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通过收集各省市2000、2005、2010三个年度的相关数据,分析并计算出载畜量、土地负荷量、水资源负荷量等评价指标,运用生态胁迫性研究方法分析,从资源与环境胁迫两个方面分析畜牧业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胁迫程度,指出区域范围胁迫的驱动力和变化规律,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国斌 《当代畜牧》2014,(36):44-45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畜牧业发展十分迅猛。虽说畜牧业的发展给很多养殖者带来经济效益,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从长远来看,这是不利于畜牧业发展的。作为畜牧业养殖者,必须要清晰认识到当前畜牧业生态环境的发展形势,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降低养殖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畜牧业与生态环境两者同步发展。笔者主要分析当前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探究甜高粱响应干旱与盐胁迫的生理学差异及其分子机制,分析甜高粱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不同基因调控机制和代谢通路,可为饲草作物甜高粱抗逆栽培和育种提供依据。以辽甜1号甜高粱幼苗为材料,使用10%的PEG-6000和0.9%的NaCl模拟中度干旱和盐胁迫,胁迫2和7 d时进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内源激素含量、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测定,同时对幼苗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和盐胁迫均显著影响甜高粱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但盐胁迫对甜高粱幼苗叶片光合参数和内源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含量抑制程度均高于干旱胁迫,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胁迫下显著高于盐胁迫,抗氧化物酶活性和脱落酸含量低于盐胁迫,说明甜高粱对干旱和盐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不同;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鉴定出甜高粱叶片在处理2 d时,干旱和盐胁迫下分别有922和2047个上调基因以及975和1714个下调基因,处理7 d时分别鉴定到157和795个上调基因以及54和722个下调基因;同时鉴定出40个干旱胁迫响应基因和493个盐胁迫响应基因,基于GO富集分析发现甜高粱幼苗在干旱和盐胁迫下响应基因均显著富集于植物逆境响应相关通路,KEGG富集分析发现,干旱胁迫响应基因显著富集于内质网加工和剪切体代谢通路,盐胁迫响应基因显著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代谢通路;对光合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抗氧化物酶和淀粉与蔗糖代谢通路相关差异基因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与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吻合。因此,甜高粱在转录水平上对盐胁迫的适应稳态落后于干旱胁迫,中度胁迫下甜高粱幼苗对盐胁迫的耐受性要低于干旱胁迫,可溶性糖在甜高粱幼苗抵御干旱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抗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共同调控是甜高粱幼苗对抗盐胁迫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笔者对入世给我区特色的畜产品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入世给我区的畜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动力;入世加速了我区流通渠道和市场的改革;入世会给我区畜牧业发展带来外资和先进技术;入世会给我区动物检疫带来提高和发展;入世给我区的畜牧业发展带来更多、更优惠的政策等六个主要方面的机遇概括分析。以及入世给我区畜牧业落后的畜禽产品加工、保鲜和包装;品种退化、生产性能低劣;效益差与规模小等几个方面挑战。提出了走畜牧产业化道路;依靠科技,加速发展我区畜牧业;面向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需求,加大畜群结构调整;改善草地现状,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四个方面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依据对成都地区畜牧业抽样调查得到的有关资料,对成都畜牧业发展给城市环境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并且从生态与经济学观点提出治理污染的对策,以利于成都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生态环境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动物粪便、污水、残留药物和添加剂、病死动物尸体四方面分析了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并提出了相应的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防治方式,旨在为分析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此来减少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同时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物量、水分生理状态以及叶片形态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并确定参试紫花苜蓿品种的御旱能力。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对3个品种的紫花苜蓿进行了4个梯度的水分胁迫处理,测量了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叶水势、相对叶片含水量、叶长、叶宽、叶面积以及相关指标的胁迫指数。结果显示:紫花苜蓿根、茎、叶的干重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依品种和胁迫程度的不同而不同;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根冠比呈增大趋势;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含水量胁迫指数以及叶片含水量胁迫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叶片变短变窄,叶面积变小,比叶面积胁迫指数呈下降趋势。3个紫花苜蓿品种中‘敖汉’的根冠比最大且比叶面积胁迫指数最小,其御旱能力最强,‘中苜1号’次之,‘三得利’最弱。  相似文献   

8.
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是豆科车轴草属中的一种,是富含粗蛋白、粗脂肪和黄酮类化合物等的优良多年生牧草和药用植物,在生态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红三叶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湿性能良好,但耐旱性能较差、抗逆性较弱和生态幅狭窄等限制了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推广利用。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红三叶重金属胁迫、干旱胁迫、水淹胁迫、生物胁迫及低温胁迫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红三叶响应逆境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理,旨在为今后红三叶新品种选育和在我国草牧业发展中的推广利用提供背景资料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冷季型牧草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逆境胁迫的影响。bZIP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尤其在植物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的方法,对鸭茅bZIP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并探究其表达模式。共鉴定出103个DgbZIP基因并将其划分为11个亚家族。对于同一亚族内成员而言,它们的保守序列和基因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预测到许多与胁迫密切联系的顺式作用元件。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和干旱胁迫处理后A、C、S亚族成员较强烈地响应胁迫并参与表达调控。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鸭茅bZIP基因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徐植 《兽医导刊》2020,(6):51-51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草原畜牧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在新时期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日渐密切,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有效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草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对此,如何在畜牧业与生态环境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通过找寻两者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对策,以实现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