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雕齿小蠹是一种能够对松属树木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植物检疫性害虫,在我国尚无分布。因此,有必要对该虫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研究,以便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检疫防控。本研究同时采用DIVA-GIS和MaxEnt两种适生性分析软件,对美雕齿小蠹的适生区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软件的预测结果比较相近,综合来看,美雕齿小蠹在全球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中南部、南美州中部、欧洲和东亚大部分地区、大洋洲南部以及非洲局部地区;在我国境内的适生区主要在南方省份以及河南、山东、陕西等少数北方省份。最后提出了针对美雕齿小蠹的风险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缝锤小蠹是一种较容易被进境原木携带的外来林木害虫,能够对树木造成严重的危害。但该虫作为一种非检疫性害虫,其危险性较少被关注。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开展风险评估,首先对缝锤小蠹的潜在适生区分布情况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传入风险、后果进行定性评估,最后对其风险等级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地区,传入风险、传入后果均为"高",风险等级研究表明该虫为高度风险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3.
小火蚁是中国大陆新发现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 目前对该虫的传入来源和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尚不明确?为明确我国小火蚁适生区范围, 有效防控该虫在我国的扩散和蔓延, 本研究通过该虫全球已有的分布数据, 采用最大熵模型对其适生区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 最大熵模型预测小火蚁适生区精度较高?预测结果显示, 我国小火蚁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南方, 其中, 高适生区分布在台湾?海南?云南南部边境?广西西南局部?福建西南部?广东南部及其沿海地区?预测结果与该物种现有地理范围的生态条件一致?年降水量对小火蚁的适生性影响最大, 理论年降水量为2 040 mm时小火蚁分布的概率最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未来我国小火蚁的适生区有向北扩大的趋势, 但主要适生区还是以南方为主?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 Williams et Granara de Willink 1922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基于中国820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和未来气候变化数据,结合木瓜秀粉蚧的生物学特性,利用CLIMEX模型对该虫在中国当前气候以及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木瓜秀粉蚧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在南方,适生区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9.07%。高适生区主要包括海南省、广东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以及福建省和云南省小部分地区。在未来气候条件下,2050年木瓜秀粉蚧的潜在适生区将进一步扩大,适生区面积所占比例将增加至15.46%,且有向北移动的趋势。表明木瓜秀粉蚧对中国南方地区的农业潜在威胁巨大,建议将该虫增补为检疫对象,并加强检疫监管和种群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5.
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Weidemann)是全球分布范围最广、为害最大的害虫之一。为评估地中海实蝇入侵中国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检疫措施,基于其在全球的分布数据,选取与其发生相关的温度、湿度等7个变量,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其适生区,并结合我国进境口岸截获数据及寄主分布情况评估其入侵风险。结果显示,地中海实蝇在全球的适生区范围主要集中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该虫在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和尼泊尔等我国邻国多地适生,且在我国进境口岸每年也均有截获,2003—2015年共截获274批次;其主要寄主苹果、咖啡、榅桲和无花果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内种植面积及产量均较高。因此中国具备了该虫进入、定殖的适生条件,具有较高的扩散风险。为预防其入侵,需完善边境疫情监测体系,加强进境口岸管理力度,并制定科学管理措施以降低其进入、定殖及扩散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长林小蠹是原产欧洲的一种重要的森林害虫,可随木质包装材料、衬垫及原木运输而传播扩散,已经成功入侵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我国进口木材量的增加,我国口岸截获外来长林小蠹的频率增高,因此,长林小蠹入侵我国的风险正逐步提高。本文以长林小蠹在全球的分布数据为基础,利用Max Ent模型和Arc-GIS对长林小蠹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该害虫中高度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广西、湖北、陕西、甘肃、台湾、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份。因此各口岸需要加强对长林小蠹的检疫,以防止该害虫的传入和定殖。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欧洲榆小蠹Scolytus multistriatus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根据其全球分布数据和筛选出的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其在当前气候及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结果显示,所建MaxEnt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大于0.9,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可靠;利用刀切法对筛选出的环境变量进行分析后发现,12月平均最低温度对欧洲榆小蠹在全球的分布影响最大,同时也提供了最多的特有信息。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欧洲榆小蠹在全球的潜在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15° N~70° N和20° S~60° S之间,包括北美洲中部及南部、南美洲南部及东南沿海、欧洲、非洲中部、亚洲东部和大洋洲,适生区总面积约4.62×107 km2。欧洲榆小蠹在我国的适生区广泛分布于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适生区总面积约为3.27×106 km2。在未来气候条件下,欧洲榆小蠹的适生区面积将会扩大,并在SSP585(2081—2100年)情境下达到最大,为5.93×107 km2。鉴于欧洲榆小蠹在我国具有较广的适生区,建议加强对其的检验检疫力度,防止其侵入我国。  相似文献   

8.
玉米根萤叶甲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域与检疫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根萤叶甲(Diabrotica virgfera virgifera Leconte)是一种原产北美洲南部和中美洲北部并于1992年以来在欧洲快速传播扩散的危险性玉米害虫.该虫对我国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防范其入侵,本文在概述其生物学和传播蔓延趋势的基础上,利用基于生态位概念的GARP软件对该虫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域进行了预测.研究显示适生区广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云南和西藏等省区,其中最适生区主要位于东北平原的南部、华北平原的南部、渭河平原及其南北附近地区.据此结果,对其远距离传入中国的可能途径做了分析,对高危地区进行了分析判断,最终提出了检疫与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9.
橘绵粉虱(Aleurothrixus floccosus)是一种危险性外来入侵害虫,2018年在海南文昌发现该虫危害番石榴。本文利用MaxEnt模型对橘绵粉虱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橘绵粉虱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为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覆盖我国柑橘主要产区。应加强检疫管理,防止其扩散。  相似文献   

10.
苹果异胫小卷蛾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我国没有发生,但近几年我国口岸已多次截获。本研究利用CLIMEX 1.0适生性分析软件与Arc GIS 10.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苹果异胫小卷蛾在我国目前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苹果异胫小卷蛾可能在我国南部地区适生,总的适生面积约为18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9%。高度适生区主要为云南大部分地区、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南部等地区,以及这些省份以南的所有地区;中度适生区分布范围较小,低度适生区面积与高度适生区分布范围面积相差不大。鉴于苹果异胫小卷蛾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结果,针对其传入和定殖的能力,建议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控策略,加强苹果异胫小卷蛾检疫力度,严防该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传播。  相似文献   

11.
双钩巢粉虱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已在我国海南、香港等省区造成危害。利用CLIMEX软件对双钩巢粉虱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虫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于海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四川、重庆、湖北、浙江及西藏等省区;适生面积约为173.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其中高度适生区面积72.9万km~2;中度适生区面积36.6万km~2;低度适生区面积64.1万km~2。各潜在适生区应加强检疫防控措施,防止该虫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条件下樱桃绕实蝇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樱桃绕实蝇Rhagoletis cerasi(L.)被我国列为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在我国尚无分布报道。为明确该虫在我国的适生区及适生程度,利用CLIMEX地点比较模型预测在当前以及未来2030、2080年A1B与A2两种不同排放情景下樱桃绕实蝇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结果显示,樱桃绕实蝇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随着气候变化,到2030年与2080年,樱桃绕实蝇的低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面积均增加,高度适生区面积减少,其中在2030年A1B排放情景下樱桃绕实蝇的总适生区面积增加了48.4万km~2,在2030年的A2情景下与2080年的A1B与A2情景下总适生区面积分别减少了3.4、5.7、5.7万km~2。因此,为保护我国樱桃种植业的安全生产,应加强对该虫的检疫力度,防止其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3.
槟栉盾蚧[Hemiberlesia rapax(Comstock)],隶属于同翅目(Homoptera),盾蚧科(Diaspididae),栉圆盾蚧属(Hemiberlesia),是我国进境水果检疫所关注的害虫。根据槟栉盾蚧的已知地理分布及其相关的气候参数,运用CLIMEX适生性分析软件及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对该虫在我国的适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气候条件下,适生区面积约为全国面积的42.48%,其中低度适生区占6.67%,中度适生区占4.09%,高度适生区占31.72%。基于中国未来气候的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和2050年,适生区面积分别增至46.49%和49.1%,其中低、中度适生区所占比例均有所上升。鉴于槟栉盾蚧在我国的适生性研究结果,建议对其加大检疫力度,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严防该虫的入侵和扩散。  相似文献   

14.
桃蛀螟在新疆的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确定桃蛀螟在新疆的检疫重要性,运用Desktop GARP软件预测了该虫在我国新疆的适生区.结果表明,桃蛀螟在新疆北部和西部有较大的适生区域,主要位于阿勒泰、塔城、昌吉三地的交界区域和阿克苏、喀什一带.桃蛀螟有从内地传入新疆地区并定殖扩散的风险,具有检疫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沙棘绕实蝇(Rhagoletis batava Hering)是危害沙棘果实的重要害虫。本研究采用Maxent模型,在收集和整理沙棘绕实蝇全球地理分布信息的基础上,筛选出与该虫发生相关的11个关键环境变量,预测了当前及未来气候条件下该虫在全球以及我国的适生区和适生程度。在当前气候条件下,该虫在全球的适生范围主要集中在北温带地区,在我国的适生范围较广且适生程度较高;在2050年的两种气候情景下,沙棘绕实蝇在全球的适生区北界均向北移动,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均略有扩大且适生区向西南部拓展。建议我国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针对沙棘绕实蝇的入侵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长林小蠹的识别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林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属鞘翅目,小蠹科,切梢小蠹族。该虫危害松属树种,食性广泛,所到之处的所有松树均能危害;且具有很强的自然传播能力,成虫飞行距离可达数概,并可随木材、木质包装及铺垫材料的交通货运作远距离的传播。1985-1994年间,美国口岸检疫机构从进口木材中截获该虫169批次。该虫原产地为欧洲南部及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但由于本种适应力极强,近几年随着世界性的交通货运,除北美洲外,本种已传至世界各大洲。我国尚无该种发生的报道,因此应作为重要的检疫害虫看待。为了准确地识别此虫,提高检出率,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长林小蠹的识别鉴定,供口岸检验检疫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菠萝灰粉蚧在中国目前及未来的潜在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Beardsley)),属同翅目(Homoptera)粉蚧科(Pseudococci-dae),被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主要分布在美洲地区,特别是墨西哥到巴西之间,另外欧洲、非洲和亚洲也有少量分布。新菠萝灰粉蚧于1998年在我国首次发现,随后在广东省的部分地区大量暴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CLIMEX 3.0与ArcGIS 9.3结合的方法研究该虫在我国目前以及未来的潜在地理分布。研究结果发现当前气候条件下,新菠萝灰粉蚧在我国的适生范围主要分布在18.3°N~27.3°N,包括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福建、湖南、江西、四川、重庆、浙江、西藏等省市,适生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03%。其中整个海南、广东和广西的大部分地区、云南南部、福建东南部和台湾西南部高度适生。基于我国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适生区向北扩展,面积将增加至全国总面积的18.97%;到2050年,适生区北界将向北移至32.8°N,上海、江苏和安徽南部均将成为适生区。鉴于新菠萝灰粉蚧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研究结果,应进一步加强针对该虫的检疫、根除措施,完善疫情监测体系,预防其新的进入和扩散。  相似文献   

18.
<正>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又名强大小蠹,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外来入侵昆虫。1998年首次在我国山西省沁水县、阳城县被发现,随后扩散到河北、山西、河南等省,现已对我国林业种植造成了大面积为害(苗振旺等,2001)。为进一步遏制红脂大小蠹在我国的扩散蔓延,基于实地调查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在当前和2050年未来气象条件下对其适生区进行预测,以期为该虫的防治和预警监测  相似文献   

19.
中欧山松大小蠹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欧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ponderosae Hopkins)是严重危害松类针叶树种的蛀干害虫。本文基于气象数据,利用BIOCLIM生态位模型对中欧山松大小蠹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小蠹能广泛分布在华北、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和西南的部分地区,提供了ArcGIS适生区预测分布图。  相似文献   

20.
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MCM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与马铃薯Y病毒科的部分病毒复合侵染导致玉米致死性坏死病。利用Maxent模型,分析预测了MCMV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地理分布区。结果显示,MCMV在全球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大洋洲东部局部地区,亚洲、非洲、北美洲的南部地区,南美洲的西北和东北部地区;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地区。根据预测结果,提出对MCMV的防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