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甜樱桃“红玛瑙”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甜樱桃品种"红玛瑙"为试材,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玛瑙樱桃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中午前后光合速率下降,出现"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年变化呈双峰曲线。红玛瑙樱桃光饱和点为2 362.5μmol.m-2.s-1,光补偿点为31.94μmol.m-2.s-1,CO2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为1 245μmol CO2.mol-1和65.72μmol CO2.mol-1,光合最适温度为27.75℃。  相似文献   

2.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以多年生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光响应。结果表明:栀子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210μmol.m-2.s-1。胞间CO2在体积分数为4×10-4时,栀子花光补偿点为10.8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225μmol.m-2.s-1。栀子花的光合特性表明其为典型的阳性耐荫植物,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香蜂草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香蜂草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日净光合速率最大值为4.02μ·mol·m-2·s-1.在400 μmol·mol -1 CO2浓度下,香蜂草光补偿点为49.68 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103μmol·m-2·s-1.叶绿素a/b为0.6798.香蜂草光合特性表现为的阳性耐荫植物.  相似文献   

4.
白兰花秋季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白兰花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白兰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最高峰出现在14:00左右,次高峰出现在9:00,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5.22 μmol·m-2·s-1.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白兰花的光补偿点为10.38 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 100 μmol·m-2·s-1,具有一定的耐荫能力,是不耐强光的植物.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研究吐鲁番地区葡萄管理和节水灌溉技术,采用CIRAS-3型便携式光合仪对新疆吐鲁番地区葡萄光合作用进行的测定。结果表明:当光合有效辐射在0~600μmol·m-2·s-1时,净光合速率迅速上升;光合有效辐射在600~1 500μmol·m-2·s-1时,净光合速率升幅减弱;而光强在1 500~2 000μmol·m-2·s-1时,净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出现下降。CO2浓度在800μmol·m-2·s-1之前,光合速率迅速增加;在800μmol·m-2·s-1之后,光合速率缓慢上升。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葡萄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决定系数分别为0.996 2和0.988 5。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索早巴梨和玉露香梨的光合作用规律,[方法]以新品种中最有代表性的早巴梨和玉露香梨为试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两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等光合指标。[结果]在相同光照条件下,玉露香梨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早巴梨,并且两品种梨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不对称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呈现双谷型;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玉露香梨的光补偿点(66.8μmol·m-2·s-1)高于早巴梨(47.3μmol·m-2·s-1)。玉露香梨的光饱和点(1 300μmol·m-2·s-1)低于早巴梨(1 487.5μmol·m-2·s-1)。[结论]早巴梨在较弱的光照下,能更高效利用光能。两品种梨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两品种梨的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12种珍稀树种光合生理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12个珍稀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12个树种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特征及其7、11月份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阐述了其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特征和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季节性特征。结果表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可较好地模拟12个珍稀树种的光响应曲线,得出一系列光合响应特征参数(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存在显著的差异;12个珍稀树种的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大小范围分别为0.0355~0.0684mol·mol-1、6.474~18.537μmol·m-2·s-1、-1.844~-0.732μmol·m-2·s-1、644~1330μmol·m-2·s-1、13.4~40.6μmol·m-2·s-1;不同珍稀树种的叶片蒸腾速率在光照强度为0~1800μmol·m-2·s-1时呈上升趋势;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2种珍稀树种在7月份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在日变化进程中出现2个高点,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而在11月份这12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程中只有一个高点,无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7月份的净光合速率整体高于11月份。  相似文献   

8.
芍药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了5年生大田芍药‘大富贵’(Paeonia lactiflora‘Da Fugui’)开花期的光合作用。结果显示:芍药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1.8μmol·m-2·s-1,出现在11∶00;而水分利用效率表现出早晚高、中午低的变化规律。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芍药光合速率主要控制因子为非气孔限制。芍药的光饱和点为100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34.98μmol.m-2.s-1,光合表观量子效率为0.0409,表明芍药属阳性植物,且耐荫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利用LCpro+便携式植物光合测量系统对马蓝的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其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日变化测定中,7月份马蓝的净光合速率表现出了午休现象,而10月份未表现出明显的午休现象,7月份马蓝净光合速率总值明显低于10月份的净光合速率总值;光响应测定中,7月份马蓝的表观量子效率为0.0289,光补偿点为21.666μmol·m-2·s-1,光饱和点为977.438μmol·m-2·s-1;10月份马蓝的表观量子效率为0.037,光补偿点为15.034μmol·m-2·s-1,光饱和点为865.505μmol·m-2·s-1.因此,10月份比7月份更适宜马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黄栌叶片光合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以多年生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光响应.结果表明:黄栌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日最大光合速率为8.123 μmol·m-2·s-1.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之间呈正相关,与胞间CO2体积分数呈负相关;胞间CO2在体积分数为4×10-4时,黄栌光补偿点为30 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 514 μmol·m-2·s-1.黄栌的光合特性表明其为典型的阳性耐荫植物,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复序橐吾和全缘橐吾叶片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复序橐吾(Ligularia jaluensis Kom.)和全缘橐吾(L.mongolica(Turcz.)DC.)叶片为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首次从2种橐吾中鉴定22种化合物,复序橐吾15种,全缘橐吾11种,分别占总挥发油的94.75%和87.08%。其中复序橐吾主要化学成分为4-蒈烯(27.09%),其次是金合欢醇乙酸酯,β-蒎烯,D-柠檬烯及顺-2-甲基-5-(1-甲基乙烯基)-2-环己烯-1-醇,其单萜和倍半萜类各4种,占总挥发油的43.80%和10.25%,酯类和醇类分别占16.03%和13.76%;全缘橐吾的主要成分为z-9-十八烷烯醛(23.93%),其次是α-法呢烯,α-金合欢烯,石竹烯,[1aα-[1aα-4aα,7β,7αβ,7bα]]1,1,4,7-四甲基-1H-十氢环丙奥-4-醇及α-杜松醇,其4种倍半萜类占35.8%,醇占22.9%。挥发油中萜类、醇类及酯类决定了2种橐吾食疗价值和香气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一个光合作用光响应新模型与传统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为了解决传统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如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中光合速率虽沿着渐进曲线响应光照强度的增加,但拟合植物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却远大于实测值,且无法给出光饱和点等问题。在对传统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进行认真分析,发现其关键在于未考虑光呼吸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详细讨论了该模型的主要特性,并与传统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用这3个模型拟合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冬小麦光合作用光响应,结果表明:新模型较传统的模型更好地模拟不同温度及CO2浓度条件下冬小麦光合作用光响应,包括低光强条件下和光抑制条件下的光响应问题,且可求得最大光合速率、饱和光照强度、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等。此外,新模型可以合理地描述植物叶片的光抑制,因此新模型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
四倍体与二倍体白桦的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年生四倍体白桦和二倍体白桦为试材,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四倍体和二倍体白桦均有光合作用"午休"现象,四倍体的全天最大净光合速率极显著高于二倍体(P<0.01),较二倍体提高了24.81%.②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羧化效率等指标在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极显著(P<...  相似文献   

14.
应用非直角与直角双曲线模型、二项式回归方法及叶子飘光响应曲线模型拟合了雷公藤幼苗的测量数据.结果表明,雷公藤幼苗光合速率与光强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叶子飘光响应曲线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相关系数最大,模拟值与实测值最符合;利用该模型重新拟合出雷公藤幼苗的饱和光强为468.98μmol.m-2.s-1,最大光合速率为21.41μmol.m-2.s-1,这些数据与试验测量值较符合;其内禀量子效率为0.076,表观量子效率为0.069,在光补偿点处的量子效率为0.072.  相似文献   

15.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名山白毫、名山特早芽213和福选9号3个四川川西茶区主栽品种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和光合日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各品种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呼吸速率,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均有较明显的差异,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比,福选9号、名山白毫品种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表现出较高的光合性能和生产潜力,光合特性优异。各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它们的光补偿点(LCP)均较低[25~50μmol/(m2.s)],有较强的利用弱光的能力。因此,从光合特性角度考虑,这3个品种适宜在四川茶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利用数学模型拟合金边瑞香光响应曲线来探究金边瑞香光合特性,比较分析了指数函数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模拟金边瑞香的光响应曲线的拟合度,同时比较了不同遮阴条件下金边瑞香的光响应曲线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4种典型的光响应模型中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适用于金边瑞香光响应曲线模拟,且决定系数在0.99以上。综合分析比较数据,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金边瑞香光响应曲线拟合效果最好,在高强光条件下,结果更加准确,可作为拟合金边瑞香的光响应曲线。此外,一定的遮阴有利于金边瑞香光合利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函数模型分别对藏川杨(Populus szechuanica Schneid)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与比较,探讨了几种模型在藏川杨光响应研究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对同一种植物光响应曲线的拟合结果存在差异,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出的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高于实测值,光饱和点(LSP)远低于实测值;函数模型拟合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较为接近实测值;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的藏川杨叶片光响应参数均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8.
3种彩色叶玉簪光合日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CIRAS-2光合测定仪测定3种彩叶玉簪的光合参数.光响应曲线应用叶子飘新模型进行拟合并求得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结果表明:3种玉簪的光合速率均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时和16:00时,且第1峰值大于第2峰值,均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这主要是受非气孔限制因素影响;其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分别在776.24 ~...  相似文献   

19.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城市园林树种乐昌含笑的光响应特性、CO2响应特性及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乐昌含笑的光补偿点为5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568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1;CO2补偿点为122.8μmol/mol,CO2饱和点为1761μmol/mol,羧化速率为0.03;光合作用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主要生理生态影响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等.  相似文献   

20.
用LCA4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青钱柳的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暗呼吸速率(Rd)、气孔阻力(rs)等的日进程,并结合其环境因子分析影响青钱柳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青钱柳光合速率日进程是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经分析“午休”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影响青钱柳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和大气CO2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