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茶树叶片精准测色装置构建及在稀有种质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仪、测色器Color Pix和RGB颜色系统建立测色装置,并利用在线工具Color Hexa将色差指标值转换成CIELab颜色体系参数,对绿、黄、紫色系典型茶树种质进行环向和径向测色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径向测定法采用单叶多点重复取值与环向测定法中环位取值具有相近叶色表征作用。通过对120个不同叶色种质的径向多点位重复测定和环向中环位测定,2种方法的明度L*、色差指标值a*和b*显著正相关。但是,考虑到使用的简便性与分析效率,提出用环向中环位测定值定义叶色更为合适。对上述120个供试茶树种质的环向中环位叶色测定值构成的三维散点图进行分析,发现能够将紫红色种质与紫色系种质有效分离,更进一步证明该技术在特异叶色种质精准鉴别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湖南烤烟外观和评吸质量区域特征及其相关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省9个烤烟主产市、州C3F等级烟叶样品的外观质量与评吸质量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发育状况与身份外,各市、州烟叶外观质量分数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张家界和湘西的烟叶外观质量表现相对较好,怀化相对较差;不同市、州烟叶香气质、劲头、刺激性、余味、评吸总分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张家界和湘西烤烟的评吸质量相对较好,邵阳和衡阳烤烟的评吸质量较差;烤烟评吸质量与外观质量关系密切,但光滑或微青与评吸分数无显著相关性,香气质、燃烧性、灰色与外观质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湘西州烤烟钾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湘西自治州烟叶钾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州烤烟 B2F、C3F、X2F 等级烟叶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56%、1.78%、2.0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不同县之间以古丈县烤烟钾含量相对较高;烤烟钾含量空间分布呈斑块状。烤烟钾含量品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低海拔高度的烟叶钾含量相对高于中海拔高度的;种植在石灰土上的烤烟的钾含量要高于种植在红壤土上的。  相似文献   

4.
对39个绿茶样黄酮类物质、多酚类物质、叶绿素与色度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酮类物质、多酚类物质和叶绿素与L*、a*、b*值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其中,黄酮类物质和叶绿素的相关性质相同、多酚类物质的相关性质与它们相反;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黄酮类物质对茶汤亮度、绿度和黄度有直接的影响,多酚类物质则间接影响茶汤亮度、绿度和黄度;经过回归分析建立了b*值在1.77~11.14范围内对黄酮类物质含量(F)的最优线性方程F=2.106+0.494b*。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不同产区烤烟表面颜色的光谱特性及差异,采用Color"Eye 7000A分光光谱仪测定国内不同产区C3 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的光谱。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烟叶表面颜色的平均反射光谱呈现相似的曲线形态,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随着波长的增加,反射率逐渐增大,没有高峰和低峰;不同产区烟叶表面颜色在6个颜色波段的反射比率均表现为红色波段最高,其次是橙色波段、绿色波段、黄色波段、蓝色波段,紫色波段最低;不同产区烟叶表面颜色光谱差异的重要信息区主要集中在绿色波段(490~560 nm)和红色波段(630~700 nm)。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种子颜色目测法和色差计法对小麦穗发芽抗性的鉴定效果,利用这两种方法对1 018份小麦材料种子颜色进行测定,并分析了色差计量指标L~*、a~*、b~*及a~*/b~*、b~*/a~*、a~*/L~*、b~*/L~*值与种子颜色和穗发芽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红粒小麦a~*、a~*/b~*和a~*/L~*的均值均显著高于白粒小麦,其他指标均值显著低于白粒小麦;(2)a~*/b~*和b~*/a~*值与种子颜色相关性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934和0.941,其线性回归方程可用于判断小麦种子颜色;(3)红粒小麦的穗发芽抗性显著高于白粒小麦,但不同红粒品种之间穗发芽抗性差异很大,变异系数为122.36%;(4)种子颜色及a~*/b~*和b~*/a~*值与穗发芽抗性相关性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854、-0.831和0.835;其次是a~*/L~*值与穗发芽抗性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735;(5)目测法获得的种子颜色可解释穗发芽抗性72.9%的变异,色差计参数可解释穗发芽抗性72.5%的变异,但在单独分析时,色差计参数对红粒和白粒小麦穗发芽抗性分别仅能解释11.4%和8.7%的变异。总之,色差计法测量种子颜色,可以作为目测法判别小麦种子颜色的补充方法,用于种子颜色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尽管红粒小麦比白粒小麦抗穗发芽,但鉴于红粒小麦品种(系)间穗发芽抗性差异很大,仍需进行穗发芽抗性鉴定。  相似文献   

7.
以水蒸汽作为保护气,将橡胶木分别置于155℃处理2、6 h,185℃处理2、6 h,215℃处理2 h,测定了热改性后的橡胶木颜色,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木材热改性前后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温热改性处理使橡胶木的颜色从浅黄白色变为橙色然后转向深棕褐色,随着处理程度加深,明度值L*持续降低。热改性程度较浅时色饱和度C*略有增加,木材颜色趋于鲜艳,而随着处理程度加深色饱和度C*大幅降低,颜色趋于黯淡。木材颜色变化的总色差ΔE*可反映热改性的程度,改性处理越剧烈,总色差ΔE*越大,处理温度比处理时间对木材颜色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UV-Vis光谱显示,热改性材在350~550nm波段的吸收显著增强,说明有大量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生成。结合FTIR光谱,可以推测热改性过程木质素的相对含量升高,紫丁香基团上的甲氧基脱落,木素上苯环氧键的含量稳步降低,从侧面印证可能发生了生成醌的反应。同时,FTIR光谱中有迹象显示可能在155℃处理2 h时半纤维素的乙酰基就开始大量脱落。  相似文献   

8.
湖南浓香型烤烟区淀粉含量变化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波  黎娟  周清明  肖春生  刘涛  刘卉 《作物研究》2013,(6):558-560,567
采集了湖南省浓香型烤烟产区的B2F、C3F、X2F三个等级烤烟样本111个,用常规统计方法对烟叶淀粉含量的基本统计特征、等级差异、地区差异进行分析,用聚类分析法对烤烟淀粉含量进行聚类。结果表明:湖南浓香型烤烟淀粉含量范围为1.11%~6.02%,淀粉含量平均值存在年度间差异;不同等级淀粉含量大小排序为C3F〉B2F〉X2F,且X2F与C3F、B2F等级烤烟淀粉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长沙、衡阳地区烟叶淀粉含量较高,郴州最低,部分区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湖南浓香型烤烟淀粉含量分为高、中、低3大类型。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密集烘烤工艺,提升烟叶质量特色,对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不同稳温时间的烟叶颜色参数和质体色素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烘烤过程变黄期关键温度点时间延长,烟叶亮度值、黄度值和叶片饱和度增加;随着定色期关键温度点时间的延长,亮度值降低,但对烟叶黄度值和叶片饱和度影响较小;红度值则随着各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主脉红度值只有在延长54℃稳温时间时能明显提高;色度角随着稳温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烟叶颜色偏向橘黄;在42℃和54℃延长时间有利于降低烟叶正背面色差值;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随着烘烤时间的延长降解转化更彻底。因此,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延长稳温时间,在38℃稳温24 h,42℃稳温16 h,47℃稳温20 h,54℃稳温16 h,烟叶内质体色素降解更充分,烤后烟叶颜色和色度增强。  相似文献   

10.
探讨在散叶工商交接中不同外观质量烟叶对工业可用性的影响。选取2014年龙岩烟区工商交接中不同外观质量的散叶烟叶样品,进行外观质量评价、感官质量评价和化学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外观质量表现为身份较适中,叶片结构疏松度较好,有油分,色度较好的样品,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感官质量较高,工业可用性较高。即工业可用性较高的烟叶样品为外观质量较好的X2F,外观质量较好和中等的C3F,外观质量较好和中等的C2F;工业可用性一般的样品为外观质量中等的X2F,外观质量较好的C4F,外观质量较差的C3F;工业可用性较差的样品为外观质量较差的C4F。本研究结果为烟叶原料质量检验及质量把控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颜色、形态和水分变化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K326中部烟叶为材料,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颜色参数、形态、水分变化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正面与背面颜色参数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烘烤前期变化幅度较大,烘烤后期变化幅度较小,同时正面变化速度较背面快.主脉的颜色参数值变化较叶片变化滞后.烘烤开始烟叶厚度收缩率一直呈现较大变化,进入干筋期变化趋势减缓;其余各形态指标前期变化幅度较小,中期相对剧烈,后期又逐渐减缓.烘烤过程中叶片、主脉及整叶相对含水量呈现递减趋势,前期失水速度慢,中期失水速度快.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正面、背面和主脉的红度值与烟叶的收缩率指标、卷曲率指标和含水率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烟叶背面亮度值与收缩率指标和纵向卷曲率、烟叶正面亮度值与厚度收缩率、主脉黄度值与横向卷曲率和含水率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烤烟品种云烟9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晾制时间对烤烟上部烟叶物理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晾制时间可减少烟叶干物质的消耗和叶片厚度收缩,并能提高平衡含水率,降低烟叶烟碱含量,进而提高烟叶质量.但随着晾制时间的延长,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下降和两糖差减少.以晾制36h再入烤房烘烤较适当.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四川宜宾烟区土壤和烟叶含氯状况,提高烟叶质量,采用定点定位取样的方法,分析了四川宜宾烟区110个土壤样品与73个烟叶样品的氯含量;在氯含量较低的土壤上进行不同氯化钾施用量对烟叶氯含量及土壤氯含量的影响研究。宜宾市植烟土壤平均水溶性氯含量15.58 mg/kg,76.36%土壤的水溶性氯含量处于较低及低水平;烟叶平均氯含量0.22%,80.82%烟叶处于低及缺水平。不同生育期烟叶和初烤烟叶的氯含量随着氯化钾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氯化钾80 kg/hm^2处理的烤后各部位烟叶氯含量均在适宜范围(0.3%~0.8%)内;施用氯化钾后土壤中的氯含量明显提高,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土壤水溶性氯含量逐渐减少,至烟叶采收后和第二年烤烟移栽前土壤中基本无氯积累。土壤含氯量低的烟区可适当增施氯化钾肥以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4.
播种期对湘南烟区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衡阳烟区不同播种期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采用4个播种期处理,考察烟苗素质和大田期烟株的生长发育特性,以及烟叶烘烤后产质量特性。结果表明,12月15日播种的烟苗生育期适宜,烟苗成活率达94%,烟苗健壮;移栽揭膜后40 d能够保留13片有效叶片,株高和茎围分别达到88 cm和8.8 cm ,叶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颜色橘黄程度高,成熟度好,综合得分均明显优于其余处理,说明适当推迟播种期能够显著提高烟苗素质,增加产值,改善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5.
烤烟叶片钾含量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荣邦  聂紫 《作物研究》2009,23(3):194-196
测定了烤烟上、中、下3个部位叶片不同位置的钾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的钾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并呈现规律性变化,具体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另一方面,同一张叶片上不同位置的钾含量也存在差异,并呈现规律性变化,具体表现为钾含量从叶基到叶尖存在着明显的递减的变化规律,趋势是叶基〉叶中〉叶尖。  相似文献   

16.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烤烟品种JY-02.为材料,2008年在吉林延边烟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6种不同耕作方式对烟田土壤水分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明显,与对照(传统耕作)相比,深耕+地膜覆盖、垄下深松+地膜覆盖两处理的蓄水能力分别提高8.50%和6.96%;随着烟叶的生长,耕作方式对烟田土壤水分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但深耕、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是十分显见的。(2)不同耕作模式可以稳定烟叶钾、氯含量,协调烟叶化学成分,使烟叶的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香气物质、棕色化产物类香气物质、苯丙氨酸类香气物质和新植二烯的形成,明显提高了香气物质的总量。(3)综合分析表明,以深耕+地膜覆盖对保墒蓄水和烤后烟叶产质量的效应最好,值得在我国大部分烟区推广使用。耕作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长期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湖南浓香型产区烟叶烟气特性感官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湖南浓香型产区烟叶的烟气特性,对来自该烟区的44个烟叶样品组织评吸专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①湖南浓香型产区烟叶的烟气细腻程度为尚细腻至较细腻,柔和程度为尚柔和,圆润感为尚圆润;于烟气细腻程度、柔和程度在空间分布上呈从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趋势,圆润感在空间分布上呈斑块状分布态势;③邵阳市烟叶的烟气细腻程度和柔和程度显著低于其他地区,不同地区烟叶的烟气圆润感无统计学差异;榆烟气细腻程度、柔和程度和圆润感年度间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量对成熟期烟叶生长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K326进行不同施肥量处理后发现,烟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采收天数随施肥水平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成熟度的递进而降低;叶面积、产值量随施肥水平的升高和成熟度的递增先升高后降低;产值量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同部位烟叶以适肥处理为最好,其次为过肥处理和欠肥处理。结果表明,适肥处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