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赤眼鳟苗种培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鳟鱼苗开口饵料为浮游植物和轮虫,以后逐渐转为以轮虫和桡足类为主,鱼体全长3cm以后,主要摄食配合饲料和腐屑。仔鱼阶段常栖塘边,3cm以后分散活动。临界温度2~40℃,适温18~30℃。  相似文献   

2.
1 鱼苗孵化及苗种培育1.1 人工催产 水温控制在21℃-23℃左右,催产季节在4月下旬至6月。每尾雌鳅注射HCG 100~150国际单位或LRH-A5~10ug,雄鳅剂量减半。注射后按雌雄比例 1:2或者1:3放入水缸或水池中,8~10hr后产卵。人工投精的操作方法是:用手轻挤雌雄亲鳅腹部,把卵粒和精液在短时间内同时挤入事先清洗干净的瓷盆内,使卵粒和精液充分混合受精,撒在鱼巢上,放入孵化器进行孵化。受精卵在水温20℃-30℃范围内都能正常孵化。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0℃~28℃,每天需换水2次,约30…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河蟹养殖中,河蟹性早熟的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商品蟹的规格,致使养殖经济效益下滑,笔者拟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浅谈一些心得体会。一、温度适宜的水温是河蟹正常生长的基础条件,一般认为,河蟹生长的适宜水温为15~30℃。笔者认为,其最适生长水温为23~28℃。超出这个范围,河蟹的食欲都呈减弱趋势,河蟹的生长就会延缓。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水温,可加快其生长速度,同时性成熟也快;降低水温,性成熟所需时间延长,同时生长速度亦相对减缓。生产中的具体解决方案是:早春水温在23℃以下时,尽可能采取一些保…  相似文献   

4.
美国鲥鱼苗种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鲥鱼属鲱形目,鲱科,其天然种群主要分布于北美东部沿海水域,生长适温18~32℃,可在淡水或半咸水中生活,系广温洄游性鱼类。该鱼肉细脂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集约化养殖的优良品种。泉州市洛江区水产良种场2003年6月26日从广东引进美国鲥鱼乌仔3万尾进行苗种培育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1基础设施1.1玻璃钢盆圆形,直径1m,深度50cm,笛式表层供水,中央底层排水,垂直弯管控制水位,并能保持常流水。1.2水泥池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是方形,方形是避免死角,面积以10m2-15m2为宜,深度为1m。要求进排水方便,有排污口,排水管能水位,并能保持微流水。1.3充气泵空气压缩机,每个玻璃钢盆2个气泡石,罗茨鼓风机,每个水泥池一个代气管。2苗种生活环境史氏鲟生活水环境要求水质清新,溶解氧高要高于6mg/l,最适生长温度18℃-24℃,低于4℃或高于27℃时拒食人工配合饲料。温度变化不能过大,每天不得超过5℃。pH值7-8。3…  相似文献   

6.
浅色黄姑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色黄姑鱼(Nibea coibor)俗名白奈,金丝鲵,隶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该鱼肉质细嫩,口感独特,味道鲜美,其鳔是名贵的中药补品。浅色黄姑鱼属于温水性的鱼类,适温范围8℃~33℃,最适生长水温为24℃~29℃,产卵水温24℃~28℃,性成熟年龄为2周龄,生长适盐范围10‰~40‰。为探讨浅色黄姑鱼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  相似文献   

7.
林易  陆露 《内陆水产》2004,29(4):21-21
露斯塔野鲮简称野鲮.1978年从泰国引进我国养殖,属底栖鱼类。其体形呈棒状,腹部圆,头部扁平.吻钝.体色为深青绿色.背部颜色较深,腹部灰白.鳞片大.多数鳞片有红色斑.眼带红色.各鳍条粉红色。水温低于12℃停止摄食,最低临界温度7℃,最适生长水温20℃~30℃;耐肥、耐低氧、抗病力强、食性杂、生长快、群体产量高、外形美观。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丰富。现将野鲮池塘养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春潮 《内陆水产》2004,29(8):8-8
适应环境能力强适应性超过普通罗非鱼.既能生活在淡水中。又能生活在盐度8‰以下海水中。耐低氧,其窒息点为0.07~0.23mg/L。在溶氧较低的肥水中也能正常生长。对池水pH值适应性较强,能在pH5~10的范围内生存。对水温的变化适应性强.可耐最低水温为4℃和可耐最高水温为42℃.最适水温25~35℃.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我国珍贵的濒危物种细鳞鱼人工繁育研究的进展和最新试验结果。试验采卵3300粒,受精率97.9%,发眼率80%,孵化率95%,但上浮率较低,仅24%。细鳞鱼苗的培育在不同水温下进行,经35d对比试验:平均水温16.4℃的A组由0.08g增至0.8g,成活率77.7%;平均水温11.6℃的B组由0.08g增至0.43g,成活率66.9%。本文为细鳞鱼的保护、资源恢复,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为细鳞鱼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养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凌剑  华林 《内陆水产》2001,26(4):22-22
奥尼鱼又称全雄性罗非鱼,为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的杂交品种,该鱼与普通罗非鱼比较,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一是生长快速、产量高。一般的罗非鱼要养殖 10个月以上才能养成商品鱼,而奥尼鱼只需 5个月左右就能养成 500克以上的商品鱼。生产实践证明,奥尼鱼每 667米 2产量可达 2 500千克。二是适应性强。在同等条件下养殖,奥尼鱼的抗病力、耐低温能力均超过普通罗非鱼。它能耐 4℃水温和 1℃气温,在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都可自然越冬。三是食性广。除苗期主要采食水蚤 (红虫 )、蝇蛆、丝蚯蚓等天然动物饵料外,一般都以米糠、麸皮、枯…  相似文献   

11.
双斑东方鲀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斑东方鲀在湛江地区的繁殖期为2月下旬至4月中旬,盛产期为3月份。网箱培育的亲本性腺可成熟并可自然产卵。28组亲鱼催产率为100%。水温17~19.5℃效应时间38~74h,水温22~25℃效应时间25~58h。水温19.5~24℃,88~10lh出苗,水温23.5~25.5℃,8l~85h出苗。28组受精孵化率10%~96%,平均58.8%。23.5~25.5℃仍为受精孵化的适宜水温。初孵出仔鱼在卵黄囊消失前从孵化桶直接移到上池,经71d培育平均全长达5.5cm,体重4.4g,成活率38.4%。其主要技术措施是肥水放苗、壮苗下池,及时补充和调整饵料。  相似文献   

12.
将不同规格的亲龟、野生龟与自育亲龟以及常温、半控温和控温养殖培育的亲龟在产卵量、孵化率、成活率、龟苗生长速度等方面进行对照比较得出:雌龟规格在500-1500g,孵化率、成活率较高,龟苗发病率较低;野生亲龟各方面优于自育亲龟;常温养殖养育的亲龟优于半控温、控温培育的亲龟;孵化箱沙床含水量7%-12%,孵化室空气相对湿度80%-84%,室内孵化温度32-36℃时,孵化率、出苗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黑鲷(sparasmacrocephallus)属鲈形目,鲈亚目鲷科,是一种食性广、耐盐性和广温性、易饲养、抗病力强的鱼类,是海水和咸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而淡水养殖黑鲷还是一个空白,要在淡水中养殖黑鲷,必须有足够数量适应淡水中生活的苗种供其养殖。本试验的目的是探索黑鲷淡水养殖的新路子。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试验所用的玻璃缸规格为30厘米×40厘米×60厘米,共有12只,黑鲷苗种购于鄞县沙湾育苗场,苗种的规格2.0~3.0厘米,重0.45~0.86克,当时的水温为29℃,盐度为1.018,pH8.0。2.方法本实验于…  相似文献   

14.
引进红鳍东方钝受精卵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2000年,先后4次5批从日本引进红鳍东方tun受精卵5.2kg(约302万粒)进行苗种培育试验,其中3次获得成功,引进成功率为755,共培育出体长25-30mm的幼鱼60万尾,受粗卵孵化率分别为50%,0%,70%和40%,经过42-50d的培育,幼鱼培育成活率分别为64.7%,0%,43.9%和51.7%,孵化水温为16-18℃,幼鱼培育水温为17-22℃,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红鳍东方tun受精卵进行苗种培育在技术上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张杰 《科学养鱼》2003,(10):13-13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鱼 试验鱼为中科院水生所(武汉)人工繁殖的暗纹东方钝鱼苗5800尾,规格为3.0厘米,平均体重为0.9克,用尼龙氧气袋包装,每袋150尾,车运时间为3小时(即19:00~22:00),入袋水温为22℃,出袋水温为24.5℃,池水温度为21℃。 2.试验场所及条件  相似文献   

16.
鳗苗生态适应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作鹏  李勃 《水产科学》1992,11(1):9-11
体长56.1~67.0毫米,重0.092~0.182克的鳗苗在12~18℃水温条件下的耗氧率为0.073~0.475毫克/克·小时,对±5℃和±8℃的骤变水温无异常反映;从淡水中转入2.5%食盐水中经46小时正常,转入3.5%食盐水中9.5小时全部死亡;在PH5.5~9.5淡水中经72小时安全,PH10.0经72小时50%死亡;在淡水中饥饿忍受力最长达90余天。  相似文献   

17.
杂交鲟苗种培育及养成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鲟鱼是世界重要养殖品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我国的鱼养殖尚处起步阶段,现已初步掌握了鳄鱼的人工繁殖、苗种集约化驯养及商品鱼饲养的初步技术。1998年我们利用县虹蹲鱼良种场的苗种地进行了杂交鲟苗种培育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环境试验地为县虹蹲鱼良种场苗种他,分室内地和室外地。室内池规格为2.83m×0.8m×0.6m,水泥他,养殖期间水温17.3~18.7℃,溶氧7.5mg/L,入地流量0.94L/s,水深0.3m。室外他规格为3.7m×2.1m×0.8m,水泥地,玻璃钢瓦遮光,养殖期间水温18.5-19.7℃…  相似文献   

18.
王小斌 《内陆水产》2008,33(1):36-37
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其最适宜生长水温是25℃~35℃,而致死温度在10℃以下(一般低于7℃时死亡)。我县地处福建北部,每年冬季都要受到北方冷空气霜冻寒露风袭击,如果管理不善,往往会发生大规模鱼病和死亡。如果能够做到本地罗非鱼苗越冬,不但能够降低成本,还能增加罗非鱼的成活率,因此做好罗非鱼苗种的越冬保种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本首次报道了金鳟发眼卵孵化技术,孵化水温5-11℃,积温达到140-180度日破膜孵出稚鱼,孵化率北京房山78.0%,黑龙江渤海75.8%,经20-40d胚后发育上浮平游开食。同时介绍了苗种培育技术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运输鳝种应尽量就近收购笼捕的野生鳝,鳝种用桶、篓、筐等装载,篓筐在底部铺一层无毒塑料薄膜,然后放少量湿泥,运输前打入3~4个弃壳鸡蛋拌入泥内,并放入少量新鲜水草及几尾泥鳅。运输时气温高或路程时间超过1小时,在运输水体中加入适量青霉素或生姜汤,以防鱼体相互缠绕发烧等。二、选择放养数量较多时,不可能逐一挑选,这样既耽搁时间,也易使鳝体不适及受伤,可采用下列方法选种。1.食盐浸选法:用3%~5%的食盐水进行挑选,4~5分钟内身体有伤病的鳝种会剧烈蹦跳,体质差的鳝种会发生昏迷、软弱无力及身体变形,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