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维 《中国食用菌》2020,(2):231-233
针对食用菌菌种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品种权受到侵害、产业销售混乱以及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重构食用菌产业安全法律责任体系。通过构建食用菌菌种企业行业自律体系,增强食用菌企业的菌种安全责任观念,提高企业生产经营食用菌的安全保障性;通过完善责任分配以及公开制度,监督问责,实现政治责任法律化;整合与规范食用菌菌种安全规制机构,加大食用菌菌种安全规制的跨域合作,实现沟通交流无阻碍;通过建立完整的"追溯制度"强化全程监管机制,应对突发事件产生时,快速解决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浙江食用菌》2008,(5):33-33
日本《2008年版食用菌年鉴》由日本《特产情报》杂志主编、知名食用菌专家大桥等先生编辑,记录了日本食用菌产业最新发展脉络和轨迹,是汇集相关数据的重要工具书。它涵盖了日本最新食用菌经营、流通以及政策发展的状况和主要食用菌生产国的概况。既有对日本食用菌产业总体水平的纵向比较资料,又汇集有当年同行业发展问题的横向比较信息,还包括了最新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是全面反映日本食用菌产业发展全貌的编年体手册性工具书。日本《2008年食用菌年鉴》共383页,在继承20余年出版历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重点介绍了目前日本的食用菌技术开发推广、《07菌苗法修正案》、农药使用规定、肯定列表制度,以及安全安心食用菌生产体制建立等影响日本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是我国食用菌行业组织、产地政府、出口企业、科技人员了解日本食用菌生产、流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窗口。附:《2008年版食用菌年鉴》目录第一章食用菌生产和需求动向(干香菇、鲜香菇、金针菇、真姬菇、滑菇、灰树花、杏鲍菇、白蘑菇等)第二章食用菌进出口动向(干香菇、鲜香菇、松茸、木耳、块菌、菌棒、其它食用菌等)第三章有关食用菌的生产政策(2007年菌苗法修改案、农药使用规定、食用菌类标示标准...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药残留限量与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食用菌生产使用农药情况和国内外食用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状况,从食用菌生产的产地环境、食用菌菇房建筑标准、农药使用规范以及食用菌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为食用菌安全生产和全面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香菇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是浙江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浙江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91.8万吨,产值39.6亿元。其中,香菇是优势菇种,生产规模居全国三甲。在注重生产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食用菌的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进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出口示范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把好原料关、水源关,实行源头控制,推行生产档案和溯源制度,使全省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现就浙江省香菇产品的农药残留、亚硫酸盐、重金属含量等主要安全指标情况简述如下。1农药残留限量处于安全水平从抽样送检的35个香菇样品检测结果看,甲胺磷高毒农药未检出,毒死蜱农药、甲氰菊酯、联苯菊酯也全部未检出,有11个样品被检出多菌灵,其中7个样品超过1.0mg/kg的限量指标。从出口情况看,2007年出口日本的香菇,有1个批次被检出甲氰菊酯,含量为0.03mg/kg,其限量不符合日本“肯定列表”的一律标准0.01mg/kg。上述结果与生产实际相符,目前香菇等食用菌在生产期间不需要、也不使用农药,因此客观上不存在引起农药超标的因素。据调查,在接种环节有使用多菌灵的情况,这是导致少数产品被检出多菌灵...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尤溪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二十次会议,于1990年5月18日通过《尤溪县食用菌菌种生产管理条例(试行)》。《条例》共13条,主要规定了食用菌栽培种的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和规定了母、原种统一引进和生产,  相似文献   

6.
针对食用菌生产企业经营的策略以及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食用菌的种植户、合作社、生产企业进行阐述,深入分析经营方式、质量管理、销售情等,并结合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和劣势对企业提出一些建议,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首次分析了农村的中小规模食用菌栽培者所存在的经营收益问题,并从经济学角度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经济分析方法,提出了农村食用菌栽培户经营的经营利润、经济阈值、经济临界值等经济指标,以期为广大农村食用菌栽培户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的生产质量直接影响其质量安全,因此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的管理控制尤为重要。结合山东省24家食用菌企业的调研情况,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质量控制关键点进行分析,针对目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管理控制技术、政策等主要障碍,从提高技术水平、强化员工生产质量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政府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改善食用菌企业生产管理控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人工栽培食用农药残留监管的法律与制度还不完善,对于生产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没有明确界定,导致监管部门无法有效监管;相关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长效管理机制。针对上述监管现状,结合国情提出:应加强农药生产、经营以及使用的管理;严格执行农药使用登记制度,实施市场准入制度;进入市场的人工栽培食用菌先检测后销售;完善政府保障措施,从人才引入、招商引资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全面实现严格的人工栽培食用菌农残法律监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0.
阐述中日不同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概念;以金针菇为例详述了日本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历程;强调菌种的重要性;介绍千曲化成公司生产的能够避免液体菌种污染的专利设备和日本现行的生产模式,通过安全、价格、品质方面的比较,解释了与大企业相比的优势,及其在中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生产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志龙 《食用菌》2005,27(2):29-30
本文从食用菌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投入、栽培过程和市场准入等角度全面阐述食用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对全面提高食用菌质量安全水平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内外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优化社会服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的食用菌标准体系和食用菌市场快速反应体系。对食用菌栽培户的经营利润等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有利于我国农村食用菌栽培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食用菌的食品安全行政管理机制,就制度层面,目前只能适用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而缺乏针对食用菌安全的具体规定,同时缺乏对行政管理主体的监督和约束及程序性规范。就主体层面,存在行政管理主体不明晰、与现行规范难以对应的问题。此外,管理机制过于传统。因此,建议加快相关行政法规的立法和细化,明确行政管理主体的划分和权限,建立类似欧盟实验室的检验中心以实现简政放权,真正做到有效保障贵州食用菌安全。  相似文献   

14.
1食用菌产销履历制度与食品安全最近,中华亚健康研究会组织理事成员一行9人前往我国台湾地区考察"安全生产食用菌建立履历制度与食品安全"情况。2007年来,我国台湾地区曾发生过食品中毒事件和禽流感等疫病,由于认为其很有可能源于产地环境污染和化学物质残留,会引起生产、流通、  相似文献   

15.
大棚袋栽是食用菌主要的栽培方式,为提升大棚袋栽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解决食用菌产品安全问题,研究大棚袋栽食用菌管理的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体制。从温度管理、水分管理、通风管理、防治虫害、灾害处理五方面研究大棚袋栽食用菌管理方法,并基于此法以实际从业者为基础,从贯彻食用菌质量安全标准、以服务型技术指导代替行政性管理与监察两方面,研究大棚袋栽食用菌管理的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体制,并提出加强生产环境监管、远离重金属污染源、严禁使用添加剂等提升食用菌质量安全措施,以期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食用菌产业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其发展具有特殊性。为保障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从法律角度出发提出要进一步完善食用菌产业相关的法律规范制度,明确食用菌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和行业规范,如此才能为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鉴于目前食用菌电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食用菌电商流程亟待完善、缺乏食用菌安全体系、缺乏食用菌电商人才以及缺乏知名食用菌品牌等困境,从食用菌生产销售主体角度,基于大数据视角出发,利用大数据优化食用菌电商流程,建设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食用菌安全体系,以大数据应用能力为导向培养食用菌电商人才,依托大数据建设知名食用菌品牌。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有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大多分布零散、大小不均。很难实现规模生产。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提高基地整体生产力是食用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当地资源、栽培场所、栽培规划、菌种场布局、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配套服务以及安全生产等八个方面,剖析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2011年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省食用菌行业紧紧围绕保障市场供应、确保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全力推进食用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省食用菌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十二五"发展开了个好头。产量效益再创新高。2011年,我省食用菌产业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蔬菜等五大产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食用菌产品安全质量,从根源上解决食用菌食品安全问题。对食用菌产业的现状、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构建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与供应链管理模型。从食用菌初级生产阶段、企业加工阶段及销售与流通阶段3个阶段进行管理分析。由模型构建研究可知,该管理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有利于食用菌栽培、加工等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与供应链管理,有效保证各环节的食品安全,同时也能为政府监督管理提供相关建议,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