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代给蚕添食三眠索,诱导三眠蚕率达96.50%~100%;而添食诱导成的三眠蚕第二代再添食,其三眠蚕诱导率明显偏低,中系品种三眠蚕率为57.80%~92.10%;日系品种为21.02%~38.36%,三眠蚕虫蛹生命率平均比对照高2.06%~27.79%。当代首次添食诱导的三眠蚕制成的杂交一代全茧量最高,三眠蚕第二代不添食制成的杂交一代中,各项成绩与对照相仿。  相似文献   

2.
三眠蚕可生产特殊用途的超细纤度茧丝。采用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品种和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现行生产用四眠蚕品种作亲本进行杂交,选择培育了综合经济性状良好且眠性稳定的强健性三眠蚕中系育种材料三、龙和日系育种材料汇、泉、源、景。经配合力测定和组合筛选,初步选配出的三眠蚕四元杂交组合三·龙×汇·源具有强健好养、眠性稳定、茧丝纤度细、茧丝品质优的特点:三眠率达到98%以上,全龄经过较四眠蚕亲本短1-2 d,茧丝纤度1.75~2.22 dtex,一粒茧丝长1 000~1 200 m,解舒率70%~85%,洁净93~95分。三眠蚕四元杂交组合三.龙×汇.源在农村试养同样表现出眠性稳定、强健好养的特点,适合在华南蚕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添食和体喷三眠索诱导的蓖麻蚕三眠蚕,全龄经过缩短3~4天。三龄饷食开始添食三眠素诱导的三眠蚕率达95.73%~100%,四龄饷食开始添食三眠素三眠蚕率为零。三龄喷体三眼素诱导的三眠蚕率为8.83%~48.00%,且多数三眠蚕为雄蚕;雄蚕三眠蚕率可达88:10%,雌蚕最高只有6.58%。诱导的三眠蚕子代能恢复四眠。  相似文献   

4.
刘彦群  孟刚 《北方蚕业》1999,20(4):28-29
在柞蚕3龄起添食抗保幼激素金鹿三眠素可诱导四眠蚕变为三眠蚕。诱导三眠蚕的3龄经过延长1~2日,4龄延长6~7日,由于没有5龄期。其全龄经过缩短8~9日。诱导三眠蚕的全茧量、茧层量及茧层率均小于四眠蚕,茧丝长短于对照,茧丝纤度为4.157D,比对照细1.522D,获得了细纤度柞蚕丝。诱导三眼蚕的单蛾产卵数、产卵量低于四眠蚕,但其产出卵率明显提高:卵的形状、大小、孵化率无明显差异。诱导三眠蚕的子代仍为四眠蚕,其产量、质量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强健性细纤度三眠蚕品种三·龙×汇·源的育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品种和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现行生产用四眠蚕品种作亲本进行杂交,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良好、眠性稳定的强健性三眠蚕品种三、龙、汇、泉、源、景。经配合力测定和组合筛选,选配出的三.龙×汇.源四元杂交组合,强健好养、眠性稳定(三眠率达到98%以上)、全龄经过短,茧丝纤度1.840~2.160dtex,一茧丝长1000~1200m,解舒率70%~80%,洁净93~95分,强度4.11克力/旦,伸长率23.3%,抱合115次。  相似文献   

6.
采用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品种和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现行生产用四眠蚕品种作亲本进行杂交,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良好、眠性稳定的强健性三眠蚕品种三、龙、汇、泉、源、景。经配合力测定和组合筛选,选配出的三·龙×汇·源四元杂交组合,强健好养、眠性稳定(三眠率达到98%以上)、全龄经过短,茧丝纤度1.840~2.160dtex,一茧丝长1000~1200m,解舒率70%~80%,洁净93~95分,强度4.11克力/旦,伸长率23.3%。抱合115次。  相似文献   

7.
SM-1诱导三眠蚕生产超细纤度茧丝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应用SM—1对15对蚕品种的第3龄或第4龄幼虫添食,均能100%诱导三眠蚕.生产出1—2D不同规格的超细纤度茧丝,诱导出的三眠蚕发育快,终龄期体重及丝腺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能正常化蛹、化蛾、产卵.从饲料效率比较,食下每克干物的茧层量以四眠蚕对照为100,诱导三眠蚕为82.3—85.5%;张种用桑量为对照的40—65%,对单位用桑量的产茧量两者相仿.尤其是夏秋蚕,减少发病,表现稳产.茧丝质调查,以对照区的茧层率为100,诱导三眠蚕为68—85%;第3龄添食区的茧丝长与对照区相近,为900—1275m;第4龄添食区为668—900m;解舒率高达80—95%,均显著高于对照.用诱导三眠蚕超细纤度蚕茧缫制的细纤度生丝(9/11D或13/15D),品位可达4—5A级.并表现纤度偏差小(0.56—0.63D),洁净优(95—99分)、伸度好(20%以上)、抱合力强(94—100次)等优点.农村夏秋两期诱导饲养三眠蚕15张.二年来室内外共诱导三眠蚕茧350多公斤,已缫制的细纤度生丝40多公斤,并试织了真丝绡、绝缘纺、电力纺及细旦真丝袜等薄型织物,为开发利用超细纤度茧丝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沈雪华 《蚕业科学》1991,17(3):185-186
<正> 为了开辟蚕丝新用途,国内外对开发细纤度生丝较为重视。大致通过三个途径进行研究,即(1)培育细纤度四眠蚕品种。(2)用抗保幼激素活性物质,诱导四眠蚕变成三眠蚕。(3)培育三眠蚕品种。早在1946年,日本大泽孝三和田岛弥太郎等,采用三眠×四眠的方法,其杂种茧丝纤度细,匀,丝长长,丝质好。但强健性差,出现四眠蚕分离现象。 笔者对限性多丝量四眠蚕C苏品种中分离的三眠蚕,进行6年15代纯选,初步选育出性状较稳定的三眠、细纤度新品种C苏三,再与三眠蚕品种三眠A、三眠B杂交,其一代杂种纤度细,丝长较长,其正交为限性,可雌雄分缫,其茧层率夏、秋达22%左右,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细纤度三眠蚕品种853白、543B的育成与推广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用眠性稳定而经济性状较差的三眠蚕品种和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四眠蚕品种作亲本进行杂交 ,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 ,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实用品种“85 3白”、“5 4 3B”。经配合力测定 ,选配出的 85 3白× 5 4 3B杂交组合 ,强健好养、眠性稳定 (三眠率达到 98%~ 99% )、全龄经过短、茧丝纤度 1 87~ 2 .2dtex、茧丝长 90 0~ 110 0m、解舒率 75 %~ 90 %、洁净 94~ 96分、生丝强力 3 7~ 3 8g/dtex,符合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原料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试验诱导三眠素对四眠蚕的诱导效果,同时比较不同蚕品种添食诱导素后的三眠转化率、饲养成绩和经济效益,2002年春季游仙区蚕研所在柏林镇一村八社进行了小规模农村饲育试验。  相似文献   

11.
五个柞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设计方法Ⅱ,对5个柞蚕品种10组合的14个主要经济性状的方差与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11个性状的配合力大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遗传差异真实存在;不同品种或组合同一性状,同一品种或组合不同性状间配合力差异不同。分析表明,茧层率、全茧量、千粒茧重和全龄经过等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能较真实地遗传给子代;公斤卵茧层量、公斤卵收茧量、公斤卵收茧数、收蚁结茧率等产量性状除受加性效应控制外,非加性效应更大。从综合分析结果看,金凤×抗大、金凤×青6、抗大×方山黄组合F1表现出较优良的可应用性能,可直接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2.
R9501是由日系品种9202经14代人工饲料摄食性系统选择培育而成,RB是由中系品种苏春经16代人工饲料摄食性系统选择培育而成。家蚕品种R9501×RB人工饲料育2龄发育整齐度达80%以上,疏毛率达到95%以上,4龄起蚕结茧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解舒率等6项性状均略高于对照种春蕾X镇珠;5龄经过、茧丝长、解舒丝长、纤度、净度5项性状基本与对照种春蕾×镇珠持平;张种产量、张种产值分别比对照高2.3kg和92元。实验室与农村生产鉴定R9501×RB是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人工饲料摄食性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两对家蚕杂交组合稚蚕人工饲料育饲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  张升祥  徐世清  崔为正 《北方蚕业》2011,32(4):40-42,49
本试验以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饲养形式,调查了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ZHG×春54正反交和广食×春54正反交的饲养成绩。结果表明,2对杂交组合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良好,24h疏毛率均达到或高于98%,3龄起蚕率广食×春54正反交显著高于ZHG×春54正反交,但1龄和2龄眠蚕体重广食×春54低于ZHG×春54,发育经过以广食×春54短于其他3个杂交组合;茧层量和茧层率正反交平均值ZHG组合高于广食组合,但全茧量和小区产茧量则是广食组合略高于ZHG组合;4个杂交组合1~2龄存活率均为100%,虫蛹生命率均达到97%以上,但广食组合的死笼率略低于ZHG组合。试验结果初步证明,2对杂交组合具有很高的配合力,在摄食性、产茧量、生命率等方面能够达到小蚕人工饲料育实用化要求。  相似文献   

14.
家蚕耐氟性遗传与茧丝质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耐氟遗传,据本试验遗传参数估测结果,其相对耐氟优势(P.R)为5.56,P.R值为正值,故为显性遗传,由正向显性微效多基因控制.不同世代耐氟性方差分析结果存在极显著差异,F1代耐氟性强弱排列为F1>P1、P2>F2>BC1(各回交形式).相关分析结果,耐氟性与茧质性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为正相关,耐氟性与全茧量达极显著水平,耐氟性与茧层量达显著水平,但耐氟性与茧层率未达显著水平.耐氟性与茧丝质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耐氟性与解舒、纤度呈负相关,并达显著水平,耐氟性与茧丝长、茧丝量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吡虫啉对家蚕的毒性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吡虫啉对蚕的毒性试验表明 :4龄起蚕致死中浓度 (LC50 )为 2 71mg/L ,致死中量 (LD50 )为0 0 3 4 μg/头。 4龄起蚕连续添食吡虫啉水溶液试验表明 :0 0 0 71mg/mL( 1 4× 1 0 4 倍稀释液 )浓度吡虫啉连续添毒对蚕有明显的毒性 ,茧的经济性状也有显著地下降。 0 0 1 2 5mg/mL( 8× 1 0 4 倍稀释液 )吡虫啉连续添毒 1 2h的蚕 ,上蔟率为 86%,死笼茧率为 3 9%,鲜茧茧层率为 2 1 2 %,比对照区低 0 3 %,而持续添毒则表现为全部死亡。此外 ,吡虫啉对家蚕具有触杀和熏蒸毒性  相似文献   

16.
家蚕茧层含胶率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数量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对家蚕茧层含胶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茧层含胶率是一种较为稳定的遗传性状,品种间差异较大,广义遗传力为75.58%;影响茧层含胶率的因素的主次关系为:品种>饲育环境>雌雄性别,含胶率的高低与茧层量间不存在直接对应关系,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对茧层含胶率都是重要的,狭义遗传力为56.88%;低含胶率相对于高含胶率为显性性状,供试品种存在有一个或一组控制茧层含胶率的显性主效基因。  相似文献   

17.
显性三眠蚕品种SG选育初报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用眠性稳定、经济性状较差的显性三眠蚕品种和主要经济性状优良的实用四眠蚕品种作亲本,进行杂交,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眠性稳定的三眼蚕品种SG。并将SG与现行实用四眠蚕品种54A、871组配成SG×54A、SG×871,2对三眠蚕杂交种,表现强健好养、眠性稳定(三眠率达到98%~100%),全龄经过短,茧丝纤度1.89~2.22dtex,茧丝长1170m左右,解舒率82%~92%,净度94~96分,生丝相对强力3.62~3.71cN/dtex。适合缫制高品位生丝原料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磁处理水添食对家蚕若干数量性状影响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生海  宋亚英 《蚕业科学》2001,27(4):329-331
研究了用不同强度磁处理水添食对家蚕生长及若干数量性状影响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 ,从 3龄起连续添食磁处理水后与对照区比较 ,蚕体增长率提高 ,健康性和生命力有所增强 ,龄期经过缩短 1~ 2d ,茧质调查表明 ,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性状也都不同程度表现了正向效应 ,其中以场强为 2 0 0~ 30 0mT的磁处理水添食 ,作用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探讨换气孔数量及饲养台姿态对家蚕生长和茧质性状的影响。饲养蚕筐设置40个和80个孔径为10 mm的换气孔区,再将换气孔区分为饲养台水平区和倾斜区,倾斜区两长边高度分别为4 cm、6 cm。结果显示,4个试验区2龄眠蚕体重处于同一统计水平,均大于对照区,且与对照区有显著差异;茧质调查结果表明,40孔水平区的全茧量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其他试验区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