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麦吸浆虫,又名麦蛆,是世界性的小麦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主要小麦栽培地区。小麦吸浆虫也广泛分布我国主要产麦区。在我国小麦吸浆虫种类主要为小麦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小麦红吸浆虫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的黄河两岸;小麦黄吸浆虫主要发生在高原地区和高山地带。沧州地区小麦吸浆虫主要是红吸浆虫,系20世纪90年代随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传入。  相似文献   

2.
介绍5个高抗麦红吸浆虫小麦品种麦红吸浆虫是小麦的一种毁灭性害虫,80年代以来,在我国小麦主产区蔓延,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长期、经济有效地控制麦红吸浆虫的危害,我组于1992~1994年连续对300多个小麦品种和新品系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田间鉴定...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吸浆虫有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两种,江苏省发生的主要是红吸浆虫。小麦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  相似文献   

4.
<正>(接上期)四、华北麦区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技术1.主要防治对象山西、河北中南部麦区以麦蚜、红蜘蛛、吸浆虫、地下害虫、纹枯病、白粉病为主,兼顾条锈病、赤霉病和叶枯病;北部麦区以麦蚜、吸浆虫、地下害虫为主,兼顾红蜘蛛、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2.综合防治策略针对华北麦区不同生态区域、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为世界性害虫,也是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国内发生有十几种,危害小麦的主要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其中以前者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以幼虫吮吸麦粒浆汁,造成瘪粒甚至成空壳而减产,一般损失10%~20%,严重的减产60%~80%,甚至绝收。危害特点两种吸浆虫均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为害,被吸浆虫为害的小麦,其长势和穗型大小不受影响,且由于麦粒被吸空,麦秆表现直立不倒,具有假旺盛的长势。受害小麦粒浆液被吸食而变瘦,出现瘪粒,甚至成空壳。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小麦红吸浆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于1986~1989年对河北省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查明了该省发生的吸浆虫是小麦红吸浆虫,一年发生一代,虫茧在土中越夏、越冬,长达10个多月.活动幼虫有随土温变化而垂直移动的习性,且与小麦生育期相一致.作者提出了“以种植抗虫品种为主,药剂主攻蛹期、成虫期扫残的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三年来.经河北大面积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红吸浆虫为害,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干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引起。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穗腐,近几年在河北省中南部已成为常发性病害。  相似文献   

8.
<正>据山东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消息,今年上半年该省小麦、玉米、棉花病虫总体呈中等发生趋势。1.小麦病虫总体呈中等发生趋势。病害主要有小麦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虫害主要有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吸浆虫等。预计发生面积1.71亿亩次。  相似文献   

9.
小麦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小麦病虫害因受气候条件、耕作制度、栽培技术、品种抗性等影响而日趋严重。山东省小麦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等。 1 小麦赤霉病 1.1 症状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麦区都有发生,在华北麦区更有明显发展趋势。自幼苗至抽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枯、茎腐和穗腐,尤以穗腐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  相似文献   

10.
<正>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危害小麦的虫害有小麦蚜虫、麦种蝇、吸浆虫、红蜘蛛、金针虫、叶蝉、蛴螬、蝼蛄、麦叶蜂、麦秆蝇等;真菌病害有小麦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秆锈病、腥黑穗病、全蚀病、散黑穗病、黄矮病、红矮病、叶斑病等。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2019年,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分析预测,2014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9.8亿亩次,蚜虫重发区域广,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吸浆虫、麦蜘蛛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流行风险较高。主要技术措施如下:小麦赤霉病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控制中后期小麦群体数量,并做到田间沟渠通畅,创  相似文献   

12.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主要抓住三个关键时期:整地播种期,主要通过使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控制地下害虫和种传、土传病害;早春麦苗返青期,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和药剂,重点控制麦田杂草、麦蜘蛛及纹枯病的危害:小麦中后期主要针对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麦穗蚜、吸浆虫等,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山东省农作物病虫基数、气象条件、作物布局及长势等情况,预测今年上半年农作物病虫害呈中等偏轻发生。小麦病虫总体呈中等发生趋势,病害主要有小麦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虫害主要有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吸浆虫等。预计条锈病在鲁西南局部地区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14.
孙玉涛 《种子科技》2012,30(11):38-39
目前,小麦常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白粉病、锈病、叶枯病、赤霉病等;主要害虫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红蜘蛛、麦叶蜂、蚜虫、吸浆虫、黏虫等;主要杂草有播娘蒿、荠菜、猪殃殃、泽漆、灰藜、麦瓶草、田旋花、麦家公、苣荬菜、野燕麦等。及时制定科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产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供应安全。去年小麦赤霉病对北方麦区造成较大影响,部分区域吸浆虫为害严重,纹枯病发生较普遍,如何合理除治小麦田杂草也是生产中愈发突出的问题。因此,因地制宜预防麦田病虫草害对小麦生产至关重要。返青至拔节前麦田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要点建议如下:一、关注麦田害虫发生动态返青后,部分麦田中蝼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病虫基数、气象条件、作物布局及长势等情况,结合历史资料,经专家分析会商,山东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日前对全省2014年上半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如下:一、小麦病虫总体中等发生。虫害主要有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吸浆虫等,病害主要有赤霉病、锈病、纹枯病、白粉病等。预计发生面积1.69亿亩次,大于去年,接近常年。虫害:小麦蚜虫大发生,半岛及鲁南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500万亩,接近常年;麦蜘蛛中等发生,鲁中、鲁南山区局部偏重,发生面积2000万亩,重于去年;地下害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700万亩,接近常年;吸浆虫发生较常年偏轻;麦叶蜂发生重于常年。病害:赤霉病有中度流行可能;小麦条锈病在局部流行概  相似文献   

17.
<正>主要作物病虫草害小麦病害以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叶锈病、根腐病为主,白粉病和小麦纹枯病中度发生,条绣病和叶绣病为轻发生,根腐病偏轻发生,局部中度发生。虫害以麦蚜、小麦吸浆虫、麦蜘蛛、一代棉铃虫为主。麦蚜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省植保总站测报站近日发布了山东省2014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据统计,全省农业有害生物多达3326种,其中农业害虫1419种,植物病害1318种。根据病虫基数、历年发生情况,结合作物长势、品种布局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2014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发生程度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6亿亩次。主要有小麦病虫、棉花病虫以及玉米病虫。小麦病虫总体呈中等发生趋势,发生面积1.75亿亩次。虫害主要有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吸浆虫、麦叶蜂等。病害主要有小麦锈病、纹枯病、  相似文献   

19.
你我来互动     
编辑同志:您们好!春回大地,大家又该忙碌了。最近几期刊物,先后刊出晋、甘、苏、冀、豫、京等省、市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测报信息,这很及时,看来今春若雨水充沛,一些地区将会大发生或严重发生了。在今年第5期第31页“防治小麦吸浆虫抓住三个关键时期”一文中提及:“去年宝应县较大  相似文献   

20.
《种业导刊》2014,(2):14-15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植保系统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4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65亿公顷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0.36亿公顷次,病害发生面积0.29亿公顷次。蚜虫重发区域广,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吸浆虫、麦蜘蛛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流行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