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猴头菇为试材,采用不同的甘蔗渣配方进行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的甘蔗渣配方对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性状及产量、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渣20%、木屑60%、麦麸15%、玉米粉3%、石膏和过磷酸钙各1%的配方1产量最高,生物转化率最大为85.48%;甘蔗渣40%、木屑40%、玉米粉3%、石膏和过磷酸钙各1%的配方2产量其次,生物转化率为67.18%,略低于纯木屑的配方CK的生物转化率68.34%;配方1和2的菌丝生长速度均大于CK且子实体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7,(6)
以玉米秆、玉米芯部分替代木屑,玉米粉部分替代麸皮进行香菇夏季袋栽试验,筛选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配方(2)(玉米芯30%,木屑49%,麸皮20%,石膏1%)在菌丝生长、转色、生物学效率、产量与常规栽培配方效果相当;配方(5)(玉米秆30%,木屑49%,麸皮20%,石膏1%)的生物学效率与常规栽培配方效果相当;配方(7)(木屑79%,玉米粉10%,麸皮10%,石膏1%)在菌丝生长、转色、子实体品质、生物学效率、产量与常规栽培配方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3.
以黑木耳菌糠替代部分木屑栽培元蘑,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③(黑木耳菌糠25%,木屑55%,麸皮15%,玉米粉2%,豆粉1%,石灰1%,石膏1%)。该配方栽培元蘑菌丝生长、产量、生物学效率略优于对照组,并且元蘑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与对照相当。以黑木耳菌糠代替部分木屑栽培元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17,(4)
利用漳州地区大量低价、营养丰富的甘蔗渣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筛选以甘蔗渣为主料栽培杏鲍菇培养料配方。结果以配方3(甘蔗渣55%,木屑20%,玉米芯10%,麸皮10%,玉米粉3%,轻质碳酸钙1%,石灰1%)栽培杏鲍菇的效果最好,能够较好的促进菌丝生长,保持优良的生长性状,提高杏鲍菇多糖含量,杏鲍菇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最高,且配方3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配方(CK)。  相似文献   

5.
以杂木屑为主料,按添加麦麸0%、5%、20%、30%、玉米粉30%的比例,设置5组杏鲍菇栽培料配方,研究其在菌丝长势、子实体产量、生物转化率、经济效益上的差别。结果表明:麦麸的增产效果比玉米粉好;配方D(木屑68%+麦麸30%+石膏1%+蔗糖1%+石灰0.5%)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6.
依据杏鲍菇Pe528的生长条件,以粤北地区主要农副产品桑木屑、蔗渣为主料制定栽培配方。采用室内层架熟料袋栽法栽培,综合比较杏鲍菇Pe528在6种配方培养料中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子实体产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F3(甘蔗渣74%,麸皮20%,玉米粉5%,重质碳酸钙1%)和F5(桑木屑40%,甘蔗渣34%,麸皮20%,玉米粉5%,重质碳酸钙1%)较适合杏鲍菇栽培,所栽Pe528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且菌丝粗壮、浓密、洁白。  相似文献   

7.
以杏鲍菇为试材,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添加不同量生姜秸秆、麸皮、玉米粉和豆粕的培养基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以确定生姜秸秆栽培杏鲍菇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生姜秸秆栽培杏鲍菇的优化配方为杂木屑30%、玉米芯18%、生姜秸秆25%、麸皮20%、玉米粉1%、豆粕4%、石膏1%、过磷酸钙1%。  相似文献   

8.
利用杨木屑替代部分棉籽壳作为主料栽培茶树菇,结果表明,在培养料中加入10%~40%杨木屑均适合茶树菇菌丝生长,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茶树菇产量、生物学转化率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培养料中添加30%杨木屑的配方(2)(杨木屑30%,棉籽壳40%,麸皮20%,玉米粉8%,石灰1%,轻钙1%)为优选配方。  相似文献   

9.
以秀珍菇主产区福建省罗源县的秀珍菇栽培配方为基础,通过杂木屑、棉籽壳等主要栽培基质的配比调整,设计了8个试验配方,进行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配方秀珍菇均能正常发菌和出菇,但对秀珍菇的培养周期和产量影响不同。综合比较试验配方5(陈化木屑50%、棉籽壳35%、麸皮15%)栽培效果最好,其满袋时间(31 d)、后熟时间(16 d)和子实体产量(433.83 g·袋~(-1))均优于对照配方,同时其产出投入比最高(1.47)。通过平均单产、产出投入比、单袋净利润的比较建议企业在生产中应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和比较,选择栽培秀珍菇经济效益最高的配方。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18,(6)
6组配方栽培长根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配方(6)(木屑10%、棉籽壳60%、麸皮20%、玉米粉6%、豆粕3%、石灰1%)栽培长根菇时,长根菇原基转化速度和产量质量均优于其他配方。  相似文献   

11.
邓文明 《食药用菌》2019,(3):215-217
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常用配方的基础上,利用玉米芯、甘蔗渣、酒糟,设计5个不同配方代替部分棉籽壳栽培真姬菇,比较菌丝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结果:以配方3(杂木屑18%,棉籽壳38%,麸皮17%,玉米粉5%,玉米芯10%,甘蔗渣10%,石灰2%)和配方4(杂木屑18%,棉籽壳30%,麸皮17%,玉米粉5%,甘蔗渣20%,酒糟8%,石灰2%)表现较好,单袋产量分别为524g和486g,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2017,(6)
以桑枝为主要基料,替代棉子壳、杂木屑等栽培黑木耳试验。研究不同比例的桑枝屑对黑木耳菌丝的生长、鲜耳产量以及生物学转化率等的影响,得出最优培养配方。结果表明,适量的桑枝屑有利于黑木耳菌丝的生长,提高黑木耳的质量、产量;桑枝屑87%,麸皮10%,石灰、石膏、过磷酸钙各1%的配方栽培黑木耳菌丝满袋期最短、菌丝长势良好、生物学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Pe528栽培料配方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爱群  符鹏飞 《食用菌》2009,31(3):35-35
试验以桑枝屑、甘蔗渣及棉子壳为主料,麸皮、玉米粉为辅料,按一定的比例设计成8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通过栽培试验,采用熟料袋栽法.从萌发时间、满袋时间、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4个方面比较,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杏鲍菇栽培的最佳培养料配方。  相似文献   

14.
甘蔗渣玉米芯工厂化栽培杏鲍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渣和玉米芯替代传统培养基原料组成12个配方进行杏鲍菇工厂化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宜甘蔗渣和玉米芯工厂化栽培高产杏鲍菇的配方。结果表明:甘蔗渣和玉米芯可以作为杏鲍菇的栽培原料,最佳配方为木屑30%,甘蔗渣10%,玉米芯20%,豆粕8%,麸皮10%,米糠10%,玉米粉10%,CaCO31%,石灰1%,杏鲍菇子实体形态较好,生物学转化率达到85.7%,比传统栽培基质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2021,(4)
对比四个配方栽培杏鲍菇发菌速度、污染率、产量、生物转化率及成本,结果配方③(玉米芯36%,木屑20%,麸皮20%,玉米粉8%,豆粕6%,棉籽壳6%,石灰2%,轻质碳酸钙2%)发菌时间短,污染率低,产量高,成本低,为较理想栽培杏鲍菇配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不同培养料配方对桑黄(Inonotus hispidus)菌丝萌发、子实体生长及多糖、黄酮类、三萜类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筛选出利用莲子壳人工栽培桑黄的培养料配方,同时开展桑黄子实体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木屑、木屑棉籽壳和麦粒培养料均可用于桑黄原种培养;相同培养条件下,莲子壳粉40%、木屑30%、麦麸16%、玉米粉10%、葡萄糖2%、石灰1%、石膏1%的配方为最适栽培培养料,此条件下桑黄菌丝生长最快,产量最高,并且子实体粗多糖、黄酮类含量最高。对该配方栽培的桑黄子实体开展了抑菌效果试验,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3种指示菌都具有一定抑制效果,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不同指示菌的抑菌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李正鹏  潘辉  谭琦  郭倩 《北方园艺》2011,(2):176-179
通过单一氮源配方试验、优化配方试验及复合配方试验,筛选出最佳含氮量时的最佳配方,研究配方含氮量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氮源配方试验中,当麸皮添加量30%配方含氮量0.7933%,米糠添加量40%配方含氮量0.8146%,玉米粉添加量50%配方含氮量0.8036%,分别达到3组配方产量最大值。单一氮源优化配方试验验证了以上结果。以配方含氮量为0.80~0.81设计氮源复合配方,配方6:木屑29%,玉米芯29%,麸皮16%,玉米粉25%,石灰1%可以达到最大产量为152.70 g,且商品性状良好。  相似文献   

18.
利用板栗蒲屑替代部分杂木屑,通过配方试验,得出添加板栗蒲屑的杏鲍菇菌丝发菌速度加快,提早满袋,菌丝浓白。适量添加还能提高杏鲍菇的产量。推荐使用的配方木屑14%~19%,棉子壳35%,板栗蒲屑20%~25%,麸皮20%,玉米粉5%,石膏粉1%。生物学效率为77%~79%。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春艳  魏雅冬  胡畔 《北方园艺》2023,(20):117-125
以平菇“灰美二号”为试材,采用不同用量的杨木屑与玉米秸秆为主料配制7个基质配方(T1~T7),以杂木屑配方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配方对平菇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营养价值、生物学转化率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筛选适合平菇栽培的杨木屑与玉米秸秆培养基质配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杨木屑和玉米秸秆为主料的栽培基质中平菇菌丝均能生长,但较高的杨木屑或玉米秸秆比例处理下菌丝长势、活力及子实体农艺生长性状均较差。氨基酸组分中,人体必需氨基酸(EAA)、人体非必需氨基酸(NEAA)及总氨基酸含量均整体呈T7相似文献   

20.
选用鸡腿蘑H5菌株,通过麦秸、棉籽壳、腐叶土和麸皮配比影响子实体产量的回归分析,筛选出栽培鸡腿蘑的麦秸腐叶土混合料的两个高产配方:麦秸52.5%,棉籽壳15%,腐叶土22.5%,麸皮10%;麦秸50%,棉籽壳15%,腐叶土20%,麸皮15%。两配方均添加白糖1%,尿素0.3%,过磷酸钙1%,石灰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