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对核桃枝枯病的病症及发病规律作了简要介绍,对这一病害严重的核桃园进行了三年的防治试验。通过全园耕翻、除草、剪枯枝、施肥及喷施代森锰锌的综合措施,使大小枝的枝枯率从试验前的43.3%和44.9%下降为3.4%和4.3%,症状基本消除。园地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明显增加,树冠恢复并扩展,产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油松林枯落物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油松林枯落物对林地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即土壤颗粒在雨滴击溅和冲刷作用下,枯落物对侵蚀性降水所引起的土壤流失有抑制作用,并对枯落物防止土壤侵蚀功能作一探讨。研究表明原状枯落物层(2cm厚)油松林下无溅蚀发生,去掉枯落物层有微量溅蚀发生;其侵蚀径流量由有枯落物覆盖地表的2315m ̄3/(km ̄2·a)较无枯落物的5937.5m ̄3/(km ̄2·a)减少61.24%,其侵蚀模数由有枯落物层的1.144t/(km ̄2·a)较无枯落物层的8.92t/(km ̄2·a)减少87.71%,在该油松林集水区,因原状枯落物保护较好,所以在该流域无水土流失,起到了水土保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林冠轮生侧枝成活程度 ,划分为全绿、半绿、枯损 3部分 ,研究了枝年、枯年与年轮的关系 ,建立枯枝近 5a和后 3a生长相关模型 ,对枯枝进行了预测 ,并对整枝标准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Baculumminutidentatum在吉林地区跨3个年度完成一个世代。以卵在枯枝落叶层中越冬,营孤雌生殖,主要危害蒙古栎、黑桦、稠李和椴树。用40%乐果乳油和741烟剂灭虫效果分别达95%和78%以上。  相似文献   

5.
桉树枯枝病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在我区种植面积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位,近年速生桉的发展更加快了桉树面积的扩大。广东的EU6是至今为止速生桉品种中的佼佼者之一,我区这两年引进了这个品种的大批量苗木广泛种植。但是,据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农学院刘月廉在《桉树枯梢病病害研究》一文中称,EU6是桉树枯枝病的寄主,而此病仅仅1997年一年就在广东省摧毁了近2667公顷桉林。笔者至今尚未见到关于有效、及时防治桉树此病的报道。为控制桉树枝枯病、排除发展桉林的障碍,也是为了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现将笔者做法介绍于后。 2000年3月,博白林场…  相似文献   

6.
对萧氏松茎象不同危害程度湿地松林地的枯落物及土壤物理性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及腐殖质层厚度对萧氏松茎象危害程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枯枝落叶干质量和土壤含水量,枯枝落叶含水率和吸水率影响最小,即枯落物及腐殖质层越厚,枯枝落叶越多,土壤湿度越大的林区,萧氏松茎象发生越重。单因素分析表明:枯落物及腐殖质层厚度、枯枝落叶干质量和土壤质量湿度与有虫株率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萧氏松茎象有虫株率火炬松和马尾松林发生林地明显低于湿地松发生林地。与不发生林地相比,发生林地的土壤更湿润,土壤的保水能力更好,孔隙度更高,石砾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几种枯枝落叶吸水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浸水法研究了枯枝落叶吸水机理。结果表明:枯枝落叶的吸水过程有3个特点:开始浸水时吸水量和吸水率大;浸水3h后吸水率变小;24h基本保持不变。吸水的动态模型不因枯枝落叶种类而变化,均为二次抛物线,该方程有极大值,此值是反映枯枝落叶水文特性的主要特征值。  相似文献   

8.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层的水文生态功能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枯枝落叶层在森林水功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辽宁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层对降雨拦蓄特征、对降雨的分配情况及自身的技术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林区枯落物层最大拦蓄量30.1-53.3t/hm^2,有效拦蓄量相当于1.58-3.89mm的降水,降雨截留率为21%,大气降水中的6.3%-14.5%通过枯落物蒸发散失,同时建立了枯落物层大量平衡方程。  相似文献   

9.
侧柏林土壤与枯枝落叶层水文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烘干法、浸泡法、环刀法、渗透筒法测定了4种母岩侧柏林土壤物理性质、蓄水透水能力、林地枯枝落叶层存留量与蓄水性能。结果证明,石灰岩侧柏林土壤的物理性质最好,蓄水透水能力最强,页岩、板岩侧柏林次之,紫色页岩侧柏林最差。侧柏林地枯落物现有量很小,仅0.39~2.5t/hm2。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自身干重的250%。根据侧柏林现状,提出了补植乔木树种、栽灌植草、保护枯枝落叶和灌草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批云杉种子采用常温开放贮藏方法,经连续7a贮藏对测定它的发芽率变化是:2-3a内发芽率保持在国标Ⅲ级以上,3-4a以后下降到国标Ⅲ级以下,第7年几乎全部丧失发芽力。  相似文献   

11.
梨树腐烂病 主要危害主枝和侧枝树皮,造成腐烂。症状有溃疡型和枝枯型两种,重者大量枯枝和死树。  相似文献   

12.
对美国佛罗里达州北部在砂质土上生长的树龄为3—36年生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进行两年时间枯落物及其分解作用的动态观察。15—35年生的五个林分,当林冠郁闭后,枯落物总数平均值为4993kg/ha·a,枯枝落叶量随林分年龄而增加,到15—16年达最高点,为4453kg/ha·a。以后便下降了。枯枝落叶最多时,针叶枯落物的氮和磷浓度最低,冬季枯枝落叶层最少,针叶枯落物的氮和磷浓度最高。在开头的18个月中,所有林分从落针分解消耗的有机物大致相同。在24个月时,便可明显看到受林分年龄影响的情况,老林分比幼年林分消耗有机物质慢。超过24个月,和其他森林类型的研究比较,有机物质消耗仍是缓慢的,其平均年腐率为15%。全林分鲜枯枝落叶的木质素比较高,而氮和磷跟其他林型枯落物比较则是低的,氮素在针叶中较稳定地保存24个月以上,而磷含量的增加超过最初数量的0—90%,表明林分较老针叶有较大量的磷累积。在这些营养缺乏的立地,其分解作用和矿化作用缓慢,可能归凶于湿地松人工林营造和相伴随的低强度燃烧次数减少的缘故。  相似文献   

13.
1997年春,由于嫁接面积大,冬枣接穗母本树少,造成接穗数量短缺。因此,除1a生枣头外,还采集了1a生徒长性枣头、1~3a生二次枝作接穗。用劈接法,砧木为1a生酸枣播种苗(基径粗度0.3~0.5cm)。6月4日对嫁接苗进行了成活率调查,1a生枣头嫁接...  相似文献   

14.
1990年以来,肉桂枯枝病开始在两广肉桂老产区普遍发生,并且逐年加重。据调查,1992年广西受害面积266.76hm~2,到1995年则达3.33万h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0%左右,严重受害面积达5%以上,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肉桂枯枝病已成为当前肉桂生产中最严重的问题。症状肉桂枝枯病又称肉桂瘟、枯头桂,主要危害肉桂植株上部枝干。枝干上由于肉桂泡盾盲蝽的居留和吸食汁液,产生水渍状褐色圆班,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渴斑泊位干上F扩展.成为黑褐色技形斑或段斑、环绕枝干,破坏皮层的功能,引起初皮部坏死,使嫩枝俏不久即干枯。枝干渴斑皮层通…  相似文献   

15.
<正>枯落物层是森林地表的一个重要覆盖面,是森林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林木每年凋落的大量枯枝落叶,在水文生态效益和保土功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学者在不同区域对多种森林类型下的枯落物特性作了研究,在枯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定防火林带枯落物水喷淋前后含水率的变化,建立枯落物含水率与时间变化曲线模型,得出枯枝和枯叶的含水率与时间变化函数.结果表明,喷淋1 h后林内枯枝、枯叶含水率分别从喷淋前的17.6%、13.1%升至45.9%、59.2%,之后含水率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喷淋后,林带内枯枝、枯叶由易燃和可燃状态转变为不燃和难燃状态,并分别维持26.4、23.9 h.1次有效的水喷淋能显著提高林带防火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试验地点玉蟾林试站位于东径105°23′,北纬29°19′,海拔450米左右的丘陵山地,属亚热带气候类型。该站油桐枝枯日趋严重。1964年曾有零星发生,到1981年几乎全林感病,枯枝率达46%,致使部分植株衰枯,产量下降57.%。1981—1982年,对该病害的症状、病原菌、侵染循环、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进行了初步试验。现将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18.
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对2008年冰雪灾害后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九峰山不同海拔受损阔叶林枯落物量、持水量、持水率、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枯枝落叶层总量为25.34 t·hm-2,其中叶、枝、干分别为8.84、6.01、10.49 t·hm-2;枯落物量及各组分的比例与样地植株受损形式、受损比例之间...  相似文献   

19.
马占相思在海南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占相思(Acaciamangium)在我省造林面积已近5万公顷,它干形通直、生长快,年平均高生长24~31米,年平均胸径生长20~49厘米。天然更新能力强,枯枝落叶养分回归较多,且有根瘤菌固N,能较好地维持土壤养分,它既是消灭荒山荒地的先锋树种,也是理想的造纸原料,引种实践证明,在海南大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0.
英德跳(虫脩)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英德跳xiu是我国森林昆虫竹节虫目的一新虫种。在广东省英德县效益发现危害黎蒴栲林成灾得名。若虫和成虫危害黎朔栲为主的壳斗科树叶,以成虫危害最烈。该虫在英德县1a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第1、2代成虫产的卵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化,5月中、下旬为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在5月下、中旬使用3%666烟剂15kg/hm^2防治,效果达85%以上;使用绿僵菌1.5×10^3个/mh^2孢子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