板栗在贮运外销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由病菌侵染或贮存不当而导致栗果变质、霉烂。近年来在我国河北、山东等主要栗产区发生较普遍,是板栗批发商和炒商都格外敏感的一种种仁病害,大致原因有以下几种。1品种特性不同板栗品种耐贮性能差异显著,整体而言,早熟品种和南方品种容易发生内腐。由于南方气温较高,贮运时更易发热发汗而霉烂,所以南方板栗耐贮  相似文献   

20.
板栗是干果,一般认为比水果耐贮藏运输,实际上栗子怕水、怕干、怕热、怕冻,是比较娇气的,特别是不能晒干后出售。在很多情况下产生严重霉烂,主要原因有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